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利用反应注塑涂覆成型体的反应性混合物和经涂覆的成型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32756阅读:来源:国知局
用于利用反应注塑涂覆成型体的反应性混合物和经涂覆的成型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特征:
1.经涂覆的成型体,其包括通过注塑法获得并包含至少一种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酰亚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聚合物的成型体,和由反应性混合物获得的涂层,所述反应性混合物包含至少40重量%含至少两个双键的(甲基)丙烯酸酯,其中所述反应性混合物包含至少一种光敏引发剂和至少一种热引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具有最高为1的根据网格切割试验的粘合强度评级和最高为10%的在根据ASTM104412/05的采用施加重量500g、循环数=100的耐刮擦性试验之后在20°下的光泽度降低量,并且将所述反应性混合物首先在70-160℃的温度下进行热固化并在该热固化之后通过辐照固化。2.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性混合物包含至少60重量%含至少两个双键的(甲基)丙烯酸酯。3.根据权利要求2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性混合物包含至少90重量%含至少两个双键的(甲基)丙烯酸酯。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性混合物包含至少一种含三个或更多个双键的(甲基)丙烯酸酯。5.根据权利要求4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含三个或更多个双键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比例是至少25重量%,基于该反应性混合物的重量。6.根据权利要求5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含三个或更多个双键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比例是至少50重量%,基于该反应性混合物的重量。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性混合物包含最高75重量%含两个或更少双键的单体。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性混合物在25℃下具有1-200mPa·s的动态粘度。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性混合物包含0.01重量%-3重量%光敏引发剂,基于该反应性混合物的重量。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性混合物包含0.03重量%-5重量%热引发剂,基于该反应性混合物的重量。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光敏引发剂与热引发剂的重量比为20:1-1:5。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性混合物包含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性混合物包含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其中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与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的重量比为5:1-1:5。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性混合物包含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其中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与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的重量比为5:1-1:5。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性混合物包含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和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其中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与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的重量比为5:1-1:5。1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性混合物包含润滑剂。1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性混合物包含着色剂、UV稳定剂、填料或纳米材料。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物包含金属颜料。1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通过使在75-120℃的温度下施加于所述成型体表面上并热固化的反应性混合物固化来获得。2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具有5μm-75μm的厚度。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具有10μm-40μm的厚度。2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体在根据ASTM104412/05的耐刮擦性试验之后在20°下的光泽度降低量最高为6%。2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体是透明的并且所述成型体在氙弧辐照2000小时之后显示在根据ASTM104412/05的耐刮擦性试验之后的雾度值提高到最高为25%。2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体的涂层显示为0的根据网格切割试验的粘合强度评级。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