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纽扣的整理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4296发布日期:2018-07-04 10:0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纽扣的整理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纽扣输送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纽扣的整理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纽扣作为用于连接衣服的两边衣襟的系结物以及衣服上的装饰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在纽扣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纽扣进行磨边,在对纽扣进行磨边时,需要将散乱的纽扣一个个放入到纽扣打磨装置上,放置过程通常由人工操作完成,耗时耗力,且纽扣需要准确放入指定位置,否则将对纽扣的打磨造成影响,若能提供一种能够将散乱的纽扣进行整理、输送并放置到打磨位置的装置,将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加工效率,且可降低人为操作时的出错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纽扣的整理输送装置,该装置能够对散乱的纽扣进行整理和输送,并将其放置到打磨位置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纽扣的整理输送装置,包括有对纽扣进行整理和输送的振动盘、对整理好的纽扣进行输送的输送组件以及能够将纽扣夹持放置到指定位置的夹持组件;

所述振动盘包括有料斗、设置于料斗上的螺旋轨道以及与螺旋轨道末端相连接的运输管道,所述运输管道包括有底板、盖板以及位于底板与盖板之间的外侧挡板与内侧挡板,所述底板、盖板、内侧挡板以及外侧挡板围成供纽扣通过的运输通道,所述外侧挡板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盖板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内侧挡板的高度与底板和盖板间的距离相适配,且所述内侧挡板能够沿运输通道的宽度方向滑移;

所述内侧挡板的外侧面上凸设有穿插板,所述穿插板与内侧挡板成垂直设置,且穿插板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穿插块,所述穿插块位于内侧挡板的外侧且与内侧挡板成平行设置,所述穿插块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供穿插板穿过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贯穿穿插块的厚度方向,所述穿插块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导通,所述第三凹槽内插接有卡板,所述卡板插入第三凹槽后通过插入不同的第一凹槽来调节运输通道的宽度;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有输送主体、用于输送纽扣的输送管道以及用于挡住纽扣的弹性挡板,所述输送管道安装于输送主体上,所述弹性挡板设置于输送管道的出口处且与输送管道相铰接,所述弹性挡板的下端能够挡住输送管道的出口,且弹性挡板能够向上翻转;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有与输送主体可滑移连接的夹持主体、分别位于输送组件左右两侧的左夹手与右夹手、带动左夹手与右夹手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持或放下纽扣的第一气缸以及带动夹持主体前后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左夹手和右夹手均与夹持主体相连接且能够沿夹持主体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夹持主体前后移动带动左夹手与右夹手前后移动,所述夹持主体向后移动到位时,左夹手与右夹手分别位于输送管道出口处纽扣的左右两侧,所述夹持主体向前移动到位时,左夹手与右夹手将纽扣输送到指定位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与第三凹槽的宽度相等,所述卡板的厚度与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的宽度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板设置为“T”形,所述第三凹槽开口处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挡块,所述卡板向上抬升到位时,卡板两侧的突起部分将被挡块挡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斗包括有底盘和与底盘固定连接的侧壁,所述螺旋轨道设置于侧壁上,所述底盘设置为中间高四周低的凸起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挡柱,所述挡柱位于螺旋轨道上方且与螺旋轨道成平行设置,所述挡柱与螺旋轨道之间的距离大于纽扣的厚度,小于纽扣厚度的两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纽扣为背侧凸起的纽扣,所述螺旋轨道上设置有能够使正面朝上的纽扣掉落的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包括有内侧或外侧向下倾斜的螺旋倾斜轨道以及设置于螺旋倾斜轨道向下倾斜一侧的凸条,所述纽扣的外侧面抵接在凸条上且纽扣成倾斜状态在螺旋倾斜轨道上滑移,所述凸条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处的凸条厚度与纽扣的厚度相适配,所述缺口的长度大于纽扣的外径,当正面朝上的纽扣通过螺旋倾斜轨道时,由于纽扣背侧的凸起结构,纽扣将从缺口内滑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管道包括有用于输送纽扣的输送带以及避免前后纽扣相互抵接后向输送带外侧移动的上挡板、左挡板以及右挡板,所述上挡板、左挡板、右挡板分别位于输送带的上、左、右三侧,所述上挡板与右挡板相连接,所述左挡板与右挡板均与输送主体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挡板包括有固定板和滑移板,所述固定板上下两端分别与滑移板和输送主体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滑移板成“T”字形设置,且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板上方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与螺栓相螺接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沿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滑移板上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数量与固定板上螺纹孔的数量相同,且所述腰型孔的长度方向均与滑移板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滑移板、上挡板、右挡板以及输送带围成供纽扣通过的输送通道,所述滑移板的厚度略小于上挡板与输送带之间的距离,所述滑移板能够沿输送通道的宽度方向滑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主体上设置有第一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沿输送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移槽的横截面成“T”字形设置,夹持主体下方设置有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滑移块的外轮廓与第一滑移槽的横截面相适配,所述第一滑移块能够在第一滑移槽内滑动,且第一滑移块前后滑动到位后分别与第一滑移槽长度方向的两端面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主体上设置有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槽沿夹持主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滑移槽的横截面成“T”字形设置,所述左夹手与右夹手下方均设置有第二滑移块,所述第二滑移块的外轮廓均与第二滑移槽的横截面相适配,所述第二滑移块均能够在第二滑移槽内左右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振动盘上输送通道宽度可调节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在对散乱的纽扣进行输送的同时实现了对纽扣的整理,通过输送组件与夹持组件的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自动将纽扣逐个放置到打磨位置上,与人为操作相比,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且避免了人为操作时,操作人员无法将纽扣准确的放置到指定位置,导致对纽扣的打磨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纽扣的整理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振动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卡板与插接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插接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输送组件与夹持组件相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输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夹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振动盘;11、料斗;111、底盘;112、侧壁;1121、挡柱;12、螺旋轨道;121、筛选装置;1211、螺旋倾斜轨道;1212、凸条;12121、缺口;13、运输管道;131、底板;1311、穿插块;13111、第二凹槽;13112、第三凹槽;13113、卡板;13114、挡块;132、盖板;133、外侧挡板;134、内侧挡板;1341、穿插板;13411、第一凹槽;135、运输通道;2、输送组件;21、输送主体;211、第一滑移槽;22、输送管道;23、弹性挡板;24、输送带;25、上挡板;26、左挡板;261、固定板;262、滑移板;2621、腰型孔;27、右挡板;28、输送通道;3、夹持组件;31、夹持主体;311、第一滑移块;312、第二滑移槽;32、左夹手;321、第二滑移块;33、右夹手;34、第一气缸;35、第二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至9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纽扣的整理输送装置,包括有对纽扣进行整理和输送的振动盘1、对整理好的纽扣进行输送的输送组件2以及能够将纽扣夹持放置到指定位置的夹持组件3;

振动盘1包括有纽扣、料斗11、设置于料斗11上的螺旋轨道12以及与螺旋轨道12末端相连接的运输管道13,运输管道13包括有底板131、盖板132以及位于底板131与盖板132之间的外侧挡板133与内侧挡板134,底板131、盖板132、内侧挡板134以及外侧挡板133围成供纽扣通过的运输通道135,外侧挡板133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盖板132和底板131固定连接,内侧挡板134的高度略小于底板131和盖板132间的距离,且内侧挡板134能够沿运输通道135的宽度方向滑移;

内侧挡板134的外侧面上凸设有穿插板1341,穿插板1341与内侧挡板134成垂直设置,且穿插板134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13411,底板131上设置有穿插块1311,穿插块1311位于内侧挡板134的外侧且与内侧挡板134成平行设置,穿插块131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供穿插板1341穿过的第二凹槽13111,第二凹槽13111贯穿穿插块1311的厚度方向,穿插块131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凹槽13112,第三凹槽13112与第二凹槽13111相导通,第三凹槽13112内插接有卡板13113,卡板13113插入第三凹槽13112后通过插入不同的第一凹槽13411来调节运输通道135的宽度;

输送组件2包括有输送主体21、用于输送纽扣的输送管道22以及用于挡住纽扣的弹性挡板23,输送管道22安装于输送主体21上,弹性挡板23设置于输送管道22的出口处且与输送管道22相铰接,弹性挡板23的下端能够挡住输送管道22的出口,且弹性挡板23能够向上翻转;输送管道22的进口处可与振动盘1的运输通道135相连,纽扣从运输通道135的出口处进入输送管道22的进口处,且输送管道22进口处与运输通道135出口处留有1mm至2mm的间隙,此时纽扣能够从振动盘1的运输通道135上移动到输送管道22进口处,当间隙小于1mm时,运输通道135的出口处在振动盘1的振动作用下可能与输送管道22进口处相碰撞,易导致运输通道135或输送管道22损坏,降低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当间隙大于2mm时,由于间隙较大,纽扣易从间隙处掉落到地上,不利于纽扣的输送,

夹持组件3包括有与输送主体21可滑移连接的夹持主体31、分别位于输送组件2左右两侧的左夹手32与右夹手33、带动左夹手32与右夹手33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持或放下纽扣的第一气缸34以及带动夹持主体31前后移动的第二气缸35,左夹手32和右夹手33均与夹持主体31相连接且能够沿夹持主体31的宽度方向移动,夹持主体31前后移动带动左夹手32与右夹手33前后移动,夹持主体31向后移动到位时,左夹手32与右夹手33分别位于输送管道22出口处纽扣的左右两侧,夹持主体31向前移动到位时,左夹手32与右夹手33将纽扣输送到指定位置上。

将散乱的纽扣倒入振动盘1的料斗11内,纽扣在振动盘1的振动作用下将沿着螺旋轨道12向上输送至进入运输管道13内,将盖板132与底板131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纽扣的厚度且小于纽扣厚度的两倍,则纽扣从螺旋轨道12末端进入运输管道13时,若纽扣重叠在一起,则上层的纽扣将会被盖板132阻挡住,避免纽扣重叠在一起输送,导致纽扣输送杂乱;且通过插接板、插接块以及卡板13113的设置,使得卡板13113穿过插接块的第三凹槽13112后插入插接板上的不同的第一凹槽13411,能够调节与插接板相连的内侧挡板134的位置,使得运输通道135的宽度能够调节,操作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纽扣的外径大小来调节运输通道135的宽度,使得运输通道135的宽度总能略大于纽扣的外径,纽扣在通过运输通道135时能够排列成单排,前后整齐有序的通过运输通道135,该振动盘1能够适应不同外径大小的纽扣,适用性强,使用范围广,且通过调节运输通道135的宽度,能够使得纽扣在输送时整齐有序,在对纽扣进行输送的同时实现了对纽扣的整理;

纽扣从运输通道135的出口处依次进入到输送管道22的进口处,并且输送管道22上出口处的纽扣将被输送管道22出口处的弹性挡板23阻挡住;左夹手32与右夹手33分别位于输送管道22出口处纽扣的两侧,左夹手32与右夹手33在第一气缸34的作用下相互靠近以夹持住纽扣,并在第二气缸35的作用下向前方移动,此时纽扣带动弹性挡板23向上翻转,直到纽扣与弹性挡板23相脱离,弹性挡板23将向下翻转以继续阻挡后方的纽扣,左夹手32与右夹手33带动纽扣向前滑移到位后,第一气缸34将带动左夹手32与右夹手33相互远离,此时纽扣将放置在打磨位置上,第二气缸35再带动左夹手32与右夹手33向后滑移至回复原位,此时左夹手32与右夹手33再次位于输送管道22出口处纽扣的两侧,并在上一个纽扣打磨结束后带动下一个纽扣放置到打磨位置上进行打磨;

通过振动盘1上运输通道135宽度可调节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在对散乱的纽扣进行输送的同时实现了对纽扣的整理,通过输送组件2与夹持组件3的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自动将纽扣逐个放置到打磨位置上,与人为操作相比,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且避免了人为操作时,操作人员无法将纽扣准确的放置到指定位置,导致对纽扣的打磨造成影响。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凹槽13411的宽度与第三凹槽13112的宽度相等,卡板13113的厚度等于或略小于第一凹槽13411和第三凹槽13112的宽度,此时卡板13113卡入第一凹槽13411与第三凹槽13112内后,卡板13113侧面能够与第一凹槽13411或第三凹槽13112的侧面相抵接,或与侧面之间的间隙极小,使得插接板与插接块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避免卡板13113侧面与第一凹槽13411或第三凹槽13112的侧面之间的间隙较大,使得插接板仍能带动内侧挡板134滑移,导致运输通道135的宽度发生变化,对纽扣的输送造成影响。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卡板13113设置为“T”形,第三凹槽13112开口处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挡块13114,卡板13113向上抬升到位时,卡板13113两侧的突起部分将被挡块13114挡住,通过卡板13113上的突起部分与挡块13114的设置,使得卡板13113无法从第三凹槽13112内滑出,避免卡板13113从第三凹槽13112内滑出后丢失,导致该装置无法调节运输通道135的宽度,对纽扣的输送造成影响。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料斗11包括有底盘111和与底盘111固定连接的侧壁112,螺旋轨道12设置于侧壁112上,底盘111设置为中间高四周低的凸起结构,当待输送的纽扣倒入到料斗11内时,由于底盘111的凸起结构,便于纽扣在振动力作用下向底盘111四周滑移,使得纽扣能够较快进入侧壁112上的螺旋轨道12内,减少了纽扣从倒入料斗11到进入螺旋轨道12的时间,提高纽扣的输送效率。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侧壁112上设置有挡柱1121,挡柱1121位于螺旋轨道12上方且与螺旋轨道12成平行设置,挡柱1121与螺旋轨道12之间的距离大于纽扣的厚度,小于纽扣厚度的两倍,当纽扣在螺旋轨道12上滑移时,若纽扣重叠在一起,则挡柱1121对上层的纽扣起到阻挡作用,使得上层的纽扣无法继续输送,确保纽扣能够单层输送,使得纽扣的输送更加整齐有序。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纽扣为背侧凸起的纽扣,即纽扣的背面成弧形或背面设置有凸块,螺旋轨道12上设置有筛选装置121,筛选装置121包括有内侧或外侧向下倾斜的螺旋倾斜轨道1211以及设置于螺旋倾斜轨道1211向下倾斜一侧的凸条1212,纽扣的外侧面抵接在凸条1212上且纽扣成倾斜状态在螺旋倾斜轨道1211上滑移,凸条1212上设置有缺口12121,缺口12121处的凸条1212厚度小于纽扣的厚度,且缺口12121的长度大于纽扣的外径,当正面朝上的纽扣通过螺旋倾斜轨道1211时,由于纽扣背侧的凸起结构,纽扣背面无法与螺旋倾斜轨道1211相贴合,此时凸条1212的厚度较小,凸条1212无法支撑纽扣的外侧面,纽扣将从凸条1212的缺口12121处滑落,当背面朝上的纽扣通过螺旋倾斜轨道1211时,纽扣的正面与螺旋倾斜轨道1211相贴合,此时凸条1212能够支撑纽扣的外侧面,纽扣不会从凸条1212的缺口12121处滑落,因此通过筛选装置121的设置,能够使得正面朝上的纽扣掉落,背面朝上的纽扣通过,使得通过筛选装置121的纽扣均背面朝上,纽扣的输送更加整齐。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输送管道22包括有用于输送纽扣的输送带24以及避免前后纽扣相互抵接后向输送带24外侧移动的上挡板25、左挡板26以及右挡板27,上挡板25、左挡板26、右挡板27分别位于输送带24的上、左、右三侧,上挡板25与右挡板27相连接,左挡板26与右挡板27均与输送主体21相连接。

纽扣从运输通道135的出口处不断进入到输送带24的入口处,并向输送带24的出口处输送,由于弹性挡板23的阻挡作用,输送带24上的纽扣会前后相互挤压,通过上挡板25、左挡板26以及右挡板27的设置,使得纽扣不会在挤压过程中向上侧、左侧或右侧移动,导致纽扣从输送带24上滑出,纽扣将无法继续输送。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左挡板26包括有固定板261和滑移板262,固定板261上下两端分别与滑移板262和输送主体21相连接,固定板261与滑移板262成“T”字形设置,且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固定板261上方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与螺栓相螺接的螺纹孔,螺纹孔沿固定板261的长度方向分布,滑移板262上设置有腰型孔2621,腰型孔2621的数量与固定板261上螺纹孔的数量相同,且腰型孔2621的长度方向均与滑移板262的宽度方向相同,滑移板262、上挡板25、右挡板27以及输送带24围成供纽扣通过的输送通道28,滑移板262的厚度略小于上挡板25与输送带24之间的距离,滑移板262能够沿输送通道28的宽度方向滑移。

固定板261与滑移板262之间通过用螺栓穿过滑移板262上的腰型孔2621再旋入固定板261上的螺纹孔来连接,而滑移板262的腰型孔2621的长度方向与滑移板262的宽度方向相同,因此滑移板262能够沿其宽度方向调整位置,使得输送通道28的宽度能够调节,

操作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纽扣的外径大小来调节输送通道28的宽度,使得输送通道28的宽度总能略大于纽扣的外径,纽扣在通过输送通道28时也能够排列成单排,前后整齐有序的通过输送通道28,便于夹持装置能够准确夹持输送通道28出口端的纽扣,避免纽扣混乱的堆积在输送通道28出口端,对夹持装置夹持纽扣造成影响。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输送主体21上设置有第一滑移槽211,第一滑移槽211沿输送主体2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滑移槽211的横截面成“T”字形设置,夹持主体31下方设置有第一滑移块311,第一滑移块311的外轮廓与第一滑移槽211的横截面相适配,第一滑移块311能够在第一滑移槽211内滑动,且第一滑移块311前后滑动到位后分别与第一滑移槽211长度方向的两端面相抵接。

通过“T”字形的第一滑移槽211与第一滑移块311的设置,使得夹持主体31能够稳定的在输送主体21上滑动,且滑移槽长度方向的两侧面能够对滑移块的移动起到阻挡作用,有利于控制滑移块的移动距离,避免第二气缸35带动夹持主体31移动距离过大,导致左夹手32与右夹手33的移动距离过大,纽扣的放置位置超出指定位置,对纽扣的打磨造成影响,且该滑移结构简单实用,便于加工。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夹持主体31上设置有第二滑移槽312,第二滑移槽312沿夹持主体31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滑移槽312的横截面成“T”字形设置,左夹手32与右夹手33下方均设置有第二滑移块321,第二滑移块321的外轮廓均与第二滑移槽312的横截面相适配,第二滑移块321均能够在第二滑移槽312内左右滑动。

通过“T”字形的第二滑移槽312与第二滑移块321的设置,使得左夹手32与右夹手33能够稳定的在夹持主体31上滑移,且两个第二滑移块321均在同一第二滑移槽312内滑移,便于左夹手32与右夹手33对齐,有利于稳定夹持纽扣,该滑移结构简单实用,便于加工。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