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吸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193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真空吸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吸盘,尤其是涉及ー种真空吸盘。
背景技术
目前,在搬运大面积平板玻璃、橡胶板等产品时,由于这类产品面积大,重量大,传统的手工搬运常导致产品破碎或严重变形,给商家造成经济损失,同时还引发了安全隐患,并且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种真空吸盘,解决手工搬运大面积平板玻璃、橡胶板等产品易破碎或变形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ー种真空吸盘,它包括吸盘外圈、吸盘内圏、手柄、支架和真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架上,支架通过螺钉固定在吸盘内圈上,所述的真空发生装置包括按钮、排气管、橡皮塞和气孔,所述的排气管穿过橡皮塞与气孔连接,按钮与排气管相连接,并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操作不安全、效率低的缺点,提供了ー种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的真空吸盘。所述的吸盘外圈的直径为250 350mm。所述的吸盘内圈的直径为200 300mm。所述的手柄为圆柱形,长度为150 200mm、直径为30 50mm。所述的气孔设置在吸盘外圈上,与排气管相连并穿过橡皮塞。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手工搬运大面积玻璃等操作不安全、工作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了ー种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的真空吸盘,实施方便,避免了产品破损,降低了操作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图中1.吸盘外圏、2.吸盘内圏、3.手柄、4.支架、5.按钮、6排气管、7.橡皮塞、
8.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如附图所示,ー种真空吸盘,它包括盘体及真空发生装置,所述盘体包括吸盘外圈I、吸盘内圈2、手柄3、支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3焊接在支架4上,支架4通过螺钉固定在吸盘内圈2上;所述的真空发生装置包括按钮5、排气管6、橡皮塞7和气孔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6穿过橡皮塞7与气孔8相连接,按钮5与排气管6相连接,真空发生装置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4上。所述的吸盘外圈I的直径为300_。所述的吸盘内圈2的直径为260mm。所述的手柄3为圆柱形,长度为180mm、直径为35mm。所述的气孔8设置在吸盘内圈2的底部,其直径为12_,在气孔8的外部设有防护网,防止杂物被吸入。[0017]本实用新型实施方便,避免了搬运时产品破损,且安全性高,降低了操作成本,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1.ー种真空吸盘,它包括盘体及真空发生装置,所述盘体包括吸盘外圈(I)、吸盘内圈(2)、手柄(3)、支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3)焊接在支架⑷上,支架⑷通过螺钉固定在吸盘内圈(2)上;所述的真空发生装置包括按钮(5)、排气管¢)、橡皮塞(7)和气孔(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出)穿过橡皮塞(7)与气孔(8)相连接,按钮(5)与排气管(6)相连接,真空发生装置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4)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盘外圈(I)的直径为250 350mmo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干所述的吸盘内圈(2)的直径为200 300mmo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干所述的手柄(3)为圆柱形,长度为150 200mm、直径为 30 50mm。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孔(8)设置在吸盘内圈(2)的底部,其直径为10 15_,在气孔⑶的外部设有防护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吸盘,它包括吸盘外圈(1)、吸盘内圈(2)、手柄(3)、支架(4)和真空发生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3)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架(4)上,支架(4)通过螺钉固定在吸盘内圈(2)上,所述的真空发生装置(5)包括按钮(6)、排气管(7)、橡皮塞(8)和气孔(9),所述的排气管(7)穿过橡皮塞(8)与气孔(9)连接,按钮(6)与排气管(7)相连接,并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4)上。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手工搬运大面积玻璃等操作不安全、工作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真空吸盘,实施方便,并降低了操作成本。
文档编号F16B47/00GK202402454SQ20122000479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9日
发明者彭常龙 申请人:彭常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