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组件和离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445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弹簧组件和离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组件和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合器装置。



背景技术:

从EP 1 382 872 A1已知一种多片式离合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弹簧组件和一种改进的离合器装置。

该任务借助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组件和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合器装置来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有利的实施方式。

认识到,能够由此提供一种改进的弹簧组件,该弹簧组件以能围绕旋转轴线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并且包括第一弹簧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弹簧元件。第一弹簧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弹簧舌,并且第二弹簧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弹簧舌。第一弹簧元件在周向方向上邻接到第一弹簧舌上具有第一缺口。第二弹簧舌穿过第一缺口。

这个构型的优点是,尤其紧凑地构造所述弹簧组件,并且所述两个弹簧元件能使用一个共同的(轴向的和径向的)安装空间。由此能使在其中布置所述弹簧组件的离合器装置尤其紧凑地构造。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簧元件具有另一第一弹簧舌。所述第一缺口布置在第一弹簧舌与另一第一弹簧舌之间。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弹簧元件具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在周向方向上邻接到第二弹簧舌上布置。第一弹簧舌穿过第二缺口。由此第一和第二弹簧元件能嵌套地布置,使得所述弹簧组件在轴向上只需尤其小的结构空间。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缺口具有第一缺口轮廓,其中,第一缺口轮廓与第二弹簧舌间隔地布置。以这种方式保证,在第一和/或第二弹簧元件弹入时,所述弹簧舌不会相互摩擦。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簧元件具有第一边缘区段。第一弹簧舌借助固定端部与第一边缘区段连接。第一边缘区段具有第一贴靠面,并且第一弹簧舌在第一自由端部上具有第二贴靠面。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弹簧元件具有第二边缘区段。第二弹簧舌借助第二固定端部与第二边缘区段连接。第二边缘区段具有第三贴靠面,并且第二弹簧舌在第二自由端部上具有第四贴靠面。第一弹簧元件的贴靠面和第二弹簧元件的贴靠面分别布置在一个共同的旋转平面中。

第一贴靠面和第四贴靠面布置在弹簧组件的一个共同第一侧面上,并且第二贴靠面和第三贴靠面布置在弹簧组件的一个共同的、在轴向上与第一侧面对置地布置的第二侧面上。替代地,第一贴靠面和第三贴靠面布置在弹簧组件的一个共同的第一侧面上,并且第二贴靠面和第四贴靠面布置在弹簧组件的、一个共同的、与第一侧面轴向地对置布置的第二侧面上。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簧元件和第二弹簧元件至少区段地轴向重叠加地和径向重叠地布置。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合器装置具有第一离合器单元和第二离合器单元。第一离合器单元具有第一摩擦组和带有第一操纵元件的第一操纵装置。第二离合器单元具有第二摩擦组和带有第二操纵元件的第二操纵装置。第一操纵装置构造成,提供第一操纵力。第一操纵元件传递第一操纵力到第一摩擦组上。第二操纵装置构造成,提供第二操纵力。第二操纵元件传递第二操纵力到第二摩擦组上。所述弹簧组件如上所述地构造,其中,第一弹簧元件与第一操纵元件耦合,并且第二弹簧元件与第二操纵元件耦合。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合器装置具有支撑元件,其中,所述操纵元件中的一个的支撑元件与配属于该操纵元件的弹簧元件耦合。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示出了穿过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半纵剖面图;

图2示出了在图1中示出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局部;

图3示出了沿着在图2中示出的剖面A-A穿过在图2中示出的离合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穿过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半纵剖面的局部;

图5示出了沿着在图4中示出的剖面A-A穿过在图4中示出的离合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穿过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半纵剖面的局部;

图7示出了穿过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半纵剖面的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穿过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10的纵向半剖面图。

离合器装置10包括第一离合器单元15和第二离合器单元20。离合器单元15、20以能围绕旋转轴线25旋转的方式支承。离合器装置10具有输入侧30和输出侧35。输入侧30构造成,与往复活塞发动机的输出侧扭矩锁合地连接。

第一离合器单元15具有第一毂40,并且第二离合器单元20具有第二毂45。在此,第一毂40和第二毂45构成离合器装置10的输出侧35。第一毂40有利地提供向变速装置的第一变速器输入轴50(虚线地示出)的扭矩锁合的连接。第二毂45有利地提供向变速装置的第二变速器输入轴55(虚线地示出)的扭矩锁合的连接。

第一离合器单元15有利地包括第一摩擦组60。第二离合器单元20有利地具有第二摩擦组65。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摩擦组60例如有利地与第二摩擦组65轴向错开地布置。在此,所述两个摩擦组60、65径向重叠地布置。关于径向重叠在此理解为,投影到垂直于旋转轴线25设置的旋转平面中的至少两个部件在该旋转平面中重合。即,如果例如第一摩擦组60和第二摩擦组65投影到所述旋转平面中,则所述第一摩擦组和第二摩擦组重合。这种布置一般称作轴向双离合器。也能设想,离合器装置10构造为径向双离合器,对于该径向双离合器,第一摩擦组60和第二摩擦组65在径向上彼此错开地布置。在此能设想,第一摩擦组60和第二摩擦组65在轴向上至少区段地重叠。在此,关于轴向重叠理解为,两个部件投影到设置旋转轴线25的平面中,并且在投影的情况下在该平面中至少区段地重合。

两个摩擦组60、65分别具有第一摩擦副70和第二摩擦副75。所述摩擦副70、75以堆叠的方式布置。在此,第一摩擦副70有利地构造为无衬片的摩擦片,同时相对地,第二摩擦副75构造为衬片摩擦片。当然也能设想摩擦副70、75的其他构型。在此第一摩擦副70有利地具有第一外齿部80,并且第二摩擦副75有利地具有第一内齿部85。

第一离合器单元15有利地具有第一摩擦片支架90和第二摩擦片支架110。第一摩擦片支架90和第二摩擦片支架110构成第一环形间隙,其中,在第一环形间隙中布置第一摩擦组60。

第一摩擦片支架优选构造为外离合器片支架。第一摩擦片支架90具有径向区段95和轴向区段100。径向区段95在径向内侧与输入侧30连接。径向区段95在径向外侧与轴向区段100连接。轴向区段100具有第二内齿部105。第二内齿部105对应于第一摩擦副70的第一外齿部80构造。第一外齿部80配合到第二内齿部105中。由此第一摩擦副70扭矩锁合地与第一摩擦片支架90连接,并且在轴向上能相对于第一摩擦片支架90移动。

此外,第一离合器单元15具有第二摩擦片支架110。第二摩擦片支架110优选类似于摩擦片支架90罐形地构造。在此,第二摩擦片支架110构造为内摩擦片支架。第二摩擦片支架110在径向内侧与第一毂40扭矩锁合地连接。第二摩擦片支架110在径向外侧具有第二外齿部115。第二外齿部115对应于第一摩擦组65的第二摩擦副75的第一内齿部85构造。第二外齿部115和第一内齿部85互相配合到彼此中,使得第二摩擦副75与第二摩擦片支架110扭矩锁合地连接,并且在轴向上能相对于第二摩擦片支架110移动。

第二离合器单元20类似于第一离合器单元15地构造。第二离合器单元20具有第三摩擦片支架120和第四摩擦片支架125。第三摩擦片支架120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构造为第一摩擦片支架90的轴向区段100的轴向延伸部。由此第一摩擦片支架90和第三摩擦片支架120能一体地且材料一致地构造,并且因此减少离合器装置10的构件数量。也能设想,第三摩擦片支架120和第一摩擦片支架90是离合器装置10的不同构件。在此,第三摩擦片支架120有利地与第一摩擦片支架90扭矩锁合地耦合。

第三摩擦片支架120和第四摩擦片支架125构成第二环形间隙,其中,在第二环形间隙中布置第二摩擦组65。第三摩擦片支架120具有第三内齿部130。第三内齿部130对应于第二摩擦组65的第一摩擦副70的第一外齿部80构造。在此,第三内齿部130能与第一摩擦片支架90的第二内齿部105相同地构造。第四摩擦片支架125具有第三外齿部135。第三外齿部135对应于第二摩擦组65的第二摩擦副75的第一内齿部85构造。在此,第三外齿部135能与第二摩擦片支架110的第二外齿部115相同地构造。也能以其他形式地构造第三外齿部135。第二摩擦组65的第二摩擦副75的第一内齿部85配合到第三外齿部135中,使得第二摩擦组65的第二摩擦副75扭矩锁合地与第四摩擦片支架125连接。第四摩擦片支架125在径向内侧与第二毂45连接。

第一离合器单元15具有第一操纵装置140。第二离合器单元20具有第二操纵装置145。操纵装置140、145按照中心分离单元146(也称为CSC同心从动缸,Concentric Slave Cylinder)的形式组合地构造。第一和/或第二操纵装置140、145也能以其他形式地构造。操纵装置140、145尤其能在空间上分开地构造。

第一操纵装置140具有第一操纵元件150、第一压力室155、第一轴承160和第一压力活塞165。第一压力室155布置在中心分离单元146的分离器壳体169中。第一压力室155通过第一压力活塞165和分离器壳体169区段地限界。优选在轴向上在第一压力活塞165和第一操纵元件150的径向内置端部170之间布置第一轴承160。第一压力室155能通过未示出的管线液压地与控制器连接。

第一操纵元件150在径向内侧从第一轴承160径向向外一直延伸到第一摩擦组60。通过所述管线从控制器导入加载以第一操纵力F1的压力流体到第一压力室155中,用于操纵第一离合器单元15。第一压力活塞165传递第一操纵力F1到第一轴承160中。第一轴承160传递第一操纵力F1并且提供在第一操纵元件150与第一压力活塞165之间的转速补偿。第一操纵元件150从径向内部向着径向外部传递第一操纵力F1到第一摩擦组60。第一操纵元件150导入第一操纵力F1到第一摩擦组60中。

第一摩擦片支架90的径向区段95提供与第一操纵力F1对应的第一反力FG1。借助第一反力FG1和第一操纵力F1使第一摩擦组60的摩擦副70、75相互挤压,从而使所述摩擦副构成摩擦锁合。通过该摩擦锁合使第一摩擦片支架90扭矩锁合地与第二摩擦片支架110连接。由此能从输入侧30通过第一摩擦片支架90和第一摩擦副70传递扭矩M到第二摩擦副75上。从第二摩擦副75导入扭矩M到第二摩擦片支架110中。第二摩擦片支架110导入扭矩M到第一毂40中,扭矩M从该第一毂中输出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50上。

第二操纵装置145与第一操纵装置140类似地构造。第二操纵装置145具有第二操纵元件175、第二压力室180、第二轴承185和第二压力活塞190。第二压力活塞190和中心分离器壳体169优选区段地限制第二压力室180。在此,第二压力室180能通过未示出的管线与控制器液压地连接。

在此,第二轴承185轴向地布置在第二压力活塞190和第二操纵元件175的、径向内置的第二端部195之间。

通过所述管线从控制器导入加载以第二操纵力F2的压力流体到第二压力室180中,用于操纵第二离合器单元20。第二压力活塞190传递第二操纵力F2到第二轴承190中。第二轴承190传递第二操纵力F2并且提供在第二操纵元件175和第二压力室190之间的转速补偿。第二操纵元件175从径向内部向着径向外部传递第二操纵力F2到第二摩擦组65。第二操纵元件175导入第二操纵力F2到第二摩擦组65中。

第二离合器单元20在轴向上在第一摩擦组60与第二摩擦组65之间具有隔离元件200。隔离元件200与第三摩擦片支架120耦合。隔离元件200提供第二反力FG2。借助第二反力FG2和第二操纵力F2使第二摩擦组65的第一摩擦副70和第二摩擦副75在轴向上相互挤压,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摩擦副构成摩擦锁合并且扭矩锁合地使第三摩擦片支架120与第四摩擦片支架125耦合。通过这种方式能从输入侧30通过第一摩擦片支架90传递扭矩M到第三摩擦片支架120上。第三摩擦片支架120通过第二摩擦组65传递扭矩M到第四摩擦片支架125上。第四摩擦片支架125径向向内导引扭矩M并且传递该扭矩到第二毂45上。扭矩M从离合器装置10通过第二毂45导入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55中。

离合器装置10具有弹簧组件205,用于释放(Lüften)摩擦组60、65的摩擦副70、75和压力活塞165、190的回位。

图2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穿过离合器装置10半纵剖面图的局部。弹簧组件205具有第一弹簧元件210和第二弹簧元件215。弹簧元件210、215构造为碟形弹簧。

第一弹簧元件210具有多个在周向方向上相互间隔地布置的第一弹簧舌220和第一边缘区段225。第一弹簧舌220借助第一固定端部230与第一边缘区段225连接。第一边缘区段225例如在围绕旋转轴线15延伸的圆轨上。第一边缘区段225在背离第一弹簧舌220的第一端侧上具有第一贴靠面245。第一弹簧舌220在第一自由端部235上在背离第一边缘区段225的第二端侧上具有第二贴靠面240。

第二弹簧元件215具有第二边缘区段211和多个在周向方向上相互错开地布置的第二弹簧舌212。在此,第二弹簧舌212借助第二固定端部213与第二边缘区段211连接。

第二边缘区段211在背离第二弹簧舌212的端侧上具有第三贴靠面216。第二弹簧舌212在背离第二边缘区段211的端侧上具有第四贴靠面217。在此,第四贴靠面217邻接到第二弹簧舌212的第二自由端部218上。

第二贴靠面240和第三贴靠面216布置在一个共同的旋转平面中。第一贴靠面245和第四贴靠面217布置在另一旋转平面中。所述另一旋转平面在轴向上与所述旋转平面错开地布置。由此第二贴靠面240和第三贴靠面216布置在弹簧组件205的一个共同的第一侧面上,并且第一贴靠面245和第四贴靠面217布置在弹簧组件205的、与所述第一侧面轴向对置的共同的另一第二侧面上。

第一弹簧元件210倾侧于旋转轴线25倾斜。第二弹簧元件215同样倾侧于旋转轴线25倾斜。在此,第一弹簧元件210也相对于第二弹簧元件215倾斜地布置。在此尤其有利的是,在第一弹簧元件210与第二弹簧元件215之间的斜度是锐角。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边缘区段225与第二边缘区段211例如径向重叠地布置。在此,第一边缘区段225相对于第一弹簧舌220在径向外侧地布置,并且第二边缘区段211相对于第二弹簧舌212径向外侧地布置。

离合器装置10具有第一支撑元件250、第二支撑元件255和优选第三支撑元件260,用于耦合上述示例性的弹簧组件205。第一支撑元件250在径向外侧与第三摩擦片支架120耦合,从而确定地固定第一支撑元件250的轴向位置。此外,第一支撑元件250通过第三摩擦片支架120在周向方向上携动。在此,第一支撑元件250罐形地构造。在此,弹簧组件205布置在第一支撑元件250的罐265中。在此,第一贴靠面245和第四贴靠面217例如贴靠在优选所述罐265中的第一支撑元件250上。

第二支撑元件255优选两件式地实施,并且具有第一支撑元件部件270和第二支撑元件部件275。第一支撑元件部件270至少区段式地短臂形地构造,并且在轴向上穿过设置在第二操纵元件175中的缺口280。借助第一纵向端部285,第一支撑元件部件270与第一操纵元件150的第一径向内置端部170耦合。在第二纵向端部290上贴靠第二支撑元件部件275。第二支撑元件部件275环形地构造,在第二支撑元件部件275的背离第二纵向端部290的端侧上优选贴靠第一弹簧元件210的第二贴靠面240。

第三支撑元件260C形地构造,并且使第二操纵元件175与第一弹簧元件210耦合。在此,第一弹簧元件210借助第三贴靠面216优选贴靠在第三支撑元件260上。

图3示出沿着在图2中示出的剖面A-A穿过离合器装置10的横剖面图。为了一目了然的原因,在图3中除了弹簧组件205以外省去示出离合器装置10的其它部件。

在周向方向上在第一弹簧舌220之间,第一弹簧元件210分别具有第一缺口295。第二弹簧元件215在周向方向上在第二弹簧舌212之间在周向方向上分别具有第二缺口300。第一缺口295具有第一缺口轮廓,并且第二缺口300具有第二缺口轮廓。第二弹簧舌212这样穿过第一缺口295:使第二弹簧舌212不与第一缺口295的第一缺口轮廓接触。第一弹簧舌220穿过第二缺口300。在此,这样选择第二缺口轮廓:使第一弹簧舌220与第二缺口轮廓间隔地穿过第二缺口300。由此保证,在操纵第一操纵装置140和/或第二操纵装置145时,弹簧元件210、215能弹入,而不会使弹簧舌212、220相互摩擦。

如果通过第一操纵装置140提供第一操纵力F1,则通过第一压力活塞165使第一操纵元件150在轴向上向左在第一摩擦组60的方向上移动。在此,第一弹簧元件210夹紧并且提供预紧力FS1,该预紧力反作用于第一操纵力F1。如果第一操纵力F1减小,则第一预紧力FS1通过第二支撑元件255挤压第一操纵元件150回到其初始位置,从而使第一摩擦组60尤其快速地释放。由此保证第一离合器单元15可靠且快地空转。

第二弹簧元件215类似于第一弹簧元件210地发挥功能。如果通过第二压力室180使第二操纵力F2从压力活塞165、190导入到第二操纵元件175中,则第二操纵元件175轴向地在弹簧组件205方向上移动。在此,通过第三支撑元件260使第二弹簧元件215夹紧并且提供第二预紧力FS2,该第二预紧力反作用第二操纵力F2。如果为了打开第二离合器单元20,第二操纵力F2收回,则第二弹簧元件215的第二预紧力FS2通过第三支撑元件260在第二压力室180方向上挤压第二操纵元件175。通过这种方式保证,第二摩擦组65能尤其快地空转,并因此尤其快地避免第二摩擦组65的摩擦副70、75磨损。

通过嵌套地布置第一和第二弹簧元件210、215,弹簧组件205需要尤其小的轴向和径向安装空间。由此能尤其紧凑地构造离合器装置10。此外保证,避免弹簧元件210、215相互妨碍。

此外,通过在周向方向上错开地布置弹簧舌212、220,和穿过分别配属于弹簧舌212、220的缺口295、300保证,每个弹簧元件210、215能与另一弹簧元件210、215独立地弹动。

通过上述的弹簧组件205构型保证,第一和第二弹簧元件210、215基本能使用相同的轴向和径向安装空间。

图4示出沿着在图2中示出剖面A-A穿过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10的局部。图5示出沿着在图4中示出的剖面A-A穿过在图4中示出的离合器装置10的横剖面图。

该离合器装置10类似于在图1至3中示出的离合器装置10地构造。与其不同的是,第一弹簧元件210的第一边缘区段225相对于第一弹簧舌220在径向内侧布置。此外,第一边缘区段225相对于第二弹簧元件215的第二边缘区段211在径向内侧布置。在此,第一边缘区域边缘区段225有利地与第二边缘区域边缘区段211轴向重叠地布置。因此第一弹簧元件210借助第二贴靠面240贴靠在第二支撑元件部件275上,同时与之相反地,第一贴靠面245贴靠在第一支撑元件250的罐265上。

图6示出穿过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10半纵剖面图的局部。在此,该离合器装置10与在图4和5中所示的离合器装置10类似地构造。与其不同的是,第二弹簧元件215的第二边缘区段211相对于第二弹簧舌212在径向内侧布置。由此第四贴靠面217贴靠在第三支撑元件260上,并且第三贴靠面216贴靠在第一支撑元件250的罐265上。在此,两个边缘区段211、225优选径向重叠地布置。

图7示出穿过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10半纵剖面图的局部。该离合器装置10与在图1至3中所示的离合器装置10类似地构造。与其不同的是,第二边缘区段211相对于第二弹簧舌212在径向内侧布置。因此第二弹簧元件215借助第三贴靠面216贴靠在罐265上,并且借助第四贴靠面217贴靠在第三支撑元件260上。

要指出,在图1至7中所示的离合器装置10也能以其它形式构造。在此尤其能设想,离合器装置10也构造为径向双离合器或者单式离合器。在此,在作为单式离合器的构型中,两个弹簧元件210、215与操纵元件150、175耦合,用于操纵离合器装置10的摩擦组60、65。由此能提供尤其刚性的弹簧组件205,用于释放离合器装置的操纵元件。

此外要指出,弹簧组件205与离合器装置10的下述设计无关地构造:该离合器装置设计为湿式离合器装置10、即具有用于冷却摩擦组60、65的冷却液,或者作为干式离合器装置10设计。

此外要指出,在图1至7中所示的离合器装置10的不同的构型的特征也能以其它形式构造,或者也不同于在图1至7中示出的形式,能互相组合。

附图标记清单

10 离合器装置

15 第一离合器单元

20 第二离合器单元

25 旋转轴线

30 输入侧

35 输出侧

40 第一毂

45 第二毂

50 第一变速器输入轴

55 第二变速器输入轴

60 第一摩擦组

65 第二摩擦组

70 第一摩擦副

75 第二摩擦副

80 第一外齿部

85 第一内齿部

90 第一摩擦片支架

95 径向区段

100 轴向区段

105 第二内齿部

110 第二摩擦片支架

115 第二外齿部

120 第三摩擦片支架

125 第四摩擦片支架

130 第三内齿部

135 第三外齿部

140 第一操纵装置

145 第二操纵装置

146 中心分离单元

150 第一操纵元件

155 第一压力室

160 第一轴承

165 第一压力活塞

169 分离器壳体

170 第一操纵元件的第一径向内置端部

175 第二操纵元件

180 第二压力室

185 第二轴承

190 第二压力活塞

195 第二操纵元件的第二径向内置端部

200 隔离元件

205 弹簧组件

210 第一弹簧元件

211 第二边缘区段

212 第二弹簧舌

213 第二固定端部

215 第二弹簧元件

216 第三贴靠面

217 第四贴靠面

218 第二自由端

220 第一弹簧舌

225 第一边缘区段

230 第一固定端部

235 第一自由端部

240 第二贴靠面

245 第一贴靠面

250 第一支撑元件

255 第二支撑元件

260 第三支撑元件

265 罐

270 第一支撑元件部件

275 第二支撑元件部件

280 缺口

285 第一纵向端部

290 第二纵向端部

295 第一缺口

300 第二缺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