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乳制品用差速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牛奶在国内各大城市已成为大多数白领每日必不可少的饮料,牛奶的营养价值很高,牛奶中的矿物质种类也非常丰富,最难得的是,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种类复杂,主要成份有水、脂肪、磷脂、蛋白质、乳糖、无机盐等。
目前,在乳与乳制品加工中,搅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搅拌能够使得奶类物料保持着均匀一致,提高热传导性能,促进颗粒的分散和溶解,以及达到物质间的重组与平衡,但是,现有的乳制品加工搅拌装置存在着功能不够完善,使用不方便,搅拌效果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生产操作的一种乳制品用差速搅拌装置,包括:第一罐体、第一搅拌杆、带轮、皮带、电机、第一搅拌桨、第二进料口、右齿轮、齿轮箱、第二搅拌杆、第二搅拌桨、主动齿轮、阀门、出料口、第三搅拌杆、第三搅拌桨、第二罐体、左齿轮、分隔板、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罐体设置在第二罐体上部,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之间通过分隔板相分隔,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在第一罐体顶部左侧,所述电机设置在第一罐体顶部右侧,所述第一搅拌杆竖直穿过第一罐体,第一搅拌杆上端位于在第一罐体外部,第一搅拌杆下端位于第二罐体内部,所述齿轮箱设置在第二罐体顶部内侧,齿轮箱固定在分隔板下部,所述第一搅拌杆下端位于齿轮箱内部,所述第一搅拌杆顶部连接到带轮,所述第一搅拌杆底部连接到主动齿轮,所述带轮通过皮带与电机相连,所述主动齿轮左侧啮合有左齿轮,主动齿轮右侧啮合有右齿轮,所述左齿轮底部连接到第三搅拌杆,所述右齿轮底部连接到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三搅拌桨设置在第三搅拌杆上,所述第二搅拌桨设置在第二搅拌杆上,所述第一搅拌桨设置在第一搅拌杆上,其中第三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位于第二罐体齿轮箱外部第二罐体内部,所述第一搅拌桨位于第一罐体内部,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在分隔板上并位于齿轮箱右侧,所述出料口设置在第二罐体底部,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杆上设置有1个第一搅拌桨,所述第二搅拌杆上设置有2个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三搅拌杆上设置有2个第三搅拌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搅拌桨与第三搅拌桨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直接为左齿轮直径的1-3倍,主动齿轮直接为右齿轮直径的1-3倍。
进一步的,所述左齿轮与右齿轮为相同齿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乳制品用差速搅拌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加工成本低,能持续进行搅拌加工,所需搅拌时间更短,效率更高;针对粘稠度过大的乳制品,能够在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内进行两次不同速度的搅拌,从而能够快速降低乳制品的粘稠度,缩短搅拌时间和降低搅拌功率,达到节能减耗,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乳制品用差速搅拌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乳制品用差速搅拌装置,包括:第一罐体1、第一搅拌杆2、带轮3、皮带4、电机5、第一搅拌桨6、第二进料口7、右齿轮8、齿轮箱9、第二搅拌杆10、第二搅拌桨11、主动齿轮12、阀门13、出料口14、第三搅拌杆15、第三搅拌桨16、第二罐体17、左齿轮18、分隔板19、第一进料口20;所述第一罐体1设置在第二罐体17上部,第一罐体1与第二罐体17之间通过分隔板19相分隔,所述第一进料口20设置在第一罐体1顶部左侧,所述电机5设置在第一罐体1顶部右侧,所述第一搅拌杆2竖直穿过第一罐体1,第一搅拌杆2上端位于在第一罐体1外部,第一搅拌杆2下端位于第二罐体17内部,所述齿轮箱9设置在第二罐体17顶部内侧,齿轮箱9固定在分隔板19下部,所述第一搅拌杆2下端位于齿轮箱9内部,所述第一搅拌杆2顶部连接到带轮3,所述第一搅拌杆2底部连接到主动齿轮12,所述带轮3通过皮带4与电机5相连,所述主动齿轮12左侧啮合有左齿轮18,主动齿轮12右侧啮合有右齿轮8,所述左齿轮18底部连接到第三搅拌杆15,所述右齿轮8底部连接到第二搅拌杆10,所述第三搅拌桨16设置在第三搅拌杆15上,所述第二搅拌桨11设置在第二搅拌杆10上,所述第一搅拌桨6设置在第一搅拌杆2上,其中第三搅拌桨16和第二搅拌桨11位于第二罐体17齿轮箱9外部第二罐体17内部,所述第一搅拌桨6位于第一罐体1内部,所述第二进料口7设置在分隔板19上并位于齿轮箱9右侧,所述出料口14设置在第二罐体17底部,所述出料口14上设置有阀门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杆2上设置有1个第一搅拌桨6,所述第二搅拌杆10上设置有2个第二搅拌桨11,所述第三搅拌杆15上设置有2个第三搅拌桨16。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搅拌桨11与第三搅拌桨16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12直接为左齿轮18直径的1-3倍,主动齿轮12直接为右齿轮8直径的1-3倍。
进一步的,所述左齿轮18与右齿轮8为相同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