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329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压缩机领域,具体是一种设置有回油通道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涡旋压缩机中的冷冻油的流路为先从涡旋压缩机底部油池中的冷冻油抽入曲轴油孔中,然后冷冻油经机架油窝进入动涡旋盘与定涡旋盘之间的压缩腔中,但压缩腔中的冷冻油油量不能过多,必须控制,因此一部分冷冻油通过机架中的径向回油孔和回油装置回到压缩机底部油池。现有的回油装置为设置于电动马达定子铁芯上的避让槽和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的回油通道,而电动马达定子上设置避让槽的结构,影响了马达的电动效率,进而影响到整个压缩机的效率。同时此种回油通道长度较长,又穿过定子铁芯,在压缩机的装配过程中容易与定子铁芯或压缩机壳体发生干涉,影响装配精度。在压缩机运转过程,原有的回油装置与压缩机壳体接触容易引起内部异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有回油通道的涡旋压缩机,解决现有涡旋压缩机回油通道影响涡旋压缩机电机效率和易造成压缩机内部异音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压缩机装配过程中的难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曲轴、设置于曲轴下部的电动马达转子、套装于电动马达转子外的电动马达定子铁芯、设置于曲轴顶部的动涡旋盘、设置于动涡旋盘上方与动涡旋盘相互啮合的静涡旋盘和设置于曲轴上且位于动涡旋盘下方的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径向回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外依次套装有第一回油隔板和阶梯环形的第二回油隔板,第一回油隔板是由套装于机架外的环形槽壳和连接于环形槽壳底面的环形隔板组成,环形槽壳的内壁与径向回油孔下方的机架外壁连接形成环形回油油池,第一回油隔板和第二回油隔板之间形成回油通道,第一回油隔板环形槽壳的顶端低于第二回油隔板的顶端,回油通道位于电动马达定子铁芯和电动马达转子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上方。所述的第二回油隔板的顶端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回油隔板环形槽壳的顶端高于径向回油孔的竖直最高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I)、通过在径向回油孔的侧部设置两回油隔板,且两回油隔板之间形成回油管道,径向回油孔流出的冷冻油沿回油管道进入电动马达转子和电动马达定子铁芯之间的间隙流回涡旋压缩机底部油池,无需改变原有电动马达定子铁芯的结构,无需预留避让槽,简化了定子铁芯的加工工艺,保证了压缩机的使用效率;(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在原有涡旋压缩机的结构上加装回油隔板即可,并不影响压缩机壳体内部别的部件的装配。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机架和第一回油隔板、第二回油隔板的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I,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I,设置于壳体I内的曲轴2、设置于曲轴2下部的电动马达转子3、套装于电动马达转子3外的电动马达定子铁芯4、设置于曲轴2顶部的动涡旋盘5、设置于动涡旋盘5上方与动涡旋盘5相互啮合的静涡旋盘6和设置于曲轴2 上且位于动涡旋盘5下方的机架7,机架7上设置有径向回油孔8 ;见图2,机架7外依次套装有第一回油隔板9和阶梯环形的第二回油隔板10,第一回油隔板9是由套装于机架外的环形槽壳和连接于环形槽壳底面的环形隔板组成,环形槽壳的内壁与径向回油孔8下方的机架7外壁连接形成环形回油油池11,第一回油隔板9 和第二回油隔板10之间形成回油通道12,第一回油隔板9环形槽壳的顶端低于第二回油隔板10的顶端,回油通道12位于电动马达定子铁芯4和电动马达转子3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上方。见图I、图2,在涡旋压缩机加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涡旋压缩机中的冷冻油的流路为涡旋压缩机底部油池13中的冷冻油先抽入曲轴油孔14中,然后冷冻油经机架油窝15进入动涡旋盘5与定涡旋盘6之间的压缩腔16中,压缩腔16中的部分冷冻油通过机架7中的径向回油孔8流出进入回油油池11中,当回油油池11油量不停上升直至油池满后回油油池11中的冷冻油流入第一回油隔板9和第二回油隔板10形成回油通道12中, 沿着回油通道12流入电动马达定子铁芯4和电动马达转子3之间的间隙中,顺着间隙最后流入涡旋压缩机底部油池13中。
权利要求1.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带有曲轴油孔的曲轴、设置于曲轴下部的电动马达转子、套装于电动马达转子外的电动马达定子铁芯、设置于曲轴顶部的动涡旋盘、 设置于动涡旋盘上方与动涡旋盘相互啮合的静涡旋盘、设置于曲轴上且位于动涡旋盘下方的机架和设置于壳体内且位于底部的油池,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径向回油孔,所述的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相互啮合形成压缩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外依次套装有第一回油隔板和阶梯环形的第二回油隔板,第一回油隔板是由套装于机架外的环形槽壳和连接于环形槽壳底面的环形隔板组成,环形槽壳的内壁与径向回油孔下方的机架外壁连接形成环形回油油池,第一回油隔板和第二回油隔板之间形成回油通道,第一回油隔板环形槽壳的顶端低于第二回油隔板的顶端,回油通道位于电动马达定子铁芯和电动马达转子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回油隔板的顶端与机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回油隔板环形槽壳的顶端高于径向回油孔的竖直最高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其机架上设置有径向回油孔,机架外依次套装有第一回油隔板和阶梯环形的第二回油隔板,第一回油隔板是由套装于机架外的环形槽壳和连接于环形槽壳底面的环形隔板组成,环形槽壳的内壁与径向回油孔下方的机架外壁连接形成环形回油油池,第一回油隔板和第二回油隔板之间形成回油通道,第一回油隔板环形槽壳的顶端低于第二回油隔板的顶端,回油通道位于电动马达定子铁芯和电动马达转子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隔板的设置,形成一个新的回油通道,解决了原有回油装置需要在定子铁芯开设避让槽结构从而造成压缩机电机效率降低的问题,同时有利于降低噪音,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降低了压缩机的装配难度。
文档编号F04C29/00GK202348668SQ201120464410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2日
发明者许世璋, 黄志刚 申请人:安徽美芝压缩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