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淤泥下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188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塑性淤泥下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性淤泥下料系统,包括受泥斗、储泥斗、链板机、刮泥板、切割板、闸板,其特征在于:受泥斗与储泥斗相连,储泥斗内设有切割板,储泥斗侧面开有方形出泥口,出泥口处设有闸板,储泥斗下面设置链板机,链板机上设有刮泥板。本实用新型可使塑性淤泥连续、顺畅、均匀下料,并实现塑性淤泥的准确计量。
【专利说明】塑性淤泥下料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淤泥处置工程领域,能使塑性淤泥连续、顺畅、均匀下料并准确计量的一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塑性淤泥下料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地下工程产生的淤泥具有含水率高、粘粒含量高、有机质含量高、压缩性大的特点,其工程特性恶劣、无法作为工程填料直接使用。因其具有塑性,处理过程也非常困难,若将这些淤泥工程化利用一即经过改良处理后用于本工程路基、站场等部位,将具有巨大的环保、生态和经济意义。
[0003]因塑性?於泥具有含水率闻、粘粒含量闻、有机质闻、及其粘桐等特性,现有的工程化利用技术均存在着产量低、污染环境、改良土性能不佳、造价高等诸多不足,致使塑性淤泥的工程化利用难以实现。
[0004]加入固化材料对该塑性淤泥进行改良,对于固化材料的添加和计量装置已有成熟的技术,但对于塑性淤泥来说,下料过程中易粘黏、起拱、且不易准确计量。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高粘度塑性淤泥的下料系统,该系统将受泥斗、储泥斗、出泥装置融为一体,做到了不起拱、不粘附、不堵塞,在连续进料的同时还可以连续、顺畅、均匀、准确计量出泥;由大功率的变频电机驱动、速度可调,确保了产量的准确计量及后续淤泥与固化材料的均混。
[0006]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7]塑性淤泥下料系统,包括受泥斗、储泥斗、链板机、刮泥板、切割板、闸板,其特征在于:受泥斗与储泥斗相连,储泥斗内设有切割板,储泥斗侧面开有方形出泥口,出泥口处设有闸板,储泥斗下面设置链板机,链板机上设有刮泥板。
[0008]所述的受泥斗的外侧壳体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在5~15°之间,淤泥添加后,经受泥斗进入储泥斗,因受泥斗与垂直方向夹角的角度小,淤泥不会粘黏、起拱。
[0009]所述的储泥斗为垂直结构,高度在1.5m - 2.5m之间。储泥斗内设有切割板,所述的切割板沿储泥斗宽度方向并列分布,相邻切割板之间的距离为5~15cm。
[0010]所述的闸板能上下调节,通过上下调节闸板来调节出泥口的高度,从而确定出泥的厚度,便于准确计量出泥量。
[0011 ] 所述的链板机由变频电机驱动。
[0012]所述的刮泥板沿链板机的链板方向设置,相邻链板间设一块刮泥板,依次布设。
[0013]所述的切割板由切割片、底座、加强肋和支撑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紧固在储泥斗靠近出泥端的内壁上,切割片通过支撑和加强肋固定在底座上。
[0014]所述链板机的刮泥板进行切缝,每条刮泥板上切缝的位置相同、间距相同、规格相同;且切缝为规则的矩形,底部与链板上表面平齐,宽度控制在20mm-50mm。[0015]储泥斗内壁安装的切割片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每条刮泥板上的切缝数。
[0016]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和工作过程是:淤泥由汽车或装载机添加,经受泥斗进入储泥斗,由于受泥斗与垂直方向夹角的角度小,对塑性淤泥来说,不起拱、不堵塞,由于储泥斗垂直设置,且高度在1.5 — 2.5m,淤泥靠重力下落至链板机,不会起拱粘黏,然后开启链板机,同时向上一定高度拉起闸板,链板机带动刮泥板转动,而从将淤泥从储泥斗带出,带出过程中,大块淤泥被储泥斗内的切割板切成小块,再进入后续处理单元处理。
[0017]由于链板机由变频电机驱动,可调节链板的速度,通过储泥斗侧面的开孔大小与链板机的转动速度,可准确计量产量。
[001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0019]①受泥斗、储泥斗连成一体,下方与链板机相连,占地少、结构紧凑;
[0020]②受泥斗与垂直方向夹角的角度很小,有效的防止了淤泥的起拱与粘黏;
[0021]③储泥斗垂直布设,淤泥靠重力下落,有效的抑制了起拱。
[0022]④储泥斗侧面开有方形出泥口,通过上下调节闸板的高度调节出泥口的高度,结合链板的转动速度,可准确计量产量;
[0023]⑤储泥斗内设有切割板,出泥时可将淤泥切割成小块,便于后续添加固结材料。
[0024]⑥链板机由变频电机驱动,可调节链板的速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链板机的平面图。
[00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切割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30]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受泥斗1、储泥斗2、链板机
3、刮泥板4、切割板5、闸板6组成,其特征在于,受泥斗I与储泥斗2相连,储泥斗2内设有切割板5,侧面开有方形出泥口,出泥口处设有闸板6,储泥斗2下面设置链板机3,链板机上设有刮泥板4。
[0031]所述的受泥斗I与垂直方向夹角的角度很小,为10°之间,淤泥由汽车或装载机添加后,不会粘黏、起拱。
[0032]所述的储泥斗2为垂直结构,高度为1.8m,储泥斗内设有切割板5,切割板5沿储泥斗2宽度方向并列分布,相邻切割板5之间的距离为10cm。储泥斗2侧面开有方形出泥口,出泥口处设有闸板6,可通过上下调节闸板6来调节出泥口的高度,从而确定出泥的厚度,便于精确计量出泥量。
[0033]所述的刮泥板4沿链板方向设置,相邻链板间设一块刮泥板4,依次布设。
[0034]如图3所示,所述链板机3的刮泥板4进行切缝,每条刮泥板4上切缝4 一 I的位置相同、间距相同、规格相同;且切缝为规则的矩形,底部与链板3 — I上表面平齐,宽度控制在20_-50_。如图4所示,所述的切割板5由切割片5 - 1、底座5 — 4、加强肋5 — 3和支撑5 - 2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5 - 4紧固在储泥斗2靠近出泥端的内壁上,切割片5 -1通过支撑5 - 2和加强肋5 - 3固定在底座5 — 4上。储泥斗2内壁安装的切割片5 -1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每条刮泥板上的切缝数。
[0035]淤泥由汽车或装载机添加,经受泥斗I进入储泥斗2,由于受泥斗I角度小,对塑性淤泥来说,不起拱、不堵塞,由于储泥斗2垂直设置,且高度为1.Sm,淤泥靠重力下落至链板机,不会起拱粘黏,然后开启链板机3,同时向上一定高度拉起闸板6,链板机3带动刮泥板4转动,而从将淤泥从储泥斗2带出,带出过程中,大块淤泥被储泥斗2内的切割板5切成小块,再进入后续处理单元处理。
[0036]由于链板机3由变频电机驱动,可调节链板的速度,通过储泥斗2侧面出泥口的开孔高度与链板机3的转动速度,可准确计量产量。
【权利要求】
1.塑性淤泥下料系统,包括受泥斗、储泥斗、链板机、刮泥板、切割板、闸板,其特征在于:受泥斗与储泥斗相连,储泥斗内设有切割板,储泥斗侧面开有方形出泥口,出泥口处设有闸板,储泥斗下面设置链板机,链板机上设有刮泥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性淤泥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泥斗的外侧壳体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在5?1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性淤泥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泥斗为垂直结构,高度在I.5m — 2.5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性淤泥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闸板能上下调节,以调节出泥口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性淤泥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板机由变频电机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塑性淤泥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泥板沿链板机的链板方向设置,相邻链板间设一块刮泥板,依次布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性淤泥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板沿储泥斗宽度方向并列分布,相邻切割板之间的距离为5?15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性淤泥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板由切割片、底座、加强肋和支撑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紧固在储泥斗靠近出泥端的内壁上,切割片通过支撑和加强肋固定在底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性淤泥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板机的刮泥板进行切缝,每条刮泥板上切缝的位置相同、间距相同、规格相同;且切缝为规则的矩形,底部与链板上表面平齐,宽度控制在20mm-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性淤泥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储泥斗内壁安装的切割片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每条刮泥板上的切缝数。
【文档编号】B65G65/42GK203593431SQ201320711842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赵琴, 周小国, 马英, 周雨林, 吴军 申请人: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