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379489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2方向Rl上移动的保持臂构件31,该第2方向Rl与第I方向Ul正交,且是连结清洗口 33和稀释容器23的方向。
[0096]另外,在本例子中,第I方向Ul与铅垂方向大致平行,第2方向Rl与水平方向大致平行。此外,将与第I方向Ul正交且与第2方向Rl也正交的方向设为第3方向Wl。
[0097][臂构件]
[0098]如图4所示,臂构件31由平板状的构件形成为大致字母L形。臂构件31由大致长方形状的第I面部35和自第I面部35连续的第2面部36构成。
[0099]第I面部35的长度方向与第2方向Rl大致平行地配置。在第I面部35的第3方向Wl上的一侧的面上安装有表示本发明的操作棒的一例子的搅拌头37。搅拌头37借助搅拌机构38配置在第I面部35的第2方向Rl上的一侧。
[0100]搅拌机构38具有未图示的搅拌驱动部。搅拌头37以能够绕其轴向旋转及能够沿第I方向Ul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被搅拌机构38支承。搅拌头37插入到清洗口 33和稀释容器23(参照图11)内。而且,搅拌头37通过利用搅拌机构38旋转且在第I方向Ul上以规定的长度往复运动来搅拌注入到稀释容器23内的检查体和稀释液。
[0101]此外,在第I面部35的另一个面上设有第2滑动件39,该第2滑动件39以能滑动的方式卡合于后述的第2导轨67。第2滑动件39与第2方向Rl大致平行地配置。
[0102]第2面部36自第I面部35的第2方向Rl上的另一侧连续地形成。第2面部36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其长度方向与第I方向Ul大致平行地配置。第2面部36具有连接于第I面部35的连接部36a、与连接部36a连续的固定部36b、以及与固定部36b连续的遮光部36c。连接部36a位于第2面部36的第I方向Ul上的一侧,遮光部36c位于第2面部36的第I方向Ul上的另一侧。而且,固定部36b位于连接部36a和遮光部36c之间。
[0103]此外,固定部36b是从连接部36a和遮光部36c朝向第3方向Wl上的另一侧而与连接面36a和遮光片36c大致平行地凹陷的台阶面。在该固定部36b上设有固定孔36d。在该固定孔36d中贯通有转动轴49,且该转动轴49被固定螺栓71固定。
[0104][保持机构]
[0105]接着,说明保持机构32。
[0106]保持机构32具有由框体构成的主体41、移动框42、驱动部43、驱动皮带轮44、从动皮带轮45、环状的驱动带46、以及固定在驱动带46上的臂保持构件47。移动框42、驱动部43、驱动皮带轮44、从动皮带轮45以及驱动带46安装在主体41上。
[0107]主体41具有支承构件51和安装部52。支承构件51由主面部53、载置面部54以及侧面部55构成。此外,支承构件51具有第I导轨56。
[0108]主面部53形成为沿第I方向Ul延伸的大致长方形状。载置面部54从主面部53的第I方向Ul上的另一端大致垂直地连续。而且,载置面部54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载置、固定在生物化学分析装置I (参照图1)的主体上。
[0109]侧面部55从主面部53的第2方向Rl上的一端大致垂直地连续。侧面部55形成为沿第I方向Ul延伸的大致长方形状。在该侧面部55上固定有第I导轨56。
[0110]安装部52与支承构件51的主面部53在第3方向Wl上相对地设置。安装部52配置在主面部53的第3方向Wl上的一侧。该安装部52形成有固定片52a,该固定片52a利用固定螺钉72固定清洗口 33。安装部52还具有第I传感器部58和第2传感器部59。
[0111]第I传感器部58配置在比固定片52a靠第2方向Rl上的一侧,第2传感器部59配置在比固定片52a靠第2方向Rl上的另一侧。第I传感器部58是具有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断路器。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支承在固定于传感器基板的大致字母U形的托架上,以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
[0112]发光二极管始终发出规定光量的光。在光电二极管接收规定光量以上的光时,第I传感器部58输出高电平的信号。另一方面,在光电二极管接收的光量小于规定的光量时,第I传感器部58输出低电平的信号。
[0113]由于第2传感器部59的结构与第I传感器部58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0114]在此,在臂构件31向稀释容器23侧接近,且搅拌头37插入到稀释容器23内的情况下,在第I传感器部58的光电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之间贯穿有臂构件31的遮光部36c (参照图5和图6)。于是,遮光部36c遮挡从第I传感器部58的发光二极管射出来的光。由此,能够检测搅拌头37插入到稀释容器23内。
[0115]此外,在臂构件31向清洗口 33侧接近,且搅拌头37插入到清洗口 33内的情况下,在第2传感器部59的光电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之间贯穿有臂构件31的遮光部36c (参照图10)。于是,遮光部36c遮挡从第2传感器部59的发光二极管射出来的光。由此,能够检测搅拌头37插入到清洗口 33内。
[0116]此外,如图7所示,驱动皮带轮44和从动皮带轮45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主面部53的第3方向Wl上的一侧的一个面。驱动皮带轮44和从动皮带轮45隔开适当的间隔地配置在第I方向Ul上。驱动皮带轮44位于比从动皮带轮45靠第I方向Ul上的另一侧(下侧)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例子中,说明了将驱动皮带轮44配置在第I方向Ul上的另一侧、将从动皮带轮45配置在第I方向Ul上的一侧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以将驱动皮带轮44配置在第I方向Ul上的一侧,将从动皮带轮45配置在第I方向Ul上的另一侧。
[0117]在驱动皮带轮44和从动皮带轮45上设有多个齿部,该多个齿部沿着圆周方向连续地形成、且向半径外方向突出。驱动皮带轮44的直径和从动皮带轮45的直径被设定为大致相同。驱动皮带轮44的旋转轴44a和从动皮带轮45的旋转轴45a分别与第3方向Wl平行。并且,驱动皮带轮44的旋转轴44a和从动皮带轮45的旋转轴45a配置在处于第2方向Rl上的坐标位置相同的坐标位置的部位。此外,驱动皮带轮44的旋转轴44a从一个面到另一个面地贯通主面部53。
[0118]驱动部43借助固定螺钉70固定在主面部53的第3方向Wl上的另一侧的另一个面。在本例子中,作为驱动部43采用步进马达。该驱动部43隔着主面部53配置在与驱动皮带轮44相对的位置。此外,驱动部43借助旋转轴44a连结于驱动皮带轮44。
[0119]如图2和图4所示,在驱动皮带轮44和从动皮带轮45上架设有驱动带46。该驱动带46具有沿第I方向Ul延伸且彼此在第2方向Rl上相对的2个直线部分。此外,如上所述,驱动皮带轮44的直径和从动皮带轮45的直径被设定为大致相同,驱动皮带轮44的旋转轴44a和从动皮带轮45的旋转轴45a配置在处于第2方向Rl上的坐标位置相同的坐标位置的部位。因此,能够使驱动带46的直线部分与第I方向Ul大致平行。
[0120]此外,在驱动带46的内壁面上沿着其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突部46a。该多个突部46a与驱动皮带轮44和从动皮带轮45的多个齿部啮合。由此,在驱动皮带轮44和从动皮带轮45停止时,能够防止驱动带46自驱动皮带轮44和从动皮带轮45打滑,能够防止驱动带46违背意愿地旋转。此外,如图4所示,在驱动带46上固定有臂保持构件47。
[0121]在此,在驱动部43进行驱动时,驱动皮带轮44旋转而驱动带46在驱动皮带轮44和从动皮带轮45之间旋转。由此,固定在驱动带46上的臂保持构件47与驱动带46 —同在驱动皮带轮44和从动皮带轮45之间移动。
[0122]接着,说明臂保持构件47。
[0123]如图8A和图SB所示,表示本发明的臂保持部的一例子的臂保持构件47具有一对轴承部61、61,用于连结一对轴承部61、61的连结部62,以及一对卡合爪63、63。连结部62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在连结部6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大致垂直地连续有一对轴承部61、
61ο
[0124]一对轴承部61、61将连结部62夹在中间而彼此相对。在一对轴承部61、61上分别设有轴承孔61a。设置在一对轴承部61、61上的轴承孔61a以能相对于绕旋转轴49转动的方式嵌合于转动轴49 (参照图4)。由此,如图5和图7所示,臂保持构件47借助转动轴49以能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臂构件31上。
[0125]此外,一对卡合爪63、63设置在连结部6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而且,一对卡合爪63、63从连结部62的两端朝向与一对轴承部61、61相反的方向突出。
[0126]如图4和图7所示,使臂保持构件47的一对卡合爪63、63卡合于驱动带46,利用粘接或者熔接等固定方法固定。因此,臂构件31在臂保持构件47以能转动的方式嵌合的状态下安装在驱动带46上。
[01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例子中,说明了在利用一对卡合爪63、63使臂保持构件47卡合于驱动带46之后粘接或者熔接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臂保持构件47上去除一对卡合爪63、63,使连结部62直接粘接或者熔接于驱动带46的外周面。
[0128]此外,在本例子中,说明了由独立构件形成臂保持部和驱动带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作为对臂构件进行保持的臂保持部,例如也可以在驱动带的外周面设置具有轴承孔的突起,将驱动带和臂保持部一体形成。
[0129]接着,说明移动框42。
[0130]如图4所示,移动框42由一部分弯曲的大致平板状的构件形成。移动框42由引导支承部65和滑动面部66构成。此外,移动框42具有第2导轨67和第I滑动件68。
[0131]引导支承部65形成为沿第2方向Rl延伸的大致长方形状。引导支承部65与臂构件31的第I面部35在第3方向Wl上相对。此外,在引导支承部65的与第I面部35相对的一个面上设有第2导轨67。
[0132]第2导轨67在引导支承部65中与第2方向Rl大致平行地配置。设置在第I面部35上的第2滑动件39以能滑动的方式卡合于该第2导轨67。由此,臂构件31以能在第2方向Rl上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在移动框42上。此外,臂构件31相对于移动框42向除第2方向Rl之外的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
[0133]滑动面部66形成为沿第I方向Ul延伸的大致长方形状。如图3和图6所示,滑动面部66与支承构件51的侧面部55在第2方向Rl上相对。此外,在滑动面部66的与侧面部55相对的一个面上设有第I滑动件68。
[0134]第I滑动件68在滑动面部66上与第I方向Ul大致平行地配置。该第I滑动件68以能滑动的方式卡合于设置在侧面部55上的第I导轨56。由此,移动框42以能在第I方向Ul上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在主体41上,并且移动框42相对于主体41向除第I方向Ul之外的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此外,移动框42支承臂构件31。因此,臂构件31与移动框42 一同以能在第I方向Ul上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在主体41上。
[0135]此外,臂构件31的姿势被用于引导沿第I方向Ul的移动的第I导轨56和用于引导沿第2方向Rl的移动的第2导轨67保持为始终相同的状态。
[01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例子中,说明了移动框42将臂构件31以能沿第2方向Rl移动的方式支承,主体41将移动框42以能沿第I方向Ul移动的方式支承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移动框42将臂构件31以能沿第I方向Ul移动的方式支承,而且利用主体41将移动框42以能沿第2方向Rl移动的方式支承。
[0137]1- 3.搅拌装置的动作
[0138]接着,参照图5?图7以及图9?图11说明具有所述结构的搅拌装置9的动作。
[0139]图9和图10是表示搅拌装置9的动作的主视图,图11是示意地表示搅拌装置9的动作的说明图。
[0140]首先,如图5和图1IA所示,对搅拌装置9的从搅拌头37插入到稀释容器23内的状态到搅拌头37插入到清洗口 33内为止的动作进行说明。
[0141]如图5所示,在搅拌头37插入到稀释容器23(参照图11A)内时,臂构件31的遮光部36c贯穿于第I传感器部58。而且,由于从第I传感器部58的发光二极管发射出的光被遮光部36c遮挡,因此,能够检测到搅拌头37已插入到稀释容器23内。
[0142]首先,自图5和图1lA所示的状态,驱动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