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柴油机燃油系统手动输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645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商用车柴油机燃油系统手动输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的技术领域,涉及商用车柴油机燃油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商用车柴油机燃油系统手动输油泵。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手动输油泵均靠油门拉盖拉动活塞,并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由于油泵活塞的行程有限,泵油量和泵油率较低,同时油泵活塞总成连接复杂、易造成渗漏,卡死,影响产品性能;损坏后还会导致车辆油路进气,严重时甚至导致发动机熄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商用车柴油机燃油系统手动输油泵,其目的是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商用车柴油机燃油系统手动输油泵,包括泵体,在泵体的两端各设一个止回阀,其止回方向同向设置,在所述的泵体上位于两个止回阀之间的位置,设有抽油气囊,所述抽油气囊通过连接接头安装在所述的泵体,所述的抽油气囊的空腔与泵体内腔连通;所述的抽油气囊为柔韧的弹性材料。所述的抽油气囊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的连接接头一端的外圆面上。所述的连接接头再通过螺纹与泵体紧固连接;并在所述连接接头与泵体的螺纹连接处,设O型密封圈,所述的O型密封圈安装在所述连接接头的相应密封槽内。两个止回阀分别为第一止回阀总成和第二止回阀总成,分别安装在所述的泵体中,进油接头套在连接螺栓的外圆上,所述连接螺栓通过螺纹与转换接头连接,所述的转换接头再通过螺纹与所述的泵体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了传统活塞式泵油机构,简化了产品结构,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的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操作起来更方便,为各类车型的大批量装备打下了基础。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I、连接螺栓,2、进油接头,3、转换接头,4、泵体,5、第一止回阀总成,6、抽油气囊,
7、连接接头,8、密封圈,9、第二止回阀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I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为一种商用车柴油机燃油系统手动输油泵,包括泵体4,在泵体的两端各设一个止回阀,其止回方向同向设置。气囊式手动输油泵用螺栓连接在车辆底盘上,其作用是当主油泵损坏时,实现燃油输送。一、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发明构思及创造性分析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
陷,实现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商用车柴油机燃油系统手动输油泵,在所述的泵体4上位于两个止回阀之间的位置,设有抽油气囊6,所述抽油气囊6通过连接接头7安装在所述的泵体4,所述的抽油气囊6的空腔与泵体4内腔连通;所述的抽油气囊6为柔韧的弹性材料。本实用新型用气囊结构代替传统活塞泵油结构,简化了现有技术产品的连接结构;减少了影响密封性的因素,同时避免了以往活塞复位缓慢和卡死等现象,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实用性,减小了产品重量;气囊式手动输油泵增加了产品内部空气和燃油的转换空间,解决了活塞行程短、空间小的局限,提高了泵油效率。另外,操作人员在操作气囊式手动输油泵时,只需用手握住气囊挤压,然后松开就可完成泵油动作,降低了操作难度。所述的抽油气囊6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的连接接头7 —端的外圆面上。所述的连接接头7再通过螺纹与泵体4紧固连接;并在所述连接接头7与泵体4的螺纹连接处,设O型密封圈8,所述的O型密封圈8安装在所述连接接头7的相应密封槽内。两个止回阀分别为第一止回阀总成5和第二止回阀总成9,分别安装在所述的泵体4中,进油接头2套在连接螺栓I的外圆上,所述连接螺栓I通过螺纹与转换接头3连接,所述的转换接头3再通过螺纹与所述的泵体4连接。二、本实用新型的静态位置关系第一止回阀总成5和第二止回阀总成9同向装在泵体4中,进油接头2套在连接螺栓I外圆上,连接螺栓I通过螺纹与转换接头3连接,转换接头3再通过螺纹与泵体4连接。抽油气囊6通过过盈配合装在连接接头7 —端外圆面上,O型密封圈8装在连接接头7的另一端的对应的密封槽内,连接接头7再通过螺纹与泵体4压紧。三、本实用新型的动态位置关系及工作原理I、动态位置关系如图I所示,当抽油气囊6在外力作用下收缩时,泵体4内产生一定的压力,将第一止回阀总成5的阀芯打开,第二止回阀总成9的阀芯关闭,泵体4和抽油气囊6内的空气排出泵体4外;抽油气囊6的体积在弹性作用下恢复时,泵体4内产生一定的负压,使第一止回阀总成5的阀芯关闭,第二止回阀总成9的阀芯打开,管路中的燃油在压差的作用下进入泵体4中。2、工作原理抽油气囊6通过外力作用及自身弹性作用下反复作收缩和舒张的运动。当抽油气囊6在外力作用下收缩时,泵体4和抽油气囊6内的气体随第一止回阀总成5排出,内部气压降低而产生负压,与外部气 压产生压差。待抽油气囊6随自身弹性恢复时,在外部气压作用下通过第二止回阀总成9的阀芯将燃油吸进泵体。抽油气囊6再次收缩时,燃油从第一止回阀总成5的阀芯流出,内部再次产生负压,如此反复5 10次,可将车辆油箱中的燃油输送发动机中,使发动机可以正常运转。四、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经过上述改进后,新结构的手动输油泵较现有技术的结构工作性和可靠性明显提高,泵油量由300 350ml/min提高到400 500ml/min ;故障率由I. 2%降低为O. 5%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简化了产品结构,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的产能和性能,降低了采购成本,为各型车辆大批量装备打下了基础。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商用车柴油机燃油系统手动输油泵,包括泵体(4),在泵体的两端各设一个止回阀,其止回方向同向设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泵体(4)上位于两个止回阀之间的位置,设有抽油气囊出),所述抽油气囊(6)通过连接接头(7)安装在所述的泵体(4),所述的抽油气囊出)的空腔与泵体(4)内腔连通;所述的抽油气囊¢)为柔韧的弹性材料。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商用车柴油机燃油系统手动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油气囊(6)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的连接接头(7) —端的外圆面上。
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商用车柴油机燃油系统手动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接头(7)再通过螺纹与泵体(4)紧固连接;并在所述连接接头(7)与泵体(4)的螺纹连接处,设O型密封圈(8),所述的O型密封圈(8)安装在所述连接接头(7)的相应密封槽内。
4.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商用车柴油机燃油系统手动输油泵,其特征在于两个止回阀分别为第一止回阀总成(5)和第二止回阀总成(9),分别安装在所述的泵体(4)中,进油接头⑵套在连接螺栓⑴的外圆上,所述连接螺栓⑴通过螺纹与转换接头⑶连接,所述的转换接头(3)再通过螺纹与所述的泵体(4)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商用车柴油机燃油系统手动输油泵,包括泵体(4),在泵体的两端各设一个止回阀,其止回方向同向设置,在所述的泵体(4)上位于两个止回阀之间的位置,设有抽油气囊(6),所述抽油气囊(6)通过连接接头(7)安装在所述的泵体(4),所述的抽油气囊(6)的空腔与泵体(4)内腔连通;所述的抽油气囊(6)为柔韧的弹性材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了传统活塞式泵油机构,简化了产品结构,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的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操作起来更方便,为各类车型的大批量装备打下了基础。
文档编号F02M37/16GK202431416SQ201120532388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乔跃平, 叶新年, 吴超贤, 林苏一, 欧腊英, 殷国柱, 汤淮, 王 华, 王安芝 申请人:芜湖盛力制动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