皮带保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648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皮带保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环形皮带错位的皮带保持装置,已
知在皮带输送机系统中会发生这种问题。
背景技术
皮带输送机系统一般设有防止皮带在端部滚轮的轴向产 生错位的设备,皮带绕在所述端部滚轮上。特别地,对于曲线输送机 中,两个端部滚轮以预定角度分离,皮带围绕这些端部滚轮。因此, 皮带张开呈扇形,在操作过程中朝向扇形中心的向心力作用在皮带上。 所以,曲线皮带需要其外围的位置保持,防止错位。作为防止皮带的错位的皮带保持装置,已经公知的是, 一种设备采用固定在输送机主体上的一对滚轮对沿着曲线皮带的外围 边缘所安装的卡边进行夹持。沿着曲线皮带的外围边缘,通过多个这 样的皮带保持装置,曲线皮带在圆周方向驱动而不产生径向方向的位 移。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然而,为了将卡边安装在皮带保持装置中,设置在典型 的皮带保持装置上的滚轮必须通过工具从皮带保持装置拆卸以及再次 安装至皮带保持装置。由于通常存在很多这样的皮带保持装置,这种 安装非常费力。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皮带保持装置,其中无需 任何工具,即可容易地安装或者移除卡边。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皮带保持装置用于保持沿其外围边缘具有卡边 的皮带的位置。该皮带保持装置包括第一滚轮、可动部和固定部。第一滚轮与卡边卡合并保持其位置。可动部支撑第一滚轮,固定部与可 动部卡合。卡边夹持于第一滚轮与固定部之间;从而保持皮带的位置。 可动部配置为在第一滚轮与卡边卡合并夹持卡边的固定位置以及第一 滚轮从卡边拆卸以将其释放的释放位置之间是可动的。通过将卡止部 件插于可动部和固定部之间,或者将卡止部件插入贯穿可动部和固定 部,将可动部固定于固定位置。固定部可以包括第二滚轮,从而使得卡边夹持在第一滚 轮和第二滚轮之间。并且,可动部可以被固定部可旋转地支撑,卡止 部件可以包括安装于可动部和固定部之间的中心块。因此,通过夹于 可动部和固定部之间的中心块,可动部的旋转受到限制。优选地,中 心块包括止挡机构,所述止挡机构防止其从可动部和固定部之间的安 装空间脱落。 可动部还可以配置为在平行于皮带面的方向上可从固定 部分离,并且通过将其安装于固定部而可位于固定位置。在这种配置 下,卡止部件优选地包括销部件。通过将销部件插于设置在可动部和 固定部上的孔内,可动部固定于固定部。 可动部和固定部包括从下列材料中选择的材料聚酰胺、 聚甲醛、聚丙烯、聚碳酸脂、三聚氰氨、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乙 烯、PBT以及ABS树脂。材料包括具有导电性的塑料。
有利效果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皮带保持装置,其中无需使用工 具轻易地对卡边进行安装和拆卸。 专利引用
Japanese Unexamined Patent Publication No. H05-024522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皮带保持装置的中部剖开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皮带保持装置的固定部的侧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皮带保持装置的可动部的侧剖视图。 图4是在卡止部件从皮带保持装置拆下并且可动部从固定部移除时皮带保持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卡止部件的止挡部件的平面图。 图6是第一实施例的卡止部件的中心块的俯视图。 图7是中心块的侧视图。 图8是中心块的后视图。
图9是安装卡止部件前第一实施例的皮带保持装置的后方立体图。 图10是安装卡止部件后第一实施例的皮带保持装置的后方立体图。
图ll是第二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20皮带保持装置
11、21固定部
12、22可动部
13、23卡止部件
14第一滚轮
15第二滚轮
16曲线皮带
17卡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皮带保持装置的中部剖开 的侧视图。本实施例的皮带保持装置10,主要由固定部11、可动部12 和卡止部件13构成。固定部11使用诸如螺栓的紧固件被固定于输送 机主体(未示出)上,固定部11轴向地支撑可动部12。卡止部件13 安装于固定部11和可动部12之间,从而防止可动部12的旋转。 当可动部12通过卡止部件13固定于固定部11时(以下 称为可动部12的固定位置),皮带保持装置10的侧截面形状例如呈C 形。在C形皮带保持装置10的每一端(前侧)设置滚轮安装部11A和12A。滚轮安装部11A设置于固定部11的一端,滚轮安装部12A 设置于可动部12的一端。第一滚轮14安装于滚轮安装部12A,第二 滚轮15安装于滚轮安装部11A。在本实施例中,球轴承环用作第一和 第二滚轮14和15。 当可动部12位于固定位置时,第一和第二滚轮14和15 所配置的角度为,每个滚轮的旋转轴的延长线相交于C形皮带保持装 置10所包围的空间之外。在这个位置,第一滚轮14和第二滚轮15邻 接地放置,它们之间间隙很小。沿着曲线皮带16的外侧边缘设置的卡 边17,在该间隙中被第一以及第二滚轮14和15在竖直方向上夹持, 并且从而被保持。 在图2和图3中,显示了固定部11和可动部12的中部 剖开的侧视图(其中第一和第二滚轮14和15还未安装)。如图2所 示,固定部11的侧板110呈C形。呈L形的固定部ll的下部的前侧 被前板111所覆盖,从而两侧板110通过前板111相连接。此外,固 定部11的底部上设有底板112,两侧板110也通过底板112相连接。 底板112设有螺栓安装孔112A,在将皮带保持装置10固定于输送机 主体时螺栓插入其中。 另一方面,固定部ll的背面侧和顶面侧没有设置板,保 持开放。此外,固定部11的上部端部(C形固定部11的L形下部之 外的部分)的前端(前面)以及端部的下面也保持开放,没有设置板。 然而,端部的下面的一部分(接近下部的面)被板113覆盖,板113 连续地连接至前板U1。 可动部12的宽度与固定部11的侧板110之间的距离大 致相等。可动部12被配置于固定部11的上部的侧板110之间,并使 用两个轴部件18 (参照图1)从两侧被侧板110可旋转地支撑。艮P, 在固定部11的侧板110和可动部12的侧板120的每一个上,设置有 轴孔110A和120A,轴部件18插入其中。轴部件18的轴线与包含第 一以及第二滚轮14和15的旋转轴线的平面垂直。当卡止部件13从皮 带保持装置10卸下时,可动部12可以绕此轴旋转。 如图3所示,可动部12的顶面、前面以及底面的前部的 每一个都设有顶板121、前板122和底板123。当可动部12位于固定位置时,底板123的端面123A与固定部11的板113前侧端面113A 相抵接。因此,在可动部12位于固定位置时,可动部12在第一滚轮 14接近第二滚轮15的方向上的进一步旋转受到限制。然而,当从皮带保持装置10取下卡止部件13时,位于 固定位置的可动部12可在第一滚轮14与第二滚轮15分离的方向上旋 转。此方向的旋转,转至侧板120的后方底端面120B与固定部11的 板113相抵接时为止。因此,可动部12可以在固定位置和后方底端面 120B与板113卡合的位置(释放位置)之间旋转。在图4中,位于第 一滚轮14距离第二滚轮15最远的释放位置的固定部11和可动部12 之间的位置关系显示为剖视图(省略第一和第二滚轮14和15)。 可动部12的背面以及底面的后面保持开放而未设置板。 如图1所示,当可动部12位于固定位置时,可动部12的顶板121与 固定部11的板113平行地彼此相对,卡止部件13从开放的背面安装 进入顶板121与板113之间的间隙中。即,卡止部件13作为中心部件 插入顶板121与板113之间,从而限制可动部12的旋转。因此,可动 部12的位置被固定于固定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卡止部件13是通常形成为平行六面体块 的中心部件。块的高度与顶板121与板113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块 的宽度大致等于可动部12的侧板120之间的距离。因此,安装时卡止 部件13的顶面和底面与顶板121和板113紧密接触。因此,可动部12 以紧密的公差紧固至固定位置。 此外,止挡机构防止卡止部件13滑出顶板121和板113 之间的安装间隙。参照图l、以及图5-图8,说明本实施例的卡止部件 13的结构。 卡止部件13由平行六面体形状的中心块130和防止该中 心块130滑落的止挡部件131构成。图5中显示止挡部件131的平面 图、图6-图8中分别显示中心块130的俯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 如图5所示,止挡部件131包括用于使得部件旋转的操 作部131A、轴部131B以及与轴部131B垂直的杆部131C。在中心块 130上,形成有用于对轴部131B进行支撑的轴槽130A以及用于容纳 杆部131C的杆槽。
如图8所示,轴槽130A由轴承部130C和安装槽130D 构成。轴承部130C是轴部131形成轴颈的部分。轴承部130C从中心 块130的背侧面的中央至中心块130的中央穿透中心块130。轴承部 131C的内径与轴部131B的外径大致相等。安装槽130D是将轴部131B 装入轴承部131C时引导轴部131B的槽。安装槽130D沿着轴承部130C 从中心块130的顶面连接至轴承部130C。槽的宽度比轴部131B的外 径略窄。因此,当轴部131B通过安装槽130D时,轴部131B被轻微 压縮。 杆槽130B从中心块130的顶面穿透至底面。杆部131C 长度略短于杆槽130B的长度,略长于中心块130的高度。因此,杆部 131C可以在杆槽130B内旋转。当杆部131C水平放置时,杆部131C 收纳于杆槽130B内。当杆部131C通过操作部131A的旋转操作大致 位于竖直方向时,杆部131C的两端从中心块130的顶面和底面突出。 如图1-图3所示,在固定部11的板113和可动部12的 顶板121上,在与安装在顶板121和板113之间的卡止部件13的杆部 131C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有槽113B和121A。从中心块130的顶 面和底面延伸出的杆部131C的两端与槽113B和121A卡合。从而防 止卡止部件13从安装位置滑落。图9是皮带保持装置10的后方立体图,其示意性地表示 了卡止部件13插入皮带保持装置10的状况,其中可动部12安装至固 定部ll。此外,图10是皮带保持装置10的后方立体图,其表示了卡 止部件13插在固定部11和可动部12之间的情形,此时操作部131A 旋转大约45度。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仅通过从皮带保持装置10 的背面安装卡止部件13,可动部12固定于固定位置,其中滚轮14和 15夹持卡边17。此外,通过拔出卡止部件13,卡边17得到释放,然 后可动部12从固定位置移动。此外,通过操作部131A的90度旋转操 作,可切实防止卡止部件13的移除或滑落。此外,作用在第一滚轮14上的来自皮带的力大致施加在 插在可动部12和固定部11之间的卡止部件13上,从而第一实施例的 本发明的皮带保持装置10具有强度方面的优势。
参照图11,对本发明的皮带保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进 行说明。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结构,采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对 于它们的说明。第二实施例的皮带保持装置20是可分为上部和下部的类 型。在该实施例中,下半部为固定部21,上半部为可动部22。可动部 22和固定部21相对于皮带面大致在竖直方向安装在一起。可动部22 通过与可动部22和固定部21卡合的卡止部件(销)23固定至固定部 21。 例如,固定部21设有凹部21A (例如,槽或孔),可动 部22设有安装进入凹部21A的凸部22A。可动部22竖直地向固定部 21移动,从而凸部22A插入凹部21A。当凸部22A完全插入凹部21A 时,第一滚轮14相对于第二滚轮15位于固定位置。此外,例如在固 定部21的主体和可动部22上,分别设置在竖直方向贯通的孔21B和 22B。当凸部22A插入凹部21A并且销23插入孔21B和22B时,孔 21B和22B同轴对齐。 销23具有轴部23A、头部23B、末端部23C。轴部23A 的外径大致等于孔21B和22B的内径。头部23B设置在轴部23A的一 端。此外,头部23B的外径大于孔21B和22B的内径。 末端部23C设置在轴部23A的另一端,并且具有连接部 230和止挡部231 。连接部230连接轴部23A和止挡部231 。连接部230 形成为轴并且具有略小于轴部23A直径的直径。止挡部231形成为截 头圆锥形,其朝向端部渐縮。止挡部231的最大直径具有大致等于轴 部23A的尺寸。此外,从止挡部231的末端至连接部230的前端,形 成槽232。 设置于固定部21的孔21B的下端部21C的内径稍微减 小,其尺寸大致等于连接部230的外径。g卩,当销23插入孔22B和 21B时,渐縮的止挡部231的侧面与下端部21C抵接。由于止挡部231 设有槽232,当销23进一步按入22B和21A时止挡部231的直径减小。 于是,止挡部231通过下端部21C。当止挡部231完全穿透下端部21C 时,由于弹性的作用止挡部231的直径恢复至原始直径,从而止挡部 231与下端部21C卡合,并且销23被紧固。此时,头部21B与可动部22的孔22A的上端部卡合,从而可动部22被固定于固定部21。通过 夹持止挡部231并且从而使得止挡部231的直径减小并且接着拉出头 部23B,销23能够从孔22B和21B拔出。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仅通过将可动部竖直地安 装进入固定部并且插入卡止部件,可动部能够容易地固定至保持卡边 的固定位置。此外,通过拔出卡止部件并且移动可动部件,卡边能够 从皮带保持装置释放。施加在第一和第二滚轮上的皮带力由设置在可 动部和固定部上的凸部和凹部之间的匹配卡合所承受,从而使得该实 施例具有强度上的优势。在第二实施例中,诸如销的卡止部件竖直地 插入孔;然而,销可以插入以水平方向穿透凸部和凹部的孔。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皮带保持装置具体为用于曲线皮带的 设备,但本实施例的皮带保持装置可能够应用于直线传送带或应用于 螺旋传送带。 可动部和固定部的材料可以从下列材料中选择聚酰胺、 聚甲醛、聚丙烯、聚碳酸脂、三聚氰氨、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乙 烯、PBT、 ABS树脂以及类似材料。此外,为了获得从皮带消除静电 荷的优势,可以使用具有导电性的塑料作为材料。 虽然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显而易 见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很多修改和改变而不背离本发明的 范围。这里公开的内容涉及日本专利申请第2007-074049号 (2007年3月22日提交)中包含的主题,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明确 地合并于此作为参考。
权利要求
1、一种皮带保持装置,用于保持沿其外围边缘具有卡边的皮带的位置,该皮带保持装置包括第一滚轮,与所述卡边卡合并保持所述卡边的位置;可动部,支撑所述第一滚轮;以及固定部,与所述可动部卡合,其中卡边夹持于第一滚轮与固定部之间,从而保持皮带的位置;其中可动部配置为在第一滚轮与卡边卡合以夹持卡边的固定位置以及第一滚轮从卡边分离以将卡边释放的释放位置之间是可动的;并且其中通过将卡止部件插于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或者将卡止部件插入贯穿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固定部,将所述可动部固定于所述固定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保持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包括第 二滚轮,所述卡边夹持在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皮带保持装置,其中所述可动部被所述 固定部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卡止部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固 定部之间的中心块;其中通过夹于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的所 述中心块,所述可动部的旋转受到限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带保持装置,其中所述中心块包括止 挡机构,所述止挡机构防止所述中心块从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固定部之 间的安装空间脱落。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皮带保持装置,其中所述可动部在平行 于皮带面的方向上可从所述固定部分离,并且所述可动部通过将所述 可动部安装于所述固定部而位于固定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带保持装置,其中所述卡止部件包括 销部件,通过将所述销部件插于设置在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固定部上的 孔内,所述可动部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保持装置,其中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固定部包括从下列材料中选择的材料聚酰胺、聚甲醛、聚丙烯、聚碳酸脂、三聚氰氨、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乙烯、PBT以及ABS树脂。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带保持装置,其中材料包括具有导电 性的塑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带保持装置,用于保持沿其外围边缘具有卡边的皮带的位置。该皮带保持装置包括第一滚轮、可动部和固定部。第一滚轮与卡边卡合并保持卡边的位置。可动部支撑第一滚轮,固定部与可动部卡合。卡边夹持于第一滚轮与固定部之间,从而保持皮带的位置。可动部配置为在第一滚轮与卡边卡合并夹持卡边的固定位置以及第一滚轮从卡边分离以将它们释放的释放位置之间是可动的。通过将卡止部件插于可动部和固定部之间,或者将卡止部件插入贯穿可动部和固定部,将可动部固定于固定位置。
文档编号B65G15/64GK101600636SQ20088000393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2日
发明者木元省吾, 汤浅一幸, 金沢弘典 申请人:新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