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器用衡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2128发布日期:2019-11-25 21:1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合器用衡齿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合器用衡齿轮。



背景技术: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

离合器内部在运转时通常会产生较大的内部扭转力,市场常见的离合器的齿轮结构都较简单,无法消除这种扭转力或效果较差,在长时间的运转中经常会导致离合器内部的齿轮结构的磨损,而且由于这种硬连接也会导致运转时会产生出较大的噪声,影响车辆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离合器用衡齿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合器用衡齿轮,包括主齿轮,所述主齿轮的侧壁一侧呈竖直设置有副齿轮,所述副齿轮远离主齿轮的一侧壁呈竖直设置有压板,所述主齿轮的中心呈水平设置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一端分别贯穿副齿轮和压板的中心,所述轴杆的侧边设置有与主齿轮、副齿轮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套,所述主齿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中心环,所述中心环的中心设置有第一中心孔,所述主齿轮的侧壁贯穿设置有三个圆形孔,所述主齿轮靠近副齿轮侧壁设置有三个固定槽,所述副齿轮的侧壁贯穿设置有三个椭圆孔,所述主齿轮与副齿轮通过铆钉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副齿轮的中心设置有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二中心孔呈圆形,且第二中心孔靠近副齿轮的内壁处有三个凹槽,且凹槽的位置与固定槽相互对应。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侧壁与主齿轮中固定槽相互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三个孔,所述压板通过位于孔内部的固定杆与主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中心套的中心处设置有曲轴,所述中心套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矩形槽,所述曲轴的顶部设置有与矩形槽相互对应的矩形凸起块。

优选的,所述主齿轮、副齿轮、驱动齿轮的侧壁处均设置有定位孔,且主齿轮与副齿轮侧壁的定位孔均与齿牙相互对应,所述驱动齿轮侧壁的定位孔与齿槽相互对应。

优选的,所述驱动齿轮的侧壁设置有两个散热孔,且两个散热孔均贯穿驱动齿轮的侧壁呈对称布置,三个所述圆形孔之间相互间隔120度布置,三个所述固定槽之间相互间隔120度布置。

优选的,所述主齿轮、副齿轮的整体均经过渗碳和淬火处理和喷砂保护,所述中心套和中心环的表面均光滑无毛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原有的传统一体结构分拆成主齿轮和副齿轮两个独立的分体结构,再通过铆钉进行连接,使得主齿轮带动副齿轮进行转动,再由主齿轮将旋转力传递给弹簧,并驱动齿牙旋转,最终带动轴杆产生转动,从而避免了主齿轮与副齿轮之间的硬性撞击,提高了工作的平稳性。

2、由于主齿轮与副齿轮之间由弹簧互动,当弹簧不受力时主齿轮和副齿轮的齿牙相互错位设置,当主齿轮、副齿轮与驱动齿轮相互啮合时弹簧进行压缩,使得他们之间的啮合更加稳定,减少了磨损,延长了齿轮的使用寿命。

3、并且通过分体式结构使得硬性连接转变为软连接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消除工作异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离合器用衡齿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离合器用衡齿轮的轴杆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离合器用衡齿轮的副齿轮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离合器用衡齿轮的主齿轮主视图。

图中:1、主齿轮;2、副齿轮;3、压板;4、轴杆;5、驱动齿轮;6、中心套;7、中心环;8、第一中心孔;9、圆形孔;10、固定槽;11、椭圆孔;12、第二中心孔;13、铆钉;14、曲轴;15、定位孔;16、固定杆;17、弹簧;18、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离合器用衡齿轮,包括主齿轮1,主齿轮1的侧壁一侧呈竖直设置有副齿轮2,副齿轮2远离主齿轮1的一侧壁呈竖直设置有压板3,主齿轮1的中心呈水平设置有轴杆4,轴杆4的一端分别贯穿副齿轮2和压板3的中心,轴杆4的侧边设置有与主齿轮1、副齿轮2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5,驱动齿轮5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套6,主齿轮1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中心环7,中心环7的中心设置有第一中心孔8,主齿轮1的侧壁贯穿设置有三个圆形孔9,主齿轮1靠近副齿轮2一侧壁设置有三个固定槽10,副齿轮2的侧壁贯穿设置有三个椭圆孔11,主齿轮1与副齿轮2通过铆钉13进行固定连接。

副齿轮2的中心设置有第二中心孔12,第二中心孔12呈圆形,且第二中心孔12靠近副齿轮2的内壁处有三个凹槽,且凹槽的位置与固定槽10相互对应,其特征在于,压板3的侧壁与主齿轮1中固定槽10相互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三个孔,压板3通过位于孔内部的固定杆16与主齿轮1固定连接,固定杆16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7,中心套6的中心处设置有曲轴14,中心套6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矩形槽,曲轴14的顶部设置有与矩形槽相互对应的矩形凸起块,主齿轮1、副齿轮2、驱动齿轮5的侧壁处均设置有定位孔15,且主齿轮1与副齿轮2侧壁的定位孔15均与齿牙相互对应,驱动齿轮5侧壁的定位孔15与齿槽相互对应,驱动齿轮5的侧壁设置有两个散热孔18,且两个散热孔18均贯穿驱动齿轮5的侧壁呈对称布置,三个圆形孔9之间相互间隔120度布置,三个固定槽10之间相互间隔120度布置,主齿轮1、副齿轮2的整体均经过渗碳和淬火处理和喷砂保护,中心套6和中心环7的表面均光滑无毛刺。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主齿轮1和副齿轮2未和驱动齿轮5进行啮合时由于弹簧17的弹力作用使得主齿轮1和副齿轮2的齿牙相互错位,并且定位孔15未在同一水平面,当进行啮合时主齿轮1和副齿轮2的齿牙与驱动齿轮5的齿槽相互对应卡接,由于主齿轮1与副齿轮2侧壁的定位孔15均与齿牙相互对应,驱动齿轮5侧壁的定位孔15与齿槽相互对应,所以主齿轮1、副齿轮2和驱动齿轮5的三个定位孔15均在同一水平面,使得弹簧17进行压缩,由于力的相互性也使得主齿轮1和副齿轮2的齿牙紧紧与驱动齿轮5的齿槽相互贴紧使得啮合更加稳定,在汽车运行时由于副齿轮2和轴杆4之间并不相互连接,使得轴杆4带动主齿轮1进行旋转时副齿轮2并未进行旋转,又由于主齿轮1中固定槽10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16,导致主齿轮1带动固定杆16进行转动,并且固定杆16和弹簧17相互连接,使得固定杆16带动弹簧17转动,又因为弹簧17位于副齿轮2内部,使得弹簧17对副齿轮2进行挤压从而带动副齿轮2进行转动,最后通过主齿轮1和副齿轮2将动力传递到驱动齿轮5上,使得动力的传动更加的均匀,主齿轮1和副齿轮2之间取消机械连接有效的减少了硬性碰撞消除了异响,减少了磨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