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输送式的台上型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4221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三维输送式的台上型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输送式的台上型清洁装置,其用于对螺栓、螺母等金属件、医疗器具的构成部件、其他由各种材料构成的小尺寸工件的清洁。



背景技术:

作为清洁装置的布局(layout),已知经由沿直线状的输送路排列的清洁槽、冲洗槽等而对工件进行输送的输送方式、沿圆形或长圆形的水平循环路而对工件进行输送并进行清洁等的水平循环方式(专利文献1)、沿圆形或长圆形的垂直循环路而对工件进行输送并进行清洁等的垂直循环方式(专利文献2)、使工件升降以及水平回旋的混合方式(专利文献3)、使工件进行横向移动以及垂直回旋的混合方式。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1829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9-29985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07-2116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由于小型的清洁装置的设置空间有限,因此,要求提高设置空间的利用效率,且高效地进行工件的清洁作业。特别是在台上型清洁装置的情况下,作为可利用的设置空间,大多限定为在台上能够确保的规定的宽度、进深以及高度的长方体空间。例如,在宽度为1m~2m、进深为1m~2m、高度为1m~2m左右的有限的长方体空间内,需要组装多个清洁用的处理槽、将工件输送至这些处理槽的输送路、沿输送路对工件进行输送的工件输送机构。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实现一种三维输送式的台上型清洁装置,其在有限的长方体空间内适当地配置有工件输送路径,能够经由沿该工件输送路径配置的多个处理槽而高效地进行工件的清洁作业。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三维输送式的台上型清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三维循环路,其对作为清洁对象的工件的输送路径进行规定;

工件输送机构,其沿所述三维循环路对工件进行输送;

工件置入部,其将工件置入所述三维循环路;

工件输出部,其将工件从所述三维循环路输出;以及

多个工件处理部,它们配置于所述三维循环路上的所述工件置入部与所述工件输出部之间的不同位置,

当将规定大小的长方体的各边的方向设为x、y、z方向时,所述三维循环路具备:

第一输送路部分,其沿1条第一边延伸,该第一边沿所述长方体的x方向延伸;

第二输送路部分,其沿第二边延伸,该第二边从所述第一边的一端沿y方向延伸;

第三输送路部分,其沿第三边延伸,该第三边从所述第二边的端部沿z方向延伸;

第四输送路部分,其沿第四边延伸,该第四边从所述第三边的端部沿y方向延伸;

第五输送路部分,其沿第五边延伸,该第五边从所述第四边的端部沿x方向延伸;

第六输送路部分,其沿第六边延伸,该第六边从所述第五边的端部沿y方向延伸;

第七输送路部分,其沿第七边延伸,该第七边从所述第六边的端部沿z方向延伸;以及

第八输送路部分,其沿第八边延伸,该第八边从所述第七边的端部沿y方向延伸,

所述工件输送机构具备:

挠性的环状部件,其对所述三维循环路进行规定;

驱动部,其使所述环状部件在按顺序依次经由所述第一输送路部分~第八输送路部分的方向上循环;以及

工件保持件,利用所述环状部件对该工件保持件进行输送,

所述工件处理部中至少包括工件清洁部、工件冲洗部以及工件干燥部。

在本发明的台上型清洁装置中,可以以形成具备沿长方体的8条边配置的第一输送路部分~第八输送路部分的三维循环路的方式对挠性的环状带、环状链等环状部件进行布设,通过使该环状部件循环而能够沿三维循环路对工件进行输送。

这样,在台上能够确保的长方体空间中,通过沿其8条边对输送路进行配置,能够提高有限的长方体空间的利用率,能够确保较长的输送路长度,另外,能够沿输送路对多个工件处理部进行配置。

此处,在将所述第一输送路部分、第二输送路部分以及第八输送路部分设为沿水平方向对工件进行输送的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的情况下,所述第四输送路部分、第五输送路部分以及第六输送路部分是在比所述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更靠下侧的位置处沿水平方向对工件进行输送的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所述第三输送路部分是将工件从所述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向所述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输送的下降侧输送路部分,所述第七输送路部分是将工件从所述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向所述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输送的上升侧输送路部分。

在该情况下,可以将各输送路部分设为直线状的输送路部分,但优选以能够容易地对环状带或环状链进行布设的方式设为圆弧状的输送路部分。即,优选地,将所述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设为与所述第一边、所述第二边以及所述第三边内切的圆弧状的输送路部分,将所述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设为与所述第四边、第五边以及第六边内切的圆弧状的输送路部分,将所述下降侧输送路部分设为与所述第二边、第三边以及第四边内切的圆弧状的输送路部分,将所述上升侧输送路部分设为与所述第六边、第七边以及第八边内切的圆弧状的输送路部分。

另一方面,在将所述第一输送路部分以及第八输送路部分分别设为沿水平方向对工件进行输送的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的情况下,所述第三输送路部分以及第七输送路部分分别是在比所述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更靠下侧的位置处沿水平方向对工件进行输送的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所述第二输送路部分以及第六输送路部分分别是将工件从所述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向所述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输送的下降侧输送路部分,所述第四输送路部分以及第八输送路部分分别是将工件从所述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向所述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输送的上升侧输送路部分。

接下来,作为所述环状部件,可以使用能够在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挠曲的规定宽度的输送带。可以将1个工件保持件、或者在其长度方向上以规定间隔而将多个工件保持件安装于输送带。

另外,作为所述环状部件,可以使用能够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挠曲的挠性的输送链。即使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1个工件保持件、或者在其长度方向上以规定间隔而将多个工件保持件安装于输送链。

另外,在该情况下,作为输送链的驱动部,可以使用如下驱动部,该驱动部具备:上侧链驱动轮(带轮),位于所述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的所述输送链的一部分架设于该上侧链驱动轮;下侧链驱动轮(带轮),位于所述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的所述输送链的一部分架设于该下侧链驱动轮;下降侧链驱动轮(带轮),位于所述下降侧输送路部分的所述输送链的一部分架设于该下降侧链驱动轮;上升侧链驱动轮(带轮),位于所述上升侧输送路部分的所述输送链的一部分架设于该上升侧链驱动轮;以及马达,其使所述上侧链驱动轮、所述下侧链驱动轮、所述下降侧链驱动轮以及所述上升侧链驱动轮同步旋转。

通过使用这种链驱动部,能够使输送链沿三维循环路循环而不会松弛,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工件的输送。

接下来,对于工件清洁部、工件冲洗部等工件处理部,一般使用贮存有清洁液、冲洗液等液体的槽。因此,优选将上述处理部配置于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下降侧输送路部分的下端侧部分、或者上升侧输送路部分的下端侧部分。与此相对,优选将工件沥水部、工件干燥部等处理部配置于上升侧输送路部分、下降侧输送路部分的中途位置。

另一方面,作为工件输送用的工件保持件,可以使用如下构造,该构造具备:臂部件,其安装于环状部件;以及工件保持篮,其以能够摆动的状态悬吊于上述臂部件。

例如,以使得环状部件的表面中的在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朝向上方的第一表面在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朝向下方的方式,对规定三维循环路的环状部件进行布设。在该情况下,将工件保持篮安装于第一表面,在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将朝上方开口的工件处理部的处理槽配置于其下侧。安装于环状部件的工件保持部的工件保持篮以悬吊于朝向下方的第一表面的状态而在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上被输送。因而,若将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的一部分设定为朝下方弯曲的路径,则随着输送而能够将利用环状部件输送的工件保持篮浸渍于处理槽、并将其再次从处理槽提起。因而,能够对保持于工件保持篮的工件实施浸渍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三维输送式的台上型清洁装置的说明图、以及示出三维循环路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工件输送机构的构成部分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图1的工件输送机构的构成部分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三维输送式的台上型清洁装置的说明图、以及示出工件保持件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图4的三维循环路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三维输送式的台上清洁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三维输送式的台上清洁装置(以下,有时也简称为“清洁装置”。)的示意图,图1(b)是示出其三维循环路的说明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装置1具备:三维循环路2,其对作为清洁对象的工件(未图示)的输送路径进行规定;工件输送机构3,其沿三维循环路2对工件进行输送;以及控制单元4,其对各部分的驱动进行控制。

沿三维循环路2而配置有:工件置入部5,其将工件置入该三维循环路2中;工件输出部6,其将工件从三维循环路2输出;以及多个工件处理部,它们配置于三维循环路2上的工件置入部5与工件输出部6之间。在本例中,作为工件处理部而配置有超声波清洁槽7(工件清洁部)、喷淋清洁槽8(工件冲洗部)、蒸汽清洁槽9(工件冲洗部)以及工件干燥部10。

清洁装置1的上述各构成部组装于装置壳体11内,该装置壳体11具有能够设置于在台上能确保的长方体空间的尺寸。例如,装置壳体11设为能够设置于宽度为1m~2m、进深为1m~2m、高度为1m~2m的长方体空间内的尺寸。

工件输送机构3具备:规定三维循环路2的挠性的环状部件、本例中的环状的输送链13;链导轨14,其对输送链13进行引导;链驱动部15,其使输送链13循环;以及多个工件保持件16,它们安装于输送链13。

三维循环路2在装置壳体11内以如下方式形成。如图1(b)所示,由虚拟线示出在装置壳体11的内部能够确保的大小的长方体空间20,将该长方体空间20的各边的方向设为x(左右方向)、y(前后方向)、z(上下方向)。三维循环路2由如下的第一输送路部分~第八输送路部分31~38形成。

在装置前表面侧,第一输送路部分31沿上侧的第一边21延伸,该第一边21沿长方体空间20的x方向延伸,第二输送路部分32沿第二边22延伸,该第二边22从第一边21的一端向y方向的后方延伸,第三输送路部分33沿第三边23延伸,该第三边23从第二边22的端部向z方向的下方延伸,第四输送路部分34沿第四边24延伸,该第四边24从第三边23的端部向y方向的前方延伸,第五输送路部分35沿第五边25延伸,该第五边25从第四边24的端部沿x方向延伸,第六输送路部分36沿第六边26延伸,该第六边26从第五边25的端部向y方向的后方延伸,第七输送路部分37沿第七边27延伸,该第七边27从第六边26的端部向z方向的上方延伸,第八输送路部分38沿第八边28延伸,该第八边28从第七边27的端部向y方向的前方延伸。

在本例中,第一输送路部分、第二输送路部分以及第八输送路部分31、32、38是沿水平方向对工件进行输送的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1,该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1是与第一边、第二边、第四边21~23内切的圆弧状的输送路部分。下侧的第四输送路部分、第五输送路部分以及第六输送路部分34、35、36也是在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1的下侧沿水平方向对工件进行输送的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2,该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2是与第四边~第六边24~26内切的圆弧状的输送路部分。

装置左侧的第三输送路部分33是将工件从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1朝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2输送的下降侧输送路部分43,下降侧输送路部分43是与第二边、第三边以及第四边22、23、24内切的圆弧状的输送路部分。装置右侧的第七输送路部分37是将工件从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2朝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1输送的上升侧输送路部分44,上升侧输送路部分44是与第六边、第七边以及第八边26~28内切的圆弧状的输送路部分。

链驱动部15具备:上侧水平链驱动轮51,位于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1的输送链13的一部分架设于该上侧水平链驱动轮51;下侧水平链驱动轮52,位于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2的输送链13的一部分架设于该下侧水平链驱动轮52;下降侧垂直链驱动轮53,位于下降侧输送路部分43的输送链13的一部分架设于该下降侧垂直链驱动轮53;以及上升侧垂直链驱动轮54,位于上升侧输送路部分44的输送链13的一部分架设于该上升侧垂直链驱动轮54。另外,具备使上述链驱动轮51~54同步地旋转的多台马达55、56。

图2、图3是示出工件输送机构3的输送链13、链导轨14、工件保持件16的一例的说明图。输送链13是能够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弯曲,以便能够以弯曲的状态沿上述三维循环路2布设的输送链。

输送链13是借助枢轴接头(pivotjoint)62以纵列的方式将多个链组件61连结而成的结构。1个链组件61具备:第一安装板63;以及第二安装板64,其以正交的姿势而同轴安装于上述第一安装板63的一端。在第一安装板63的两侧,借助轴承以绕与该第一安装板63正交的轴线旋转自如的状态安装有左右一对第一辊65。在第二安装板64的两侧也借助轴承以绕与该第二安装板64正交的轴线旋转自如的状态安装有左右一对第二辊66。

在输送链13的链组件61上安装有工件保持件16。工件保持件16具备:臂部16a,其垂直固定于链组件61的第一安装板63;以及工件保持篮16b,其以能够在输送链13的行进方向上摆动的状态安装在上述臂部16a的分成两股的部分的前端部之间。工件保持篮16b是由朝上方开口的网状材料、例如金属网构成的篮子,将作为清洁对象的工件w置入此处而进行输送。

例如,在利用输送链13沿三维循环路2输送的工件保持件16处于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1上的情况下,如图2的上侧部分所示,臂部16a被垂直地保持。当从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1通过下降侧输送路部分43的上半部分时,如图2的右上侧部分所示,臂部16a逐渐倾斜,但悬吊于此处的工件保持篮16b的姿势并未发生变化,其因自重而保持朝向上方的垂直姿势不变,从而其中的工件w不会掉落。

另外,在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2上被输送的工件保持件16中,如图2的下侧部分所示,工件保持篮16b变为悬吊于下方的状态。在朝向上升侧输送路部分44的状态下,如图2的左下侧的部分所示,工件保持件16的臂部16a逐渐倾斜,但工件保持篮16b的姿势并未发生变化,其保持朝向上方的垂直姿势不变地在悬吊于臂部16a的状态下被输送。对于工件保持篮,不仅可以使用敞开型的篮子,也可以使用带盖篮子、球状篮子等与产品匹配的形状的篮子。

在此,在下降侧输送路部分43、上升侧输送路部分44,如图2所示,对输送链13进行引导的导轨14由能够在与下降侧垂直链驱动轮53、上升侧垂直链驱动轮54的圆形的外周端面之间对输送链13进行保持的左右一对l形截面的轨道14a来规定。

同样地,在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1、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2,如图3所示,导轨14由配置为从外侧将与上侧水平链驱动轮51、下侧水平链驱动轮52的圆形的外周缘部卡合地进行输送的输送链13覆盖的状态的l形截面的轨道14b来规定。

再次参照图1,对工件处理部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在本例中,工件置入部5位于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在工件置入部5中,通过手动作业、或者利用工件置入机构(未图示)而将作为清洁对象的工件置入处于该位置的工件保持件16的工件保持篮16b。

超声波清洁槽7配置于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2的与下降侧输送路部分43的连接部分的下侧。在本例中,该连接部分43a成为朝下方弯曲的圆弧状的输送路径。从此处通过的工件保持件使得工件保持篮16b形成为以朝向上方的姿势悬吊于下方的状态。因此,工件保持篮16b在到达朝上方开口的超声波清洁槽7时逐渐下降,然后逐渐上升。因而,进入工件保持篮16b的工件w在从超声波清洁槽7通过的期间内浸渍于此处而被实施超声波清洁。

喷淋清洁槽8配置于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2的中途位置的下侧。对于在以悬吊的状态而输送的工件保持篮16b中保持的工件实施喷淋清洁。

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2的与上升侧输送路部分44连结的部分成为朝下方弯曲的圆弧状的输送路径44a。在其下侧配置有朝上方开口的蒸汽清洁槽9。保持于从此处通过的工件保持篮16b的工件在规定时间内浸渍于蒸汽清洁槽9a,在此期间对该工件实施蒸汽清洁。

在上升侧输送路部分44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的后侧配置有工件干燥部10。工件保持篮16b内的工件在从此处通过的期间内被加热干燥。

在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1的比工件置入部5更靠装置右侧的部位配置有工件输出部6。在此处将工件从工件保持篮16b取出并向外部排出。工件取出作业可以通过手动作业或者利用未图示的工件取出机构来进行。

此外,作为工件处理部,可以采用各种方式。例如,通过将喷淋清洁部配置于下降侧输送路部分43而能够进行工件的预备清洁。另外,还可以增加清洁槽、冲洗槽的数量。

在该结构的清洁装置1中,输送链13沿三维循环路2在经由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1、下降侧输送路部分43、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2、上升侧输送路部分44并再次向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41返回的方向上例如间歇地移动。将作为清洁对象的工件w置入于移动至工件置入部5的工件保持件16的工件保持篮16b。工件w随着输送链13的移动按顺序经由超声波清洁槽7、喷淋清洁槽8、蒸汽清洁槽9以及工件干燥部10而到达工件输出部6。在工件输出部6中将清洁完毕的工件排出,空置的工件保持件16再次到达工件置入部5而将新的清洁对象的工件置入。这样,每绕三维循环路2循环一圈,都对保持于各工件保持件16的工件实施清洁、冲洗、干燥的各工序。

[实施方式2]

图4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三维输送式的台上清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本实施方式的清洁装置100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具备:三维循环路102,其对作为清洁对象的工件(未图示)的输送路径进行规定;工件输送机构103,其沿三维循环路102对工件进行输送;以及控制单元104,其对各部的驱动进行控制。另外,沿三维循环路102而配置有:工件置入部105,其将工件置入上述三维循环路102;工件输出部106,其将工件从三维循环路102输出;以及多个工件处理部,它们配置于三维循环路102上的工件置入部105与工件输出部106之间。例如,作为工件处理部而配置有超声波清洁槽107、喷淋清洁槽108、蒸汽清洁槽109以及工件干燥部110。并且,清洁装置100的各构成部组装于如下装置壳体(未图示)内,该装置壳体具有能够设置于在台上能确保的长方体空间的尺寸。

工件输送机构103具备:规定三维循环路102的挠性的环状部件、本例中的恒定宽度的挠性的钢带113;多个引导辊114,配置成钢带113以描画出三维循环路102的方式架设于这些引导辊114;带驱动部115,其使钢带113循环;以及多个工件保持件116,它们安装于钢带113。

当将在装置壳体内能够确保的大小的长方体空间120的各边的方向设为x(左右方向)、y(前后方向)、z(上下方向)时,三维循环路102由如下的第一输送路部分~第八输送路部分131~138形成。

在装置前表面侧,第一输送路部分131沿上侧的第一边121延伸,该第一边121沿长方体空间120的x方向延伸,第二输送路部分132沿第二边122延伸,该第二边122从第一边121的一端沿y方向延伸,第三输送路部分133沿第三边123延伸,该第三边123从第二边122的端部沿z方向延伸,第四输送路部分134沿第四边124延伸,该第四边124从第三边123的端部沿y方向延伸,第五输送路部分135沿第五边125延伸,该第五边125从第四边124的端部沿x方向延伸,第六输送路部分136沿第六边126延伸,该第六边126从第五边125的端部沿y方向延伸,第七输送路部分137沿第七边127延伸,该第七边127从第六边126的端部沿z方向延伸,第八输送路部分138沿第八边128延伸,该第八边128从第七边127的端部沿y方向延伸。

在本例中,第一输送路部分以及第五输送路部分131、135分别是沿水平方向对工件进行输送的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第三输送路部分以及第七输送路部分133、137分别是在比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更靠下侧的位置处沿水平方向对工件进行输送的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另外,第二输送路部分以及第六输送路部分132、136分别是将工件从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向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输送的下降侧输送路部分,第四输送路部分以及第八输送路部分134、138分别是将工件从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向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输送的上升侧输送路部分。

对于钢带113而言,在第一输送路部分、第五输送路部分131、135,以一方的第一表面113a朝向上方的状态而架设于引导辊114之间,并且,在第三输送路部分、第七输送路部分133、137,以第一表面113a朝向下方的状态而架设于引导辊114之间。另外,第二输送路部分、第四输送路部分、第六输送路部分、第八输送路部分132、134、136、138以使得第一表面113a的朝向改变90度的方式扭转的状态架设。

在钢带113的第一表面113a,沿其长度方向以恒定的间隔而安装有工件保持件116。如图4(b)所示,工件保持件116具备:臂部116a,其垂直固定于钢带113的第一表面113a;以及工件保持篮116b,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悬吊于上述臂部的前端。

另外,钢带113的带驱动部115具备:驱动辊153,钢带113架设于该驱动辊153;以及马达154,其间歇地驱动上述驱动辊153旋转。

接下来,对工件处理部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首先,如图4(a)所示,工件置入部105配置于作为前侧的下降输送路部分的第二输送路部分132的下侧部分。工件置入机构(未图示)配置于此处,将作为清洁对象的工件置入于移动至此处的工件保持件116。钢带113在工件保持件116按照第一输送路部分~第八输送路部分131~138的顺序依次经由这些输送路部分的方向上循环。例如以间歇的方式移动。

图5是示出配置有超声波清洁槽107的三维循环路102的一部分的说明图。参照图4(a)、图5进行说明,超声波清洁槽107配置于作为右侧的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的第三输送路部分133的后端侧的部分的下方。第三输送路部分133的后端侧部分133a成为在朝下方弯曲之后朝第四输送路部分134转移的路径。因此,保持于从此处通过的工件保持件116的工件,以浸渍于超声波清洁槽107的状态被输送,并被实施超声波清洁。

实施了超声波清洁之后的工件保持件116沿作为左侧的上升输送路部分的第四输送路部分134上升。在该上升过程中,高效地对附着在保持于工件保持件116的工件保持篮116b的工件上的清洁液进行沥液动作。

再次参照图4(a)进行说明,下一级的喷淋清洁槽108配置于作为右侧的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的第七输送路部分137的后端侧部分的下方。该第七输送路部分137的后端侧部分137a成为从第六输送路部分136的下端朝上方倾斜的输送路部分。因此,工件保持件116在从第六输送路部分136的下端向第七输送路部分137移动的期间内浸渍于喷淋清洁槽108而对工件实施喷淋清洁。

在第七输送路部分137的装置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分配置有蒸汽清洁槽109,对从此处通过的工件保持件116的工件实施蒸汽清洁。

在作为与第七输送路部分137连续的上升输送路部分的第八输送路部分138的中途位置,配置有工件干燥部110。沿第八输送路部分138上升的工件保持件116中的工件一边被进行沥液、一边移动,并进入工件干燥部110而被干燥。干燥后的工件保持件116经由第一输送路部分131而向第二输送路部分132返回。在第二输送路部分132的比工件置入部105更靠上侧的位置配置有工件输出部106。利用工件输出机构(未图示。)在此处将清洁后的工件从工件保持件116取出。空置的工件保持件116将作为清洁对象的新工件置入工件置入部105中。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挠性的输送链、钢带对三维循环路进行规定。也可以利用除了上述部件以外的挠性的环状部件、例如金属线、绳索等线材对三维循环路进行规定,并将工件保持件安装于上述部件。

另外,作为工件保持件,可以取代由网状材料构成的工件保持篮而例如使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输送带的表面的工件载置台,并直接将工件搭载于该工件载置台。

并且,作为工件处理部,可以配置基于各种工件清洁方式的工件清洁部、工件冲洗部,作为工件干燥部也可以采用各种干燥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清洁装置

2三维循环路

3工件输送机构

4控制单元

5工件置入部

6工件输出部

7超声波清洁槽

8喷淋清洁槽

9蒸汽清洁槽

10工件干燥部

11装置壳体

13输送链

14导轨

15链驱动部

16工件保持件

16a臂部

16b工件保持篮

20长方体空间

21~28第一边~第八边

31~38第一输送路部分~第八输送路部分

41上侧水平输送路部分

42下侧水平输送路部分

43下降侧输送路部分

44上升侧输送路部分

51上侧水平链驱动轮

52下侧水平链驱动轮

53下降侧垂直链驱动轮

54上升侧垂直链驱动轮

55、56马达

61链组件

62枢轴接头

63第一安装板

64第二安装板

65第一辊

66第二辊

100清洁装置

102三维循环路

103工件输送机构

104控制单元

105工件置入部

106工件输出部

107超声波清洁槽

108喷淋清洁槽

109蒸汽清洁槽

110工件干燥部

113钢带

113a第一表面

114引导辊

116工件保持件

116a臂部

116b工件保持篮

120长方体空间

121~128第一边~第八边

131~138第一输送路部分~第八输送路部分

153驱动辊

154马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