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货机新型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1419发布日期:2019-10-19 02:4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售货机新型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售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售货机新型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无人零售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目前,大多数售货机的货架部分,都是用旋转弹簧或者动力皮带进行出料;一台售货机内需要大量的旋转弹簧或者动力皮带,这样带来控制系统的复杂化,同时,故障率大大升高。市场上急需一种低成本的又具有先进行的售货机出料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自动售货机的内货物出料的售货机新型出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售货机新型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机构和出料机械手,所述出料机构为至少两个,其成排设置在售货机中用于放置物料的载货托板上并把载货托盘分割成不同的储货区域,所述出料机构包括通过支架设置在载货托板上的滚珠丝杠和设置在储货区域中与滚珠丝杠连接的推料板,所述滚珠丝杠通过齿轮与设置在所述出料机械手上的出料电机连接。

进一步说明,所述出料机械手包括机械手、设置在机械手上的出料托盘和在出料托盘上进行移动的立式隔板,所述出料电机设置在所述出料托盘上。

进一步说明,所述立式隔板与设置在所述出料托盘上的驱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说明,所述推料板通过丝杠螺母径向设置在所述滚珠丝杠上,所述滚珠丝杠通过轴承设置在支架上,且所述滚珠丝杠一端贯穿所述轴承并设置有与出料电机进行齿合的齿轮。

进一步说明,所述推料板通过Z形板与所述丝杠螺母连接,且Z形板的拐角处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的推料板和立式隔板,实现对物料的推动输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旋转弹簧或动力皮带进行出料时,因其控制系统复杂造成的故障不断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出料机构安装在放置盒饭的载货托板上,其使用无动力滚珠丝杠驱动推料板,推料板推动载货托板上盒饭进行移动,实现出料操作,无动力滚珠丝杠的驱动动力由出料机械手上的出料电机提供动力,整个载货托板形成的货架部分不再需要动力电机,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又减少设备故障率,有利于设备维护与维修。

3、本实用新型推料板送出的盒饭设置在出料托盘上,通过在机械手的作用下,对出料托盘的位置进行移动,并由出料托盘上驱动装置实现立式隔板在出料托盘上推动盒饭移动,完成输送操作,方便快捷。

4、本实用新型Z形板的拐角处设置有加强筋,防止在推动货物时因货物过重造成Z形板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出料机构的主视图。

图3为出料机构的左视图。

图4为出料机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图中,1-支架、2-滚珠丝杠、3-推料板、4-丝杠螺母、5-轴承、6-齿轮、7- Z形板、8-加强筋,9-驱动装置、10-出料托盘、11-立式隔板、12-载货托板、13-储货区域、14-出料电机、15-出料机构、16-货物。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售货机新型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机构和出料机械手,出料机构为至少两个,其成排设置在售货机中用于放置物料的载货托板12上并把载货托盘12分割成不同的储货区域13,出料机构包括通过支架1设置在载货托板12上的滚珠丝杠2和设置在储货区域13中与滚珠丝杠2连接的推料板3,滚珠丝杠2通过齿轮6与设置在出料机械手上的出料电机14连接。

进一步说明,出料机械手包括机械手、设置在机械手上的出料托盘10和在出料托盘10上进行移动的立式隔板11,出料电机14设置在出料托盘10上。

进一步说明,立式隔板11与设置在出料托盘10上的驱动装置9连接。

进一步说明,推料板3通过丝杠螺母4径向设置在滚珠丝杠2上,滚珠丝杠2通过轴承5设置在支架1上,且滚珠丝杠2一端贯穿轴承5并设置有与出料电机14进行齿合的齿轮6。

进一步说明,推料板3通过Z形板7与丝杠螺母4连接,且Z形板7的拐角处设置有加强筋8。

其立式隔板11通过驱动装置9在出料托盘10上的移动驱动方式与推料板3在载货托盘12上的移动驱动方式相同,不同之处为驱动装置9设置在出料托盘10上。

通过机械手(三轴机械手)的移动,实现出料托盘2移动到需要出料物料放置处的出料机构处,且出料托盘2上的出料电机13与出料机构的齿轮6齿合,出料电机14通过齿轮6带动滚珠丝杠2转动,通过滚珠丝杠2与丝杠螺母4的配合使用,实现推料板3推动选中的物料在载货托板12上移动,把物料推到出料托盘10上后,出料电机14停止转动,在机械手的作用下,对出料托盘2食物位置进行移动,通过驱动装置9实现立式隔板11对物料的推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