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1172发布日期:2018-07-03 23:1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涉及一种去除余料的夹具。
背景技术
:在塑料、五金行业中,经常使用注塑或者冲压工艺制作工件,在这些工件中有时会在工件中间部位形成通孔结构,在注塑或冲压后,有时这些通孔部位的余料常常会与工件本体之间存在粘连或者存在有未分离的位置,导致在从模具中取出这些工件时,余料掉落造成余料下方的工件损坏的情形发生,或者造成取出时造成零件本体被余料扯坏的情形发生。技术实现要素: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在取出工件的过程中去除这些余料的夹具以满足上述需求。一种夹具,包括夹持部及抵推部,所述的夹持部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夹持头,其中至少一夹持头在外力的驱动下向第一方向运动,用于夹持工件,所述的两夹持头之间包括一夹持区,所述的抵推部包括一抵推装置,所述的抵推装置设置在夹持区,当夹持头夹持有工件时,所述的抵推装置沿第二方向向工件施加一推力,所述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进一步的,一对连杆转动的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的连杆包括转动的连接在基座上的连接端及远离连接端的自由端,所述的夹持头设置在自由端。进一步的,一伸缩装置包括相背的两端,所述的伸缩装置相背的两端转动的连接在两连杆上的连接端与自由端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夹持头上还设置有垫层。进一步的,所述的抵推装置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固定端及远离基座的抵推端,设夹持部的夹持头与抵推装置固定端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小距离为a,设抵推装置固定端与抵推端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c,则有c大于等于a。进一步的,设夹持部的夹持头与抵推装置固定端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为b,则有c大于等于b。进一步的,所述的夹具还包括转移部,所述的转移部包括一固定座,所述的基座可移动的设置在固定座上。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座呈竖直设置的板状,一端与基座转动的连接,一伸缩装置一端转动的连接在固定座上,另一端转动的连接在基座上。进一步的,所述的夹具还包括输送部,所述的输送部包括第一导柱及第二导柱,所述的第二导柱长度方向、第一导柱长度方向与竖直面平行,且相互垂直,第一导柱长度方向形成第一限定方向,第二导柱长度方向形成第二限定方向,所述的固定座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一导柱上,第一导柱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二导柱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抵推装置包括一弹性元件,所述的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橡胶垫或气囊中的一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夹具通过设置夹持部及抵推部,将夹持部的夹持头沿第一方向运动用于夹持工件,在夹持部的夹持区设置抵推部,并设置抵推部的抵推装置在夹持头夹持有工件时,沿第二方向对工件施加一推力,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使得本发明中的抵推部并不需要施加外部驱动力,即可将工件上的余料从工件上分离,且由于抵推部对工件的施力是在夹持工件之时或夹持工件之前,因此当工件被提起并被转移过程中,余料已经被分离,不会在转移或转运中掉落或弹出,导致意外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夹具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夹具夹持零件示意图图4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夹具夹持零件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夹持头100第一夹持头100a,110a第二夹持头100b,110b垫层102驱动装置104,412,422伸缩装置113,401连杆112抵推装置200抵推端201固定端202基座300,310固定座400枢轴114,402,403,404滑块411第一导柱420滑槽421,431第二导柱430工件500,51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包括设置在基座300上的夹持部及抵推部。所述的基座300包括水平设置的框架,所述的夹持部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夹持头100,具有一夹持面,两夹持头100的夹持面相对设置,两夹持面之间形成一夹持区,用于通过夹持面夹持位于夹持区的工件500,通常的,设置所述的夹持头100在外力的作用产生相对运动,以使得夹持头100对工件500形成夹持力或者不形成夹持力,夹持工件500或释放工件500,可以理解的,当两夹持头100向相对靠近的方向运动时,使得夹持面对工件500形成夹持力,以夹持工件500,当两夹持头100向相背的方向运动时,夹持面对工件500的夹持力减小,释放工件500或不夹持工件500。可以理解的,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头100中的一个为可移动的设置,而另一个为固定设置时,同样可以形成相对运动,当然也可以设置成两个夹持头100均为可移动设置。当其中一夹持头100运动时,所述的夹持头100沿第一方向运动,可以理解的,所述的第一方向可以为任意方向。可以理解的,所述的夹持部还可以设置有驱动装置104以驱动所述的夹持头100沿第一方向运动。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夹持部包括设置在基座300上的第一夹持头100a及第二夹持头100b,所述的第一夹持头100a及第二夹持头100b均呈平板状,当然所述的第一夹持头100a与第二夹持头100b可以为其他形态,如钳状,第一夹持头100a与第二夹持头100b的形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夹持头100a及第二夹持头100b可沿水平方向向左或向右运动,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方向为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方向。可以理解的,当第一夹持头100a向右运动,第二夹持头100b固定不动或向左运动,以及第一夹持头100a固定不动,第二夹持头100b向左运动时,第一夹持头100a与第二夹持头100b的夹持面相对靠近,从而可以夹持工件500,当第一夹持头100a向左运动,第二夹持头100b固定不动或向右运动,以及第一夹持头100a固定不动,第二夹持头100b向右运动时,从而可以释放工件5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夹持头100a及第二夹持头100b连接有驱动装置104,驱动第一夹持头100a及第二夹持头100b沿水平方向向左或向右运动。可以理解的,所述的驱动装置104为气缸、电机、丝杠螺母、电磁铁、液压缸中的一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装置104为一气缸。优选的,为了防止夹持头100在夹持过程中对工件500产生损坏,所述的夹持头100上还设置有垫层102,更具体的在所述的夹持面上设置有一垫层102,所述的垫层102使用软质材料制作,更优选的,所述的垫层102为海绵层、橡胶层,更优选的所述的垫层102面积与所述的夹持面面积相等。其参考图4,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夹持部包括设置在基座310上的一对连杆112,所述的连杆112一端通过枢轴114转动设置在基座310上形成连接端,另一端远离基座310形成自由端,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连杆114运动,具体的所述的驱动装置为一伸缩装置113,所述伸缩装置113包括相背的两端,所述的伸缩装置113的两端转动的连接在两连杆112连接端与自由端之间。第一夹持头110a及第二夹持头110b设置分别设置在两连杆112自由端,第一夹持头110a及第二夹持头110b之间形成夹持区,当所述的伸缩装置113收缩时,第一夹持头110a与第二夹持头110b沿水平方向相对靠近,从而对夹持区的工件510产生夹持作用,当所述的伸缩装置113伸长时,第一夹持头110a与第二夹持头110b沿水平方向相对远离,从而释放夹持区的工件510。所述的伸缩装置113为气缸、直线电机、丝杠螺母、电磁铁、液压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伸缩装置113为一气缸。所述的抵推部包括一抵推装置200,所述的抵推装置200设置在所述的夹持区,通常的,所述的抵推装置200包括固定在基座300上的固定端202及远离基座300的抵推端201,用于当夹持部夹持有工件500时,所述的抵推装置200沿第二方向对工件500施加一推力,将余料推离工件500,第二方向应与第一方向垂直,从而对工件500上的余料产生最大的推力,具体的,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抵推装置200设置在两夹持头100之间的区域,所述的抵推装置200包括一弹性元件,更具体的所述的弹性元件为一螺旋弹簧,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弹性元件,如橡胶垫、气囊等,所述的螺旋弹簧一端固定在基座300上,另一端远离基座300形成抵推端201,当夹持部夹持有工件500时,抵推端201接触工件500并向固定端202方向运动,使得螺旋弹簧收缩,从而对对工件500上的余料沿竖直方向施加推力。可以理解的,当夹持部夹持有工件500时,所述的抵推装置200应能接触到工件500才能对工件500产生推力,即所述的抵推装置200的抵推端201应能接触到工件500表面,若设夹持部的夹持头100与抵推装置200固定端202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小距离为a,设夹持部的夹持头100与抵推装置200固定端202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为b,设抵推装置200固定端202与抵推端201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c,优选的应有c大于等于a,才能使得抵推端201尽量对工件500都产生推力,更优选的应有c大于等于b,使得抵推端201能对夹持区的工件500均产生推力。进一步的,所述的抵推装置200可拆卸的设置在基座300上,从而可以方便的更换不同的抵推装置200适应不同的工件500。进一步的,如第一实施例中,为了扩大夹具更容易夹持工件500,所述的夹具还包括转移部,所述的转移部包括一固定座400,所述的固定座400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的基座300可移动的设置在固定座400上,具体的,所述的固定座400呈竖直设置的板状,一端通过枢轴404与基座300转动的连接,另一端与基座300之间设置有一伸缩装置401,所述的伸缩装置401一端通过枢轴402转动的连接在固定座400上,另一端通过枢轴403转动的连接在基座300上,使得从竖直方向上看,基座300、固定座400及伸缩装置401形成一三角形。可以理解的,当伸缩装置401收缩时,所述的基座300绕枢轴404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夹持在夹持头100之间的工件500绕枢轴404逆时针转动,从而提起工件500,当伸缩装置401伸出时,所述的基座300绕枢轴404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夹持在夹持头100之间的工件500绕枢轴404顺时针转动,从而下放工件500。所述的伸缩装置401可以为直线电机、气缸、液压缸、丝杠螺母、电磁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伸缩装置401为一气缸。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提起和下放工件500,如不设置伸缩装置401,而直接通过转动装置旋转枢轴404,也是可行的,所述的转动装置可以为电机、内燃机等。更进一步的,为了更加扩大夹具的移动范围,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输送部,所述的固定座400设置在输送部上,具体的,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输送部包括第一导柱420及第二导柱430,更具体的,所述的第二导柱430长度方向、第一导柱420长度方向与竖直面平行,且相互垂直,第一导柱420长度方向形成第一限定方向,第二导柱430长度方向形成第二限定方向,所述的固定座400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一导柱420上,第一导柱420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二导柱430上,即所述的固定座400可沿第一限定方向运动,第一导柱420可沿第二限定方向运动,使得第一导柱420上的固定座400可以运动到第一导柱420、第二导柱430限定的平面区域中的任意一点,从而使得设置在固定座400上夹具的移动范围大大增加,从更远的区域夹持工件500,以及更灵活的抓取工件500。可以理解的,固定座400沿第一导柱420限定的方向运动,可以通过在固定座400和第一导柱420上设置滑槽、滑块的方式或导孔、导柱的方式或导轮与导轨的方式。第一导柱420沿第二导柱430限定的方向运动也可以通过在第一导柱420和第二导柱430上设置滑槽、滑块的方式或导孔、导柱的方式或导轮与导轨的方式如,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二导柱430上设置有一滑槽431,所述的滑槽431沿第二导柱430长度方向延伸,一与滑槽431形状匹配的滑块(图未示)设置在滑槽431内,并可以沿滑槽431限定的第二限定方向运动,第一导柱420一端固定在滑块上,当滑块在滑槽421内移动时,所述的第一导柱420沿滑槽421限定的第二限定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导柱420上设置有另一滑槽421,该滑槽421沿第一导柱420长度方向延伸,另一与该滑槽421形状匹配的滑块411设置在该滑槽421内,所述的固定座400与该滑块411固定连接,当滑块411在滑槽421内移动时,所述的固定座400沿滑槽421限定的第一限定方向运动,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导柱420、第一导柱420截面呈“c”字型。可以理解的,设置驱动装置422驱动第一导柱420沿第二导柱430限定的方向运动,设置驱动装置412驱动固定座400沿第一导柱420限定的方向运动,所述的驱动装置422及驱动装置412为气缸,当然驱动装置422及驱动装置412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驱动装置,如电机、液压缸、丝杠螺母、直线电机、电磁铁等。更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导柱及第二导柱上的滑槽为燕尾槽。可以理解的,所述的输送部也可以仅仅设置第一导柱420或第二导柱430中的一个,使得固定座400沿第一导柱420或第二导柱430限定的方向运动。下面结合本夹具的使用进一步说明本夹具:s1:夹持部向靠近工件500的方向运动,所述的抵推装置200接触工件500;s2:夹持部继续向靠近工件500的方向运动,所述的抵推装置200对工件500产生推力;s3:夹持头100向相对靠近的方向运动,并夹持工件500;s4:夹持部向远离工件500的方向运动,在抵推装置200的推力作用下,余料将不会夹持部的运动而运动,而被从工件500上分离;s5:夹持头100向相对远离的方向运动,释放工件500;重复s1-s5.进一步的,当夹具还设置有转移部及转运部时,在s4步骤之后还包括,转移部或转运部携带夹持部及工件500移动到预定位置的工序。从上述步骤可以看出,在本发明中的抵推部并不需要施加外力,即可将工件上的余料从工件上分离,且由于抵推部对工件的施力是在夹持工件之前,因此当工件被提起并被转移过程中,余料已经被分离,不会在转移或转运中掉落或弹出,导致意外的发生。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