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轴壳体、平衡轴总成和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0203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发动机零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平衡轴壳体、平衡轴总成和发动机。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动机增加平衡轴机构便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趋势,通过增加平衡轴机构来提升发动机以及车辆的nvh性能。目前现有技术中,平衡轴机构通常布置在曲轴的下方或缸体侧,机油泵往往与曲轴同轴布置,这样导致了发动机内部部件相对布置比较分散,致使发动机本身结构不紧凑,同时整体空间尺寸较大,不利于整车布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得发动机结构更加紧凑的平衡轴壳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平衡轴壳体,包括用于可转动地支承平衡轴的壳体本体,其中,该壳体本体沿所述平衡轴的轴向布置的前端集成有机油泵,所述壳体本体上形成有润滑油道,该润滑油道包括用于与所述机油泵的油腔连通的进油油道和用于为所述平衡轴的轴颈通油的供油油道,所述进油油道与所述供油油道相互连通。

可选地,所述机油泵包括泵体和泵盖,所述壳体本体的前端一体成型有所述泵盖,所述泵体连接到所述泵盖上以将所述机油泵集成到所述壳体本体上。

可选地,所述壳体本体包括沿所述平衡轴的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体,每个所述支撑体内开设有用于转动连接所述平衡轴的轴颈的轴承孔,其中,多个所述支撑体包括位于前端的前支撑体,该前支撑体内开设有所述进油油道,所述机油泵集成在所述前支撑体上,所述供油油道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轴向油道,该轴向油道的前端与所述进油油道连通,并且沿其轴向依次间隔连通有多个轴颈油道,多个所述轴颈油道与多个所述轴承孔一一对应连通。

可选地,所述机油泵包括泵体和泵盖,该泵盖集成在所述前支撑体上,并且开设有用于导通所述机油泵的油腔和所述进油油道的导入油道。

可选地,所述轴颈油道从所述支撑体的下端开口并贯穿所述轴向油道延伸至所述轴承孔,并且该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封闭的球堵。

可选地,所述进油油道从所述前支撑体的上端开口并沿竖直方向朝向所述轴向油道延伸,且所述开口处安装有碗形塞。

可选地,所述壳体本体和所述机油泵通过螺栓连接到发动机缸体的下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平衡轴总成,包括平衡轴,其中,还包括上述公开的平衡轴壳体,所述平衡轴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壳体本体内。

可选地,所述平衡轴为两个且分别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前端配合插入到所述机油泵内的泵芯轴以驱动所述机油泵,后端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的曲轴的驱动齿轮传动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从动轴设置有与该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上述公开的平衡轴总成。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原本与发动机曲轴同轴设置的机油泵和平衡轴壳体集成到一起,并且由于平衡轴壳体本身前后长度要小于曲轴本身的长度,这样,便减小了发动机的空间尺寸,使得发动机整体结构紧凑,从而进一步便于整车布置。同时机油泵集成到平衡轴的前端不仅不会影响曲轴和平衡轴的正常工作,并且机油泵还可以为平衡轴进行供油润滑。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平衡轴总成的俯视图;

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平衡轴总成的纵向剖视图(显示润滑油道与机油泵泵腔的关系);

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平衡轴总成的前视图中在支撑体位置的剖视图(能够显示润滑油道的油路变化);

图4是本公开提供的曲轴和平衡轴的转动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提供的平衡轴总成的剖视图(能够显示平衡轴和机油泵的配合);

图6是本公开提供的平衡轴总成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本体,2-平衡轴,3-机油泵,31-泵体,32-泵盖,33-油腔,4-润滑油道,41-进油油道,42-供油油道,5-支撑体,51-前支撑体,321-导入油道,421-轴向油道,422-轴颈油道,6-轴承孔,7-球堵,8-螺栓,9-曲轴,21-主动轴,22-从动轴,211-主动齿轮,221-从动齿轮,91-驱动齿轮,10-碗形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平衡轴壳体,包括用于可转动地支承平衡轴2的壳体本体1,其中,该壳体本体1沿平衡轴2的轴向布置的前端集成有机油泵3。即,将原本与发动机曲轴同轴设置的机油泵3和平衡轴壳体1集成到一起,并且由于平衡轴壳体本身前后长度要小于曲轴本身的长度,这样,便减小了发动机的空间尺寸,使得发动机整体结构紧凑,从而进一步便于整车布置。同时机油泵3集成到平衡轴2的前端不会影响曲轴和平衡轴的正常工作。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提到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根据图1中箭头指示的前和后定义的,并且该前端和后端与发动机的前端和后端一致,前后方向也即平衡轴的轴向方向。另外,上下方向即为图面所示的上下方向。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机油泵3包括泵体31和泵盖32,壳体本体1的前端一体成型有泵盖32,泵体31连接到泵盖32上以将机油泵3集成到壳体本体1上。即,将封闭泵体31的泵盖32一体成型在壳体本体1上,实现将机油泵3安装固定到平衡轴壳体上,从而能够实现机油泵与壳体本体1的集成,装配方便,易于成型、制造,并且不增加发动机的重量。

机油泵3集成到平衡轴壳体上一方面可以使得布置更加紧凑。除此之外,尤为重要的一面,壳体本体1还可以利用机油泵3为平衡轴2供油。具体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本体1上开设有润滑油道4,该润滑油道4包括用于与机油泵3的油腔33连通的进油油道41和用于为平衡轴2的轴颈通油的供油油道42,进油油道41与供油油道42相互连通。

也即,机油泵3在为发动机缸体供油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开设与机油泵3的油腔33连通的润滑油道4同时为平衡轴的轴颈通油。例如,机油泵3若为定量机油泵,则可以采用将机油泵3的油腔同时连通发动机缸体的主油道和壳体本体的润滑油道4同时为二者供油,若机油泵3为变量机油泵,则可以采用多个控制腔的一个连通壳体本体1的润滑油道为其供油。也即机油泵3无论是定量或是变量,在为发动机缸体供油的同时都可以朝向壳体本体1的润滑油道4输油,以润滑平衡轴轴颈,并且不会影响机油泵3的正常工作。换言之,将机油泵3集成在平衡轴壳体上,充分利用了机油泵3可以供油润滑部件的作用,在不影响机油泵3正常供给润滑油到发动机缸体的情况下,实现对于平衡轴的润滑。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本体1包括沿平衡轴2的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体5,每个支撑体5内开设有用于转动连接平衡轴2的轴颈的轴承孔6,其中,多个支撑体5包括位于前端的前支撑体51,前支撑体51内开设有进油油道41,机油泵3集成在前支撑体51上,供油油道42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轴向油道421,该轴向油道421的前端与进油油道41连通,并且沿其轴向依次间隔连通有多个轴颈油道422,多个轴颈油道422与多个轴承孔6一一对应连通。

即,将机油泵集成在位于最前端的前支撑体51上,由设置在前支撑体51内的进油油道41与机油泵3连通,将机油泵3内的油引导到壳体本体1的轴向油道421,由轴向油道421将润滑油由前至后传递到相应的轴颈油道422内,最终润滑油通过轴颈油道422流通到轴承孔6内,以润滑平衡轴的轴颈,保持平衡轴2的正常转动。

其中,设置在壳体本体1内的可以是单平衡轴或双平衡轴,对此本公开不作限制。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集成有机油泵3的壳体本体1内设置为双平衡轴,这样,为了便于同时给予两个平衡轴供油,轴向油道421可以开设在两个双平衡轴之间,轴颈油道分别朝向两个平衡轴延伸,同时为两个平衡轴供油。并且流入到轴承孔6内的润滑油会随着平横轴2的转动而转出,最终由壳体本体1重新返回到发动机油底壳。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机油泵3包括泵体31和泵盖32,该泵盖32集成在前支撑体51上,并且开设有用于导通机油泵3的油腔33和进油油道41的导入油道321。即,在前支撑体51上集成了结构较为简单的泵盖32,并在泵盖32上开设有导入油道321,以将机油泵油腔33内的机油导入到进油油道41,再由进油油道41传导到供油油道42供油。

为了便于轴颈油道422的加工制造,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轴颈油道422从支撑体5的下端开口并贯穿轴向油道421延伸至轴承孔6,并且该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封闭的球堵7。即,从支撑体5下端打通形成轴颈油道422,方便加工,同时为了避免漏油,可以在打通轴颈油道422的开口处设置球堵7。

同样地,为了便于进油油道的加工制造,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油油道41从前支撑体51的上端开口并沿竖直方向朝向轴向油道421延伸,且开口处安装有碗形塞10。即,从前支撑体51的上端直接开孔直至与轴向油道421连通,同时为了避免漏油。可以在打通的开口处安装碗形塞10进行封闭。

并且,为了便于本平衡轴壳体的拆装,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壳体本体1通过螺栓8连接到发动机缸体的下端。具体地,壳体本体1沿轴向延伸的两侧端部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栓8,以用于连接到发动机缸体上,同时可以在机油泵3远离壳体本体1的一侧设置螺栓8共同配合壳体本体1连接,保证连接可靠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平衡轴总成,包括平衡轴2,其中,还包括上述公开的平衡轴壳体,平衡轴2可转动地安装到壳体本体1内。即,将平衡轴总成与机油泵3相互结合,减小发动机尺寸、结构紧凑,易于整车布置,同时利用机油泵为平衡轴供油润滑平衡轴。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平衡轴2为两个且分别包括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主动轴21的前端配合插入到机油泵3内的泵芯轴以驱动机油泵3,后端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的曲轴9的驱动齿轮91传动啮合的主动齿轮211,从动轴22设置有与该主动齿轮211相啮合的从动齿轮221。

当曲轴9旋转时,驱动齿轮91带动主动齿轮211旋转,主动轴21开始旋转,同时带动机油泵3和从动轴的转动工作。机油泵3一方面可以将机油输向发动机缸体的主油道内,同时又可以向平衡轴壳体供油,润滑平衡轴。而从动轴22和主动轴21可以用来平衡曲柄连杆机构往复惯性力。

即,集成机油泵和平衡轴的功能,同时利用平衡轴直接驱动机油泵的旋转工作,不仅使得机油泵的工作更加稳定,同时由于平衡轴的前端直接配合到机油泵3的泵芯轴驱动旋转,相比于机油泵3由曲轴9带动旋转,可以减少传动装置的数量,降低发动机重量的同时进一步地减小了发动机尺寸。并且该平衡轴总成在实现平衡曲柄连杆机构运转时的往复惯性力的同时,实现为发动机缸体各运动副提供润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机油泵的结构类型以及平衡轴的数量不作限制。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公开的平衡轴总成。该发动机整体空间尺寸较小,重量较轻,结构紧凑,便于整车布置。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