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上光机和烘烤炉之间连线的连线架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731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上光机和烘烤炉之间连线的连线架桥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外壳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上光机和烘烤炉之间连线的连线架桥。



背景技术:

生产笔记本电脑等数码产品,需要用到金属材料作为外部构件的材质。笔记本外壳在加工时,需要对铝合金板材通过上光机对板材进行上光底油或染色涂层处理,然后再将处理后的板材送入隧道炉,隧道炉用于上光机生产线涂料涂层后的板材产品流水线式放置烘烤干燥,进行烘烤固化,便于后续作业。现有的方式是人为手动单一进行接收板材作业,将从上光机加工完的板材取出,然后放置隧道炉的烤架上进行烘烤,然而工作人员在接收板材并放置板材的时候,由于不小心或其他原因的疏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板材与隧道炉烤架或其他物体进行碰触,导致板材表面或大或小的碰划伤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上光机和烘烤炉之间连线的连线架桥。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上光机和烘烤炉之间连线的连线架桥,包括一个连线架桥,所述连线架桥设置在上光机和烘烤炉之间,所述连线架桥包括底座、连线架、传送带、传动轴、驱动轮、驱动电机,所述底座上设有3个等间距平行放置且结构相同的连线架,所述连线架呈“T”型,所述连线架上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支重轮,中间位置设有弧形槽,弧形槽中设有一个驱动轮,传动轴贯穿到驱动轮中间,所述传送带套设在支重轮和驱动轮上,驱动电机安装在底座上带动传动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重轮和驱动轮之间的传送带外侧设有张紧轮。张紧轮可用于调节传送带的松紧度。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位于前后两侧的连接架上均设有高出传动带的阻挡片。阻挡片用于限制产品从连线架上的传动轨迹,防止产品从连接架上滑出。

进一步地,所述连线架桥上设有用于感应烘烤炉托架到位传感器,所述到位传感器安装位置到连接架右侧端部的距离与烘烤炉的托架的长度相同,所述到位传感器与设置在底座上的PLC控制器电连接,与设置在上光机上的放料装置连接。用于感应烘烤托架是否到位,当烘烤托架到位后,到位传感器感应到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上光机的放料装置开始放料。连接架桥搭配烘烤炉的烤架的传输速度协调,避免因时间的差异导致撞板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驱动电机。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上光机和烘烤炉之间连线的连线架桥, 用于上光机与隧道炉之间的自动连线,实现传输放置板材动作,减轻放板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员工疲劳作业和非常规化作业,避免产品碰刮伤现象的产生,保证产品的外观的品质,从而提高产品的良率。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上光机和烘烤炉之间连线的连线架桥,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轴,传动轴带动位于弧形槽下方的三个驱动轮同时旋转,保持连线架上的传送带同步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架桥与上光机和烘烤炉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用于上光机和烘烤炉之间连线的连线架桥,包括一个连线架桥a,所述连线架桥设置在上光机b和烘烤炉c之间,所述连线架桥包括底座1、连线架2、传送带3、传动轴4、驱动轮5、驱动电机6,所述底座1上设有3个等间距平行放置且结构相同的连线架2,所述连线架2呈“T”型,所述连线架2上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支重轮7,中间位置设有弧形槽8,弧形槽8中设有一个驱动轮5,传动轴4贯穿到驱动轮5中间,所述传送带3套设在支重轮7和驱动轮5上,驱动电机6安装在底座1上带动传动轴4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重轮7和驱动轮5之间的传送带3外侧设有张紧轮9。张紧轮9可用于调节传送带3的松紧度,防止传送带3松弛影响驱动轮5对传送带3的驱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上位于前后两侧的连接架2上均设有高出传动带3的阻挡片10。阻挡片10用于限制产品从连线架2上的传动轨迹,防止产品从连接架2上滑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线架桥a上设有用于感应烘烤炉c托架到位传感器11,所述到位传感器11安装位置到连接架2右侧端部的距离与烘烤炉c的托架的长度相同,所述到位传感器11与设置在底座上的PLC控制器12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12与上光机b的放料装置连接。到位传感器11用于感应烘烤炉c的托架是否到位,当烘烤托架到位后,到位传感器11感应到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12,PLC控制器12控制上光机b 的放料装置开始放料,搭配烘烤炉c的烤架的传输速度协调,避免因时间的差异导致撞板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6为伺服驱动电机。

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