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具真空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3428发布日期:2020-09-18 18:0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铸模具真空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压力铸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铸模具真空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压铸法是通过在压铸过程中抽除压铸模具型腔内的气体而消除或显著减少压铸件内的气孔和溶解气体,从而提高压铸件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先进压铸工艺。在该工序中,若模具型腔中残留有少许空气未被抽出,熔融的金属铝液进入模具型腔后,铝液充填过程中因涡流或紊流包卷型腔内的空气,从而铸件内部形成形状较为规则,表面较为光滑的气孔,此类气孔是影响成型铸件质量的常见缺陷。

目前的真空压力铸造模具一般是通过抽真空管将模具型腔抽成真空。抽真空完毕后,通过真空阀关闭抽真空管,阻断真空系统与模具型腔的连通。因此真空系统中,真空阀的气密性影响着模具型腔的真空度,是影响真空压铸件质量的关键。

目前,在测真空阀的气密性时,需要将整个真空系统安装在模具加工设备上,整个加工设备的电路、气路等各系统完整安装后,再进行一次抽真空操作,通过压力表来测真空度。此时,若测出结果是存在漏气情况,需要将整套设备重新拆装后才能重新检测,操作复杂,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模具真空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只需将真空阀芯连接外设驱动机构,即可进行气密性检测,有效检测模具真空系统配合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铸模具真空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设有阀体固定座、驱动缸固定座;阀体固定座开有用于容纳真空阀芯、真空阀体的水平向的安装孔,以及用于供抽真空管伸出的上通孔和用于供真空阀芯伸出的、位于安装孔封闭侧的侧通孔;驱动缸固定座上安装有驱动缸,该驱动缸的活塞杆穿过设置在驱动缸固定座上的水平通孔与连接件连接,该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开有用于与活塞杆、真空阀芯卡接的卡槽。使用时,将真空阀芯、真空阀体、抽真空管构成的真空系统放入阀体固定座,将真空阀芯与活塞杆连接。接着启动驱动缸,通过驱动缸驱动真空阀芯、真空阀体紧密配合,使真空阀处于关闭状态,此过程模拟了整个压射铸造过程中真空系统的工作原理。然后对着真空阀体与真空阀芯的配合处喷肥皂水,观察其起泡情况,即可检测其气密性。

进一步,安装底板上设有滑槽,驱动缸固定座滑动连接在滑槽上。阀体固定座、驱动缸固定座的距离可通过滑槽滑动调节,方便用户在现有条件下迅速完成真空系统的改装,便于气密性检测。

进一步,驱动缸为气缸或液压缸。驱动缸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使用时外接气源或液压站即可。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铸模具真空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检测效率高。通过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不用在机床上即能检测出模具真空系统的密封性能,从而减少因为系统配合不好造成的模具真空漏气,从而减少模具故障装拆模时间,提升产品产能,更能提升产品内在质量,同时延长真空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铸模具真空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铸模具真空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抽真空管1,阀体固定座2,安装孔2-1,上通孔2-2,侧通孔2-3,真空阀体3,真空阀芯4,安装底板5,连接件6,卡槽6-1,滑槽7,活塞杆8,驱动缸固定座9,驱动缸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铸模具真空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底板5,安装底板5上设有阀体固定座2、驱动缸固定座9。阀体固定座2开有用于容纳真空阀芯4、真空阀体3的水平向的安装孔2-1,以及用于供抽真空管1伸出的上通孔2-2和用于供真空阀芯4伸出的、位于安装孔2-1封闭侧的侧通孔2-3。驱动缸固定座9上安装有驱动缸10。驱动缸10可以通过支撑架、法兰等机构安装在驱动缸固定座9上,驱动缸固定座9上设置有供活塞杆8穿过的水平通孔。驱动缸10可以是气缸或液压缸。该驱动缸10的活塞杆8与连接件6连接,该连接件6的两端分别开有用于与活塞杆8、真空阀芯4卡接的卡槽6-1。活塞杆8、真空阀芯4可以从连接件6的一侧卡入卡槽6-1。活塞杆8、真空阀芯4在驱动缸固定座9、阀体固定座2上的位置使二者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安装底板5上设有滑槽7,驱动缸固定座9滑动连接在滑槽7上。

下面以驱动缸10是油缸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测试时,先将真空系统中的真空阀芯4、真空阀体3和抽真空管1放入阀体固定座2内,将真空阀芯4卡接在连接件6的卡槽6-1上,并使真空阀芯4、活塞杆8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通过两个过渡接头将高压油管与驱动缸10及油站相连接。工作时,油站动作,液压油进入驱动缸10,压力驱动活塞杆8,通过连接件6拉动真空阀阀芯4、使真空阀体3与真空阀芯4紧配,并持续保持压力,阻断抽真空管1与模具型腔的连通。此过程模拟了整个压射过程中真空系统的工作原理。然后对着真空阀体3与真空阀芯4的配合处喷肥皂水,观察其起泡情况,即可检测其气密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需装配整个真空压铸系统,在铸造机床下面即可确定其在真空压铸过程中,真空系统的气密性情况,检测效率高,使用效果好,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并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压铸模具真空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5),所述安装底板(5)上设有阀体固定座(2)、驱动缸固定座(9);所述阀体固定座(2)开有用于容纳真空阀芯(4)、真空阀体(3)的水平向的安装孔(2-1),以及用于供抽真空管(1)伸出的上通孔(2-2)和用于供真空阀芯(4)伸出的、位于安装孔(2-1)封闭侧的侧通孔(2-3);所述驱动缸固定座(9)上安装有驱动缸(10),该驱动缸(10)的活塞杆(8)穿过设置在驱动缸固定座(9)上的水平通孔与连接件(6)连接,该连接件(6)的两端分别开有用于与活塞杆(8)、真空阀芯(4)卡接的卡槽(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真空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5)上设有滑槽(7),所述驱动缸固定座(9)滑动连接在滑槽(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真空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缸(10)为气缸或液压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铸模具真空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设有阀体固定座、驱动缸固定座;阀体固定座开有用于容纳真空阀芯、真空阀体的水平向的安装孔,以及用于供抽真空管伸出的上通孔和用于供真空阀芯伸出的、位于安装孔封闭侧的侧通孔;驱动缸固定座上安装有驱动缸,该驱动缸的活塞杆穿过设置在驱动缸固定座上的水平通孔与连接件连接,该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开有用于与活塞杆、真空阀芯卡接的卡槽。使用时,通过驱动缸驱动真空阀芯、真空阀体紧密配合,然后对着真空阀体与真空阀芯的配合处喷肥皂水,观察其起泡情况,检测其气密性。本实用新型装置不用在机床上即能检测出模具真空系统的密封性能,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付兴星;曾忆恒;汪晓红;周志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域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