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阀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9091发布日期:2021-04-06 12:3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向阀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向阀总成,属于单向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单向阀又叫止逆阀或止回阀,其作用是只允许流体向一个方向流动,如果出现逆流时,阀门即自动关闭,可以防止高压流体窜入低压系统。

由于发动机存在机油乳化和机油消耗高等问题,发动机的通风系统中一般会设计有单向阀,且单向阀一般布置在进气系统的管路与发动机之间,起控制气流单向流动的作用,以防止气体从进气系统中流入发动机内。目前,挺杆一端为整片式设计,导致气体流量过小,使得气体流量测试不达标。另外气流压力对挺杆进行推动时,弹簧容易上下窜动,导致气体流量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单向阀总成,在实现单向阀功能的前提下,使得气体流量测试达标,且对弹簧具有径向限位作用,保证气体流量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向阀总成,包括缸体连接件和气管连接件,两者相互连接并导通,所述缸体连接件内水平设置挺杆,所述挺杆上设置分流单元,所述挺杆一端套设弹簧,所述挺杆另一端设于气管连接件内,所述分流单元进口与气管连接件连通,所述分流单元出口与缸体连接件连通;所述分流单元进口侧设有阀片,所述阀片设于挺杆上,使得所述阀片将管连接件与分流单元进口隔断;气体由气管引入所述气管连接件,所述气管连接件内的气流压力推动挺杆向气体流动方向水平移动、弹簧压缩,带动阀片同步移动,使得气管连接件与分流单元进口连通,气管连接件的气体由分流单元流向缸体连接件后流出;后通过所述弹簧自复位,带动挺杆、阀片复位。

所述气管连接件出气端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气管连接件内腔之间具有第一环向间隙,所述第一定位件通过多个第一支撑件固定于气管连接件内,多个所述第一支撑件环向均匀间隔设置,相邻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构成第一出气口,所述气管连接件内的气体由第一出气口流出;所述第一定位件上开设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内设置带有阀片的挺杆端部。

所述缸体连接件内设有竖向设置第二定位件,所述弹簧设于分流单元与第二定位件之间;所述第二定位件与缸体连接件内腔之间具有第二环向间隙,所述第二定位件通过多个第二支撑件与缸体连接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环向均匀间隔设置,使得相邻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构成第二出气口,所述缸体连接件内的气体由第二出气口流出;所述第二定位件上开设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内设置挺杆另一端部。

所述分流单元包括多个第一分流杆,多个所述第一分流杆沿挺杆径向均匀间隔设置,相邻所述第一分流杆之间分别设有第二分流杆,且所述第二分流杆分别沿挺杆径向均匀间隔设置,相邻所述第一分流杆和第二分流杆之间构成分流通道。

所述第一分流杆的宽度大于第二分流杆的宽度。

所述第一分流杆为l型结构件,对弹簧具有径向限位作用。

所述气管连接件上设置旁通件,所述旁通件上开设旁通孔,所述旁通孔内设有金属环。

所述旁通件上设有若干加强筋。

所述缸体连接件和气管连接件分别沿轴向开设多个环形凹槽,多个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种单向阀总成,在缸体连接件内设置带有分流单元的挺杆,气体由气管引入气管连接件内,气管连接件内的气流压力推动挺杆向气体流动方向水平移动、弹簧压缩,带动阀片同步移动,使得气管连接件与多个分流通道连通,气管连接件的气体经第一出气口流入分流通道,分流通道对气体进行分流后流入缸体连接件,后由第二出气口流入发动机缸体。气管内停止供气时,通过弹簧自复位带动挺杆、阀片复位。当气体反向流动时,阀片受气流作用紧贴于气管连接件,实现反向密封。本申请不仅实现了单向阀的作用,而且保证了气体流量要求,实现了气体流量测试指标。分流单元的l型的第一分流杆对弹簧具有径向限位作用,防止弹簧上下偏移,保证气体流量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单向阀总成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单向阀总成的三维分解图;

图3为气管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4为缸体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5为挺杆的三维示意图;

图6为挺杆的侧视图;

图中1缸体连接件、2密封圈、3第二定位件、3.1第二支撑件、4挺杆、4.1第二分流杆、4.2第一分流杆、5第一定位件、5.1第一支撑件、6气管连接件、7阀片、8弹簧、9旁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单向阀总成,包括缸体连接件1和气管连接件6,缸体连接件1与气管连接件6配合连接并导通。气管连接件6出气端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定位件5,第一定位件5与气管连接件6内腔之间具有第一环向间隙,第一环向间隙内设有2个第一支撑件5.1,第一支撑件5.1环向均匀间隔设置,且第一支撑件5.1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件5和气管连接件6内壁连接,使得相邻第一支撑件5.1之间构成第一出气口,第一定位件5中心开设第一定位孔。缸体连接件1内设有竖向设置第二定位件3,第二定位件3与第二进气通道之间具有第二环向间隙,第二环向间隙内设有3个第二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1环向均匀间隔设置,且第二支撑件3.1两端分别与第二定位件3和缸体连接件1内壁连接,使得相邻第二支撑件3.1之间构成第二出气口,第二定位件3中心开设第二定位孔。缸体连接件1内水平设置挺杆4,将挺杆4一端设于第一定位孔内,挺杆4另一端设于第二定位孔内。靠近第二定位件3侧的挺杆4一端套设弹簧8,挺杆4另一端设置分流单元,使得弹簧8设于第二定位件3和分流单元之间。分流单元进口与气管连接件6连通,分流单元出口与缸体连接件1连通;分流单元进口侧设有阀片7,使得阀片7设于缸体连接件1与气管连接件6配合连接处,并将阀片7套于挺杆4另一端,使得阀片7将气管连接件6与分流单元进口隔断。气管连接件6与气管连接,缸体连接件1与发动机缸体连接,缸体连接件1和气管连接件6分别沿轴向开设多个环形凹槽,多个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8,对连接处起密封作用。气体由气管引入气管连接件6内,气管连接件6内的气流压力推动挺杆4向气体流动方向水平移动、弹簧8压缩,带动阀片7同步移动,使得气管连接件6与分流单元进口连通,气管连接件6的气体经第一出气口流向分流单元分流后流入缸体连接件1,后由第二出气口流出。当气管内停止供气时,通过弹簧8自复位,带动挺杆4、阀片7复位。当气体反向流动时,阀片7受气流作用紧贴于气管连接件,实现反向密封。

如图5、6所示,上述分流单元包括3个l型的第一分流杆4.2,3个l型的第一分流杆4.2沿挺杆4径向均匀间隔设置,对弹簧8具有径向限位作用,防止弹簧8压缩时上下窜动,保证气体流量均匀性。相邻第一分流杆4.2之间分别设有第二分流杆4.1,且第二分流杆4.1分别沿挺杆4径向均匀间隔设置,相邻第一分流杆4.2和第二分流杆.1之间构成分流通道。第一分流杆4.2的宽度大于第二分流杆4.1的宽度。在挺杆4上设置分流单元,保证了气体流量要求,实现气体流量测试达标。

如图2所述,气管连接件6上设置旁通件9,旁通件9上开设旁通孔,旁通孔内设有金属环,金属环内穿设螺栓使之与发动机缸体固定。旁通件9上设有若干加强筋,加强气管连接件的强度。

本申请中气管连接件一端与气管连接,气管连接件另一端与缸体连接件配合连接,缸体连接件插设于发动机缸体。在缸体连接件内设置带有分流单元的挺杆,气体由气管引入气管连接件内,气管连接件内的气流压力推动挺杆向气体流动方向水平移动、弹簧压缩,带动阀片同步移动,使得气管连接件与多个分流通道连通,气管连接件的气体经第一出气口流入分流通道,分流通道对气体进行分流后流入缸体连接件,后由第二出气口流入发动机缸体。气管内停止供气时,通过弹簧自复位,带动挺杆、阀片复位。当气体反向流动时,阀片受气流作用紧贴于气管连接件,实现反向密封。本申请不仅实现了单向阀的作用,而且保证了气体流量要求,实现了气体流量测试指标。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