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模、芯铸钢斗齿模具、制造方法及其铸钢斗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729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模、芯铸钢斗齿模具、制造方法及其铸钢斗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铸钢斗齿、制造方法及模具,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模、芯铸 钢斗齿模具、制造方法及其铸钢斗齿。
背景技术
斗齿主要应用在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设备上,斗齿的性能要求如强度、韧性、 硬度、耐磨性,内部组织要求不得有气泡、縮孔、疏松、砂眼等以及尺寸形状 要求,关系到斗齿的使用寿命和安装性能。因此在材质选择方面应满足理化性 能指标,在制造方法方面也应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现有的铸钢斗齿通常采用 砂型铸造方法制作,但是存在许多弊端砂型制作复杂、清砂困难;铸造消耗 大量石英砂和化学辅料;钢水的利用率低,产品合格率低,成本较高;污染严 重;而斗齿强度、耐磨性却不理想,又易于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模、芯铸钢斗齿模具、制造方法及其铸钢斗齿,利用 金属模、金属芯及特殊结构,附以耐高温涂料铸造斗齿,解决现有砂型铸造斗 齿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采用金属模、芯铸钢斗齿模具,在模具的垫板上面中间固定有金属 胎芯和胎芯连接板,金属胎芯两侧安置金属外胎模,在金属胎芯两侧和金属外 胎模之间形成倒"人"字形斗齿模腔,在斗齿模腔"人"字形交叉处装有浇迕 水口。
所述垫板上端有固定的转轴。
所述金属外胎模上端有轴孔插在转轴上,可转动;金属外胎模下端装有开 合柄。
所述金属外胎模上端开合处有金属外胎模脱模角。
本发明采取的制造方法是浇注前在胎具内部喷或刷耐高温涂料;浇注时将 熔融的钢液注满浇注水口、补縮,钢液冷却后后成铸钢斗齿;分别向左、右转 动左、右两块金属外胎模,随着金属外胎模转动,金属外胎模脱模角推动铸钢 斗齿相对金属胎芯滑动,自动滑脱出金属胎芯,完成脱模;之后转入热处理工 序。
本发明的铸钢斗齿性能指标 抗拉强度(Rm): 1100MPa 1600MPa; 冲击韧性(Aku): 20J 40J; 洛氏硬度(HRC): 45 52;
3耐磨性不少于36小时; 内部无气泡、縮孔、疏松、砂眼等; 尺寸精度高。
本发明金属模、芯铸钢斗齿模具结构简单、合理;制造过程既可以人工操 作,也可以机械操作;铸钢斗齿无縮孔、疏松、砂眼等,抗拉强度和耐磨性比 砂型铸造斗齿提高15% 25%;消耗低,生产效率高、省掉铸造用砂及化学辅料, 综合成本下降20% 40%,使环保得到根本性改善;该技术还可应用到其它铸钢、 铸铁产品中。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金属模、芯铸钢斗齿模具示意图。
图中标注号说明开合柄1、垫板2、金属外胎模3、浇注水口 4、斗齿模 腔5、金属胎芯6、金属外胎模脱模角7、转轴8、胎芯连接板9。
具体实施例方式
由图1所示,金属模、芯铸钢斗齿模具的垫板2上部中间阖定连接金属胎 芯6和胎芯连接板9,在金属胎芯6两侧安置金属外胎模3,在垫板2上端有固 定的转轴7,金属外胎模3上端有轴孔插在转轴8上,可以转动;在金属胎芯6 两侧和金属外胎模3之间的空腔形成倒"人"字形斗齿模腔5,用于浇注成形铸 钢斗齿;在斗齿模腔5的"人"字形交叉处安装有浇注水口 4,浇注口 4的高度 稍高于金属胎芯6和金属外胎模3的高度。
金属胎芯6和金属外胎模3通常采用普通铸铁,其熔点在130(TC,铸钢斗 齿通常采用工模具钢,其熔点在162(TC,为防止金属胎芯6和金属外胎模3表 面溶化,在浇注前在胎具内部金属胎芯6和金属外胎模3表面喷或刷耐高温涂 料;将熔融的工模具钢液注入浇注水口 4、注满斗齿模腔5,由于浇注口4的高 度稍高于金属胎芯4和金属外胎模3的高度,可以充分补縮。李垫板2上端有 固定的转轴8,金属外胎模3上端有轴孔插在转轴8上,可以转云力;金属外胎模 3下端装有开合柄1,可以人工操作,也可以机械操作。当钢液冷却后铸钢斗齿 可以脱模时,扳开两个开合柄l,分别向左、右转动左、右两块金属外胎模3, 随着金属外胎模3转动,金属外胎模脱模角7推动铸钢斗齿滑动,使铸钢斗齿 之后即可自动滑脱出金属胎芯6,完成脱模;铸钢斗齿放置指定位置或转入下道 热处理工序。
经过对铸钢斗齿产品样品力学性能试验和低倍组织检验,结果如下
样品1:
抗拉强度(Rm) 1560MPa; 冲击韧性(Aku) 26J; 洛氏硬度(HRC) 52;耐磨性40小时;
内部无气泡、縮孔、疏松、砂眼等; 尺寸精度高。
以上均高于砂型铸造斗齿。 样品2:
抗拉强度(Rm) 1420MPa; 冲击韧性(Aku) 31J; 洛氏硬度(HRC) 49; 耐磨性38小时;
内部无气泡、縮孔、疏松、砂眼等; 尺寸精度高。
以上均高于砂型铸造斗齿。 样品3:
抗拉强度(Rm) 1210MPa; 冲击韧性(Aku) 38J; 洛氏硬度(HRC) 47; 耐磨性37小时;
内部先气泡、縮孔、疏松、砂眼等; 尺寸精度高。
以上均高于砂型铸造斗齿。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模、芯铸钢斗齿,其特征在于抗拉强度(Rm)1100MPa~1600MPa;冲击韧性(Aku)20J~40J;洛氏硬度(HRC)45~52;耐磨性不少于36小时;内部无气泡、缩孔、疏松、砂眼等;尺寸精度高。
2、 一种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模、芯铸钢斗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造方法是浇注前在胎具内部喷或刷耐高温涂料;浇注时蒋熔融的钢液注 满浇注水口、补縮,钢液冷却后成铸钢斗齿;分别向左、右转动左、右两块金 属外胎模,铸钢斗齿滑脱出金属胎芯,完成脱模;之后转入热处理工序。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金属模、芯铸钢斗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铸钢斗齿滑脱出金属胎芯,是随着金属外胎模转动,金属外胎模脱模角推动 铸钢斗齿相对金属胎芯滑动,之后自动滑脱出金属胎芯。
4、 一种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模、芯铸钢斗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模具的垫板上面中间固定有金属胎芯和胎芯连接板,金属胎芯两侧安置金属 外胎模,在金属胎芯两侧和金属外胎模之间形成倒"人"字形斗齿模腔,在斗 齿模腔"人"字形交叉处装有浇注水口。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金属模、芯铸钢斗齿的制造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上端有固定的转轴。 '
6、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金属模、芯铸钢斗齿的制造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外胎模上端有轴孔插在转轴上,可转动;金属外胎模下端装有开合柄。
7、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金属模、芯铸钢斗齿的制造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胎模上端开合处有金属外胎模脱模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模、芯铸钢斗齿模具、制造方法及其铸钢斗齿,解决砂型铸造斗齿存在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模具是在金属胎芯两侧和金属外胎模之间形成倒“人”字形斗齿模腔,在斗齿模腔“人”字形交叉处设置浇注水口;金属外胎模上端有轴孔插在垫板上端的固定转轴上可转动,上端开合处有脱模角,下端装有开合柄。制造方法是浇注前在胎具内部喷刷耐高温涂料;浇注钢液冷却后成铸钢斗齿,打开开合柄分开两块金属外胎模,脱模角推动铸钢斗齿滑脱出金属胎芯,完成脱模。本发明模具结构简单、合理;制造过程可以人工或机械操作;铸钢斗齿无缩孔、疏松、砂眼等,抗拉强度和耐磨性比砂型铸造斗齿提高15%~25%;生产效率高,改善环保,综合成本下降20%~40%。
文档编号E02F9/28GK101446097SQ20081022868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1日
发明者陈宏毅 申请人:陈宏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