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芯可调节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773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型芯可调节的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功率的塑封产品都带有与线路板的锁螺孔,很多产品都是雾面类型的,这样的产品较多是以电火花加工为主,加工精度的影响会产生型芯孔表面会有残留的胶皮,严重的会影响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型芯可调节的模具,包括模具、型芯和型腔外壳,所述模具设置在所述型腔外壳内,所述模具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型芯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并且所述型芯的一端处于所述模具的内,其中,还包括型芯垫块,通过所述垫块使所述模具在合模时,所述型芯在所述模具内的一端与所述模具内壁贴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设置在所述型腔外壳上,并且处于型腔外壳与所述型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型芯垫块为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橡胶或者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型芯垫块的厚度可以增加或者减少。

进一步地,所述型芯垫块的硬度小于所述模具的硬度。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型芯垫块解决产品胶皮残留的问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型芯垫块厚度可调节,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另外,型芯垫块为弹性件,适用范围更广。

(3)通过设置固定挡板,防止型芯垫块损伤型腔外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产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型芯可调节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模具,2、型芯,3、型腔外壳,4、通孔,5、型芯垫块,6、固定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种型芯可调节的模具,包括模具1、型芯2和型腔外壳3,模具1设置在型腔外壳3内,模具1上设置有通孔4,型芯2设置在通孔4内,并且型芯2的一端处于模具1的内,其中,还包括型芯垫块5,通过垫块5使模具1在合模时,型芯2在模具1内的一端与模具1内壁贴合,这样,在对模具1内注胶时,胶液不会进入到型芯2与模具1的接触面内,造成胶皮残留。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挡板6,固定挡板6设置在型腔外壳3上,并且处于型腔外壳3与型芯2之间。这样可以防止型芯垫块5直接与型腔外壳3接触,对型腔外壳3造成损坏。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经过长期使用,合模时,型芯2与模具1之间会出现缝隙,造成胶皮的残留,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对型芯垫块5的厚度进行调节,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型芯垫块5的厚度来实现与模具1的贴合;优选的,型芯垫块5的硬度小于模具1的硬度;另一种是将型芯垫块5为弹性件,通过弹性件的弹力,适中给型芯2一个轴向的推力,使型芯2在合模时始终与模具1贴合。其中,弹性件的压缩了可以调节,弹性件为橡胶或者弹簧。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型芯垫块解决产品胶皮残留的问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型芯垫块厚度可调节,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另外,型芯垫块为弹性件,适用范围更广。

(3)通过设置固定挡板,防止型芯垫块损伤型腔外壳。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型芯可调节的模具,包括模具、型芯和型腔外壳,模具设置在型腔外壳内,模具上设置有通孔,型芯设置在通孔内,并且型芯的一端处于模具的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型芯垫块,通过垫块使模具在合模时,型芯在模具内的一端与模具内壁贴合。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型芯垫块解决产品胶皮残留的问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型芯垫块厚度可调节,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另外,型芯垫块为弹性件,适用范围更广;通过设置固定挡板,防止型芯垫块损伤型腔外壳。

技术研发人员:顾健;顾剑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仓佳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5
技术公布日:2018.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