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448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不需变更绝缘座 体尺寸,达到设置较多端子数的改进型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已知的连接器5 (如图4所示),包含有一绝缘座体5 1 ; —包 覆绝缘座体5 1的金属壳体5 2 、 一结合于绝缘座体5 1上的上层端子组 5 3和一结合于绝缘座体5 l上的下层端子组5 4,其中所述上层端子组 5 3具有五支上层端子5 3 1,而所述下层端子组5 4具有五支下层端子 5 4 1,而各上层端子5 3 1与下层端子5 4 1的弯折部5 3 2 、 542 分别呈交错并列状态;藉以构成一小型连接器结构。
但就上述已知的上、下层端子组5 3、 5 4共十支端子而言,上层端 子组5 3及下层端子组5 4的各弯折部5 3 2 、 5 4 2以交错并列的状态 排列,虽可缩小连接器5的绝缘座体5 l尺寸,但其排列的方式却仅能适 用于十支端子的连接器5上,倘若将所述排列方式使用于十三支(或更多) 的端子数时,则必须相对提供较大尺寸的绝缘座体5 l才能符合较多端子 数的组装使用,但是由于所述小型连接器设置于较为轻、薄、短、小的电 子器物上,且连接器设置的相关位置及尺寸大多已被限定,如为设置较多 端子数而加大绝缘座体5 1尺寸的手段,则失去小型连接器的意义,且亦
无法装设于预定电子器物上。因此已知的连接器结构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使连接器不需变更绝缘座体的尺 寸达到设置较多端子数的改进型连接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座体, 一金属壳体, 一上层端子 组和一下层端子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座体至少具有一底座和一设于底座一面上的延伸部; 所述金属壳体包覆于所述绝缘座体外部;
所述上层端子组与所述绝缘座体结合,且所述上层端子组至少包含有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上层端子,所述各上层端子的一端具有设 于所述延伸部一面上的接触部,另一端具有抵靠所述底座一面上的弯折 部;
所述下层端子组与所述绝缘座体结合,且所述下层端子组至少包含有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下层端子,所述各下
层端子的一端具有设于所述延伸部另一面上的接触部,另一端具有抵靠所 述底座一面上的弯折部,其中所述第一下层端子的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一上 层端子的弯折部外侧,所述第二下层端子的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上 层端子的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三和第四下层端子的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二和 第三上层端子的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五和第六下层端子的弯折部位于所述 第三和第四上层端子的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七下层端子的弯折部位于所述 第四和第五上层端子的弯折部之间,而所述第八下层端子的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五上层端子的弯折部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连接器结构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 步实现。
前述的改进型连接器结构,其中所述底座的底面上至少具有二定位部。
前述的改进型连接器结构,其中所述各上层端子的弯折部一端分别垂 直设有一连接部。
前述的改进型连接器结构,其中所述各下层端子的弯折部一端分别垂 直设有一连接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连接器结构具有不需变更 绝缘座体的尺寸达到设置较多端子数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视状态示意图。 图4为已知的连接器结构的背视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说明。 现请参阅图1 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 背视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绝缘座体1至少具有一底座1 l和一设于底座1 1一面上的延伸部1 2 ,且所述底座1 1和底面上至少具有二定 位部1 3 。
所述金属壳体2包覆于所述绝缘座体1外部。
所述上层端子组3与上述绝缘座体1结合,所述上层端子组3至少包 含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上层端子31、 32、 33、 34、 3 5 ,所述各上层端子31、 32、 33、 34、 35的一端具有设于所 述延伸部1 2 —面上的接触部311、 321、 331、 341、 351, 另一端则具有抵靠所述底座1 1一面上的弯折部3 1 2 、 3 2 2 、 3 3 2 、 3 4 2 、 3 5 2,而所述各弯折部312、 322、 332、 342、 3
5 2 —端分别垂直设有一连接部313、 323、 333、 343、 35 3 。
所述下层端子组4与上述绝缘座体1结合,所述下层端子组4至少包 含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下层4 1 、 4 2、 43、 44、 45、 46、 47、 48端子,各下层端子4 1、 4 2、 4 3、 44、 45、 46、 47、 48的一端具有设于所述延伸部1 2另一 面上的接触部411、 421、 431、 441、 451、 461、 47 1 、 4 8 1,另一端具有抵靠所述底座1 1一面上的弯折部4 1 2 、 4 2 2、 432、 442、 452、 462、 472、 482,所述各弯折部 412、 422、 432、 442、 452、 462、 472、 482 — 端分别垂直设有一连接部4 13、 423、 433、 443、 453、 4
6 3 、 4 7 3 、 4 8 3 。由此,通过上述结构构成一全新的改进型连接器 结构。当本实用新型在组装设置时,使所述第一下层端子4 l的弯折部4 1 l位于第一上层端子3 l的弯折部3 1 l外侧,所述第二下层端子4 2的 弯折部4 2 1位于第一及第二上层端子3 1、 3 2的弯折部3 11、 3 2 1之间,所述第三和第四下层端子4 3 、 4 4的弯折部4 3 1、 4 4 1位 于第二及第三上层端子3 2 、 3 3的弯折部3 2 1、 3 3 1之间,所述第 五及第六下层端子4 5、 4 6的弯折部4 5 1、 4 6 1位于第三及第四上 层端子3 3、 3 4的弯折部3 3 1、 3 4 1之间,所述第七下层端子4 7 的弯折部4 7 1位于第四及第五上层端子3 4 、 3 5的弯折部3 4 1、 3 5 l之间,而所述第八下层端子4 8的弯折部4 8 l位于第五上层端子3 5的弯折部3 5 l外侧,如此,即可不需变更原本用于设置十支端子的绝 缘座体l的尺寸,而于所述绝缘座体l上设置十三支端子,进而达到设置 较多端子数的功效。
另外,所述上层端子组3与下层端子组4组装设置后,利用绝缘座体 l的定位部l 3固设于所需的电路板上,且同时使所述上层端子组3的连 接部3 1 3 、 3 2 3 、 3 3 3 、 3 4 3 、 3 5 3以及下层端子组4的连接 咅M13、 423、 433、 443、 453、 463、 473、 483 与电路板焊接,而完成相关后续使用的组装,提供相关的对接连接器(图 中未示出)进行插接。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 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 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 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组件符号说明 1 绝缘座体 1 1底座 1 2延伸部
1 3定位部
2 金属壳体
3 上层端子组
3 1第一上层端子 3 2第二上层端子 3 3第三上层端子 3 4第四上层端子
3 5第五上层端子
311、 321、 331、 341、 351接触部
312、 322、 332、 342、 352弯折部
313、 323、 333、 343、 353连接部
4 下层端子组
4 1第一下层端子 4 2第二下层端子 4 3第三下层端子 4 4第四下层端子 4 5第五下层端子 4 6第六下层端子4 7第七下层端子
4 8第八下层
411、 421、 431、 441、 451、 461、 471、 481接
触部
412、 422、 432、 442 、 4 52、 462、 472、 482弯
折部
413、 423、 433、 443、 453、 463、 473、 483连
接部
5 连接器
5 1绝缘座体
5 2金属壳体
5 3上层端子组
5 3 1上层端子
5 3 2 、 5 4 2弯折部
5 4下层端子组
5 4 1下层端子
权利要求1. 一种改进型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座体,一金属壳体,一上层端子组和一下层端子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至少具有一底座和一设于底座一面上的延伸部;所述金属壳体包覆于所述绝缘座体外部;所述上层端子组与所述绝缘座体结合,且所述上层端子组至少包含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上层端子,所述各上层端子的一端具有设于所述延伸部一面上的接触部,另一端具有抵靠所述底座一面上的弯折部;所述下层端子组与所述绝缘座体结合,且所述下层端子组至少包含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下层端子,所述各下层端子的一端具有设于所述延伸部另一面上的接触部,另一端具有抵靠所述底座一面上的弯折部,其中所述第一下层端子的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一上层端子的弯折部外侧,所述第二下层端子的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层端子的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三和第四下层端子的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二和第三上层端子的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五和第六下层端子的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三和第四上层端子的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七下层端子的弯折部位于所述第四和第五上层端子的弯折部之间,而所述第八下层端子的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五上层端子的弯折部外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的底面上至少具有二定位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上层端子的弯折部一端分别垂直设有一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下 层端子的弯折部一端分别垂直设有一连接部。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型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座体,一金属壳体,一上层端子组和一下层端子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具有一底座和一设于底座一面上的延伸部;所述金属壳体包覆于绝缘座体外部;上层端子组与绝缘座体结合,上层端子组包含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上层端子,各上层端子的一端具有设于延伸部一面上的接触部,另一端具有抵靠底座一面上的弯折部;下层端子组与绝缘座体结合,且下层端子组包含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下层端子,各下层端子的一端具有设于延伸部另一面上的接触部,另一端具有抵靠底座一面上的弯折部。
文档编号H01R12/00GK201285818SQ200820133310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日
发明者李云卿 申请人:年永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