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冷却器内置卸荷阀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873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油冷却器内置卸荷阀通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油冷却器内置卸荷阀通道。
背景技术
当发动机低温起动或油凝时,机油冷却器内腔阻力大,润滑油不易流过,影响发动机润滑,这时需要一单独的通道使润滑油通过,保证润滑。现有的机油冷却器都是单一的冷却器需要外接其它通道,在低温起动时,使润滑油能顺利通过通道进行正常润滑,但这样就增加了冷却器的结构与体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油冷却器内置卸荷阀通道,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机油冷却器内置卸荷阀通道由联接管(3)分别连接法兰(2)、法兰(5) 和冷却器(4)构成;在法兰(2)内装置卸荷阀(7)。所述卸荷阀(7)的阀体⑶是法兰⑵的一部分,阀体⑶前端是联接管接口(9), 与联接管⑶连接;联接管接口(9)里侧装一阀球(10),在阀球(10)与阀体⑶内的阀座 (12)之间嵌入弹簧(11);阀座(8)与阀体(12)之间装有密封垫(13)。所述冷却器(4)的进油孔⑴通道在法兰(2)上,卸荷阀(7)的卸荷通道与进油孔(1)通道为同一通道。本实用新型的卸荷阀内置于法兰内,结构紧凑、体积小,可靠性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机油冷却器示意图;图2是卸荷阀结构示意图。图中进油孔1、法兰2、联接管3、冷却器4、法兰5、油孔6、卸荷阀7、阀体8、联接管接口 9、阀球10、弹簧11、阀座12、密封垫13。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由联接管3分别连接法兰2和冷却器4构成机油冷却器内置卸荷阀通道;在法兰2通道装置卸荷阀7,实际卸荷阀7的阀体8是法兰2的一部分,为一体。如图2所示,阀体8前端是联接管接口 9,与联接管3连接;联接管接口 9里侧装一阀球10,在阀球10与阀体8内的阀座12之间嵌入弹簧11 ;阀体8与阀座12之间装有密封垫13 ;冷却器4的进油孔1通道在法兰2上,油孔6在法兰5上;卸荷阀7的卸荷通道与进油孔1通道为同一通道,减少整机的体积和重量,提高卸荷可靠性。当发动机低温起动、油凝时,机油冷却器4内腔阻力大,此时润滑油压力大,当压力大于卸荷阀 开启压力时,润滑油压力移动阀球10、弹簧11,润滑油流经卸荷阀7供油; 当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润滑油粘度小,流经冷却器4的阻力也小,油侧压差减小,当小于卸荷阀7开启压力时,弹簧11移动阀球10卸荷阀7关闭,压力润滑油通过机油冷却器4正常冷却。
权利要求1.一种机油冷却器内置卸荷阀通道,由联接管C3)分别连接法兰O)、法兰( 和冷却器⑷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法兰⑵内装置卸荷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油冷却器内置卸荷阀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阀(7) 的阀体(8)是法兰( 的一部分,阀体(8)前端是联接管接口(9),与联接管C3)连接;联接管接口(9)里侧装一阀球(10),在阀球(10)与阀体⑶内的阀座(12)之间嵌入弹簧(11); 阀体(8)与阀座(12)之间装有密封垫(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油冷却器内置卸荷阀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4) 的进油孔⑴通道在法兰⑵上,卸荷阀(7)的卸荷通道与进油孔⑴通道为同一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油冷却器内置卸荷阀通道,解决润滑油不易流过的问题。机油冷却器内置卸荷阀通道由联接管(3)分别连接法兰(2)、法兰(5)和冷却器(4)构成;在法兰(2)内装置卸荷阀(7)。卸荷阀(7)的阀体(8)是法兰(2)的一部分,阀体(8)前端是联接管接口(9),与联接管(3)连接;联接管接口(9)里侧装一阀球(10),在阀球(10)与阀体(8)内的阀座(12)之间嵌入弹簧(11);阀体(8)与阀座(12)之间装有密封垫(13)。当润滑油压力大于卸荷阀(7)开启压力时,润滑油流经卸荷阀(7)供油;当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润滑油压力小于卸荷阀(7)开启压力时,卸荷阀(7)关闭,润滑油通过机油冷却器(4)正常冷却。本实用新型的卸荷阀内置于法兰内,结构紧凑、体积小,可靠性高。
文档编号F01M5/00GK201963370SQ20112003383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1日
发明者王常在, 魏兆芹 申请人:大连三丰换热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