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6347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除雪车的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以提高撒布液体的温度,从而加快除雪效果,减少除雪车喷洒融雪剂的剂量,达到低碳环保的效果。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特种车辆使用中,特别是在除雪车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除雪车上的贮液箱撒布液体,如融雪剂、盐水等,通过撒布机进行撒布作业,以融化路面上的冰雪及预防路面结冰。但由于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贮液箱中撒布液体的温度较低,不利于冰雪的融化,除雪效果不理想,并且除雪车的融雪剂的使用量较大。如果通过外接的加热设备对融雪剂进行预热,不仅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耗能大,不能满足低碳环保的要求。为此,本设计人凭借其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与不足创造出一种利用发动机尾气余热对融雪剂进行加热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从而提高撒布液体的温度,加快除雪效果,减少除雪车喷洒融雪剂的剂量,达到低碳环保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发动机尾气余热对融雪剂进行加热的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以提高撒布液体的温度,加快除雪效果,减少除雪车喷洒融雪剂的剂量,达到低碳环保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散热组件,固设于所述除雪车的贮液箱中,所述散热组件的一侧设有进气口,其另一侧设有出气口 ;进气管,其一端与所述除雪车的发动机的排气管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接;出气管,其一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除雪车的贮液箱外部。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稳压腔,呈中空状,设在所述散热组件的一侧,所述进气口开设于所述稳压腔的外侧壁上;集气腔,呈中空状,设在所述散热组件的另一侧,所述出气口开设于所述集气腔的外侧壁上;若干个散热管,平行设置于所述稳压腔与所述集气腔之间,各个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口分别插入所述稳压腔和所述集气腔内。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中,在所述稳压腔内沿垂直于所述散热管的轴向设有分压板,在所述分压板上密布有若干个贯通的分压孔。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中,在所述散热组件的中部沿垂直于所述散热管的轴向设有支撑架,所述散热管贯穿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贮液箱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中,所述稳压腔和所述集气腔的底部外侧分别设有支承座,所述支承座与所述贮液箱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中,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出气口也通过另一法兰相连接。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中,所述进气管通过三通阀与所述除雪车的发动机的排气管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本发明利用对汽车发动机尾气的余热回收利用,实现了对贮液箱中撒布液体的加热功能,从而提高了撒布液体的温度,加快除雪效果,减少除雪车喷洒融雪剂的剂量,并达到节能低碳环保的效果。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的散热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散热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散热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1-散热组件;11-进气口 ;12-出气口 ;13-稳压腔;14-集气腔;15-散热管;16-分压板;17-分压孔;2-进气管;3-出气管;4-支撑架;5-支承座;6-法兰;7-三通阀;20-排气管;30-贮液箱。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为本发明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提出的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于除雪车发动机的排气管20与贮液箱30之间,也可根据需要安装于其它特种车辆上。该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散热组件1,用于将发动机尾气余热传递至贮液箱30中的撒布液体,以及连接在散热组件1两侧的进气管2和出气管3。其中,所述散热组件1固设于所述除雪车的贮液箱30中,使得散热组件1能够浸于贮液箱30中的撒布液体之中;所述散热组件1的一侧设有进气口 11,用于与进气管2相连接,其另一侧设有出气口 12,用于与出气管3相连接; 进气管2的一端与所述除雪车的发动机的排气管20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口 11相连接,使得由的发动机的排气管20排出的汽车尾气通过进气管2及进气口 11导引至散热组件1的内部,从而为散热组件1提供热源;出气管3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口 12相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除雪车的贮液箱30外部,使得汽车发动机尾气经过散热组件1热交换降温后,通过出气口 12及出气管3排出至大气。这样,本发明利用对汽车发动机尾气的余热回收利用,实现了对贮液箱中撒布液体的加热功能,从而提高了撒布液体的温度,加快除雪效果,减少除雪车喷洒融雪剂的剂量,并达到节能低碳环保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3、4,分别为本发明的散热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俯视结构示意图和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散热组件1包括中空状的稳压腔13和集气腔14,所述稳压腔13设在所述散热组件1的一侧,所述进气口 11开设于所述稳压腔 13的外侧壁上,集气腔14设在所述散热组件1的另一侧,所述出气口 12开设于所述集气腔14的外侧壁上;若干个散热管15,平行设置于所述稳压腔13与所述集气腔14之间,各个所述散热管15的两端口分别插入所述稳压腔13和所述集气腔14内,使得汽车发动机尾气进入散热组件1后,经过稳压腔13分散进入至各平行设置的散热管15内,尾气通过散热管15将热量传递给贮液箱中撒布液体,起到加热撒布液体的作用,最后尾气通过集气腔14 集中后经由出气口 12和出气管3排出,从而实现提高撒布液体的功效。但本发明的散热组件1也不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采用其它公知的结构,如散热片等,只要能够将发动机尾气的热量传递给撒布液体,提高撒布液体的温度即可。进一步的,如图2、3、4所示,在所述稳压腔13内沿垂直于所述散热管15的轴向设有分压板16,在所述分压板16上密布有若干个贯通的分压孔17。这样,通过分压板16对发动机尾气的压力进行调节,达到尾气压力稳定均勻的功效,从而使发动机尾气均勻地进入至各个散热管15中,起到均勻散热的目的,进而提高了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进一步的,如图2、3所示,为了使散热管15的连接更加牢固,在所述散热组件1的中部沿垂直于所述散热管15的轴向设有支撑架4,所述散热管15均贯穿所述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底部与所述贮液箱30固定连接。这样,散热管15的中部受到支撑架4的支撑作用,提高了散热管连接的牢固性。进一步的,如图2、3所示,所述稳压腔13和所述集气腔14的底部外侧分别设有支承座5,所述支承座5与所述贮液箱30固定连接,从而加强了散热组件结构的牢固性。进一步的,如图2、3、4所示,所述进气管2与所述进气口 11通过法兰6相连接,所述出气管3与所述出气口 12也通过另一法兰6相连接。从而,保证了连接强度和密封性。 进气管2和出气管3与贮液箱30也通过法兰固定连接,从而,保证了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管2通过三通阀7与所述除雪车的发动机的排气管20相连通,从而控制发动机尾气通过进气管2进入至散热组件1进行余热回收利用。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本发明根据余热回收利用原理,利用除雪车发动机所产生的尾气余热对车载贮液箱中的撒布液体进行加热,具体为除雪车发动机所产生的尾气通过三通阀7进入至进气管2, 由进气管2导引至进气口 11而进入散热组件1内,在散热组件1内经由稳压腔13,通过分压板16使得尾气压力稳定均勻地进入各散热管15,通过散热管15与贮液箱30中的撒布液体进行热交换,使得撒布液体的温度升高,达到加热撒布液体的目的。尾气经由散热管15 后从另一侧的端口进入至集气腔,在集气腔中混合后,通过出气口 12流出,最后经出气管3 排出至大气。本发明利用对汽车发动机尾气的余热回收利用,实现了对贮液箱中撒布液体的加热功能,从而提高了撒布液体的温度,加快除雪效果,减少除雪车喷洒融雪剂的剂量, 并达到节能低碳环保的效果。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载有组合式塑料罐体的特种车辆上,可方便安装在组合式塑料罐体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散热组件,固设于除雪车的贮液箱中,所述散热组件的一侧设有进气口,其另一侧设有出气口 ;进气管,其一端与所述除雪车的发动机的排气管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接;出气管,其一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除雪车的贮液箱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除雪车的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稳压腔,呈中空状,设在所述散热组件的一侧,所述进气口开设于所述稳压腔的外侧壁上;集气腔,呈中空状,设在所述散热组件的另一侧,所述出气口开设于所述集气腔的外侧壁上;若干个散热管,平行设置于所述稳压腔与所述集气腔之间,各个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口分别插入所述稳压腔和所述集气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稳压腔内沿垂直于所述散热管的轴向设有分压板,在所述分压板上密布有若干个贯通的分压孔。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组件的中部沿垂直于所述散热管的轴向设有支撑架,所述散热管贯穿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贮液箱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腔和所述集气腔的底部外侧分别设有支承座,所述支承座与所述贮液箱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出气口也通过另一法兰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通过三通阀与所述除雪车的发动机的排气管相连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散热组件,固设于除雪车的贮液箱中,所述散热组件的一侧设有进气口,其另一侧设有出气口;进气管,其一端与所述除雪车的发动机的排气管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接;出气管,其一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除雪车的贮液箱外部。本发明利用对汽车发动机尾气的余热回收利用,实现了对贮液箱中撒布液体的加热功能,从而提高了撒布液体的温度,加快除雪效果,减少除雪车喷洒融雪剂的剂量,并达到节能低碳环保的效果。
文档编号F01N5/02GK102322322SQ20111028954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7日
发明者宋炎 申请人:江苏天嘉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