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汽轮机油的再生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27021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汽轮机油的再生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作脱色剂的再生废汽轮机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轮机油主要用于汽轮机的轴承润滑、冷却以及控制系统,还应用于水轮机、发电机轴承等机械设备。汽轮机油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氧化作用而产生许多氧化物质(胶质、油泥、沥青质等),这些物质在油中集聚,使油中的各项性能产生变化;另外,使用中混入的灰尘杂质以及水等,也会使得汽轮机油变质,从而产生大量废旧汽轮机油。但油品的变质只是其中部分烃类,约占10%~25%,其余大部分烃类组成仍是汽轮机油的主要粘度载体,只要除去变质物及杂质,就能把废汽轮机油再生成质量符合要求的基础油。每年我国的废旧汽轮机油产量较大,但回收率并不是很高。造成这种形势的原因,既有人们未能充分意识到废汽轮机油再生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中的重要性等认识性问题,更有缺乏对废汽轮机油开展新的再生方法等技术性问题。因此,需要大力探索废汽轮机油的再生方法。在国内外废汽轮机油再生处理方法中,絮凝法和吸附法是提高再生油品质量和消除或减轻二次污染的重要方法,因此絮凝剂和吸附剂在废汽轮机油的再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粉煤灰是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物理组织多孔,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高的吸附活性,而且粉煤灰含有大量的钙、镁、硫、钾等的氧化物,其中CaO、Al2O3和SiO2占氧化物组分的70%以上,属于CaO—Al2O3—SiO2系统,具备较好的火山灰活性,具有较好的絮凝剂,同时价格便宜,产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急需高附加值利用。本再生废汽轮机油的方法中,先把废汽轮机油粗滤,然后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作絮凝剂,在一定温度下,完成废汽轮机油杂质的絮凝沉淀,再用粉煤灰做脱色剂完成废汽轮机油的脱色处理,最后用板框压滤机过滤废汽轮机油,得到再生油,是一个环保、资源化再利用的过程。中国专利,公开号:101988024A,介绍了一种废机油的再生工艺,其工艺流程是先对废机油沉淀过滤,然后再吸附脱色过滤,前后经过两次过滤,工序重复繁琐,而且,脱色剂白土因是一种土壤资源,和其在工艺中产生的酸渣等二次污染、用后再生难等问题,已在2007年就已被国家禁止在工艺中使用。美国专利,公开号:3819508,介绍了一种废润滑油的絮凝分离处理方法,先将废润滑油稀释,然后加入含酸或碱的酒精溶液或丙醇以利于杂质的絮凝,但酸碱溶剂易造成再生油的二次污染,而且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本发明着重利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作为絮凝剂和一种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作为吸附剂,提供一种废汽轮机油的再生方法,即通过絮凝、吸附沉淀除去废汽轮机油中的氧化物质的方法,使废汽轮机油再生成为一种颜色变浅的再生油。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一种具有火山灰活性、微细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物理组织多孔,比表面积大,化学活性较高,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和吸附活性。本发明正是利用粉煤灰的上述性质,将废汽轮机油中的劣化物质吸附出来,以期把其再生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再生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首先,絮凝步骤。在废汽轮机油中,加入量为油重量的10%~40%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对废汽轮机油通电加热到60~120℃后,恒温条件下,在搅拌速度100~300r/min下,恒温均匀搅拌废汽轮机油3~8h。搅拌后,在60~120℃条件下,恒温沉淀3~6h。进一步,脱色步骤。在絮凝沉淀后的油中,加入量为油重量的5%~20%、比表面积为300~600m2/kg、SiO2含量为40%~60%、CaO含量为5%~20%的粉煤灰,然后将废汽轮机油加热到80~130℃,在搅拌速度为80~220r/min条件下,恒温均匀搅拌3~6h,搅拌后在80~130℃条件下,油静止沉降3~6h。进一步,杂质分离步骤。将脱色沉淀后的油置于板框压滤机中,通过压滤分离法分离出剩余的悬浮杂质,得到再生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①废汽轮机油再生时,不需要加酸碱,不会对油品产生二次污染,再生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收率较高;②方法操作简便,流程简单,而且容易实施;③主要吸附材料为电厂废弃物粉煤灰,来源广泛,成本低,这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充分发挥粉煤灰“以废治废”的优势,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④能把废汽轮机油处理成颜色较浅的汽轮机油再生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1,包括以下步骤:在40kg运动粘度(40℃)为56mm2/s、酸值为0.21mgKOH/g的废汽轮机油中,掺入4kg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将废汽轮机油加热至60℃,在搅拌速度为100r/min左右下恒温搅拌3h,在60℃恒温条件下静置沉淀3h,经沉淀后,去除容器底部沉淀物。在絮凝沉淀后的油中,加入2kg比表面积为600m2/kg、SiO2含量分数为60%、CaO含量为20%的粉煤灰,将废汽轮机油加热到80℃,然后在搅拌速度为80r/min左右下,恒温搅拌3h,搅拌后油在80℃条件下恒温沉淀3h。最后将沉淀后的再生油置于工业压滤机中,通过压滤分离法去除脱色油中的剩余杂质,最后得到35kg运动粘度(40℃)为61.5mm2/s、酸值为0.15mgKOH/g的汽轮机油再生油,收率达87.5%。本实施例2,包括以下步骤:在40kg运动粘度(40℃)为86mm2/s、酸值为0.84mgKOH/g的废汽轮机油中,掺入10kg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将废汽轮机油加热至90℃,在搅拌速度为200r/min左右下恒温搅拌5h,在90℃恒温条件下静置4.5h,经沉淀后,去除容器底部沉淀物。在絮凝沉淀后的油中,加入5kg比表面积为450m2/kg、SiO2含量分数为50%、CaO含量为12%的粉煤灰,将废汽轮机油加热到105℃,然后在搅拌速度为140r/min左右下,恒温搅拌4.5h,搅拌后油在105℃条件下恒温沉淀4.5h。最后将沉淀后的再生油置于工业压滤机中,通过压滤分离法去除脱色油中的剩余杂质,得到33kg运动粘度(40℃)为90.0mm2/s、酸值为0.56mgKOH/g的汽轮机油再生油,收率达82.5%。本实施例3,包括以下步骤:在40kg运动粘度(40℃)为24.6mm2/s、酸值为1.12mgKOH/g的的废汽轮机油中,掺入16kg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将废汽轮机油加热至120℃,在搅拌速度为280r/min左右下恒温搅拌8h,在120℃恒温条件下静置6h,经沉淀后,去除容器底部沉淀物。在絮凝沉淀后的油中,加入8kg比表面积为300m2/kg、SiO2含量分数为40%、CaO含量为6%的粉煤灰,将废汽轮机油加热到130℃,然后在搅拌速度为220r/min左右下,恒温搅拌6h,搅拌后油在130℃条件下恒温沉淀6h。最后将沉淀后的再生油置于工业压滤机中,通过压滤分离法去除脱色油中的剩余杂质,得到31kg运动粘度(40℃)为28.9mm2/s、酸值为0.81mgKOH/g的汽轮机油再生油,收率达77.5%。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废汽轮机油的再生方法得到的再生油品质较好,收率较高,成本低廉,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