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酯类化合物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3747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有酯类化合物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诊断领域中血液流变指标检测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有酯类化合物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
背景技术
宏观临床血液流变学检测的最基本指标应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血液是复杂的非牛顿流体,它的表观粘度随剪切率和剪切时间而变异。血流变检测的质控相当复杂,又由于缺乏标准参考物质,使不同医院、不同仪器检测的血流变临床数据缺乏可比性,影响了血液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因此,研制一种合适的血流变质控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问题。国内外报道了一些对血液粘度质控物的相关研究。张宁等(血液粘度室内质控物的研究与应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1) :41 42)研究用聚合物乙二醇-6000溶液作为全血粘度检IlJ质控物;Brookshier KA φ (Evaluation of a transparent blood analog fluid :aqueous xanthan gum/glycerin, Biorheology. 1993 Mar-Apr ;30 (2) 107-16)研究用水溶性黄原胶和己二酸丙二醇聚酯的混合溶液作为血液的流变性类似物; Ohba 等(Model blood consisting of dense suspension of natural polymeric gel particles,IV world congress of biomechanics proceedings CD,(2002),p.687)石if究用褐藻酸钙颗粒的悬液作为血液的类似物。但是血液是很复杂的生物非牛顿流体,化学物质并不能完全拟合血液的流变特性。而马景德等(血液流变学分析质控物的研制及体会,医学检验杂志,1991,6(2) 114 116)对于醛化红细胞悬浮液可否作为全血粘度质控进行了研究;CN1584591A公开了一种血液流变全血质控物,该质控物包括全血、抗凝液和细胞培养液;Sumichi等 (Development of blood analog fluids using human hair protein particles, JS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Series C,Vol. 48,No. 4,2005)研究用人的头发角蛋白颗粒悬液作为血液流体类似物。但以上技术方案的长期稳定性和流变性重现性还有待确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含有酯类化合物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含有酯类化合物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60 99. 99%的第一组分,和0. 01 40%的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为血浆或血清,所述第二组分为酯类化合物;所述第一组分与所述第二组分形成表观粘度与切变率成反比的非牛顿流体。本发明所述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其中,所述的酯类化合物包括一元羧酸酯、多元羧酸酯、硝酸酯、磷酸酯、磺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所述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其中,所述酯类化合物包括邻苯二甲酸酯、 脂肪二元酸酯、磷酸苯酯、环氧酯、聚酯、苯多酸酯、多元醇酯、多元糖酯、纤维素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所述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其中,所述酯类化合物为可改变血浆蛋白分子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增塑剂。本发明所述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其中,所述增塑剂为油溶性增塑剂;所述血浆或血清含量为80 99. 99%,所述油溶性增塑剂,含量为0. 01 20%。本发明所述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其中,所述增塑剂为油溶性增塑剂;所述血浆或血清含量为95 99. 99%,所述油溶性增塑剂含量为0. 01 5%。本发明所述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其中,所述增塑剂为亲水性或水溶性增塑剂;所述血浆或血清含量为60 99. 9 %,所述亲水性或水溶性增塑剂含量为0. 1 40%。本发明所述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其中,所述增塑剂为亲水性或水溶性增塑剂;所述血浆或血清含量为80 99. 5 %,所述亲水性或水溶性增塑剂含量为20 0. 5%。本发明所述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其中,所述亲水性或水溶性增塑剂包括亲水性聚酯、亲水性多元醇酯、亲水性多元糖酯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血浆或血清中加入酯类化合物,使得酯类化合物插入血浆蛋白分子链间,改变血浆或血清内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从而改变了血浆或血清溶液的流变性能,使其与全血和血浆或血清的粘度都有更好的对应性,在血流变的临床检测中可以作为血液粘度测定时的标准物和质控物。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血浆与组合物1粘度随切变率变化曲线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全血与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的粘度比与切变率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60 99. 99%的第一组分,和0. 01 40%的第二组分。其中第一组分为血浆或血清,优选采用血浆,第二组分为酯类化合物。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形成表观粘度与切变率成反比的非牛顿流体。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酯类化合物分别为可改变血浆或血清蛋白分子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增塑剂。血浆与血清的区别在于血清中不含有纤维蛋白原,酯类化合物对其流变性的影响机理是相同的。血浆粘度主要取决于血浆溶液内的蛋白组分,如球蛋白、脂蛋白的含量。增塑剂插入血浆蛋白分子链间后,改变了血浆蛋白分子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从而改变了血浆溶液的流变性能,使其与全血和血浆的粘度都有更好的对应性,在血流变的临床检测中可以作为血液粘度测定时的标准物和质控物。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的酯类化合物包括一元羧酸酯、多元羧酸酯、硝酸酯、磷酸酯、磺酸酯。其中一元羧酸酯它的分子通式是R1-C00-R2,其中取代基Rl、R2彼此独立,可以是烷基、环烷基、芳香基、芳烷基、烷芳基、含碳的杂环及其衍生物。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的酯类化合物还包括邻苯二甲酸酯、脂肪二元酸酯、磷酸苯酯、环氧酯、聚酯、烷基磺酸酯、多元醇酯、多元糖酯、纤维素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邻苯二甲酸酯包括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葵酯等。脂肪二元酸酯包括癸二酸二辛酯、己二酸二辛酯等。磷酸苯酯包括磷酸甲苯二苯酯、磷酸三丁酯等。环氧酯包括环氧油酸丁酯等。聚酯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己二酸丙二醇聚酯、聚芳酯等。多元醇酯包括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脂肪酸多元醇酯如脂肪酸甘油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乙二醇脂肪酸等。多元糖酯包括麦芽糖酯、蔗糖酯等。纤维素酯包括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等。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酯类化合物为油溶性增塑剂时,其在血流变质控组合物中的含量优选为0. 01 20%,更优选为含量为0. 01 5%,最优选为0. 02 1%,以得到相对更加接近真实血液流变性能的组合物流体。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酯类化合物为水溶性或亲水性增塑剂时,水溶性或亲水性增塑剂与蛋白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相比上述的油溶性增塑剂可在血流变质控组合物占有更高的含量,以得到相对更加接近真实血液流变性能的组合物流体。所述的亲水性增塑剂包括亲水性聚酯类、亲水性多元醇酯、亲水性多元糖酯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亲水性聚酯类增塑剂即在聚酯分子链上引入亲水性基团,如磷酸盐(R-SO3-Na+)、羧酸盐 (R-COO-NH4+)、季铵盐R-N+(CH2)3Cr或R-N+(CH3) 3Br_的离子基团,或者引入如二元醇、二元酸的非离子基团,使其具有亲水性。亲水性多元醇酯如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乙二醇600单油酸酯、聚乙二醇6000双硬脂酸酯等。亲水性多元糖酯如麦芽糖月桂酸酯、蔗糖单脂肪酸酯等。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亲水性或水溶性增塑剂在血流变质控组合物中的含量优选为0. 1 40 %,更优选为含量为0. 5 20 %,最优选为1 10 %,以得到相对更加接近真实血液流变性能的组合物流体。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血浆采用浓度为0. lmg/ml的肝素抗凝,或者采用浓度为 1. 5mg/ml 的 EDTA-Na2 或 EDTA-K2 抗凝。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中还包括防腐剂,例如叠氮钠,或者其他种类的防腐剂。还可加入蛋白稳定剂、乳化剂等添加剂,以增加所制备的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的有效期和稳定性。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的制备过程,及所制备的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的全血/血浆粘度与组合物拟合实验,组合物批间重复性测定实验及稳定性测定实验。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举例子仅为本发明的几个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下面各实施例中,采用北京普利生LBY-N6K自清洗快测血流变仪作为粘度检测仪器。实施例1(1)、制备含有0.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1在99.9g血浆中加入0. I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其中血浆采用浓度为0. lmg/ml的肝素钠抗凝,采用0. Iml叠氮钠作为防腐剂,混勻后采用无菌技术分装,每管5ml,储存于-20°C环境下。(2)、全血/血浆粘度与组合物1拟合实验取正常血液标本,将红细胞压积调至42%,测定ΙΟΑ ΚΙδΟ Γ1切变率变化范围内的全血表观粘度和血浆粘度,与组合物1的粘度曲线比较拟合程度。血浆与组合物1粘度随切变率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其中切变率单位为S—1,粘度单位为mPa. S,图1中用“□”标识的为血浆粘度变化曲线,用“〇”标识的为组合物1粘度变化曲线。从图1中可以看出, 血浆粘度不随切变率而变化,而含有0.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表观粘度随切变率增高而降低,表现为非牛顿流体。以10s—1的表观粘度为初始粘度,测得各切变率下表观粘度与初始粘度(10s—1)的比值,即粘度比,检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全血/血浆粘度与组合物1拟合实验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酯类化合物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60 99. 99%的第一组分,和0. 01 40%的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为血浆或血清,所述第二组分为酯类化合物;所述第一组分与所述第二组分形成表观粘度与切变率成反比的非牛顿流体。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酯类化合物包括一元羧酸酯、多元羧酸酯、硝酸酯、磷酸酯、磺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酯类化合物包括邻苯二甲酸酯、脂肪二元酸酯、磷酸苯酯、环氧酯、聚酯、苯多酸酯、多元醇酯、多元糖酯、 纤维素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酯类化合物为可改变血浆蛋白分子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增塑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油溶性增塑剂;所述血浆或血清含量为80 99. 99%,所述油溶性增塑剂,含量为0. 01 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油溶性增塑剂;所述血浆或血清含量为95 99. 99%,所述油溶性增塑剂含量为0. 01 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亲水性或水溶性增塑剂;所述血浆或血清含量为60 99. 9%,所述亲水性或水溶性增塑剂含量为 0. 1 40%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亲水性或水溶性增塑剂;所述血浆或血清含量为80 99. 5%,所述亲水性或水溶性增塑剂含量为 20 0. 5%ο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新型血液流变质控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或水溶性增塑剂包括亲水性聚酯、亲水性多元醇酯、亲水性多元糖酯类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全文摘要
一种包括酯化合物的血液流变质控组合物,包括60-99.99(重量)%的第一组分和0.01-40(重量)%的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为血浆或血清,所述第二组分为酯类化合物,二者构成非牛顿流体,并且其表现粘度与切变率成反比。
文档编号G01N11/00GK102334020SQ201180001957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1日
发明者修宏宇, 刘牧龙, 张文阁, 王艳平 申请人:深圳西德赛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