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9481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力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是建筑物的一种配套产品。
背景技术
民用建筑为了增加采光面积,往往将洗手间、卫生间等设施设计在阴暗位置,因而这些空间产生的空气污染解决起来异常棘手,虽然,采用传统的办法设置了排风道、换气孔,但因效率低,形同虚设,效果极差。然而,为了排除类似空气污染,采用强制通风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消耗了宝贵的能源。

发明内容
风力排气装置是由风斗(6)、螺旋浆(2)和轴承(4)等部分构成,其特征是a)风车由凹面为半圆柱形的风斗(6)3~4个组成;b)螺旋浆(2)通过长轴(3)的轴承(4),与风斗(6)固定成同轴整体结构;c)风筒(1)设有支撑杆(5),安装在带有轴承(4)的螺旋浆(2)的外侧,螺旋浆(2)与风筒内壁的间距应为2~4mm;d)螺旋浆(2)上设有加强筋(7),螺旋浆(2)的叶片与水平方向的扭转角为45°角。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较好地解决民用建筑中,一些阳光照射差,透风不良,阴暗潮湿部位的空气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本装置采用风力作动力,勿需外加能源,2~3级风力就可以使本装置的风车转动,从而带动螺旋浆工作,所以本装置可节约能源;传统的公共通风道由于吸力极小,内部空气几乎是不流动的,形同虚设;而本装置只要有微风,螺旋浆即可工作产生吸力,并且由于本装置安装在公共通风道的最上面,也是建筑物的致高点处,本装置的吸力和在公共通风道里的空气柱,两者形成的具有向上吸引力的风柱,将污浊气体带出户外,净化了被污染的室内空间。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组装结构示图,其中1风筒、2螺旋浆、3长轴杆、4轴承、5支撑杆、6风斗;图2,螺旋浆(2)展开图,其中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制造风力排气装置,安装在八层住宅楼顶层的各个通风道口处。螺旋叶片2采用厚度δ=0.5的低碳钢生产,加强筋7采用厚度δ=0.8的35#钢板制成,螺旋浆2的叶片扭转角与水平向成45°角,螺旋浆叶片的直径与风筒1的内径尽量接近,即叶片边缘与风筒内径间距应尽量小;风车由凹面为半圆柱形的4个风斗6组成,风斗所用材质应为轻质薄材,且不易变形;将风斗和螺旋叶片分别固定在安装有轴承4的长轴3的两端,上部为风斗6,下部为螺旋浆2,风斗运转的方向应使螺旋浆形成向上的吸力;风筒1通过支撑杆5固定在叶片外侧,且两者的间距一定要尽量小,以保证装置排风效率;装置整个组装完毕后,应涂油防锈,以防腐蚀,牢固地安装在排风道口处,并注意四周不应挡风。
权利要求1.风力排气装置是由风斗(6)、螺旋浆(2)和轴承(4)等部分构成,其特征是a)风车由凹面为半圆柱形的风斗(6)3~4个组成;b)螺旋浆(2)通过长轴(3)的轴承(4),与风斗(6)固定成同轴整体结构;c)风筒(1)设有支撑杆(5),安装在带有轴承(4)的螺旋浆(2)的外侧,螺旋浆(2)与风筒内壁的间距应为2~4mm;d)螺旋浆(2)上设有加强筋(7),螺旋浆(2)的叶片与水平方向的扭转角为45°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风力排气装置,属于建筑领域,是一种建筑物的配套产品。针对传统民用建筑物的公共通风道,抽力小,污浊空气无法排除的弊端,设计了一种采用风力自然排空的装置,它是由风斗、螺旋桨等部件构成,其特征是风斗和螺旋桨固定在安装有轴承的长轴的两端部,螺旋桨的外侧四周安装有风筒。特点是以自然风力作动力,不耗宝贵的人工能源,吸力明显增强,较好地解除了民用建筑阴暗潮湿处的空气污染问题。可在相关建筑物的施工中,广泛采用。
文档编号F03D3/00GK2491616SQ0124897
公开日2002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3日
发明者李润滋 申请人:李润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