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51382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缸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于例如四轮机动车等车辆且适用于缓冲车辆振动的缸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在四轮机动车等车辆中,在各车轮(车轴侧)与车体之间设置有作为缸体装置的液压缓冲器,以便缓冲车辆的振动(例如参照日本实开昭50-23593号公报、日本实公平4-25551号公报)。在采用这种现有技术的缸体装置中,设置有液压式锁止机构,该液压式锁止机构在活塞杆以最大程度伸长时产生液压缓冲作用而防止其达到伸长极限。
[0003]但是,现有技术的缸体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在将构成液压式锁止机构的各部件安装到活塞杆上时,采用通常的安装方法,容易在活塞杆的外周面(尤其是与导杆等滑动接触的滑动面)产生伤痕等,成为造成密封不良的原因。为了避免在活塞杆产生伤痕,不得不采用复杂费时的安装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作出的,其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将锁止机构的构成部件安装到活塞杆时的作业性、抑制产生伤痕等的缸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缸体装置的特征在于,设有:封入有工作流体的缸体;能够滑动地设置在该缸体内并且划分该缸体内的活塞;与该活塞连结的活塞杆;安装于所述缸体并使所述活塞杆插入而能够滑动地引导该活塞杆的导杆;在所述活塞杆伸长而达到所述缸体的伸长极限位置时动作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由锁止活塞和锁止缸体部构成,所述锁止活塞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的比所述活塞更靠所述导杆侧的位置,所述锁止缸体部设置于所述缸体内的所述活塞杆突出端侧,并且能够滑动地设置所述锁止活塞,所述锁止活塞由流路限制开放机构、活塞侧固定部和环状的导杆侧固定部件构成,所述流路限制开放机构构成为,在进入所述锁止缸体部时限制流路,在从所述锁止缸体部离开(進出)时打开所述流路,所述活塞侧固定部设置在与所述活塞杆之间,从所述活塞侧支承所述流路限制开放机构,环状的所述导杆侧固定部件嵌入形成于所述活塞杆的槽中,限制所述流路限制开放机构向所述导杆侧移动,所述导杆侧固定部件至少在内周侧设置树脂或橡胶,以使得能够滑动地插入所述活塞杆。
[0006]其中,所述导杆侧固定部件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为直径能够扩缩的环,并且沿内周侧隔着间隙地插入所述活塞杆,通过沿径向按压而嵌入所述槽。
[0007]本发明的缸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进行:相对于所述活塞杆从所述活塞侧插入并固定所述活塞侧固定部的活塞侧固定部的固定工序;从所述导杆侧插入并安装所述流路限制开放机构的流路限制开放机构的安装工序;从所述导杆侧插入所述导杆侧固定部件并将其嵌入所述槽中的导杆侧固定部件的固定工序。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液压缓冲器的纵向剖视图。
[0009]图2是放大表示图1中的锁止活塞的剖视图。
[0010]图3是进一步放大表示图2中的嵌合筒体、限制环及缓冲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0011]图4是表示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液压缓冲器的纵向剖视图。
[0012]图5是表示将第三实施方式的锁止机构的锁止活塞安装在活塞杆外周侧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0013]图6是以图5的限制环一体型缓冲部件为单体来进行表示的透视图。
[0014]图7是以使图6的限制环一体型缓冲部件上下反转的状态表示的透视图。
[0015]图8是图6所示的限制环一体型缓冲部件的俯视图。
[0016]图9是从图8中的箭头IX-1X方向观察限制环一体型缓冲部件的剖视图。
[0017]图10是图6所示的限制环一体型缓冲部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根据附图,以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应用于液压缓冲器的情况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9]此处,图1至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图1中,I表示作为缸体装置的代表例的液压缓冲器。该液压缓冲器I通过具有作为其外壳的筒状外筒2、后述的内筒5、活塞6、活塞杆7、导杆9及锁止机构11而构成。
[0020]对于液压缓冲器I的外筒2而言,其一端(图1中的下端)侧形成由底盖(未图示)封闭的封闭端,作为另一端侧的上端侧作为开口端。在外筒2的开口端(上端)侧设置有向径向内侧弯曲而形成的铆接部2A,该铆接部2A以防止封闭外筒2的开口端侧的盖体3脱落的状态进行保持。
[0021]为了封闭外筒2的开口端(上端)侧,由环状圆板构成的盖体3在与后述的导杆9抵接的状态下,其外轴侧被外筒2的铆接部2A固定。在盖体3的内周侧安装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活塞杆密封件4,该活塞杆密封件4将后述活塞杆7与盖体3之间密封。
[0022]作为缸体的内筒5以与外筒2同轴的方式设置于外筒2内,该内筒5的一端(下端)侧通过底阀(未图示)嵌合、固定于所述底盖侧。内筒5的另一端(上端)侧形成为沿径向朝外扩径而形成的筒状扩径部5A,后述的导杆9嵌合安装于该扩径部5A的上端侧内周。在内筒5中封入有作为工作流体的油液。作为工作流体,不局限于油液、油,也可以使用例如混合了添加剂的水等。
[0023]在内筒5与外筒2之间形成有环状的储液室A,在该储液室A内与所述油液一起还封入有气体。该气体可以是大气压状态下的空气,或者也可以使用被压缩的氮气等气体。在活塞杆7压缩时(压缩行程),储液室A内的气体应补偿该活塞杆7的进入体积量而被压缩。
[0024]活塞6能够滑动地嵌插于内筒5内。该活塞6将内筒5 (缸体)内划分为底侧液压室B和活塞杆侧液压室C这两个腔室。另外,在活塞6形成有能够使底侧液压室B与活塞杆侧液压室C连通的油路6A、6B。而且,在活塞6的上端面设有压缩侧的盘阀6C,该盘阀6C在活塞6利用活塞杆7的压缩而向下滑动位移时,向在油路6A流动的油液施加阻力而产生规定的衰减力。另一方面,在活塞6的下端面设置有伸长侧的盘阀6D,该盘阀6D在活塞6利用活塞杆7的伸长而向上滑动位移时,向在油路6B流动的油液施加阻力而产生规定的衰减力。
[0025]活塞杆7的一端(下端)侧与活塞6连接。S卩,该活塞杆7的下端侧插入内筒5内,利用螺母8等固定于活塞6的内周侧。另外,活塞杆7的上端侧经由导杆9、盖体3等能够伸缩地向外部突出。在活塞杆7,在与活塞6的安装位置分别相距预定距离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第二环状槽7A、7B。后述的环状止动件19嵌合固定于第一环状槽7A中,后述的限制环20安装于第二环状槽7B中。
[0026]在此,第一、第二环状槽7A、7B绕活塞杆7的整个外周侧延伸,并沿活塞杆7的轴向隔开预定间距地配设。如图2所示,第二环状槽7B以尺寸Xl的槽深形成。该情况下的尺寸Xl被设定为相对于后述的间隙X2,满足数学式I的关系。
[0027]导杆9形成为阶梯圆筒状,嵌合于外筒2的上端侧,并且也固定设置于内筒5的扩径部5A的上端侧。由此,导杆9使内筒5的上侧部分定位于外筒2的中央,并且在内周侧能够向轴向滑动地引导活塞杆7。另外,当利用外筒2的铆接部2A从外侧铆接固定盖体3时,导杆9构成从内侧支承该盖体3的支承结构物。
[0028]通过对例如金属材料、硬质树脂材料等实施成型加工、切削加工等,使导杆9形成为规定的形状。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导杆9通过位于上侧嵌插于外筒2内周侧的大径部9A和位于该大径部9A下侧并嵌插于内筒5内周侧的小径部9B而形成阶梯圆筒状。在该小径部9B的内周侧设置有能够沿轴向滑动地引导活塞杆7的引导部10。该引导部10构成位以氟类树脂(四氟乙烯)等覆盖例如金属制筒体的内周面的滑动筒体。
[0029]另外,在导杆9的大径部9A,在与盖体3相对的大径部9A的上表面侧设置有环状的储油室9C,该储油室9C形成为从径向外侧包围活塞杆密封件4和活塞杆7的环状的空间部。在活塞杆侧液压室C内的油液(或者混入该油液中的气体)经由活塞杆7与导向部10之间的微小间隙泄漏时,储油室9C为所漏出的油液等提供暂存的空间。
[0030]而且,在导杆9的大径部9A设置有始终与外筒2侧的储液室A连通的连通通道9D,该连通通道9D用于将贮存在所述储油室9C中的油液(包括气体)引导至外筒2侧的储液室A。此外,在盖体3与导杆9之间设有止回阀(未图示)。即,在储油室9C中的泄漏油增加并溢出时,设置在盖体3与导杆9之间的所述止回阀允许溢出的油液朝向导杆9的连通通道9D (储液室A)侧流动,并且阻止其反向流动。
[0031]接着,对第一实施方式所采用的液压式锁止机构11进行详细描述。在活塞杆7从外筒2及内筒5向外侧伸长到达伸长极限位置时,该锁止机构11如后所述地动作,通过液压缓冲作用使活塞杆7的伸长动作停止,进行所谓的防止伸长极限。
[0032]在此,锁止机构11由固定设置于内筒5中位于靠活塞杆7突出端侧的扩径部5A内侧的锁止缸体部12、位于比活塞6更靠导杆9侧位置且设置于活塞杆7的外周侧的锁止活塞13构成。在活塞杆7最大伸长时,锁止活塞13能够滑动地插嵌(进入)锁止缸体部12的内周侧。
[0033]锁止缸体部12包括套筒12B,该套筒12B经由筒状的套管(力歹一)12A以防止拔出的状态设置于内筒5的扩径部5A内。套筒12B的上端侧嵌合固定于导杆9的小径部9B的下端侧。套筒12B的下端侧是以锥状扩开的开口端12C,该开口端12C是对与活塞杆7 —体地移动的锁止活塞13能够滑动地插嵌于套筒12B内的动作进行顺利化、补偿的部件。
[0034]锁止活塞13构成锁止机构11的可动部。锁止活塞13包括流路限制开放机构14、后述的环状止动件19以及限制环20,所述流路限制开放机构14设置于活塞杆7的外周侧,在锁止活塞13向上方进入锁止缸体部12(套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