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701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气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分离装置,主要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柴油发动机的曲轴箱排放污染物时的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本技术是针对柴油发动机的曲轴箱排气时处理设计的,由于发动机活塞运动时,润滑油会随着活塞的往返而被带入排气中,结果是污染了环境,增加了机油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进行油气分离,据目前生产厂家的油气分离效果低下,不能达到预先的要求,几乎丧失了油气分离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修更换方便,排油量能控制在0.2g/h的油气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油气分离器,主要包括壳体、进气管、下油管和出气管,所述的壳体中设有一分离板,通过该分离板将壳体分为前腔和后腔;前腔中设有挡板和第一滤网,通过该挡板和第一滤网将前腔分为前上腔、前中腔和前下腔,进气管设置在前中腔中,通过上方的挡板上开有的回油口与前上腔相连通,同时通过下方的第一滤网与前下腔相连通;前上腔通过分离板上端孔与后腔的上端相连通,前下腔通过分离板下端孔与后腔的下端相连通,前下腔的底部与下油管相连通;后腔中设有第二滤网,出气管与后腔的上端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壳体由上外壳和下外壳组成,分离板设置在上外壳和下外壳的连接处,也可以是一体结构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后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层隔热板,整个油气可以在不受外来热量的前提下进行良好地分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气管在前中腔处的侧壁上设有开口,通过该开口与前中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滤网设置在定位柱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结构简单,维修更换方便,排油量能控制在0.2g/h,由于后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层隔热板,整个油气可以在不受外来热量的前提下进行良好地分离。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A-A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接口法兰1、出气管2、下油管3、分离板4、隔热板5、下外壳6、第一滤网7、进气管8、开口8-1、下油口9、上外壳10、挡板11、回油口12、第二滤网13、定位柱14、分离板上端孔15、分离板下端孔16,前腔17,前上腔17-1、前中腔17-2、前下腔17-3,后腔1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这种油气分离器,主要包括壳体、—与接口法兰1相连的进气管8、下油管9和出气管2,壳体由上外壳10和下外壳6组成,分离板4设置在上外壳10和下外壳6的连接处,形成一个整体。通过该分离板4将壳体分为前腔17和后腔18,后腔18的内壁上设有一层隔热板5。前腔中设有挡板11和第一滤网7,通过该挡板11和第一滤网7将前腔17分为前上腔17-1、前中腔17-2和前下腔17-3,进气管8设置在前中腔17-2中,进气管8在前中腔17-2处的侧壁上设有开口8-1,通过该开口8-1与前中腔17-2相连通;通过上方的挡板11上开有的回油口12与前上腔17-1相连通,同时通过下方的第一滤网7与前下腔17-3相连通,第一滤网7设置在定位柱14上。前上腔17-1通过分离板上端孔15与后腔18的上端相连通,前下腔17-3通过分离板下端孔16与后腔18的下端相连通,前下腔17-3的底部与下油管3相连通;后腔18中设有第二滤网13,出气管2与后腔18的上端相连通。
工作原理这种油气分离器主要是当油气进入进气管8,油气由向上走入,于挡板11相碰随而油气由向上而下经过第一滤网7相碰,分离的油顺下油管3回油底壳,油气通过分离板下端孔16,由下而上经入第二滤网13,这道滤网在隔热板5的作用下不受外界的热量影响,能达到最有效的作用,这时分离的油还是回到下油管3内,当油气再次冲向上端顶部相碰,这样油气中的含油是微微至少,再次相碰的油是通过回油口12流下,再次回到下油口9经入下油管3回到油底壳,其余气体顺利通向出气管2排出,形成整个分离流成。
权利要求1.一种油气分离器,主要包括壳体、进气管(8)、下油管(9)和出气管(2),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中设有一分离板(4),通过该分离板(4)将壳体分为前腔(17)和后腔(18);前腔中设有挡板(11)和第一滤网(7),通过该挡板(11)和第一滤网(7)将前腔(17)分为前上腔(17-1)、前中腔(17-2)和前下腔(17-3),进气管(8)设置在前中腔(17-2)中,通过上方的挡板(11)上开有的回油口(12)与前上腔(17-1)相连通,同时通过下方的第一滤网(7)与前下腔(17-3)相连通;前上腔(17-1)通过分离板上端孔(15)与后腔(18)的上端相连通,前下腔(17-3)通过分离板下端孔(16)与后腔(18)的下端相连通,前下腔(17-3)的底部与下油管(3)相连通;后腔(18)中设有第二滤网(13),出气管(2)与后腔(18)的上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由上外壳(10)和下外壳(6)组成,分离板(4)设置在上外壳(10)和下外壳(6)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腔(18)的内壁上设有一层隔热板(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8)在前中腔(17-2)处的侧壁上设有开口(8-1),通过该开口(8-1)与前中腔(17-2)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滤网(7)设置在定位柱(14)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主要包括壳体、进气管、下油管和出气管,所述的壳体中设有一分离板,通过该分离板将壳体分为前腔和后腔;前腔中设有挡板和第一滤网,通过该挡板和第一滤网将前腔分为前上腔、前中腔和前下腔,进气管设置在前中腔中,通过上方的挡板上开有的回油口与前上腔相连通,同时通过下方的第一滤网与前下腔相连通;前上腔通过分离板上端孔与后腔的上端相连通,前下腔通过分离板下端孔与后腔的下端相连通,前下腔的底部与下油管相连通;后腔中设有第二滤网,出气管与后腔的上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结构简单,维修更换方便,排油量能控制在0.2g/h,由于后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层隔热板,整个油气可以在不受外来热量的前提下进行良好地分离。
文档编号F01M13/00GK2906075SQ20062010352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0日
发明者陈秋云 申请人:陈秋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