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清洁包装下料的喷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780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可清洁包装下料的喷码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喷码机,尤其涉及一种可清洁包装下料的喷码系统。



背景技术:

在圆柱形物品的生产中,有时会通过喷码机在物品的周面上进行喷码(喷生产日期等,如生产口红)。现有的喷码机进行喷码时只能够通过人工对物品表面进行除尘然后转移到喷码机旁进行喷码,喷完码后是通过人工将物品装到包装筒内然后盖上包装筒盖。人工除尘和包装不但生产效率低而且耗费人工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清洁包装下料的喷码系统,解决了喷码时人工转移物品到喷码机盘和人工清洁及人工包装所存在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可清洁包装下料的喷码系统,包括喷码机、设有出料排队倾斜滑道的待喷物料上料斗、包装机构、将包装机构包装好的物料转移走的下料机构、将出料排队倾斜滑道底端的待喷物料转移到喷码机处被喷码机喷码后再转移给所述包装机构的物料转移机构和对经过出料排队倾斜滑道内的物料进行清洁的清洁机构,所述包装机构包括支撑滑槽、位于支撑滑槽一端上方的使包装筒逐一掉入到支撑滑槽上的包装筒上料斗、位于支撑滑槽另一端上方的使包装筒盖逐一掉入到支撑滑槽上的包装筒盖上料斗和驱动包装筒盖包装筒相向移动而扣合在一起的第一驱动气缸,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吹风室、抽风室、将抽风室内的空气抽到吹风室内的抽风机、若干设置在所述出料排队倾斜滑道底壁上的连通所述抽风室的抽风孔和设置在所述出料排队倾斜滑道的顶壁上的连通吹风室的若干的吹风孔,所述抽风室设有同所述抽风机的进口对接的出风孔,所述出风孔设有滤芯。使用时,将待喷物料以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的方式堆积在待喷物料上料斗内、包装筒以长度方向同支撑滑槽延伸方向一致且开口端朝向包装筒盖上料斗的方式堆积在包装筒上料斗内、包装筒盖以开口朝向包装筒上料斗的方式堆积在包装筒盖上料斗内。在重力作用下包装筒和包装筒盖逐一掉落都支撑滑槽的两端、待喷物料滚入出料排队倾斜滑道的物料通道内以单层的方式进行排队,物料转移机构先将物料通道内的最下一根原料转移到喷码机旁、喷码机对待喷物料进行喷码,喷码完成后物料转移机构在将物料转移到支撑滑槽内且位于包装筒和包装筒盖之间,然后第一驱动气缸驱动包装筒盖盖到包装筒上,盖盖的同时将物料同时推到包装筒内。最后下料机构将包装有物料且盖上盖子的包装筒从支撑滑槽上转移走。待喷物料在物料通道内滚下的过程中被清洁机构进行表面除尘而实现自动同步清洁。如此循环而进行后续物料的清洁喷码包装。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排队倾斜滑道上设有沿出料排队倾斜滑道延伸方向延伸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和出料排队倾斜滑道底壁之间形成仅可供带喷码物料单层排队的物料通道。通过了实现物料通道进行物料单层排队的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杆设有延伸到待喷物料上料斗内的倾斜段,所述倾斜段和待喷物料上料斗的底壁之间形成入口端高度宽出口段高度窄的进料口。能够提高原料进入物料通道内时的通畅性。

作为优选,所述物料转移机构包括可升降地设置在出料排队倾斜滑道底端的托架、位于托架上方的按压头、驱动按压头将托架按压而下降到喷码机旁的按压气缸、驱动托架上升复位的托架复位弹簧、设置在按压头上的通过真空泵抽真空的对托架上的物料进行吸附固定的真空吸盘和驱动按压头平移到支撑滑槽上方的第二驱动气缸。使用时,进料通道最下端的物料支持在托架上,按压气缸先驱动按压头下降而按压位于托架上的物料连同托架一起下降到喷码机旁,喷码机对物料进行喷码,然后按压气缸上升且通过真空吸盘吸附住喷过码的物料,托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一起上升而复位,物料被上升到设定高度后在第二驱动气缸的作用下平移到支撑滑槽上方、与此同时下一个物料滚落到托架上。抽真空电机停止抽真空而进行反向转动破真空,使得物料掉落到支撑滑槽上。然后第二驱动气缸和按压气缸复位、真空泵停止工作。提供了物料转移机构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所述物料转移机构还包括导向套,所述托架设有穿设在所述导向套内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杆,所述托架复位弹簧位于所述导向套内。能够提高托架升降时的平稳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滑槽设有沿支撑滑槽宽度方向贯通支撑滑槽的两个侧壁的下料孔,所述下料机构包括顶块和驱动顶块经所述下料孔的一端伸入所述支撑滑槽内将包装筒从下料孔的另一端推出的第三驱动气缸。提供了下料机构的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气缸为双行程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推块,所述第一驱动气缸伸出一个行程时所述推块挡在所述包装筒盖上料斗的出口下方,所述第一驱动气缸伸出两个行程时所述推块将包装筒盖按压到包装筒上。使用时,在物料掉落到支撑滑槽内时,推块挡在包装筒盖上料斗的出口下方而阻止包装筒盖掉出,物料掉落到支撑滑槽上后第一驱动气缸收缩到位而使得一个包装筒盖掉落到支撑滑槽内且位于物料和挡块之间,然后第一驱动气缸同时伸出两根行程而将包装筒盖盖到包装筒上。能够防止包装筒盖产生倾倒而不能够盖到包装筒上,提高了使用时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推块和当驱动包装筒盖朝向包装筒移动的过程中抵接在包装筒盖上料斗的出口下方的沿支撑滑槽延伸方向延伸的档条。能够防止在盖盖的过程中包装筒盖倒出而干涉挡块的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排队倾斜滑道的底壁上设有凸起的滑杆,所述出料排队倾斜滑道的底壁上设有向上超出所述滑杆的刷毛。能够提高清洁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吹风室设有位于所述出风孔进口端下方的纳污槽,所述滤芯的进口端朝向所述纳污槽倾斜。能够降低滤芯上的粉尘的集结量,且滤芯上掉下的粉尘能够自动收集在一起而防止二次到达滤芯。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能够实现物料自动转移到喷码机;能够对原料在上料的同时进行同步清洁;能够将喷码好的物料进行包装和转移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包装机构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机架1、喷码机2、待喷物料上料斗3、出料排队倾斜滑道31、滑杆32、刷毛33、限位杆34、倾斜段341、进料口35、避让通孔36、物料通道37、包装机构4、支撑滑槽41、支撑壁411、包装筒上料斗42、包装筒盖上料斗43、第一驱动气缸44、推块441、档条442、下料机构5、顶块51、第三驱动气缸52、下料孔53、物料转移机构6、导向套61、大径段611、托架62、导向杆621、钩接块622、托架复位弹簧63、按压头64、真空吸盘65、按压气缸66、第二驱动气缸67、清洁机构7、吹风室71、进风口711、抽风室72、出风孔721、纳污槽722、滤芯723、抽风机73、抽风孔74、吹风孔7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可清洁包装下料的喷码系统,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喷码机2、待喷物料上料斗3、包装机构4、下料机构5、物料转移机构6和清洁机构7。

待喷物料上料斗3设有出料排队倾斜滑道31。出料排队倾斜滑道31的底壁上设有凸起的滑杆32和若干刷毛33。滑杆32沿出料排队倾斜滑道31延伸方向延伸。滑杆32延伸到待喷物料上料斗3的底壁上。刷毛33向上超出滑杆32。出料排队倾斜滑道31内设有限位杆34。限位杆34沿出料排队倾斜滑道31延伸方向延伸。限位杆34和出料排队倾斜滑道31底壁上的滑杆32之间形成仅可供带喷码物料单层排队的物料通道37。限位杆34设有延伸到待喷物料上料斗3内的倾斜段341。倾斜段341和滑杆32位于待喷物料上料斗的底壁上的部分之间形成入口端高度宽出口段高度窄的进料口35。待喷物料上料斗3的底壁的下端设有避让通孔36。避让通孔36位于物料通道37的最低端。

喷码机2位于出料排队倾斜滑道31的低端的外部。

包装机构4支撑滑槽41和包装筒上料斗42。包装筒上料斗42位于支撑滑槽41的前端的上方。支撑滑槽41位于待喷物料上料斗3的左侧。支撑滑槽41沿前后方向延伸。包装筒上料斗42的出口一侧仅可通过一个包装筒。包装筒上料斗42和支撑滑槽41之间的间隙仅可容纳一个包装筒。

下料机构5位于支撑滑槽41的左侧。下料机构5包括顶块51和第三驱动气缸52。顶块51位于第三驱动气缸52的右侧。顶块51连接在第三驱动气缸52的活塞杆上。第三驱动气缸52沿左右方向伸缩。第三驱动气缸52的缸体同机架1连接在一起。

物料转移机构6包括导向套61、可升降地设置在出料排队倾斜滑道底端的托架62、托架复位弹簧63、按压头64、真空吸盘65、按压气缸66和第二驱动气缸67。导向套61位于避让通孔36的下方。导向套61内设有大径段611。托架62穿设在避让通孔36内。托架62设有所述导向套内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杆621。导向杆621设有同大径段611的上端壁配合的钩接块622。导向杆621穿设在导向套61内。托架复位弹簧63位于导向套61内。托架复位弹簧63为压簧。托架复位弹簧63套设在导向杆621上。托架复位弹簧63的下端同大径段611的下端壁抵接在一起、上端同钩接块622挡接在一起。按压头64位于托架62上方。真空吸盘65设置在按压头64的下侧面上。真空吸盘65为通过真空泵(真空泵图中没有画出)抽破真空的吸盘。按压气缸66位于按压头64的上方。按压气缸66沿上下方向伸缩。按压气缸66的活塞杆同按压头64连接在一起。第二驱动气缸67沿左右方向伸缩。按压气缸66位于第二驱动气缸67的左侧。第二驱动气缸67的活塞杆同按压气缸66的缸体连接在一起。第二驱动气缸67的缸体同机架连接在一起。第二驱动气缸67位于支撑滑槽41的右上方。

清洁机构7包括吹风室71、抽风室72、抽风机73、抽风孔74和吹风孔75。吹风室71设有进风口711。抽风室72设有出风孔721和纳污槽722。纳污槽722位于出风孔721进口端下方。出风孔721设有滤芯723。滤芯723的进口端朝向纳污槽722倾斜。抽风机73的进口端同出风孔721对接在一起、出口端同进风口711对接在一起。抽风孔74有多个。抽风孔74设置在出料排队倾斜滑道11底壁上。抽风孔74连通出料排队倾斜滑道11和抽风室72。吹风孔75有多个。吹风孔75设置在出料排队倾斜滑道11的顶壁上。吹风孔75连通出料排队倾斜滑道11和吹风室71。

参见图2,支撑滑槽41的前端设有支撑壁411。支撑滑槽41的前端设有下料孔53。下料孔53沿支撑滑槽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贯通支撑滑槽41的两个侧壁即左右侧壁。

包装机构4还包括包装筒盖上料斗43和第一驱动气缸44。包装筒盖上料斗43位支撑滑槽41后端的上方。包装筒盖上料斗43的出口仅可供一个包装筒盖以竖置的方式掉出。包装筒盖上料斗43的出口和支撑滑槽41之间的间隙即可容纳一个包装筒盖。第一驱动气缸44位于支撑滑槽41的后端。第一驱动气缸44为双行程气缸第一驱动气缸44沿前后方向伸缩。第一驱动气缸44的活塞杆上设有推块441。推块441位于第一驱动气缸44和包装筒上料斗42之间。推块441上设有档条442。档条442沿前后方向延伸。

参见图1和图2,使用时,将待喷物料(球头形圆柱体)以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的方式堆积在待喷物料上料斗3内、包装筒以长度方向沿前后且开口端朝后的方式堆积在包装筒上料斗42内、包装筒盖以开口朝前的方式堆积在包装筒盖上料斗43内。在重力作用下包装筒落都支撑滑槽41的1前端,第一驱动气缸44伸出一个行程而挡在包装筒盖上料斗43的下端即出口下,待喷物料滚入出料排队倾斜滑道31的物料通道37内以单层的方式进行排队,物料转移机构6先将物料通道内的最下一根原料转移到喷码机2旁、喷码机对待喷物料进行喷码,喷码完成后物料转移机构再将物料转移到支撑滑槽41的中部,然后第一驱动气缸44后退复位使得包装筒盖上料斗中掉出一个包装筒盖到支撑滑槽41的厚端上。然后第一驱动气44伸出两个行程、推动包装筒盖和物料一起沿着支撑滑槽41向前移动,从而使得物料进入包装筒内且包装筒盖盖到包装筒上,此过程中档条442挡在包装筒盖上料斗的下方使得包装筒盖不会掉落到支撑滑槽41上。第一驱动气缸44后退即收缩一个行程又挡在包装筒盖上料头的出口的下方。第三驱动气缸52驱动顶块51经下料孔53的左端进入支撑滑槽21内将包装好的物料从下料孔53的右端退出而完成下料。如此循环而进行后续物料的清洁喷码包装

待喷物料在物料通道37内滚下的过程中表面上的粉尘被刷毛33刷下的同时还被清洁机构7进行表面除尘清洁。

清洁机构7进行表面除尘的过程为,抽风孔74使得风进行如下路线的循环:物料通道37→抽风室72→滤芯723→出风孔721→抽风机73→进风口711→吹风孔75→物料通道37,风循环的过程中经物料通道37内的物料的表面清洁干净。气流经过滤芯723时粉尘被过滤下,滤芯723上的粉尘集结而产生粉尘掉落时,粉尘掉落到纳污槽722内而被收集在一起。

物料转移机构6进行物料转移的具体过程为:物料在物料通道37内滚落到最低点时搁置在托架62上,按压气缸66驱动按压头64下降而下压物料,使得物料连同托架62一起下降到物料位于喷码机2盘,喷码机进行喷码,喷码完成后按压气缸66上升。此时真空泵启动对真空吸盘65进行抽真空而吸附住托架上的物料,托架在托架复位弹簧63的作用下而复位。按压气缸66协同真空吸盘65提升物料到设定高度后第二驱动气缸67驱动升降气缸66左移,使得物料移动到支撑滑槽41上方、按压头64离开托架62时下一个物料又滚到托架上。真空泵反向转动而对真空吸盘65进行破真空,物料掉落到支撑滑槽上,最后按压气缸66和第二驱动气缸67都复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