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发动机预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0819发布日期:2018-08-04 15:41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属于发动机预润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研究表明,目前的发动机技术和润滑油技术能够给发动机提供良好的保护,在发动机正常的运行情况下,在各润滑点能够形成有效的油膜,各运动部件之间处于一种油膜保护的滑动摩擦状态,运动部件之间的磨损非常小。但是在发动机冷起动的很短时间内,由于润滑油基本上都流入了油底壳,润滑点上的润滑油很少,或者被挤压出润滑点,因此在润滑油流到此位置之前会形成一段时间的干摩擦,这种干摩擦造成的磨损占发动机磨损的50%以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发动机预润滑系统。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包括预润滑油油箱、预润滑油泵和低位油箱,预润滑油油箱、预润滑油泵和低位油箱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接,预润滑系统是通过预润滑油箱给发动机提供预润滑油的。

进一步的,预润滑油泵为转子式或齿轮式。

进一步的,预润滑油油箱顶部设有透气单向阀,当预润油滑油箱内的空气减少时可以通过透气单向阀自动吸入空气进行补气。

进一步的,截止阀为电控或者手动控制。

进一步的,预润滑油泵仅在需要向预润滑油油箱泵入润滑油的时候才工作,当预润滑油油箱达到所需压力或润滑油量的时候就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利用类似气压马桶原理,将润滑油打入预润滑油油箱,润滑油从此预润滑油油箱的最底部打入和流出,使用截止阀进行控制,预润滑是通过预润滑油箱给发动机提供预润滑油的,而不是通过预润滑油泵直接进行的。

本实用新型需与发动机系统结合使用,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滑油滤器、机带润滑油泵和油底壳,发动机的润滑点均通过管道与滑油滤器相连接,滑油滤器、机带润滑油泵和油底壳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接,预润滑系统的低位油箱与油底壳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预润滑油油箱与滑油滤器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预润滑油油箱与滑油滤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截止阀。

除正常的发动机油底壳外,需要额外设置一个低位油箱,用于盛储用来预润滑的那部分容积的润滑油,需要在油底壳液位的最高点设置溢流口,使多余的润滑油能够流入低位油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与发动机系统结合示意图。

图2为润滑油从低位油箱泵入预润滑油箱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此时截止阀关闭。

图3为预润滑油箱润滑油已满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此时截止阀关闭。

图4为预润滑油箱向发动机供给预润滑油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此时截止阀打开。

图5为预润滑结束,多余润滑油流入低位油箱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此时截止阀关闭。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发动机1、滑油滤器2、机带润滑油泵3、油底壳4、第一支管道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第三管道8、预润滑油油箱9、预润滑油泵10、低位油箱11、第四管道12、第五管道13、第六管道14、第七管道15、截止阀16、第一单向阀17、透气单向阀18、低液位报警传感器19、压力传感器20。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发动机预润滑系统,包括预润滑油油箱9、预润滑油泵10和低位油箱11,预润滑系统需与发动机系统结合使用,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1、滑油滤器2、机带润滑油泵3和油底壳4,发动机的润滑点均分别通过第一支管道5与第一管道6相连接,第一管道一端闭合、另一端与滑油滤器相连接,滑油滤器通过第二管道7与机带润滑油泵连接,机带润滑油泵通过第三管道8连通至油底壳中;预润滑油油箱通过第四管道12与预润滑油泵相连接,预润滑油泵通过第五管道13连通至低位油箱底部,低位油箱与油底壳的溢流口之间通过第六管道14相连接,第二管道与第四管道之间通过第七管道15相连接,第七管道上设有截止阀16,第四管道上还设有第一单向阀17,第一单向阀位于预润滑油泵与第七管道的连接处之间,预润滑油油箱向发动机提供预润滑油。

进一步的,预润滑油泵为转子式或齿轮式。

进一步的,预润滑油油箱顶部设有透气单向阀18,可以吸入过滤后的干净空气,但空气和润滑油不能从此单向阀流出,同时,润滑油靠自重流下时的负压就能将此阀打开,以此,当需要排出预润滑油油箱中的润滑油时能排除干净。

进一步的,截止阀为电控或者手动控制。

进一步的,预润滑油泵仅在需要向预润滑油油箱泵入润滑油的时候才工作,当预润滑油油箱达到所需压力或润滑油量的时候就停止工作。

进一步的,预润滑油油箱为气压式预润滑油油箱。

进一步的,低位油箱内设置低液位报警传感器19。

进一步的,预润滑油油箱内设置压力传感器20。

进一步的,低位油箱设置高位传感器。

预润滑油油箱的容积应能满足以下条件:排出的润滑油能填满机带润滑油泵到所有润滑点之间的管道空腔,也能在润滑油滤器空的状态下填满,即需要合适的余量。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预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1)从预润滑油油箱到发动机上的接口位置位于:机带润滑油泵和滑油滤器之前的管路,从预润滑油油箱到发动机之间的管路设置截止阀,预润滑时打开此截止阀,使润滑油从预润滑油油箱流入发动机;通常的机带润滑油泵是转子和齿轮式的,润滑油不能从此油泵流入油底壳,而是通过滑油滤器流入机体内的润滑点;一旦发动机起动,润滑点能马上建立油膜,继而机带油泵泵送的润滑油持续润滑各润滑点,从而避免冷起动状态下的发动机干摩擦导致的磨损。

润滑油滤器上通常设置了过压保护机构,即减压阀,即压力超过滑油滤器允许的压力后,润滑油会旁通进入油底壳,因此不用担心预润滑系统会破坏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

(2)由于预润滑的润滑油流入油底壳之后,油底壳的油位上升,一旦超过溢流口,则会从溢流口流入低位油箱;低位油箱内设置低液位报警传感器,预润滑油油箱内设置压力传感器,一旦此预润滑油油箱中的液位降低且预润滑油油箱。

(3)从低位油箱到预润滑油油箱之间设置管道连接,并装备一台预润滑油泵,每次发动机起动成功后,可延时一段时间,以便润滑油流入低位油箱;或者在低位油箱设置高位传感器,达到设定液位预润滑油泵即工作,将润滑油泵入预润滑油油箱,当预润滑油油箱达到设定压力或液位时,预润滑油泵停止工作。

(4)每次发动机起动前,或者发动机停机超过一段时间,按下起动按钮,预润滑油油箱到发动机之间的截止阀打开,预润滑油油箱的润滑油流入发动机润滑油道对发动机进行预润滑,发动机再进入起动程序。

(5)每次更换润滑油的时候需要将低位油箱和预润滑油油箱里的润滑油一起更换。

传统的预润滑油泵是停机时断续工作,直接对发动机的润滑点进行润滑,发动机不起动的时候此预润滑没有任何的作用,而对预润滑起作用的只有其在起动前的1小时以内的工作,而且通常选用的预润滑油泵排量较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建立所需的预润滑油压。

此系统的预润滑油泵不像传统的预润滑油泵那样直接对发动机的润滑点进行润滑,而是用于输送润滑油到预润滑油油箱并使之达到合适的压力,而此预润滑系统是密封的,可以长时间保持压力,一旦按下发动机起动按钮,则预润滑的截止阀立刻打开,预润滑油会以较高的压力和流量很快流到润滑点,完成预润滑动作,此时发动机也会很快起动,从而达到及时的预润滑效果,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