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着机自动取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1521发布日期:2019-11-29 17:0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着机自动取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刹车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着机自动取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是生活质量都在不断的提高,汽车从上个世纪富人的专属品,变为今天大多数家庭的代步工具。在近年来汽车行业的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零配件也是如此,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也从最原始的满足行驶要求转变到今天,不仅要保证加工的生产质量,还要能够跟得上市场的需求,不断的提高其生产效率。

汽车零部件的接着加工过程中大多都是靠人工手动上料和取料,这样不仅会对零部件造成污染,同时还会增加其折损率,也会影响其生产效率,因而现有的汽车零部件接着加工的上料、取料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着机自动取送料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工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着机自动取送料装置,包括:接着机本体、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分别设有接着机本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上料机构中设有上料机壳,所述上料机壳中设有工作部,所述工作部中设有吸料机构和送料机构,所述吸料机构设于上料机壳的进料口处,且与送料机构连接;

所述上料机壳中设有上料壳体和控制箱,所述上料壳体设于控制箱的上方,且所述上料壳体中位于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设有连接架,所述送料机构设于连接架上,且所述送料机构的尾部设有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与接着机本体的进料口相通;

所述下料机构中设有落料机架,所述落料机架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落料工位,下方设有落料控制柜,所述落料工位的后方设有不良品盒,所述落料机架的顶部设有取料辅助机构,所述取料辅助机构中设有电气缸和辅助导轨,所述辅助导轨与电气缸连接,所述导轨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滑块的下方设有取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接着机自动取送料装置,通过在接着机本体的前后分别设置了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让其能够实现自动上料和自动下料,并在下料处设置了良品和不良品分区,大大的提供了整个装置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产品加工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送料机构中下导轨和上导轨,所述下导轨设于连接架上,所述上导轨设于上料机壳的顶部,所述下导轨和上导轨的端部都设有电气缸,且所述上导轨的下方设有送料稳压装置,所述送料稳压装置与吸料机构相配合。所述辅助导轨和送料稳压装置的设置,能够让其与吸料机构实现同步移动,送料稳压装置能够对吸料机构上吸附的产品进行防护,避免产品掉落,大大的提高其送料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料机构中设有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位于上支撑架上部的连接柱顶部设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上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下方设有承接盘,所述承接盘上设有用于检测电磁铁是否吸到料的检测装置,且所述上支撑架的下方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设于送料导轨上,且所述下支撑架的下方设有上下吸气缸。所述上料机构先通过吸料机构对待加工的产品进行吸附,然后吸料机构沿着送料导轨移动至辅助工作台等待接着机构对其进行接着加工,让其实现自动推送料,还在电磁铁的下方设置了检测装置,便于检测电磁铁是否准备无误的吸附到了产品,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其推送料的速度,大大的提高了整个生产线的加工速度,也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从而让其更好的满足生产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接着机本体中设有加热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驱动支撑架,下方设有电气控制柜,且位于驱动支撑架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下方设有上压盘,所述加热工作台的上方设有下压盘,所述上压盘和下压盘相对设置,且所述上压盘和下压盘之间设有加热装置,所述驱动气缸和加热装置均与控制装置连接。在工作过程中,通过驱动气缸驱动下压盘向下压,在下压的过程中,加热装置对产品进行加热,然后下压盘和上压盘同时对加热后的产品进行下压,即可完成产品的接着加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取料机构中设有上下气缸和取料导轨,所述上下气缸和取料导轨连接,且所述取料导轨的一侧设有取料架,所述取料架的下方设有取料电磁铁,且所述取料架上设有用于检测取料电磁铁是否吸到加工后产品的产品检测装置,所述产品检测装置与落料机架下方的下料控制机构连接。所述取料机构同样通过取料电磁铁吸附产品并通过取料导轨和上下气缸的配合,让其能够完成良品和不良品的摆放位置区分。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料机构位于上料机壳的下方设有送料电气控制柜,所述送料电气控制柜的上方设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通过联轴器与升降顶杆连接,所述升降顶杆与连接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送料电气控制柜的四个角上方设有导柱,所述上料机壳的四个角上设有穿孔,所述导柱穿于上料机壳的穿孔中。有效的保证上料机构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对高度进行调节,提高整个装置配合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落料工位中设有下料流水线,所述下料流水线的四个角上设有上下可调支架,所述下料流水线中设有流水线边框,所述边框内部设有传送带,所述上下可调支架上设有凹槽,所述边框上相对于上下可调支架上凹槽的位置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设于凹槽中;所述下料流水线靠近不良品盒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下料流水线上是否有落料的落料感应传感器,所述落料感应传感器与取料机构相配合;所述落料感应传感器采用红外线传感器,且所述下料流水线上设有到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落料工位上设有下料流水线,将良品正常的输送至下一段工序,不良品通过取料电磁铁吸附至不良品盒中,且通过落料感应传感器对取料机构上是否有产品落下进行检测,同时还通过到位传感器对下料流水线上的产品位置进行检测,大大的提高了其取料机构的取料速度,同时也让其能够实现良品不良品的区分,从而让其更好的满足生产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送料稳压装置中设有垂直稳压板和横向稳压板,所述垂直稳压板的一端与上导轨连接,一端与横向稳压板连接,所述横向稳压板与承载架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辅助支架上为了保证产品恒温设有加热棒和用于检测加热棒温度高低的热电偶,所述加热棒和热电偶实现电连接。能够有效的保证产品在一个恒温的状态,便于后期接着加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料机壳的顶部设有移动滑轨,所述移动滑轨上设有模具接盘且所述上料机壳位于进料口处设有安全光栅。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接着机自动取送料装置,通过在接着机本体的前后分别设置了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让其能够实现自动上料和自动下料,并在下料处设置了良品和不良品分区,大大的提供了整个装置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产品加工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中上料机构中所述辅助导轨和送料稳压装置的设置,能够让其与吸料机构实现同步移动,送料稳压装置能够对吸料机构上吸附的产品进行防护,避免产品掉落,大大的提高其送料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料机构先通过吸料机构对待加工的产品进行吸附,然后吸料机构沿着送料导轨移动至辅助工作台等待接着机构对其进行接着加工,让其实现自动推送料,还在电磁铁的下方设置了检测装置,便于检测电磁铁是否准备无误的吸附到了产品,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其推送料的速度,大大的提高了整个生产线的加工速度,也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从而让其更好的满足生产的需求。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落料工位上设有下料流水线,将良品正常的输送至下一段工序,不良品通过取料电磁铁吸附至不良品盒中,且通过落料感应传感器对取料机构上是否有产品落下进行检测,同时还通过到位传感器对下料流水线上的产品位置进行检测,大大的提高了其取料机构的取料速度,同时也让其能够实现良品不良品的区分,从而让其更好的满足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着机自动取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送料稳压装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吸料机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接着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料机构中取料辅助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3、4、6、7所示的一种接着机自动取送料装置,包括:接着机本体1、上料机构2和下料机构3,所述上料机构2和下料机构3分别设有接着机本体1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上料机构2中设有上料机壳21,所述上料机壳21中设有工作部4,所述工作部4中设有吸料机构41和送料机构42,所述吸料机构41设于上料机壳21的进料口处,且与送料机构42连接;

所述上料机壳21中设有上料壳体和控制箱,所述上料壳体设于控制箱的上方,且所述上料壳体中位于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设有连接架6,所述送料机构42设于连接架6上,且所述送料机构42的尾部设有辅助支架420,所述辅助支架420与接着机本体1的进料口相通;

所述下料机构3中设有落料机架31,所述落料机架31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落料工位32,下方设有落料控制柜,所述落料工位32的后方设有不良品盒321,所述落料机架31的顶部设有取料辅助机构33,所述取料辅助机构33中设有电气缸331和辅助导轨332,所述辅助导轨332与电气缸331连接,所述导轨332上设有第一第一滑块3321,所述第一第一滑块3321的下方设有取料机构333。

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机构42中下导轨421和上导轨422,所述下导轨421设于连接架6上,所述上导轨422设于上料机壳21的顶部,所述下导轨421和上导轨422的端部都设有电气缸331,且所述上导轨422的下方设有送料稳压装置423,所述送料稳压装置423与吸料机构41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料机构42中设有上支撑架411和下支撑架412,所述上支撑架411和下支撑架412之间通过连接柱413连接,位于上支撑架411上部的连接柱413顶部设有承载架414,所述承载架414上设有电磁铁415,所述电磁铁415的下方设有承接盘,所述承接盘上设有用于检测电磁铁是否吸到料的检测装置5,且所述上支撑架411的下方设有第二滑块416,所述第二滑块416设于送料导轨61上,且所述下支撑架412的下方设有上下吸气缸417。

实施例2

如图所示的一种接着机自动取送料装置,包括:接着机本体1、上料机构2和下料机构3,所述上料机构2和下料机构3分别设有接着机本体1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上料机构2中设有上料机壳21,所述上料机壳21中设有工作部4,所述工作部4中设有吸料机构41和送料机构42,所述吸料机构41设于上料机壳21的进料口处,且与送料机构42连接;

所述上料机壳21中设有上料壳体和控制箱,所述上料壳体设于控制箱的上方,且所述上料壳体中位于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设有连接架6,所述送料机构42设于连接架6上,且所述送料机构42的尾部设有辅助支架420,所述辅助支架420与接着机本体1的进料口相通;

所述下料机构3中设有落料机架31,所述落料机架31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落料工位32,下方设有落料控制柜,所述落料工位32的后方设有不良品盒321,所述落料机架31的顶部设有取料辅助机构33,所述取料辅助机构33中设有电气缸331和辅助导轨332,所述辅助导轨332与电气缸331连接,所述导轨332上设有第二第一滑块3321,所述第二第一滑块3321的下方设有取料机构333;

所述接着机本体1、上料机构2和下料机构3均与控制装置连接。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机构42中下导轨421和上导轨422,所述下导轨421设于连接架6上,所述上导轨422设于上料机壳21的顶部,所述下导轨421和上导轨422的端部都设有电气缸331,且所述上导轨422的下方设有送料稳压装置423,所述送料稳压装置423与吸料机构41相配合。

电气缸331均采用电缸和辅助导轨于一体的iai电气缸,所述iai电气缸中设有电气缸使用的是一体成型导轨使得电气缸基座和导轨是压铸成型更加提高了电缸的刚性与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料机构42中设有上支撑架411和下支撑架412,所述上支撑架411和下支撑架412之间通过连接柱413连接,位于上支撑架411上部的连接柱413顶部设有承载架414,所述承载架414上设有电磁铁415,所述电磁铁415的下方设有承接盘,所述承接盘上设有用于检测电磁铁是否吸到料的检测装置5,且所述上支撑架411的下方设有第二滑块416,所述第二滑块416设于送料导轨61上,且所述下支撑架412的下方设有上下吸气缸417。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着机本体1中设有加热工作台11,所述工作台11的上方设有驱动支撑架12,下方设有电气控制柜,且位于驱动支撑架12顶部设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的上方设有驱动气缸14,所述驱动气缸14的下方设有上压盘15,所述加热工作台11的上方设有下压盘16,所述上压盘和下压盘16相对设置,且所述上压盘和下压盘16之间设有加热装置17,所述驱动气缸14和加热装置17均与接着机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加热装置17中设有加热头、加热管和热源,诉讼加热头设于加热管的输出端,且所述加热头位于下压盘上,所述加热管的输入端与热源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料机构333中设有上下气缸3331和取料导轨3332,所述上下气缸3331和取料导轨3332连接,且所述取料导轨3332的一侧设有取料架3333,所述取料架3333的下方设有取料电磁铁3334,且所述取料架3333上设有用于检测取料电磁铁3334是否吸到加工后产品的产品检测装置3335,所述产品检测装置3335与落料机架31下方的下料控制机构连接。所述产品检测装置采用红外线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2位于上料机壳21的下方设有送料电气控制柜22,所述送料电气控制柜22的上方设有升降电机23,所述升降电机23的通过联轴器与升降顶杆24连接,所述升降顶杆24与连接架6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电气控制柜22的四个角上方设有导柱25,所述上料机壳21的四个角上设有穿孔,所述导柱25穿于上料机壳21的穿孔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稳压装置423中设有垂直稳压板4231和横向稳压板4232,所述垂直稳压板4231的一端与上导轨422连接,一端与横向稳压板4232连接,所述横向稳压板4232与承载架414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支架420上为了保证产品恒温设有加热棒71和用于检测加热棒温度高低的热电偶72,所述加热棒71和热电偶72实现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壳21的顶部设有移动滑轨211,所述移动滑轨212上设有模具接盘213且所述上料机壳21位于进料口处设有安全光栅214。

本实施例中所述落料工位32中设有下料流水线34,所述下料流水线34的四个角上设有上下可调支架35,所述下料流水线34中设有流水线边框,所述边框内部设有传送带,所述上下可调支架35上设有凹槽,所述边框上相对于上下可调支架35上凹槽的位置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设于凹槽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料流水线34靠近不良品盒321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下料流水线34上是否有落料的落料感应传感器341,所述落料感应传感器341与取料机构333相配合;所述落料感应传感器采用红外线传感器,且所述下料流水线34上设有到位传感器,所述到位传感器采用位置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料架3333上还设有用于检测产品外观的质量检测装置3336,所述质量检测装置3336采用ccd相机,所述产品检测装置与落料控制柜中的落料控制中心连接。

实施例3

如图1至7所示的一种接着机自动取送料装置,包括:接着机本体1、上料机构2和下料机构3,所述上料机构2和下料机构3分别设有接着机本体1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上料机构2中设有上料机壳21,所述上料机壳21中设有工作部4,所述工作部4中设有吸料机构41和送料机构42,所述吸料机构41设于上料机壳21的进料口处,且与送料机构42连接;

所述上料机壳21中设有上料壳体和控制箱,所述上料壳体设于控制箱的上方,且所述上料壳体中位于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设有连接架6,所述送料机构42设于连接架6上,且所述送料机构42的尾部设有辅助支架420,所述辅助支架420与接着机本体1的进料口相通;

所述下料机构3中设有落料机架31,所述落料机架31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落料工位32,下方设有落料控制柜,所述落料工位32的后方设有不良品盒321,所述落料机架31的顶部设有取料辅助机构33,所述取料辅助机构33中设有电气缸331和辅助导轨332,所述辅助导轨332与电气缸331连接,所述导轨332上设有第一滑块3321,所述第一滑块3321的下方设有取料机构333;

所述接着机本体1、上料机构2和下料机构3均与控制装置连接。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机构42中下导轨421和上导轨422,所述下导轨421设于连接架6上,所述上导轨422设于上料机壳21的顶部,所述下导轨421和上导轨422的端部都设有电气缸331,且所述上导轨422的下方设有送料稳压装置423,所述送料稳压装置423与吸料机构41相配合。

电气缸331均采用电缸和辅助导轨于一体的iai电气缸,所述iai电气缸中设有电气缸使用的是一体成型导轨使得电气缸基座和导轨是压铸成型更加提高了电缸的刚性与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料机构42中设有上支撑架411和下支撑架412,所述上支撑架411和下支撑架412之间通过连接柱413连接,位于上支撑架411上部的连接柱413顶部设有承载架414,所述承载架414上设有电磁铁415,所述电磁铁415的下方设有承接盘,所述承接盘上设有用于检测电磁铁是否吸到料的检测装置5,且所述上支撑架411的下方设有第二滑块416,所述第二滑块416设于送料导轨61上,且所述下支撑架412的下方设有上下吸气缸417。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着机本体1中设有加热工作台11,所述工作台11的上方设有驱动支撑架12,下方设有电气控制柜,且位于驱动支撑架12顶部设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的上方设有驱动气缸14,所述驱动气缸14的下方设有上压盘15,所述加热工作台11的上方设有下压盘16,所述上压盘和下压盘16相对设置,且所述上压盘和下压盘16之间设有加热装置17,所述驱动气缸14和加热装置17均与接着机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加热装置17中设有加热头、加热管和热源,诉讼加热头设于加热管的输出端,且所述加热头位于下压盘上,所述加热管的输入端与热源连接。

所述接着机控制装置中设有下压控制模块、加热控制模块和接着控制器,所述下压控制模块与驱动气缸14连接,所述加热控制模块与加热装置17连接,所述下压控制模块、加热控制模块均与接着控制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料机构333中设有上下气缸3331和取料导轨3332,所述上下气缸3331和取料导轨3332连接,且所述取料导轨3332的一侧设有取料架3333,所述取料架3333的下方设有取料电磁铁3334,且所述取料架3333上设有用于检测取料电磁铁3334是否吸到加工后产品的产品检测装置3335,所述产品检测装置3335与落料机架31下方的下料控制机构连接。所述产品检测装置采用红外线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2位于上料机壳21的下方设有送料电气控制柜22,所述送料电气控制柜22的上方设有升降电机23,所述升降电机23的通过联轴器与升降顶杆24连接,所述升降顶杆24与连接架6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电气控制柜22的四个角上方设有导柱25,所述上料机壳21的四个角上设有穿孔,所述导柱25穿于上料机壳21的穿孔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稳压装置423中设有垂直稳压板4231和横向稳压板4232,所述垂直稳压板4231的一端与上导轨422连接,一端与横向稳压板4232连接,所述横向稳压板4232与承载架414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支架420上为了保证产品恒温设有加热棒71和用于检测加热棒温度高低的热电偶72,所述加热棒71和热电偶72实现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壳21的顶部设有移动滑轨211,所述移动滑轨212上设有模具接盘213且所述上料机壳21位于进料口处设有安全光栅214。

所述控制箱中设有送料控制装置,所述送料控制装置中设有上壳体升降控制模块、吸料控制模块、送料控制模块、辅助加热控制模块、安全控制模块和送料控制器,所述上壳体升降控制模块与升降电机23实现电气连接,所述吸料控制模块与电磁铁415电气连接,所述送料控制模块中设有下送料控制单元、辅助送料控制单元和产品顶起控制单元,所述下送料控制单元和辅助送料控制单元分别与对应的电气缸331连接,所述产品顶起控制单元与上下吸气缸417连接,所述辅助加热控制模块与加热棒71连接,所述安全控制模块与安全光栅214电气连接,所述上壳体升降控制模块、吸料控制模块、送料控制模块、辅助加热控制模块、安全控制模块均与送料控制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落料工位32中设有下料流水线34,所述下料流水线34的四个角上设有上下可调支架35,所述下料流水线34中设有流水线边框,所述边框内部设有传送带,所述上下可调支架35上设有凹槽,所述边框上相对于上下可调支架35上凹槽的位置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设于凹槽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料流水线34靠近不良品盒321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下料流水线34上是否有落料的落料感应传感器341,所述落料感应传感器341与取料机构333相配合;所述落料感应传感器采用红外线传感器,且所述下料流水线34上设有到位传感器,所述到位传感器采用位置传感器36。

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料架3333上还设有用于检测产品外观的质量检测装置3336,所述质量检测装置3336采用ccd相机,所述产品检测装置与落料控制柜中的落料控制中心连接。

所述落料控制中心中设有取料控制模块、检测控制模块、分拣控制模块、下料控制模块、和控制器,所述取料控制模块中设有电缸驱动控制单元、气缸驱动控制单元、取料控制单元,所述电缸驱动控制单元与取料辅助机构33中的电气缸331连接,所述气缸驱动控制单元与上下气缸3331连接,所述取料控制单元与取料电磁铁3334连接,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与产品检测装置3335连接,所述分拣控制模块与质量检测装置3336连接,所述下料控制模块与下料流水线34连接,所述取料控制模块、检测控制模块、分拣控制模块、下料控制模块均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中设有送料控制机构、落料控制机构、接着机控制机构和整机控制器,所述送料控制机构、落料控制机构、接着机控制机构均与整机控制器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接着机自动取送料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工作过程中首先上料控制器通过上壳体升降控制模块命令升降电机23驱动升降杆24将上料壳体21向上顶,让其达到指定位置;然后天对电磁铁415进行通电,通过电磁对产品进行吸附,在电磁铁415吸附产品的过程中,其下方的承接盘上的检测装置5对其吸附产品进行检测,看其是否吸附到产品,如果吸附到产品,那么上下吸气缸417将把下支撑架412向上顶,并同时通过电气缸331驱动下导轨421和上导轨422上的吸料机构42和送料稳压装置423相互配合同时向上料壳体21的出料口方向移动;然后将产品转移至辅助支架420上,通过辅助支架420上的加热棒71不断的给产品供热,以保证产品保持在恒温状态;然后再将辅助支架420上的产品输送至接着机本体1中;当产品进入接着机本体1的上压盘16上时,通过驱动气缸14驱动下压盘15向下压,在下压的过程中,加热装置17对产品进行加热,然后下压盘15和上压盘16同时对加热后的产品进行下压,即可完成产品的接着加工;完成接着加工后的产品,移动至出料口,通过下料机构3中的取料电磁铁3334对加工后侧产品进行吸附,在取料时,通过质量检测装置3336对产品进行拍摄,如果确定产品为良品那么取料机构333将把产品放置到下料流水线34输送至下一道工序,如果产品不合格,那么取料机构333将把不合格的产品放置到不良品盒321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