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角度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22283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零件角度检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零件角度检具,涉及机械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对生产出的汽车零件进行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零件角度检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件生产的技术领域中,对于采用冷镦工艺生产出来的每一个零件,均需要对其角度与尺寸进行快速检验,以判断零件产品的合格与否。本零件角度检具所涉及到要检验的单个具体零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①、其一是,它是一个梯形柱体,且在梯形柱体上设置有两个大齿和一个小齿;②、其二是,具体的说,就是在梯形柱体的一端及大圆柱体与小圆柱体构成梯形的连接处均以轴心线为圆心且以放射并均勻分布方式设置有类似于齿轮形状的大齿,该大齿的两齿角度偏差小于士0.5度;③、其三是,在满足其二的基础上, 又在梯形柱体的另一端(即小圆柱体的端头)上设置有类似于齿轮形状的小齿,该小齿的外圆与所述的小圆柱体的外圆相等,该小齿的齿同样均勻分布且两齿间的角度偏差也有相应要求。鉴于该所述零件的特殊性及对角度与尺寸的严格要求,所以对该所述零件的检验便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检验的方法是采用三坐标测量机,在指定的测量位置,测量出所述零件的尺寸与角度的具体数值,对照尺寸公差标准进行合格与否的判断。对于大批量零件逐个检验,目前及之前均没有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目前的测量方法操作复杂,测量人员需要对照检验指导书进行多点检验,耗用时间约1分钟/件;该尺寸与角度均需要在在指定的零件指定测量位置进行测量,操作难度较大,测量人员需要经过培训和练习方可掌握;测量设备三座标测量机属于较为精密的高端仪器,价值昂贵,采购和使用成本均很高。对于大批量的所述零件产品逐件检验,现有的方法更加不能适应生产需求。归纳起来,已有公之技术及现状所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是需要培训和练习方可掌握,操作复杂而繁琐且劳动强度大,测量精度的精确度较差且效率低而无法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使用的仪器价值昂贵而成本高且综合效益低。基于发明人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工作经验及对事业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在认真而充分调查、了解、分析、总结、研究上述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基础上,特采取“零件插入两圆柱腔体内且单标线在双标线范围内”关键技术,提供了零件角度检具,为汽车圆形零件角度与尺寸的检测提供了专用装置,将汽车圆形零件角度与尺寸的检测技术提高到新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采取“零件插入两圆柱腔体内且单标线在双标线范围内”关键技术,提供“零件角度检具”新装置;其A圆柱前面设有A前平面而后面设有A后平面且A前平面上以顺向设有单标线,A圆柱中心依次设有贯通的A小齿孔、A中孔、A腔体,A圆柱的圆柱体靠上表皮位置与轴心线平行设有A小孔,B圆柱前面设有B前平面而后面设有B后平面且 B前平面上以顺向设有双标线,B圆柱中心依次设有贯通的B腔体、B大齿孔,B圆柱的圆柱体靠上表皮位置与轴心线平行设有B小孔,A圆柱右端与B圆柱左端贴紧放置。[0004]通过本实用新型达到的目的是①、采取“零件插入两圆柱腔体内且单标线在双标线范围内”关键技术,提供“零件角度检具”新装置。②、解决已有技术及现状需要培训和练习方可掌握、操作复杂而繁琐且劳动强度大、测量精度的精确度较差且效率低而无法适应大批量生产需要的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③、解决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所使用的仪器价值昂贵而成本高且综合效益低的诸多问题;使得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过程简单、快捷、先进,劳动强度低、不需要任何培训便可掌握、生产效率高、适应大批量生产需要。④、使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新颖实用、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操作方便快捷、 效果稳定可靠。⑤、使本实用新型适应大批量规模化生产、便于广泛推广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零件角度检具,由A圆柱、A前平面、单标线、A后平面、A腔体、A中孔、A小齿孔、A小孔、B圆柱、B前平面、双标线、B后平面、B腔体、B大齿孔、B小孔构成;所述零件角度检具,其A圆柱的前面设置有A前平面而后面设置有A后平面且所述A前平面上以顺向的方式设置有单标线,其所述A圆柱的中心依次设置有相互贯通的A 小齿孔、A中孔、A腔体,其所述A圆柱的圆柱体靠上表皮的位置以与轴心线相平行的方式设置有A小孔,其B圆柱的前面设置有B前平面而后面设置有B后平面且所述B前平面上以顺向的方式设置有双标线,其所述B圆柱的中心依次设置有相互贯通的B腔体、B大齿孔,其所述B圆柱的圆柱体靠上表皮的位置以与轴心线相平行的方式设置有B小孔,其所述A圆柱的右端与所述B圆柱的左端贴紧放置。所述零件角度检具,所述A圆柱、B圆柱均为圆柱体状结构,A前平面、A后平面、B 前平面、B后平面均为平面形状,所述单标线为单一的直线,所述A腔体、B腔体均为圆腔体的形状,所述A中孔为圆孔的形状,所述A小齿孔、B大齿孔均为截面呈六齿以放射性均勻分布形状的孔,所述A小孔、B小孔均为圆孔的形状,所述双标线为两条平行的直线。所述零件角度检具,所述A前平面与A后平面、B前平面与B后平面均相互平行, 所述A前平面与B前平面、A后平面与B后平面均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零件角度检具,所述A小齿孔、A中孔、A腔体、B腔体、B大齿孔依次贯通。所述零件角度检具,所述A小孔与B小孔的孔径相同且相互贯通。所述零件角度检具,所述A腔体与B腔体的直径相同。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零件插入两圆柱腔体内且单标线在双标线范围内,,关键技术;由于本实用新型其A圆柱前面设有A前平面而后面设有A后平面且A前平面上以顺向设有单标线,A圆柱中心依次设有贯通的A小齿孔、A中孔、A腔体,A圆柱的圆柱体靠上表皮位置与轴心线平行设有A小孔,B圆柱前面设有B前平面而后面设有B后平面且B前平面上以顺向设有双标线,B圆柱中心依次设有贯通的B腔体、B大齿孔,B圆柱的圆柱体靠上表皮位置与轴心线平行设有B小孔,A圆柱右端与B圆柱左端贴紧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与已有公知技术相比,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1、采取了“零件插入两圆柱腔体内且单标线在双标线范围内”关键技术。2、提供了 “零件角度检具”新装置。[0021]3、解决了已有技术及现状需要培训和练习方可掌握、操作复杂而繁琐且劳动强度大、测量精度的精确度较差且效率低而无法适应大批量生产需要的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4、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所使用的仪器价值昂贵而成本高且综合效益低的诸多问题;使得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过程简单、快捷、先进,劳动强度低、不需要任何培训便可掌握、生产效率高、适应大批量生产需要。5、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新颖实用、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操作方便快捷、效果稳定可靠;6、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大批量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将汽车特殊零件角度与尺寸的检测技术水平得到了实质性的阶跃性提高,便于广泛推广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零件角度检具”具体实施方式
的示意图。通过该图,可清楚的看到A圆柱上的单标线与B圆柱上的双标线以及单标线与双标线的相互配合状况。图2为本实用新型“零件角度检具”具体实施方式
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A圆柱的剖面示意图。通过该图,可清楚的将 A圆柱、A腔体、A中孔、A小齿孔、A小孔体现出来。图4为图3的右视示意图。通过该图,可清楚的将A圆柱、A前平面、A后平面、A 腔体、A中孔、A小齿孔、A小孔体现出来。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B圆柱的剖面示意图。通过该图,可清楚的将 B圆柱、B腔体、B大齿孔、B小孔体现出来。图6为图5的左视示意图。通过该图,可清楚的将B圆柱、B前平面、B后平面、B 腔体、B大齿孔、B小孔体现出来。图中的标号1、A圆柱,2、A前平面,3、单标线,4、A后平面,5、A腔体,6、A中孔,7、 A小齿孔,8、A小孔,9、B圆柱,10、B前平面,11、双标线,12、B后平面,13、B腔体,14、B大齿孔,15、B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书附图1、2、3、4、5、6 所示一种零件角度检具,由A圆柱1、A前平面2、单标线3、A后平面4、A腔体5、A中孔 6、A小齿孔7、A小孔8、B圆柱9、B前平面10、双标线11、B后平面12、B腔体13、B大齿孔 14、B小孔15构成;所述零件角度检具,其A圆柱1的前面设置有A前平面2而后面设置有A后平面 4且所述A前平面2上以顺向的方式设置有单标线3,其所述A圆柱1的中心依次设置有相互贯通的A小齿孔7、A中孔6、A腔体5,其所述A圆柱1的圆柱体靠上表皮的位置以与轴心线相平行的方式设置有A小孔8,其B圆柱9的前面设置有B前平面10而后面设置有B 后平面12且所述B前平面10上以顺向的方式设置有双标线11,其所述B圆柱9的中心依次设置有相互贯通的B腔体13、B大齿孔14,其所述B圆柱9的圆柱体靠上表皮的位置以与轴心线相平行的方式设置有B小孔15,其所述A圆柱1的右端与所述B圆柱9的左端贴紧放置。所述零件角度检具,所述A圆柱1、B圆柱9均为圆柱体状结构,A前平面2、A后平面4、B前平面10、B后平面12均为平面形状,所述单标线3为单一的直线,所述A腔体5、 B腔体13均为圆腔体的形状,所述A中孔6为圆孔的形状,所述A小齿孔7、B大齿孔14均为截面呈六齿以放射性均勻分布形状的孔,所述A小孔8、B小孔15均为圆孔的形状,所述双标线11为两条平行的直线。所述零件角度检具,所述A前平面2与A后平面4、B前平面10与B后平面12均相互平行,所述A前平面2与B前平面10、A后平面4与B后平面12均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零件角度检具,所述A小齿孔7、A中孔6、A腔体5、B腔体13、B大齿孔14依次贯通。所述零件角度检具,所述A小孔8与B小孔15的孔径相同且相互贯通。所述零件角度检具,所述A腔体5与B腔体13的直径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①、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单个零件的检测,该零件两个齿的角度偏差小于士0.5度的尺寸,目前检验的方法是采用三坐标测量机,在指定的测量位置,测量该零件角度与尺寸的具体数值,对照角度与尺寸公差标准进行合格与否的判断。对于大批量零件的逐个进行检验,之前没有合适的装置、用具及方法。②、目前的测量方法操作复杂,测量人员需要对照检验指导书进行多点检验,耗用时间约1分钟/件;该角度与尺寸需要在指定的零件指定测量位置进行测量,操作难度较大,测量人员需要经过培训和练习方可掌握;测量设备为三座标测量机,属于较为精密的高端仪器,价值昂贵,采购和使用成本很高。对于大批量的产品逐件检验,现有的方法更加不能适应生产需求。③、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极为方便应用本实用新型,针对特定的零件进行角度检测。④、本实用新型由A、B 两部分组成,其中的腔体分别与零件两个位置的齿形紧密配合。将A、B合起来之后,中间的空腔长度等于零件两齿形之间的长度。⑤、测量时将零件小端放入装置A腔体内,大端放入装置B腔体内,稍微转动一下,使得齿形配合紧密,之后将A、B端面贴紧。之后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零件的判定。⑥、判定方法一观察A、B外圆柱面上的标线对齐情况。如果 A上的单标线对齐位置位于B上的双标线之间,说明零件两齿形角度差异小于士0. 5度,该项尺寸合格;如果不再,说明角度差异大于0. 5度,该项尺寸不合格。判定方法二 将直径 03. 8-0. 02隨的销钉(即零件的细圆柱端)试着插入A、B两件端面的小孔,如果能够顺利地插入两件,说明零件两齿形角度差异小于士0. 5度,该项尺寸合格;如果不能同时插入两件,说明角度差异大于0. 5度,该项尺寸不合格。本实用新型突出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零件测量判定,与原有的方式比较,突出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快速,工作效率高,费用低。2、由于本实用新型根据零件的特征和尺寸要求设计的A、B两件,尺寸配合紧密, 综合考虑了所检测的角度和零件其他尺寸,检验过程仅需将零件放入A、B两件之中,然后肉眼观察即可,无需进行其他的额外测量和操作,也不需要其他的辅助手段。操作人员经过 1小时左右的培训即可完全掌握全部的操作要领,独立完成工作。3、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零件装入、观察、卸下,仅需三步操作即完成检验,对于数量的操作人员,所需时间仅10秒左右,大大提高了测量的效率,特别适用于大规模批量生产的需要。4、本本实用新型仅采用A、B两个钢制检具即实现了对零件该角度与尺寸的检测, 造价低廉,而且使用寿命很长,使用成本很低。本实用新型实施完毕后进行了试用性考核,通过试用性考核,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顺畅实施,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1.一种零件角度检具,其特征在于由A圆柱(1)、A前平面O)、单标线(3)、A后平面 (4)、A腔体(5)、A中孔(6)、A小齿孔(7)、A小孔(8)、B圆柱(9)、B前平面(10)、双标线 (11)、B后平面(12)、B腔体(13)、B大齿孔(14)、B小孔(15)构成;所述零件角度检具,其A圆柱(1)的前面设置有A前平面( 而后面设置有A后平面 (4)且所述A前平面( 上以顺向的方式设置有单标线(3),其所述A圆柱(1)的中心依次设置有相互贯通的A小齿孔(7)、A中孔(6)、A腔体(5),其所述A圆柱(1)的圆柱体靠上表皮的位置以与轴心线相平行的方式设置有A小孔(8),其B圆柱(9)的前面设置有B前平面(10)而后面设置有B后平面(1 且所述B前平面(10)上以顺向的方式设置有双标线 (11),其所述B圆柱(9)的中心依次设置有相互贯通的B腔体(13)、B大齿孔(14),其所述 B圆柱(9)的圆柱体靠上表皮的位置以与轴心线相平行的方式设置有B小孔(15),其所述 A圆柱(1)的右端与所述B圆柱(9)的左端贴紧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零件角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A圆柱(1)、B圆柱(9)均为圆柱体状结构,A前平面(2)、A后平面(4)、B前平面(10)、B后平面(12)均为平面形状, 所述单标线⑶为单一的直线,所述A腔体(5)、B腔体(13)均为圆腔体的形状,所述A中孔(6)为圆孔的形状,所述A小齿孔(7)、B大齿孔(14)均为截面呈六齿以放射性均勻分布形状的孔,所述A小孔(8)、B小孔(1 均为圆孔的形状,所述双标线(11)为两条平行的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零件角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A前平面( 与A后平面0)、 B前平面(10)与B后平面(1 均相互平行,所述A前平面( 与B前平面(10)、A后平面 (4)与B后平面(1 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零件角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A小齿孔(7)、A中孔(6)、A 腔体(5)、B腔体(13)、B大齿孔(14)依次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零件角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A小孔(8)与B小孔(15) 的孔径相同且相互贯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零件角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A腔体( 与B腔体(13) 的直径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零件角度检具涉及机械装置技术领域,为一种零件角度检具。采取“零件插入两圆柱腔体内且单标线在双标线范围内”关键技术,其A圆柱前面设有A前平面而后面设有A后平面且A前平面上以顺向设有单标线,A圆柱中心依次设有贯通的A小齿孔、A中孔、A腔体,A圆柱的圆柱体靠上表皮位置与轴心线平行设有A小孔,B圆柱前面设有B前平面而后面设有B后平面且B前平面上以顺向设有双标线,B圆柱中心依次设有贯通的B腔体、B大齿孔,B圆柱的圆柱体靠上表皮位置与轴心线平行设有B小孔,A圆柱右端与B圆柱左端贴紧放置。用于零件角度与尺寸检测。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快捷、质量好且稳定可靠、劳动强度低而效率高、适应规模生产。
文档编号G01B5/24GK202177361SQ20112031006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4日
发明者丁玉龙, 冀晋辉, 李传钊, 李文奇, 王亚松, 王建峰, 董永胜, 袁树明, 陈攀, 魏双来 申请人:北京新光凯乐汽车冷成型件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