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管及其相应的排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048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X管及其相应的排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X管,该X管优选应用于机动车辆的内燃机的至少部分为双流量
的排气系统。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配备有这种类型的x管的机动车辆的内燃机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X管也称为X软管,和至少部分区域为双流量的排气系统一起使用,用于将双流量 部分的两个平行的可通气的排气管路互相连接。这样的连接能使两个排气管路之间的压力 均衡变为可能,更优选地声压均衡也变为可能,从而使空气噪声在两个排气管路之间发生 交换。 因此,所述的X管包含一个外壳,在该外壳的入口端包括两个用于两个排气管路 的两个进气部分的入口孔,并且在该外壳的出口端包括两个用于两个排气管路的两个排气 部分的出口孔。在由外壳封闭的内部空间内,通过孔的可连通式的连接,那么就能实现所需 的压力均衡或所需的声音传播。 使用这样的X管后,还需要控制排气系统的流动阻力不要大幅的增长。此外,这样 的X管的生产成本也是要越低越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的X管,或者一种安装有所述改良的X 管的排气系统的实施例,其优选特征在于该X管有相对低的流通阻力,并且生产成本低。
根据本发明,这些问题都将通过各个独立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所解决,并 且有利的实施例将体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 本发明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构思上的,即生产由两个半壳体构成的壳体,并且 在内部空间设置一个可以渗透空气载声的隔板,该隔板将内部空间分割成能平行流通的双 通道。通过这个隔板,容许独立流通的双通道可以在压力传输和空气载声传输方面互相连 通。原则上,气体交换也是可行的。通过隔板隔开内部空间,减少了X管的流通阻力。然而, 最显著的优点在于,这里介绍的本发明的X管基本上只需要三个组件,S卩,两个半壳体和隔 板。这就使得X管的制造成本非常低。 特别有利的一个实施例是,在通道之间的每个半壳体上都包括一个安装槽,并且
隔板的纵向端就嵌入到槽内,从而使隔板在半壳体内稳定的固定或定位。 根据进一步的改进,在通道之间的每个半壳体还可以包括两个纵向的凸缘,这两
个凸缘互相平行,并且向内突出,从而在内部空间内,在各个凸缘之间形成相应的安装槽。
通过这个设计,使得生产安装槽的成本低廉。同时,凸缘可增加半壳体在隔板区域的强度。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例,隔板还可以在面对通道的一侧上包括凸环,该凸环绕着
边缘并且向所述的通道突出。这样能很大程度地增强隔板的强度,一方面通过隔板提高了
两个半壳体相互之间的支撑,并且在另一方面,增强了壳体在隔板区域的强度。[ocrn] 另一个改进,其中使在入口端(即流入端)和出口端(即流出端)的凸环变平是 非常有利的。通过将凸环变平,可以避免噪音在X管内的发生,特别是当开启其排气系统配 备有所述X管的内燃机时。 根据另外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两个半壳体可以被设置为相同的组件。这就意味着, 这两个半壳体是一样的。这个设计使得在生产制造X管时最终只需要两个不同的组件,即 两个相同的半壳体和一个隔板。从而使生产成本能进一步降低。 本发明更多重要的特征和优点将体现在从属权利要求、附图及相应的


中。 可以理解的是,上文提到的和下文将解释说明的特征不仅能被用于所述的相应组 合,还可以在不离开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用于其它组合或者单独使用。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在附图中展示,并且通过以下

进行详细解释说
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者相似或者功能相同的部件。 以下为各幅图的说明。 图1是X管的透视图。 图2是X管的部分透明的俯视图。 图3是对应于图2中的视图方向III的X管的侧视图。
图4是对应于图2中的剖面线IV的X管的剖视图。
图5是对应于图2中的剖面线V的X管的简化剖视图。
图6是对应于图2中的剖面线VI的X管的剖视图。
图7是移走一个半壳体之后的X管的透视图。 图8是排气系统在X管部位的透视图,其中X管省略了一个半壳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
正如图8上所示的,图1-8所示的X管1能与至少部分是双流量的排气系统2 — 起使用,X管1包括一个壳体3,该壳体由两个半壳体4、5组装而成。如优选实施例所述,这 两个半壳体4、5可以是相同的部件。即两个半壳体4、5是一样的。壳体3在入口端6处包 括两个进口孔,即第一进口孔7和第二进口孔8。壳体3在远离入口端6的出口端9处包括 两个出口孔,即第一出口孔10和第二出口孔11。 壳体3封闭出一个内部空间12,该内部空间以可连通的方式与开口孔7、8、10、11 连接。在内部空间12中设置有隔板13。所述隔板相对于两个半壳体4、5形成一个分隔组 件。它将内部空间12划分为两个通道,即第一通道14和第二通道15。由于将内部空间12 分隔成两个通道14、 15,从而每个通道14、 15都能与一个进口孔7、8和一个出口孔10、11以 可连通的方式连接。举例来说,第一通道14与第一进口孔7和第一出口孔10以可连通的 方式连接,而第二通道15与第二进口孔8和第二出口孔11以可连通的方式连接。
隔板13设置成能可渗透空气载声。关于空气载声传输,隔板13将两个通道14、 15 连接起来。如一个实施例所示,隔板13包括一个通孔16,通过该通孔,两个通道14、 15以可 连通的方式互相连接。在这里,通孔16仅是一个例子。虽然它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原则上它也可以通过穿孔形成。举个例子,能与流动方向相反地分别开启和关闭的并可以 减少流动噪音的鳃状的开口,也是能够想到的。同样地,考虑到流动噪音和流动阻力,隔板 13也可以设置有狭长的切口,这是空气动力学上最优选的方案。 这里示出的根据优选实施例所述的两个半壳体4、5在通道14、15之间均包括安装 槽17。所述两个安装槽17彼此相对地设置在内部空间12内,并且共同形成一个安装部分, 其中隔板13的纵向端18嵌入到这个安装部分内。为了形成安装槽17,在半壳体4、5的外 侧面上均设置有两个互相平行并向内突出的纵向凸缘19。在内部空间12内,这两个纵向 凸缘19彼此间隔地延伸,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了相应的安装槽17。纵向凸缘19在隔板13 区域内对各自相应的半壳体4、5形成强度强化。 隔板13位置固定在壳体3内。这里的位置固定可以通过与半壳体4、5夹紧而实 现。然后位置固定通过非刚性连接或者摩擦连接来实施。但可选择地或额外地,可以将隔 板13通过焊接或者焊料连接到两个半壳体4、5的其中至少一个上,从而将隔板13固定在 壳体3的相应位置上。举个例子来说,当两个半壳体4、5互相连接时,就能使隔板13被夹 紧。例如,两个半壳体4、5可以沿着向外边突出的凸边20焊接在一起。当形成这些熔接时, 隔板13也可以从外面被焊接到相应的半壳体4、5上,并直通相应的半壳体4、5。这个实施 例所述的隔板13是平的,从而使其在一个平面内延伸。 这里隔板13的板面与两个通道14、 15平行。而两个通道14、 15相应地互相平行 并且都与分别在相应通道14、15内的主要流动方向21平行,流动方向21在图2内用箭头 表示。此外,隔板13的板面与分离平面相垂直,两个半壳体4、5在这个分离面内互相固定 连接。这个分离平面更优选形成两个半壳体4、5的对称平面。除此之外,根据此处示出的 实施例,如果半壳体4、5的分离平面形成镜面对称的话,那么该分离平面也可以形成隔板 13的对称平面。 如图2所示的俯视图,X管1内的流动途径呈X形轮廓,因此将管命名为"X管"或 者"X软管"。 根据优选实施例,隔板13在其朝向两个通道14、15中的一个通道的侧面上包括一 个凸环22,该凸环沿着侧边呈圆周状设置,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通道为第一通道。此外, 凸环22突出于隔板13的其它部分或者从隔板13的板面向所述通道14、 15突出,在这个实 施例中也就是向第一通道14突出。正如附图2、7和8所示,在这一优选实施例中,凸环22 在入口侧和出口侧的部分变平。这就意味着凸环22的高度,即凸环22突出于隔板13的其 它部分或者从隔板13的板面突出的高度,在入口端和出口端时比中间部分要小。更优选 地,凸环的高度不要阶梯式的减少,而是,最好从中间部位向隔板13的入口端23和隔板13 的出口端24稳定地减少。该高度减少从隔板13的两个纵向端18开始,并且如上文提到的 一样,优选相对于半壳体4、5的分隔平面呈镜面对称。 优选地,隔板13在与其平面垂直的投影面上包括一个椭圆形的轮廓,该轮廓包括 矩形的中间部分25和两个半圆形的端部26。优选地,凸环22的平坦部分最好是端部26处 独有的。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唯一的通孔16与隔板13的形状一致并且相应的也包括椭圆 形的开口横截面。 壳体3包括两个入口部分,即第一入口部分27和第二入口部分28,第一入口部分
27包括第一入口孔7并使该第一入口孔7与第一通道14以可连通的方式连接。第二入口
6部分28包括第二入口孔并使该第二入口孔与第二通道1 5以可连通的方式连接。此外,壳 体3包括两个出口部分,即第一出口部分29和第二出口部分30。第一出口部分29包括第 一出口孔10并使第一出口孔10与第一通道14以可连通的方式连接。第二出口部分30包 括第二出口孔11并使第二出口孔11与第二通道15以可连通的方式连接。入口部分27、28 和出口部分29、30的每个的一半都分别铸造在半壳体4、5上。同样地,每个半壳体4、5上 只有孔7、8、10、11的一半,只有将壳体3装配好,才能形成完整的孔7、8、10、11。
每个半壳体4、5都包括分别位于入口侧6和出口侧9上的连接板31和32。总而 言之,设置有4个这样的连接板,即两个入口侧的连接板31和两个出口侧的连接板32。在 本发明中,连接板31、32设置在内部空间12的外侧。这两组连接板31、32的每一组,即两 个入口侧的连接板31和两个出口侧的连接板32,互相以平面的方式邻接,特别是在分离平 面上。优选地,两个半壳体4、5在这些连接板31、32的位置互相连接,比如说,通过焊接或 者焊料连接。 如实施例所示,准确的来说,X管1由3个构件组成,即两个半壳体4、5和隔板13, 其中两个半壳体4、5可以是相同的构件,那么,总而言之,那么在生产制造X管1时只需要 两个不同的构件。 如图8所示的排气系统2包括两个可以形成双流量的排气管道,即第一排气管道 33和第二排气管道34,该排气系统可以将废气从安装在车辆上的内燃机(图中未示出)内 排出。两个排气管道33、34形成了排气系统2的一个双流量部分。它们可以平行流动并且 通过X管互相连接。为了这个目的,第一排气管道33的入口部分35连接到X管1的第一 入口孔7。第一排气管道33的出口部分36连接到X管1的第一出口孔10。第二排气管道 34的入口部分37链接到第二入口孔8。第二排气管道34的出口部分38连接到第二出口 孔11。 X管1使得在两个排气管道33、34内的两个废气流的空气载声传播结合,在这个过 程中却不会使废气流的压力显著的变大。
权利要求
一种应用于机动车辆上的内燃机的至少部分为双流量的排气系统(2)的X管,其-包括由两个半壳体(4、5)组成的壳体(3),并且壳体在入口端(6)包括两个入口孔(7、8),在出口端(9)包括两个出口孔(10、11);-包括由壳体(3)封闭构成的内部空间(12),并且内部空间与孔(7、8、10、11)以可连通的方式连接;-包括隔板(13),该隔板相对于两个半壳体(4、5)是个分隔组件,并且将内部空间(12)分隔成两个通道(14、15),每个通道都与一个入口孔(7、8)和一个出口孔(10、11)以可连通的方式连接;-其中,隔板(13)被设置成可以渗透空气载声,并且以空气载声传播的方式将两个通道(14、15)互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管,其特征在于,在两个通道(14、15)之间的每个半壳体 (4、5)都包括安装槽(17),隔板(13)的纵向端(18)插入到安装槽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管,其特征在于,在通道(14、15)之间的每个半壳体(4、5) 都包括纵向的凸缘(19),所述凸缘互相平行并向内突出,从而在内部空间内,在凸缘之间形 成相应的安装槽(17)。
4. 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X管,其特征在于,隔板(13)通过与半壳体 (4、5)夹紧的方式或者通过与至少一个半壳体(4、5)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壳体(3)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X管,其特征在于,隔板(13)在一个平面里 延伸,该平面与两个互相平行的通道(14、15)内的主要流动方向(21)平行,并且与分离平 面垂直,在所述分离平面上两个半壳体互相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X管,其特征在于,隔板(13)在面对其中一 个通道(14)的侧面上包括沿圆周设置的凸环(22),所述凸环向所述通道(14)突出。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X管,其特征在于,凸环(22)在入口侧和出口侧变平。
8. 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X管,其特征在于,隔板(13)具有椭圆形的 轮廓,其具有一个矩形的中间部分(25)和两个半圆形的端部(26)。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X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平的部位都仅设置在端部 (26)。
10. 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X管,其特征在于,隔板(13)相对于分离平 面呈镜面对称,在该分离平面中半壳体(4、5)互相连接。
11. 根据权利要求1到10的任一项所述的X管,其特征在于,两个半壳体为相同的部件。
12. 根据权利要1到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X管,其特征在于,-在壳体(3)上有两个入口部分(27、28),每个入口部分使一个入口孔(7、8)与一个通 道(14、15)连接,-在壳体(3)上有两个出口部分(29、30),每个出口部分使一个出口孔(10、11)与一个 通道(14、15)连接。
13. 根据权利要求1到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X管,其特征在于,在内部空间的外面,每 个半壳体(4、5)在入口侧(6)和出口侧(9)均包括彼此邻接的连接板(31、32)。
14.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内燃机的排气系统,其包括两个能平行流通的排气管道(33、34),所述管道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到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X管(1)互相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机动车辆上的内燃机的至少部分为双流量的排气系统(2)的X管。该X管包括壳体(3),壳体(3)由两个半壳体(4、5)组成,并且在壳体的入口端(6)包括两个入口孔(7、8),在出口端(9)包括两个出口孔(10、11),由壳体(3)封闭成的内部空间(12)与孔(7、8、10、11)以可连通的方式连接,还包括一个隔板(13),其中隔板(13)是半壳体(4、5)的分隔组件,并将内部空间(12)分成两个通道(14、15),每个通道都与一个入口孔(7、8)和一个出口孔(10、11)以可连通的方式连接,其中,隔板(13)设置成可以渗透空气载声,并且将两个通道(14、15)以可传输空气载声的方式连接。
文档编号F01N13/08GK101761378SQ20091025248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1日
发明者马库斯·图赫 申请人:J.埃贝斯佩歇合资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