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231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缸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低油耗、小排量的增压发动机越来越受欢迎。小排量增压发动机的燃烧室内温度更高、爆发压力更大,促使活塞需要进一步冷却,保证正常运转,因而需要在发动机缸体上布置冷却喷油嘴。

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缸体100的4个缸内均设有冷却喷油嘴200,各冷却喷油嘴200相对于各缸的位置相同,以达到对活塞和各缸进行均匀降温的目的。

不过现有的冷却喷油嘴的布置方式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现有的冷却喷油嘴的布置方式导致其占据的空间较大,造成发动机的结构不够紧凑;而且各冷却喷油嘴的安装位置存在与运动的活塞产生干涉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缸体的喷油嘴的不合理布置导致的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缸体的喷油嘴的位置较为合理,整体结构也较为紧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缸体,包括呈U形的缸体裙部,所述缸体裙部内设有并列的主轴承壁,所述主轴承壁将所述发动机缸体分隔成第一缸、第二缸、第三缸和第四缸;所述第一缸、所述第二缸、所述第三缸和所述第四缸内均设有喷油嘴,所述第一缸和所述第二缸的所述喷油嘴关于所述第一缸和所述第二缸之间的所述主轴承壁对称,所述第三缸和所述第四缸的所述喷油嘴关于所述第三缸和所述第四缸之间的所述主轴承壁对称。

优选地,所述主轴承壁的端面设有主轴承座,所述主轴承座上开设有半圆形的轴承孔,所述轴承孔上设有润滑油孔。

优选地,所述缸体裙部开设有减重槽。

优选地,所述主轴承壁上设有贯通孔。

优选地,所述主轴承壁端面上位于所述主轴承座和所述缸体裙部之间的位置处设有凹槽。

优选地,还包括主轴承盖,所述主轴承盖通过螺栓与所述主轴承座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缸体包括呈U形的缸体裙部,所述缸体裙部内设有并列的主轴承壁,所述主轴承壁将所述发动机缸体分隔成第一缸、第二缸、第三缸和第四缸;所述第一缸、所述第二缸、所述第三缸和所述第四缸内均设有喷油嘴,所述第一缸和所述第二缸的喷油嘴关于所述第一缸和所述第二缸之间的所述主轴承壁对称,所述第三缸和所述第四缸的喷油嘴关于所述第三缸和所述第四缸之间的所述主轴承壁对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缸体将喷油嘴关于主轴承壁对称设置,能够使发动机缸体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空间利用更为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100-发动机缸体,200-冷却喷油嘴;

图2:1-缸体裙部,2-主轴承壁,3-第一缸,4-第二缸,5-第三缸,6-第四缸,7-喷油嘴,8-主轴承座,9-轴承孔,10-润滑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缸体,包括呈U形的缸体裙部1,所述缸体裙部1内设有并列的主轴承壁2,所述主轴承壁2将所述发动机缸体分隔成第一缸3、第二缸4、第三缸5和第四缸6,所述第一缸3、所述第二缸4、所述第三缸5和所述第四缸6内均设有喷油嘴7,所述第一缸3和所述第二缸4的所述喷油嘴7关于所述第一缸3和所述第二缸4之间的所述主轴承壁2对称,所述第三缸5和所述第四缸6的所述喷油嘴7关于所述第三缸5和所述第四缸6之间的所述主轴承壁2对称。其中,所述喷油嘴7优选靠近所述主轴承壁2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缸体中,将喷油嘴7关于主轴承壁2对称设置,而且喷油嘴7优选靠近主轴承壁2,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喷油嘴7的布置方式,本实施例的喷油嘴7的布置更为合理,占用空间更小,发动机缸体的结构也更为紧凑,还能消除喷油嘴7与活塞产生干涉的隐患,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缸体的可靠性。

如图2所示,所述主轴承壁2的端面设有主轴承座8,所述主轴承座8上开设有半圆形的轴承孔9,所述轴承孔9上设有润滑油孔10,所述轴承孔9用于装配曲轴,而润滑油孔10的设置有利于保证曲轴获得足够的润滑,提高曲轴的工作环境和发动机的性能。

为了减轻本实施例的发动机缸体的整体重量,降低成本,所述缸体裙部1上优选开设有减重槽。优选在所述缸体裙部1的两侧各开设2个减重槽。所述减重槽优选呈矩形。其中减重槽优选开设在所述缸体裙部1外侧的曲轴高度位置,此处发动机缸体的壁厚较厚,能够更有效地减轻发动机缸体的整体重量。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承壁2上优选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优选贯穿所述第一缸3、第二缸4、第三缸5和第四缸6,有利于保证第一缸3、第二缸4、第三缸5和第四缸6之间空气的流通,释放发动机缸体的气体的压力,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主轴承壁2端面上位于所述主轴承座8和所述缸体裙部1之间的位置处设有凹槽,凹槽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应力集中,提高本实施例的发动机缸体的疲劳强度,延长发动机缸体的寿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缸体还包括主轴承盖,所述主轴承盖通过螺栓与主轴承座8配合,主轴承盖与主轴承座8相互配合,能够对曲轴进行更好的定位,保证曲轴的良好运转。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