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53022阅读:来源:国知局
0挡以及后退挡中的任一个变速挡通过使由4个离合器和2个制动器构成的6个接合构件中的3个接合构件接合并使3个接合构件分离来形成,因此,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装置与使6个接合构件中的2个接合构件接合并使4个接合构件分离的以往例的自动变速器装置相比,能够使分离的接合构件减少。由于接合构件即使分离而也仅稍微的接触而产生拖曳损失,所以当在形成变速挡时被分离的接合构件多时,因拖曳损失导致动力的传递效率下降。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装置与以往例的自动变速器装置相比,分离的接合构件变少,因此与以往例的自动变速器装置相比,能够提高动力的传递效率。
[0044]在上述的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装置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机构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机构都构成为将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作为3个所述旋转构件的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
[0045]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所述第四旋转构件、所述第七旋转构件和所述第十旋转构件都为太阳轮,
[0046]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所述第五旋转构件、所述第八旋转构件和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都为行星架,
[0047]所述第三旋转构件、所述第六旋转构件、所述第九旋转构件和所述第十二旋转构件都为齿圈。
[0048]即,将4个行星齿轮机构都构成为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在径向上具有2列的小齿轮,因此小齿轮彼此产生啮合,与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相比,增加齿轮的啮合损失,导致动力的传递效率下降。另外,由于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在径向具有2列的小齿轮,因此与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相比,部件个数变多,组装性和经济性也下降。通过将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装置的4个行星齿轮机构都构成为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与将4个行星齿轮机构中的3个构成为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并将1个构成为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的以往例的自动变速器装置相比,能够提高动力的传递效率,并且使组装性变得良好,成本和重量也下降。
[0049]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动器也能构成为爪形制动器。爪形制动器在接合时容易产生冲击,需要使旋转同步的同步控制,但是第二制动器B2在前进1挡和后退挡接合并在低速旋转下进行同步控制,因此控制变得容易。另外,第二制动器B2从前进1挡至前进5挡连续接合,在比较高的高速挡即前进6挡分离,因此,即使采用爪形制动器,也不会损害变速感觉。
【附图说明】
[0050]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自动变速器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的结构图。
[0051 ] 图2是自动变速器装置1的动作表。
[0052]图3是自动变速器装置1的速度线图(velocity diagram)。
[0053]图4是表示变形例的自动变速器装置1B的结构的概略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下面,使用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55]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自动变速器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的结构图。实施例的自动变速器装置1构成为有机变速机构,具有4个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P1、P2、P3、P4、4个离合器Cl、C2、C3、C4和2个制动器Bl、B2,并搭载在未图示的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纵置(车辆的前后方向)配置的类型(例如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式)的车辆上,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经由未图示的液力变矩器等的起步装置从输入轴(input shaft)3输入并对所输入的动力进行变速后输出到输出齿轮(output gear)4。输出至输出轴4的动力经由未图示的齿轮机构和差速器输出至左右的驱动轮。此外,在实施例的自动变速装置1中,如图1所示,从右侧开始依次配置有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2、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3、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4、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1。
[0056]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1具有:作为外齿齿轮的太阳轮P11 ;作为内齿齿轮的齿圈P13,与该太阳轮P11配置在同心圆上;多个小齿轮P14,与太阳轮P11啮合并且与齿圈P13啮合;行星架P12,连接多个小齿轮P14并将多个小齿轮P14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公转。由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1构成为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所以3个旋转构件即太阳轮P11、齿圈P13、行星架P12在速度线图中以与齿轮比对应的间隔排列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太阳轮P11、行星架P12、齿圈P13 (若倒序观察,依次为齿圈P13、行星架P12、太阳轮P11)。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1的齿轮比λ 1 (太阳轮Ρ11的齿数/齿圈Ρ13的齿数)例如设定为
0.390ο
[0057]第二行星齿轮机构Ρ2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Ρ1同样,也构成为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具有3个旋转构件即太阳轮Ρ21、齿圈Ρ23、连接多个小齿轮Ρ24并将多个小齿轮Ρ24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公转的行星架Ρ22。该第二行星齿轮机构Ρ2的3个旋转构件即太阳轮Ρ21、齿圈Ρ23、行星架Ρ22在速度线图中以与齿轮比对应的间隔排列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太阳轮Ρ21、行星架Ρ22、齿圈Ρ23(若倒序观察,依次为齿圈Ρ23、行星架Ρ22、太阳轮Ρ21)。第二行星齿轮机构Ρ2的齿轮比λ 2 (太阳轮Ρ21的齿数/齿圈Ρ23的齿数)例如设定为0.395。
[0058]第三行星齿轮机构Ρ3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Ρ1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Ρ2同样,也构成为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具有3个旋转构件即太阳轮Ρ31、齿圈Ρ33、连接多个小齿轮Ρ34并将多个小齿轮Ρ34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公转的行星架Ρ32。该第三行星齿轮机构Ρ3的3个旋转构件即太阳轮Ρ31、齿圈Ρ33、行星架Ρ32在速度线图中以与齿轮比对应的间隔排列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太阳轮Ρ31、行星架Ρ32、齿圈Ρ33 (若倒序观察,依次为齿圈Ρ33、行星架Ρ32、太阳轮Ρ31)。第三行星齿轮机构Ρ3的齿轮比λ 3 (太阳轮Ρ31的齿数/齿圈Ρ33的齿数)例如设定为0.460。
[0059]第四行星齿轮机构Ρ4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Ρ1、第二行星齿轮机构Ρ2、第三行星齿轮机构Ρ3同样,也构成为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具有3个旋转构件即太阳轮Ρ41、齿圈Ρ43、连接多个小齿轮Ρ44并将多个小齿轮Ρ44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公转的行星架Ρ42。该第四行星齿轮机构Ρ4的3个旋转构件即太阳轮Ρ41、齿圈Ρ43、行星架Ρ42在速度线图中以与齿轮比对应的间隔排列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太阳轮Ρ41、行星架Ρ42、齿圈Ρ43(若倒序观察,依次为齿圈Ρ43、行星架Ρ42、太阳轮Ρ41)。第四行星齿轮机构Ρ4的齿轮比λ 4(太阳轮Ρ41的齿数/齿圈Ρ43的齿数)例如设定为0.555。
[0060]第一行星齿轮机构Ρ1的太阳轮Ρ11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Ρ2的齿圈Ρ23通过第一连接构件R1连接,第一行星齿轮机构Ρ1的齿圈Ρ13和第三行星齿轮机构Ρ3的行星架Ρ32通过第二连接构件R2连接,第三行星齿轮机构Ρ3的太阳轮Ρ31和第四行星齿轮机构Ρ4的齿圈Ρ43通过第三连接构件R3连接,第三行星齿轮机构Ρ3的齿圈Ρ33和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4的行星架P42通过第四连接构件R4连接。另外,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1的行星架P12和第三连接构件R3(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3的太阳轮P31、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4的齿圈P43)通过第一离合器C1连接,第一连接构件R1 (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1的太阳轮P11、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2的齿圈P23)和第三连接构件R3(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3的太阳轮P31,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4的齿圈P43)通过第二离合器C2连接,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2的行星架P22和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4的太阳轮P41通过第三离合器C3连接,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2的太阳轮P21和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4的太阳轮P41通过第四离合器C4连接。进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2的太阳轮P21通过第一制动器B1与自动变速器装置1的箱体2连接,第四连接构件R4(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3的齿圈P33、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4的行星架P42)通过第二制动器B2与自动变速器装置1的箱体2连接。并且,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2的行星架P22与输入轴3连接,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1的行星架P12与输出轴4连接。在此,4个离合器Cl、C2、C3、C4和2个制动器Bl、B2构成为,在实施例中都通过活塞按压摩擦板来接合的油压驱动的摩擦离合器和摩擦制动器。
[0061]这样,在实施例的自动变速器装置1中,4个行星齿轮机构P1、P2、P3、P4都构成为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在径向上具有2列的小齿轮,因此小齿轮彼此产生啮合,与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增加齿轮的啮合损失,导致动力的传递效率下降。另外,由于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在径向上具有2列的小齿轮,因此与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相比,部件个数变多,组装性下降,成本和重量也增加。由于实施例的自动变速器装置1的4个行星齿轮机构Pl、P2、P3、P4都构成为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所以与将4个行星齿轮机构中的3个构成为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并且将4个行星齿轮机构中的1个构成为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的以往例的自动变速器装置相比,能够提高动力的传递效率,使组装性变得良好,并且使成本和重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