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取料机械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780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取料机械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料装置,尤其是用于门体旋转七工位上的一种自动取料机械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旋转七工位冰箱门体发泡设备的取料工艺是开模后,操作人员将门壳体和内衬分别放入模具后,接模油缸把下模架升到水平位置,混合头自动充注系统按程序预先设定数据自动回程充注。充注完毕后,枪头移栽小车退到原始位置;旋转驱动油缸开始动作,带动旋转架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下模架沿光滑的轨道滚动后进行合模,旋转到位后, 定位油缸进行定位,同时锁模油缸进行锁模,接模油缸上升,旋转油缸在上定位油缸退出后返回,接模油缸上升到位后,开锁油缸开锁,下模架随着接模油缸下降到原始位置开模,操作人员可取出成品,再放入门壳体及内胆,一个动作循环完成。其取料方式属于人工手动取料,取料不方便,速度慢,自动化程度低,容易产生磕碰、划伤等,导致废品率增加,而且劳动强度大,浪费人力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取料机械手装置,其是一种省时、省力,效率高、节拍快,生产使用成本低的设备,克服了现有产品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取料机械手装置,包括机械臂、吸盘、座体、架体、变速箱和电机,所述机械臂下端锁接吸盘,吸盘上固定真空发生器和气缸,气缸上设置电磁阀;机械臂上端轴接在座体上,所述座体上设有水平方向的齿条,座体卡接在导轨上,导轨固定在架体上,所述架体上设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端套接齿轮,齿轮与座体上的齿条啮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取料机械手装置的有益效果为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使, 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步进电机的使用,简化了传动机构,提高了运动的精准度,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采用自动化操作,减小劳动强度,保证工作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磕碰、划伤造成的废品,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自动取料机械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械臂;2、吸盘;3、座体;4、真空发生器;5、气缸;6、轴承;7、架体;8、导轨;9、齿条;10、齿轮;11、步进电机;12、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取料机械手装置,包括机械臂1、吸盘 2、座体3、架体7、变速箱和电机,所述机械臂1下端通过螺丝锁接吸盘2,机械臂1上端通过轴承6轴接在座体3上,所述座体3上设有水平方向的齿条9,座体3卡接在导轨8上,导轨8固定在架体7上;所述架体7上还设有步进电机11,步进电机11的输出轴端套接齿轮 10,齿轮10与座体3上的齿条9啮合,步进电机11运行的轴转动,带动齿轮10转动并带动齿条9沿着齿轮10转动的切线方向移动,通过齿条9的移动带动座体3及其上的机械臂1 一起移动,从而实现机械臂1及其未端固定的吸盘2的水平移动。所述步进电机可按设定程序运动,进而通过齿轮10与齿条9的啮合控制机械臂1 在导轨8上的移动位置。所述吸盘2上固定真空发生器4和气缸5,气缸5上设置电磁阀12,通过电磁阀12 可控制气缸5的运动,从而带动吸盘2上下移动;在使用时吸盘2可通过真空发生器4形成负压,使得物品吸附在吸盘2下,实现对物品的移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自动取料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臂(1)、吸盘O)、座体(3)、架体 (7)、变速箱和电机,所述机械臂(1)下端锁接吸盘O),吸盘(2)上固定真空发生器(4)和气缸(5),气缸(5)上设置电磁阀(12);机械臂⑴上端轴接在座体(3)上,所述座体(3) 上设有水平方向的齿条(9),座体C3)卡接在导轨(8)上,导轨(8)固定在架体(7)上,所述架体(7)上设有步进电机(11),步进电机(11)的输出轴端套接齿轮(10),齿轮(10)与座体⑶上的齿条(9)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取料机械手装置,包括机械臂、吸盘、座体、架体、步进电机,所述机械臂下端锁接吸盘,吸盘上固定真空发生器和气缸,气缸上设置电磁阀;机械臂上端轴接在座体上,所述座体上设有水平方向的齿条,座体卡接在导轨上,导轨固定在架体上,所述架体上设有步进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端套接齿轮,齿轮与座体上的齿条啮合。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使,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步进电机的使用,简化了传动机构,提高了运动的精准度,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采用自动化操作,减小劳动强度,保证工作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磕碰、划伤造成的废品,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B29C44/34GK202071278SQ20112011217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8日
发明者叶福平, 徐岳强, 韩兴华, 高森林 申请人:江阴南工锻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