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易失性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75260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易失性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详细地讲,是涉及能够由通电而控制电阻值的变化,进行数据的记录(写入)及消去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目前已知的有闪存、FeRAM、MRAM、相变存储器等。最近,由于对携带式信息终端用等的存储器提出了高密度化的要求,所以相变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受到注目,同时对其进行了多种改良(国际公开第98/19350号单行本(特表2001-502848号公报)等)。
例如,在特开平9-282723号公报中,公开了使导电性探针与包含非晶半导体薄膜的记录介质的表面相接触,进行信息写入-消去的信息记录装置。
而且,在国际公开第98/336446号单行本(特表2001-504279号公报)中,公开了如图10所示的,在下部电极81与上部电极82之间形成相变材料层83,通过下部电极81及上部电极82使相变材料层83构成为可通电的相变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相变材料层83由在高电阻的非晶(非晶质)状态与低电阻的晶体状态之间能够可逆地进行相变化的硫族化物材料所构成,能够由通电而变为非晶态或晶体态,从而控制电阻值。例如,在数据存储(写入)时,相变材料层83从非晶态变为晶体态,降低电阻值。另一方面,是数据的消去时,相变材料层83从晶体态变为非晶态,提高电阻值。通过读取电阻值的差,能够实现存储器的功能。
在图10所示的结构中,下部电极81与相变材料层83的连接部81a,由绝缘层84所隔离,作为绝缘层84的材料,表示出优选氧化硅。然而,在由如氧化硅等热传导率较大的无机介电体进行连接部81a的绝缘的情况下,由于写入与消去需要的大的电力,所以存在难以省电力的问题。
与此相对,在使用有机介电体作为绝缘层84的材料的情况下,不仅能够以小的电力进行写入与消去,而且还有廉价-轻量、以及能够对应于弯曲变形等特点。
然而,单纯由有机介电体构成绝缘层84时,存在有由有机介电体的耐热温度比相变材料的熔点低所引起的数据的改写次数不够的问题。就是说,在数据的消去中,由下部电极81与相变材料层83的连接部81a的瞬间发热,会将相变材料层83加热到熔点(例如600℃以上)。与此相对,在使用有机介电体中耐热性优异的聚酰亚胺作为绝缘层84的情况下,即使是瞬间发热也只能承受到500℃左右。其结果是,在重复进行数据的改写中,连接部81a附近的绝缘层84分解,产生下部电极81及相变材料层83的电气特性与机械稳定性恶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节省电力、且能够增大数据的可改写次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具有贯通正反面的第一电极的绝缘基板;在上述绝缘基板的一面侧上形成的第二电极;和以及夹持在上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通过对上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脉冲而改变电阻值的记录层。上述绝缘基板包括有机介电体薄膜和厚度小于该有机介电体薄膜的无机介电体层的叠层结构,在形成上述无机介电体层的一侧形成上述记录层。
该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制造方法制造,就是由具有在形成细孔的上述有机介电体薄膜的一侧的面上,堆积无机介电体,形成无机介电体层的步骤;在上述无机介电体层的表面上按照顺序叠层记录层及第二电极,由上述记录层覆盖上述细孔一端侧的步骤;以及在上述细孔内形成第一电极的步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制造方法所制造。
而且,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适用于具有以下结构的信息记录装置或表示装置。
(1)设置有非易失性存储器,夹持该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第一夹持部件与第二夹持部件,以及存在于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与上述第一夹持部件之间的第一弹性部件;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置有具有贯通正反面的第一电极的绝缘基板,在上述绝缘基板的一面侧上形成的第二电极,以及夹持在上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通过对上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脉冲而改变电阻值的记录层;上述绝缘基板设置有有机介电体薄膜与厚度小于该有机介电体薄膜的无机介电体层的叠层结构,在形成上述无机介电体层的一侧形成上述记录层,在形成上述有机介电体薄膜的一侧露出上述第一电极;上述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设置有在平面视图上重合的区域内形成的多个存储器单元,上述第二夹持部件在夹持面上设置有与对应于各存储器单元的上述第一电极各自相电连接的多个第一导电体;进而设置有控制对各存储器的通电的开关元件的信息记录装置。
(2)在(1)所示的信息记录装置中,上述第一夹持部件通过第二弹性部件在夹持面上设置有与上述第二电极分别电气连接的第二导电体的信息记录装置。
(3)设置有非易失性存储器,夹持该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第一夹持部件与第二夹持部件;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设置有具有贯通正反面的第一电极的绝缘基板,在上述绝缘基板一面侧上形成的第二电极,以及夹持在上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通过对上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脉冲而改变电阻值的记录层的两个副存储器分别与上述第二电极相对、通过第一弹性部件所构成;上述绝缘基板设置有有机介电体薄膜与厚度小于该有机介电体薄膜的无机介电体层的叠层结构,在形成无机介电体层的一侧形成上述记录层,在形成有机介电体薄膜的一侧露出上述第一电极;上述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设置有在平面视图上重合的区域内形成的多个存储器单元,上述第一夹持部件及第二夹持部件在夹持面上设置有与对应于各存储器单元的上述第一电极分别相电气连接的多个第一导电体;进而设置有控制对各存储器的通电的开关元件的信息记录装置。
(4)在(3)所示的信息记录装置中,上述第一夹持部件及第二夹持部件通过第二弹性部件在夹持面上设置有与夹持面相对面的上述第二电极分别电连接的第二导电体的信息记录装置。
(5)设置有非易失性存储器,与对应于该非易失性存储器能够相对移动而构成的导电性探针;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置有具有贯通正反面的第一电极的绝缘基板,在上述绝缘基板的一面侧上形成的第二电极,以及夹持在上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通过对上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脉冲而改变电阻值的记录层;上述绝缘基板设置有有机介电体薄膜与厚度小于该有机介电体薄膜的无机介电体层的叠层结构,在形成上述无机介电体层的一侧形成上述记录层,在形成上述有机介电体薄膜的一侧露出上述第一电极;上述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设置有在平面视图上重合的区域内形成的多个存储器单元,上述导电性探针与对应于所希望的存储器单元的上述第一电极相接触,能够对上述记录层通电的信息记录装置。
(6)由设置有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纸型显示器所构成的表示装置;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置有具有贯通正反面的第一电极的绝缘基板,在上述绝缘基板一面侧上形成的第二电极,以及夹持在上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通过对上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脉冲而改变电阻值的记录层;上述绝缘基板设置有有机介电体薄膜与厚度小于该有机介电体薄膜的无机介电体层的叠层结构,在形成上述无机介电体层的一侧形成上述记录层的表示装置。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其它实施方式中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4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5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信息处理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信息处理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其它实施方式中信息处理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信息处理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现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结构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非易失性存储器)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非易失性存储器1包括无机介电体层111与有机介电体层112叠层构成的绝缘基板11;在绝缘基板11的无机介电体层111一侧形成的记录层12及上部电极13;在绝缘基板11的有机介电体层112一侧形成的下部电极14。
无机介电体层111由对于发热时的记录层12呈惰性的绝缘体所构成,可以列举出SiOx等氧化膜,SiNx等氮化膜,此外还有SiO2-ZnS、SiO2-ZnSe等。例如,在由SiO2∶ZnS=约0.2∶约0.8的混合层作为无机介电体层111的材料的情况下,能够取得在无机介电体层111上叠层的层不易剥落的效果。
作为有机介电体层112,可以列举出聚酰亚胺、聚碳酸酯等绝缘性聚合物,有机介电体层112的厚度比无机介电体层111大,这样能够实现数据的写入与消去时的省电力化,且基板11容易弹性弯曲变形。
记录层12由具有两个以上的稳定状态,且各状态之间能够可逆变化的相变材料所构成,由可通过通电而控制电阻值变化的材料构成。具体地,可以列举出Ge2Sb2Te5、Ge1Sb2Te4等Ge-Sb-Te化合物、Ag5In5Sb70Te20等Ag-In-Sb-Te化合物、Te80Sb5As15等Te-Sb-As化合物、Te81Ge15Sb2S2等Te-Ge-Sb-S化合物、Te93Ge5As2等Te-Ge-As化合物、Te80Ge5Sn15等Te-Ge-Sn化合物、Te60Ge4Sn11Au25等Te-Ge-Sn-Au化合物、GeTe化合物等硫族化物系材料。记录层12夹持在后述的中间电极(第一电极)18与上部电极(第二电极)13之间,可以通电。
上部电极13及下部电极14由金(Au)等金属材料所构成,上部电极13及下部电极14形成等间隔的条纹状,上部电极13及下部电极14的长度方向在平面视图上相互垂直而配置。而且,上部电极13与下部电极14在平面视图上重合的区域构成各存储器单元MC。各存储器单元MC,为了防止电气干扰,可以使用选择晶体管或二极管等进行电气分离。上部电极13及下部电极14形成条纹状的带状体的宽度,可以由设计规则所决定,例如为15μm以上100μm以下。当然,也可以采用光或电子线的光刻法(lithography)及FIB(Focused Ion Beam)形成比上述宽度更窄的带状体。而且,优选带状体的间隔是其宽度的2倍以上10倍以下。
绝缘基板11在对应于各存储器单元MC的位置具有贯穿正反面的多个细孔16。在细孔16的内壁上,通过一部分无机介电体层111的放入并附着,形成与无机介电体层111相连续的环状耐热保护膜17。在下方端由下部电极14所覆盖的细孔16的内部,填充例如由铑(Rh)所构成的中间电极18,由该中间电极18使记录层12与下部电极14电连接。而且,存储器单元MC中中间电极18的上方由上部电极13所覆盖,中间电极18通过记录层12与上部电极13电连接。
根据这样结构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通过选择与所希望的存储器单元MC相对应的上部电极13及下部电极14,施加适当的电脉冲,就能够进行对存储器单元MC的写入、读出与消去。也就是说,在写入时,通过由规定的电压施加电脉冲而产生焦耳热,记录层12从非晶状态变为晶体状态,电阻值下降。另一方面,在消去时,施加比写入时的脉冲宽度小的电脉冲,从高温状态急冷,记录层12从晶体状态变为非晶状态,电阻值上升。读出时,施加比写入时及消去时更低的电压,检测出基于电阻值变化的电流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基板11上无机介电体层111形成的一侧形成了记录层12,所以由用来记录或消去的通电而在记录层12与中间电极18的连接部附近所发生的热,就难于传递到有机介电体层112。因此,能够防止伴随着有机介电体层112的温度上升的分解,能够防止记录层12或中间电极18的品质恶化,能够增加存储器单元MC的记录-消去的重复次数。进而,由于在细孔16的内壁面上形成了由无机介电体所构成的耐热保护膜17,所以由此也能够抑制记录层12与中间电极18的连接部附近所发生的热向有机介电体层112的传递。
关于无机介电体层111的厚度,过薄时对有机介电体层112的热保护的效果不充分,而过厚时又使得通过有机介电体层112而省电力的效果不充分,所以优选为2nm以上50nm以下。另一方面,有机介电体层112的厚度优选为100nm以上10000nm以下。
非易失性存储器1的结构贝宁不限于上述,可以进行多种变更。例如,如图2、图3所示,可以使用随机配置有多个细孔16的基板11,在各存储器单元MC的区域内配置一个或多个中间电极18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形成记录层12的位置不易受到制约,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而且,还可以使上部电极13及记录层12以存储器单元MC为单位分离,提高存储器单元MC的绝缘性。上部电极13及下部电极14还可以不形成条纹状,例如,可以是上部电极13在基板一面上整体形成,另一方面,下部电极14形成矩阵状。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在绝缘基板11的正反面分别设置上部电极13及下部电极14,而使记录层12能够存取,但如果是夹持在中间电极(第一电极)与上部电极(第二电极)之间的结构,就并非一定要设置后述的下部电极。
(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制造方法)接着,对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制造方法,以图2所示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为例加以说明。
首先,如图4(a)所示,准备对于表面大体垂直地形成多个直径为100nm的细孔16的、由聚碳酸酯所构成的厚度为6μm的有机介电体层112。薄膜上形成多个细孔的方法,例如在美国专利第6060743号公报(特开平11-40809号公报)、特开平11-170378号公报中公开。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离子束垂直照射到有机介电体薄膜的表面而形成离子痕迹,之后将该薄膜浸渍于蚀刻液对离子痕迹进行选择性蚀刻,随即形成多个微细的细孔。根据这样的形成方法,由于不使用光刻法技术,所以能够廉价地形成直径约为100nm的微细孔。优选通过蚀刻时间的调整等而控制所希望的值,从而使细孔16的直径得到后述的所希望的纵横比。
接着,如图4(b)所示,将该有机介电体薄膜112放置于溅射装置的基座(susceptor)S上,通过堆积无机介电体的SiO2而在有机介电体薄膜112上叠层无机介电体层111,形成绝缘基板11。无机介电体的堆积量为不完全堵塞细孔16的程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细孔16的开口径窄到从100nm到50nm的状态下SiO2的堆积终了。此时无机介电体层111的厚度约为30nm。
有机介电体薄膜112上无机介电体的堆积状态因细孔16的纵横比(aspect ratio细孔16的高度/细孔16的直径)而异。如本实施方式,在纵横比为10以上100以下的情况下,如图4(b)所示,无机介电体在有机介电体薄膜112上堆积的同时,在细孔16的内壁面的开口附近也有附着,形成环状耐热保护膜17。在细孔16的纵横比为10以上100以下的情况下,在细孔16的内部,耐热保护膜17的厚度向着下方向(图1中从上部电极(第二电极)113向中间电极(第一电极)118及下部电极14的方向)而变小。换言之,由于其周围的耐热保护膜17,存在细孔16的内径从上向下而变大的部分。
该耐热保护膜17能够有效地抑制后述的工序中形成的记录层12与中间电极18的界面附近因通电所发生的热向有机介电体层112传递。进而,由于由耐热保护膜17在中间电极18的一部分中形成了电流狭窄部,所以能够提高电流密度,达到制品的省电力的目的。
另一方面,在细孔16的纵横比为1以上、但不到10的情况下,由于无机介电体容易进入细孔16的内部,所以如图4(b)所示的环状耐热保护膜17就不仅在细孔16的开口附近,而且在细孔16的内壁全体上形成几乎一样的厚度。换言之,在细孔16的纵横比为1以上、但不到10的情况下,细孔16的内径将与其周围的耐热保护膜17无关,自上到下大体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在中间电极18中未形成上述的电流狭窄部,但由耐热保护膜能够使有机介电体薄膜112的热保护效果进一步提高。
在这样的堆积无机介电体的工序中,少量的有机介电体进入细孔16堆积在基座S上,在将有机介电体层112从基座S取下时,细孔16内有残留物R。因此,在无机介电体层111形成后,将有机介电体层112从基座S取下,必需从无机介电体层111侧向细孔16内供给气体流,去除残留物R。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后述的工序中必需再一次将有机介电体层112安装于基座S,所以工序烦琐。
因此,在无机介电体层111的形成工序中,不是直接将有机介电体层112安装于基座S,而是如图5所示,在有机介电体层112与基座S之间通过隔板SP形成间隙。由于进入细孔16内的无机介电体不在细孔16的内部残留,而是到达基座S的表面,所以在无机介电体的堆积工序终了后没有必要将有机介电体层112从基座S取下,能够迅速地开始下一工序。
接着,如图4(c)所示,使用金属罩将由Ge2Sb2Te5构成的存储器材料对无机介电体层111一侧进行溅射蒸镀,形成记录层12,之后,进而溅射蒸镀Au,在基板一侧的整体上形成上部电极13。作为存储器材料,例如使用改变了组成比的GeSb2Te4时,由于熔点略有降低,所以对制品的长寿是有效的。由无机介电体层111的形成而使直径变小的细孔16的开口部,通过存储器材料的蒸镀而被记录层12所覆盖。
接着,在细孔16的内部形成中间电极。中间电极的形成可以是由溅射法或电镀法等所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由电镀法所形成。如图4(d)所示,在电镀金属离子溶解于酸性溶液中的电镀液L中,对于该电镀液,不溶性的Au等所构成的金属板M作为正极,以细孔16内露出表面的记录层12作为负极,接通电源,在负极面上实施电镀。如图4(d)所示,优选与由上部电极13与金属板M等所构成的导电板平行配置。由此,细孔16的内部由电镀金属缓慢地填埋并完全埋上,在形成中间电极18的时刻,电镀终了。作为电镀金属优选Rh、Ru、Pt、Au、Cu等,特别是Cu等,在ULSI的多层配线中使用的材料,便宜且容易得到。
电镀终了的时刻可以预先测定电镀量与电镀时间的关系,通过推定细孔16内部被电镀金属所填充的时间来决定。或者是,也利用电镀量引起的电镀面的变色而决定电镀的终了。就是说,由于在细孔16的内部由电镀金属填埋之前,电镀面的可视区域为黑色,而当细孔16的内部完全被电镀金属填埋时,电镀面沿绝缘基板11的表面扩散时,电镀面由黑色变为白色,所以在电镀面变为白色时终了电镀即可。进而,还可以在电镀面变色的同时,利用在进行定电压电镀的情况下电流值的时间变化(进行定电压电镀的情况下电压值的时间变化)中所发生的纽结,而得知电镀终了的时刻。
最后,在绝缘基板11的背面侧(有机介电体层112一侧),通过使用金属罩溅射蒸镀Au而形成矩阵状的下部电极14,完成图2所示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关于该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改写次数的调查结果为104次以上,因而得到了良好的改写寿命。
还有,图3所示结构的情况,能够在形成下部电极14之后由电镀形成中间电极18,之后形成记录层12及上部电极13。由于电镀可以对金属的下部电极14而进行,所以具有电镀的控制性高的优点。
(信息记录装置)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信息处理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图6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31;夹持非易失性存储器31的一对夹持部件(第一夹持部件321第二夹持部件322);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31与第一夹持部件321之间存在的橡胶等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331第二弹性部件332)。第一弹性部件331露出非易失性存储器31的上部电极13的一部分,固定于该上部电极13的表面。还有,在第一弹性部件331的表面,还可以贴附能够记载非易失性存储器31的特征(制造公司名及记录内容等)的标签。
非易失性存储器31是图2所示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中不设置下部电极14所构成,其它结构与图2所示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相同。所以,同样的结构部分都赋予同样的符号,其详细说明予以省略。
第一夹持部件321及第二夹持部件322,由高刚性的塑料所构成,在夹持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导电体323及第一导电体324。在一对夹持部件321、322之间,存在有作为夹持非易失性存储器31的赋能装置的弹簧部件325、326。
第二导电体323通过第二弹性部件332安装于第一夹持部件321的夹持面,与全部的上部电极13的露出部可电连接而形成。而且,第一导电体324安装在第二夹持部件322的夹持面上,形成多个矩阵状,与中间电极18可电连接而构成。第一导电体324上连接有开关元件328,具有能够通过第一导电体324而控制向记录层12的通电的ON/OFF的结构。开关元件328,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可以采用由硅等所构成的选择晶体管,但也可采用pn结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等。
根据这样结构的信息记录装置,从图6所示的状态,由弹簧部件325、326的作用,第二导电体323连接于上部电极13,在第一导电体324连接于中间电极18的状态下,非易失性存储器31夹持在一对夹持部件321、322之间。
由于在第一夹持部件321与非易失性存储器31之间存在有第一弹性部件331及第二弹性部件332,所以由这些弹性部件的推压力能够得到非易失性存储器31与第二夹持部件322之间的均匀紧密的接触,能够可靠地进行第一导电体324与中间电极18之间的电接触。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容易弹性弯曲变形的有机介电体层112与第二夹持部件322的夹持面紧密结合的结构,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非易失性存储器31与第二夹持部件322之间的密和性。第一弹性部件331还可以设置于第一夹持部件321,取代非易失性存储器31。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弹性部件331及第二弹性部件332可以一体构成。
对存储器元件的存取,可以使与选择的存储器元件相对应的开关元件328为ON状态而进行。数据的写入,通过向存取的存储器元件的记录层12供给电力发热,从非晶状态变化为晶体状态,降低电阻而进行。数据的读出是测定存取的存储器元件的记录层12的电阻值。数据的消去是通过向存取的存储器元件的记录层12供给电力发热后急冷,从晶体状态变化为非晶状态,升高电阻而进行。
信息记录装置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种种变更。例如,图7所示的信息记录装置包括有非易失性存储器41;夹持非易失性存储器41的一对夹持部件(第一夹持部件421、第二夹持部件422);非易失性存储器41与第一夹持部件421之间存在的橡胶或软质塑料等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431、第二弹性部件432)。
非易失性存储器41是在使用两个副存储器作为图6所示的非易失性存储器31,使各自的上部电极13吻合地相对,通过第一弹性部件431的状态下一体化的存储器,各上部电极13的一部分露出而构成。
第一夹持部件421及第二夹持部件422由刚性高的塑料所构成,在各自夹持面上,双方设置有第二导电体423及第一导电体424。在一对夹持部件421、422之间,存在有作为夹持非易失性存储器41的压靠装置的弹簧部件425、426。
第二导电体423通过第二弹性部件432安装于各夹持部件421、422的夹持面,分别与对面的上部电极13的露出部可电连接而形成。而且,第一导电体424安装在各夹持部件421、422的夹持面上,形成多个矩阵状,与中间电极18可电连接而构成。第一导电体424上连接有开关元件428,具有能够通过第一导电体424而控制向记录层12的通电的ON/OFF的结构。开关元件428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由硅等所构成的选择晶体管,但也可以使用pn结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等。
采用这样构成的信息记录装置,也可以得到与图6所示信息记录装置同样的效果。进而,由于与图6所示信息记录装置相比有2倍以上的存储器容量,所以能够适应对于存储器容量增大的要求。
在上述信息记录装置中,所希望的向存储器单元的存取,也可以做利用上述开关元件的方法以外的选择。例如,对于图2所示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利用导电性探针进行向存储器单元的存取。
在图8中,导电性探针51具有由移动机构52在图中上下左右方向上移动的结构。在对存储器单元进行存取的情况下,首先,导电性探针51以不接触的程度向中间电极18的露出面e接近,导电性探针51沿着该露出面e平行地移动到所希望的存储器单元。接着,导电性探针51与露出面e接触,进行数据的写入、读出与消去,之后,导电性探针51从露出面e离开。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导电性探针51与容易弹性弯曲变形的有机介电体薄膜112的表面接触,所以能够提高导电性探针51的密和性,可靠地进行电接触。
也可以用在导电性探针51固定的状态下移动(包含旋转移动)非易失性存储器31的结构取代可以移动导电性探针51的结构,也可以是导电性探针51及非易失性存储器31双方都可以移动的结构。而且,还可以是设置有多个导电性探针51,并可以分别独立控制的结构。
(表示装置)
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由于能够减低写入及消去动作时的消费电力,所以可以考虑多种适用,例如可以作为图9中所示表示装置的纸型显示器。
在图9中,纸型显示器61在背面侧设置有非易失性存储器62,在正面侧设置有文字及图像等的表示部63,多枚捆束在一起。纸型显示器61,例如可以由特表平11-502950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公知技术来制作。非易失性存储器62可以使用例如图1所示的构成,纸型显示器61中所表示的文字及图像等,作为数据收存于非易失性存储器62,通过由自动或手动而传送到表示部63,能够变化所表示的文字及图像。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在能够追踪可折叠或弯成圆状的纸型显示器的变形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收存有表示用数据,所以能够不损伤纸型显示器的变形能力地变化文字及图像,同时,能够达到在弯卷页时不产生不舒服感觉的效果。
非易失性存储器62可以是对于纸型显示器61装拆自由的结构,能够将取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62安装在信息再生装置(未图示),将记录的内容及补充表示内容的数码数据放入计算机而利用。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以上,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省电力,同时能增大数据改写次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权利要求
1.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贯通正反面的第一电极的绝缘基板;在所述绝缘基板的一面侧上形成的第二电极;和以及夹持在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通过对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脉冲而改变电阻值的记录层,所述绝缘基板包括有机介电体薄膜和厚度小于该有机介电体薄膜的无机介电体层的叠层结构,在形成所述无机介电体层的一侧形成所述记录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填充于在所述绝缘基板上所形成的细孔内,在所述细孔的内壁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由无机介电体所构成的耐热保护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保护膜与所述无机介电体层相连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介电体层的厚度为2nm以上50n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介电体薄膜由聚碳酸酯所构成,所述无机介电体层由氧化硅所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层由具有两个以上不同电阻值的稳定状态,各状态之间能够可逆变化的相变材料所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含有硫族化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孔的纵横比为1以上10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保护膜在所述细孔的内壁面上整体同样厚度地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孔的纵横比为10以上100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细孔内,所述耐热保护膜的厚度从所述第二电极向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向变小。
12.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具有贯通正反面的第一电极的绝缘基板;在所述绝缘基板的一面侧上形成的第二电极;以及夹持在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通过对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脉冲而改变电阻值的记录层,所述绝缘基板包括有机介电体薄膜与厚度小于该有机介电体薄膜的无机介电体层的叠层结构,在形成所述无机介电体层的一侧形成所述记录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形成细孔的所述有机介电体薄膜的一侧的面上,堆积无机介电体,形成无机介电体层的步骤;在所述无机介电体层的表面上按照顺序叠层记录层及第二电极,由所述记录层覆盖所述细孔一端侧的步骤;以及在所述细孔内形成第一电极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无机介电体层的步骤包含在所述细孔的内壁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由无机介电体所构成的耐热保护膜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介电体薄膜的所述细孔的纵横比为1以上10以下。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介电体薄膜的所述细孔的纵横比为10以上100以下。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无机介电体层的步骤包含在基座的表面通过隔板装载所述有机介电体薄膜之后堆积无机介电体的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所述细孔内形成第一电极的步骤;具有将形成了细孔的所述有机介电体薄膜,在含有构成第一电极的金属离子、同时具有不溶性导电板的电镀液中浸渍的步骤;以及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导电板之间流过电流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具有贯通正反面的第一电极(18)的绝缘基板(11);在绝缘基板(11)的一面侧上形成的第二电极(13);以及夹持在第一电极(18)与第二电极(13)之间、通过对第一电极(18)与第二电极(13)之间施加电脉冲而改变电阻值的记录层(12)。绝缘基板(11)包括有机介电体薄膜(112)与厚度小于有机介电体薄膜(112)的无机介电体薄膜(111)的叠层结构,在形成无机介电体层(111)的一侧形成记录层(12)。采用该非易失性存储器,能够省电力,同时能够增大数据可改写(更新)次数。
文档编号G11C16/02GK1639868SQ03804920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9日
发明者田中英行, 森本廉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