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塔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6807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塔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塔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属于环保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的重视也越来越高,环境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少数地方依旧采用燃烧燃煤换取热能的方式,燃煤燃烧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酸性气体(如含硫气体)、粉尘、重金属等污染物,故需要对烟气进行净化控制。

目前,人们在烟气脱硫中使用最多的是:通过吸收剂浆液吸收烟气中的酸性气体。由于燃煤燃烧产生的烟气本身温度比较高,并且烟气中的气体成分比较复杂,对脱硫设备的耐温性、耐腐蚀性有比较高的要求,其脱硫效率也较差,且排气过程中有部分粉尘堆积在装置内部,不易清洗,而且粉尘、未过滤的烟气(含毒气)直接排放入大气,不仅不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也对人体产生直接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塔废气净化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塔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干燥塔以及气泵,所述喷淋塔的下端部分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喷淋塔的上端部分为圆台形结构,所述喷淋塔通过气泵与干燥塔连接在一起,所述干燥塔的下端部分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干燥塔的上端部分为圆台形结构。

所述喷淋塔包括出水管、进气管、进水管、喷淋头、过滤网以及导流板,所述喷淋塔左侧的上端位置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端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下端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导流板位于喷淋塔的内部且具体位于喷淋塔内部的下端位置,所述导流板与水平面之间呈15°夹角进行布置,所述喷淋塔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下端安装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与进水管连接在一起,所述过滤网设置有三层且三层过滤网之间相互平行进行布置。

所述干燥塔包括出液管、排风扇、碳吸附板以及冷却管,所述排风扇位于干燥塔的上端位置,所述碳吸附板位于干燥塔的内部且在干燥塔的内部等距进行排列,所述碳吸附板在干燥塔的内部交叉进行排列,所述出液管位于干燥塔右侧底部位置。

进一步地,分布在喷淋塔内部的过滤网目数从下到上依次减少。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塔的外侧开设有凹槽且碳吸附板通过凹槽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的直径与出水管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述冷却管与冷却泵装配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塔废气净化处理装置,通过添加过滤网以及喷淋头对废弃中的灰尘以及体积较大的杂物进行过滤,该设计有效的提高了很实用新型除尘的效果,通过设置不同目数的过滤网来依次实现过滤,喷流头通过喷洒出水雾,进而实现对灰尘的处理,最后混有灰尘的水流经由导流板的导流作用后流出,另外碳吸附板的添加则实现对废弃中水分的吸收,该设计解决了传统废气处理后周边湿度较重的问题,该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效果,另外碳吸附板通过凹槽与干燥塔固定在一起,该设计便于对碳吸附板进行更换,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塔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塔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塔废气净化处理装置中碳吸附板的分布示意图;

图中:1-喷淋塔、2-排风扇、3-干燥塔、4-碳吸附板、5-出液管、6-气泵、 7-出水管、8-进气管、9-进水管、10-喷淋头、11-过滤网、12-导流板、13-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塔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1、干燥塔3以及气泵6,喷淋塔1的下端部分为圆柱形结构,喷淋塔1的上端部分为圆台形结构,喷淋塔1通过气泵6与干燥塔3 连接在一起,干燥塔3的下端部分为圆柱形结构,干燥塔3的上端部分为圆台形结构。

喷淋塔1包括出水管7、进气管8、进水管9、喷淋头10、过滤网11以及导流板12,喷淋塔1左侧的上端位置安装有进水管9,进水管9的下端安装有进气管8,进气管8的下端安装有出水管7,导流板12位于喷淋塔1的内部且具体位于喷淋塔1内部的下端位置,导流板12与水平面之间呈15°夹角进行布置,喷淋塔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11,过滤网11的下端安装有喷淋头10,喷淋头10与进水管9连接在一起,过滤网11设置有三层且三层过滤网11之间相互平行进行布置,通过添加过滤网11以及喷淋头10对废弃中的灰尘以及体积较大的杂物进行过滤,该设计有效的提高了很实用新型除尘的效果,通过设置不同目数的过滤网11来依次实现过滤,喷流头通过喷洒出水雾,进而实现对灰尘的处理,最后混有灰尘的水流经由导流板12的导流作用后流出。

干燥塔3包括出液管5、排风扇2、碳吸附板4以及冷却管13,排风扇2位于干燥塔3的上端位置,碳吸附板4位于干燥塔3的内部且在干燥塔3的内部等距进行排列,碳吸附板4的添加则实现对废弃中水分的吸收,该设计解决了传统废气处理后周边湿度较重的问题,该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效果,另外碳吸附板4通过凹槽与干燥塔3固定在一起,该设计便于对碳吸附板4进行更换,碳吸附板4在干燥塔3的内部交叉进行排列,出液管5位于干燥塔3右侧底部位置。

分布在喷淋塔1内部的过滤网11目数从下到上依次减少,干燥塔3的外侧开设有凹槽且碳吸附板4通过凹槽进行固定,进水管9的直径与出水管7的直径相同,述冷却管13与冷却泵装配在一起。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首先废气通过进气管8进入到喷淋塔1的内部,然后水流经过进水管9进入到喷淋头10的内部,然后通过喷淋头10喷洒出来,进而实现对废气中固体混合物的处理,此时,固体混合物混入到水流中,然后经由导流板12的导流作用后通过出水管7排出,继而实现对废水的排出,另外经过处理的废气通过气泵6的作用传输到干燥塔3 的内部,然后碳吸附板4对水气进行吸附,另外水蒸气在冷却管13的作用下冷凝后落入到碳吸附板4上,最后经过干燥的废气在排风扇2的作用下排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