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燃油或油冷系统直通管路连接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601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汽车燃油或油冷系统直通管路连接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燃油或油冷系统直通管路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燃油/油冷系统要求标准化安装,以减少因为安装问题造成的整车质量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标准接头连接管路,但现有技术中的接头在连接存在拔脱力不能满足要求及在装配时容易对油管产生损伤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有效的提高接头与管路连接的插拔力,并可有效的防止装配时对管路产生损伤的汽车燃油或油冷系统直通管路连接接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燃油或油冷系统直通管路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管段和第二连接管段,所述第一连接管段与第二连接管段之间的夹角为180°,且两者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段用于插入需要连接的第一管路内,需要连接的第二管路插入到所述第二连接管段内,所述第一连接管段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管段的直径,所述第一连接管段的内径保持不变,第一连接管段左侧端面的外侧边沿为圆角设置,且靠经所述第一连接管段的左端外壁上设有第一锯齿部,靠近第二连接管段的第一连接管段上设有卡环,所述卡环用于与第一管路上的卡接部卡接,所述第一锯齿部与卡环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锯齿部,所述第一锯齿部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二锯齿部的切斜角度,第一锯齿部的高度与第二锯齿部的高度相等且都低于所述卡环的高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段包括从左到右设置的第一分连接管段、第二分连接管段、第三分连接管段、第四分连接管段以及第五分连接管段,所述第二分连接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分连接管段的内径,在所述第一分连接管段与第二分连接管段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三分连接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分连接管段的内径,在所述第二分连接管段与第三分连接管段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上设有分离圈,分离圈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分连接管段内, 分离圈的另一个部分位于第三分连接管段内,通过第二凸台的作用使得所述分离圈不能相对于第二连接管段向左运动,所述分离圈的左端面与第一凸台之间的第二分连接管段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四分连接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分连接管段的内径,且第四分连接管段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卡槽,定位环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一卡槽相适配的第一卡爪,当所述定位环固定在所述第四分连接管段内时,所述第一卡爪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定位环相对于所述第四分连接管段不能左右移动,所述定位环与所述分离圈的右端面之间的第三分连接管段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五分连接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四分连接管段的内径,且所述第五分连接管段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之间的第五分连接管段上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卡孔,卡圈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适配的第二卡爪以及与卡孔相适配的第三卡爪,当所述卡圈与所述第五分连接管段连接时,所述第二卡爪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三卡爪卡接在所述卡孔内,所述卡圈相对于所述第五分连接管段不能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分连接管段的外壁上设置有一个驱动环部,所述驱动环部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平面,用于工具插入驱动所述接头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定位环的外径从左到右首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增加,最后保持不变,所述定位环的外壁与所述第四分连接管段的内壁相适配,所述定位环的左侧端部的外径与第三分连接管段的内径相等,所述定位环的主体部分位于第四分连接管段内,所述定位环左端直径最小的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三分连接管段内,定位环通过其外壁上的第一卡爪以及第三分连接管段与第四分连接管段之间的倾斜面进行定位,使其相对于第四分连接管段不能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卡爪上设有向所述接头轴心方向延伸的卡舌部,两个卡舌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定位环的内径相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中通过在第一连接管段的外壁设置第一锯齿部和第二锯齿部,可有效的提高接头与管路连接的插拔力,第一连接管段的左侧端面的外侧边沿为圆角设置,可有效的减少所述接头与管路连接时对管路产生的损伤,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通过设置卡环可有效提高第一管路与第一连接管段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此外,所述第二连接管段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分离圈、第二密封圈、定位环以及卡圈,通过两个密封圈可有效的保证需要连接的管路与第二连接管段密封连接的可靠性。所述第二连接管段的内径为变径结构,第一密封圈通过第一凸台对其进行定位,可有效的防止在插入需要连接的管路时,将第一密封圈带入到所述第一连接管段内,可有效的保证密封效果;通过第二凸台的作用使得所述分离圈不能相对于第二连接管段向左运动,可有效的防止在插入需要连接的管路时分离圈对第一密封圈挤压;第二密封圈通过分离圈以及定位环进行定位,可有效的防止第二密封圈与第一密封圈接触,保证密封效果;定位环卡接到所述第四分连接管段内,相对于所述第四分连接管段不能左右移动,通过定位环的作用可防止从第二连接管段内拔出需要连接的管路时,将第一密封圈、分离圈和/或第二密封圈从第二连接管段内带出,提高了所述接头连接的可靠性;卡圈卡接到所述第二连接管段内,通过卡圈上的第二卡爪与需要连接的管路外壁上的卡接结构连接,提高了管路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接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段和第二连接管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接头中第一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接头中分离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接头中定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接头中卡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连接管段11、第一锯齿部12、圆角13、卡环14、第二锯齿部2、第二连接管段21、第一分连接管段22、第二分连接管段23、第三分连接管段24、第四分连接管段241、第一卡槽25、第五分连接管段251、第二卡槽252、卡孔26、驱动环部3、第一凸台4、第二凸台5、分离圈6、第一密封圈7、定位环71、第一卡爪8、第二密封圈9、卡圈91、第二卡爪911、卡舌部92、第三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燃油或油冷系统直通管路连接接头,包括第一连接管段1和第二连接管段2,所述第一连接管段1与第二连接管段2之间的夹角为180°,且两者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段1用于插入需要连接的第一管路内,需要连接的第二管路插入到所述第二连接管段2内,所述第一连接管段1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管段2的直径,所述第一连接管段1的内径保持不变,第一连接管段1左侧端面的外侧边沿为圆角12设置,且靠经所述第一连接管段1的左端外壁上设有第一锯齿部11,靠近第二连接管段2的第一连接管段1上设有卡环13,所述卡环13用于与第一管路上的卡接部卡接,所述第一锯齿部11与卡环1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锯齿部14,所述第一锯齿部11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二锯齿部14的切斜角度,第一锯齿部11的高度与第二锯齿部14的高度相等且都低于所述卡环13的高度。

本申请中通过在第一连接管段1的外壁设置第一锯齿部11和第二锯齿部14,可有效的提高接头与管路连接的插拔力,第一连接管段1的左侧端面的外侧边沿为圆角设置,可有效的减少所述接头与管路连接时对管路产生的损伤,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通过设置卡环13可有效提高第一管路与第一连接管段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2-图4所示,所述第二连接管段2包括从左到右设置的第一分连接管段21、第二分连接管段22、第三分连接管段23、第四分连接管段24以及第五分连接管段25。所述第二分连接管段2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分连接管段21的内径,在所述第一分连接管段21与第二分连接管段22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凸台3,所述第三分连接管段23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分连接管段22的内径,在所述第二分连接管段22与第三分连接管段23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二凸台4,所述第二凸台4上设有分离圈5,分离圈5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分连接管段22内, 分离圈5的另一个部分位于第三分连接管段23内,通过第二凸台4的作用使得所述分离圈5不能相对于第二连接管段2向左运动,分离圈5的结构如图6所示。

所述分离圈5的左端面与第一凸台3之间的第二分连接管段22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第一密封圈6的结构如图5所示。如图2-4所示,所述第四分连接管段24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分连接管段23的内径,且第四分连接管段24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卡槽241,定位环7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一卡槽241相适配的第一卡爪71,当所述定位环7固定在所述第四分连接管段24内时,所述第一卡爪71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241内,定位环7相对于所述第四分连接管段24不能左右移动,定位环7的结构如图7所示。

如图2-图4所示,所述定位环7与所述分离圈5之间的右端面的第三分连接管段23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所述第五分连接管段25的内径大于所述第四分连接管段24的内径,且所述第五分连接管段25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卡槽251,第二卡槽251之间的第五分连接管段25上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卡孔252,卡圈9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251相适配的第二卡爪91以及与卡孔252相适配的第三卡爪92,当所述卡圈9与所述第五分连接管段25连接时,所述第二卡爪91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251内,所述第三卡爪92卡接在所述卡孔252内,所述卡圈9相对于所述第五分连接管段25不能左右移动,卡圈9的结构如图8所示。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分连接管段21的外壁上设置有一个驱动环部26,所述驱动环部26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平面,方便通过工具插入驱动环部,通过工具驱动所述接头转动,方便所述接头的安装。

优选的,如图2-图4所示,所述定位环7的外径从左到右首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增加,最后保持不变。所述定位环7的外壁与所述第四分连接管段24的内壁相适配,所述定位环7的左侧端部的外径与第三分连接管段23的内径相等。所述定位环7的主体部分位于第四分连接管段24内,所述定位环7左端直径最小的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三分连接管段23内,定位环7通过其外壁上的第一卡爪71以及第三分连接管段23与第四分连接管段24之间的倾斜面进行定位,使其相对于第四分连接管段24不能左右移动。

优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卡爪91上设有向所述接头轴心方向延伸的卡舌部911,两个卡舌部911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定位环7的内径相等。

综上,所述第二连接管段2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分离圈5、第二密封圈8、定位环7以及卡圈9,通过两个密封圈可有效的保证需要连接的管路与第二连接管段2密封连接的可靠性。所述第二连接管段2的内径为变径结构,第一密封圈6通过第一凸台3对其进行定位,可有效的防止在插入需要连接的管路时,将第一密封圈6带入到所述第一连接管段1内,可有效的保证密封效果;通过第二凸台4的作用使得所述分离圈5不能相对于第二连接管段2向左运动,可有效的防止在插入需要连接的管路时分离圈5对第一密封圈6挤压;第二密封圈8通过分离圈5以及定位环7进行定位,可有效的防止第二密封圈8与第一密封圈6接触,保证密封效果;定位环7卡接到所述第四分连接管段24内,相对于所述第四分连接管段24不能左右移动,通过定位环7的作用可防止从第二连接管段2内拔出需要连接的管路时,将第一密封圈6、分离圈5和/或第二密封圈8从第二连接管段2内带出,提高了所述接头连接的可靠性;卡圈9卡接到所述第二连接管段2内,通过卡圈9上的第二卡爪91与需要连接的管路外壁上的卡接结构连接,提高了管路连接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