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472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的
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广泛地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如CPU)至电路板。通常,电连接器安装 于上述电路板且将芯片模块固定于其中。 目前,已经有多种类型的电连接器,用以连接芯片模块,如,公告于2006年5月26 日的美国专利7, 044, 746揭示的一种平面栅格阵列电连接器。平面栅格阵列电连接器通常 包括一容纳有若干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设有与芯片模块对接的对接面且导电 端子的弹性臂延伸出该对接面以与芯片模块的导电部位电性接触。 然而,导电端子的弹性臂容易因为操作不当及意外碰撞而损坏,进而损害芯片模 块与电连接器之间的电性连接。 另外,当导电端子数目较多时,产生的作用力相对较大,芯片模块安装至平面栅格 阵列电连接器时容易损坏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前述电连接器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够避免导电端子受到意 外力量作用而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 子及组装于绝缘本体的保护板,其中绝缘本体设有对接面、安装面,及延伸于对接面、安装 面之间的收容导电端子的若干收容槽,导电端子设有延伸出对接面的上接触部及延伸出安 装面的下接触部,保护板包括覆盖于上接触部上方且设有与上接触部对应的通孔的主体及 若干容置于主体侧边的弹性突起,保护板朝向绝缘本体运动时上接触部可穿过通孔,其中 绝缘本体对应设有若干收容上述弹性突起的收容部,使得保护板可动地组接于绝缘本体。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设有一浮动式的保护板,能够避免导电 端子受到意外力量作用而损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的电连接器的组合图。 图3是图1中保护板的立体图。 图4是图2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与芯片模块的示意图,其中芯片模块尚未压下。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与芯片模块的示意图,其中芯片模 块已被压下。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9是图8的电连接器的组合图。 图10是图9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与芯片模块的示意图,其中芯片 模块尚未压下。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与芯片模块的示意图,其中芯片 模块已被压下。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4是图13中保护板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组合图。 图16是图15中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5中保护板的立体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与芯片模块的示意图,其中芯片 模块尚未压下。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与芯片模块的示意图,其中芯片 模块已被压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创作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0,若 干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导电端子12,以及可浮动地设置于绝缘本体10上的保护板14。 绝缘本体10设有安装面100、对接面102,及若干贯穿安装面100及对接面102的 收容槽(未标号)。绝缘本体IO还包括自其边缘向上延伸的相对的侧壁104,侧壁104之间 形成一个大致连续的端子收容区。端子收容区上方、侧壁104之间形成一个收容空间。换 言之,端子收容区设于对接面102上。 若干导电端子12分别收容于收容槽中,每一导电端子12设有一延伸出对接面102 的上接触部120,以及一延伸出安装面100的下接触部122,两个接触部分别位于一个可变 形的端子臂末端。 保护板14包括一用以覆盖导电端子12的上接触部120的主体140,及若干设置于 主体140上的弹性突起142。弹性突起142低于主体140的下表面,该下表面亦是保护板 14的主表面。 主体140的每一个侧边均设有两个弹性突起142。每一弹性突起142设有与主体 140相连的基部1420以及分别自基部1420相对端延伸而出的一对弹性支脚1422。 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一侧壁104上分别设有两个可容纳弹性突起142的凹槽 1040。当保护板14组装至绝缘本体10,主体140位于导电端子12的上接触部120上方,且 若干弹性突起142收容于凹槽1040中,由此,保护板14浮动地组装于绝缘本体10。另外, 保护板14上设有若干与上接触部120相关联的通孔1400,可供上接触部120通过。[0035] 另外,保护板14由金属材质一体成型。特别地,保护板14上可以覆盖一层绝缘层, 以防止保护板14和导电端子12之间短路。如,保护板14上可以全部覆盖上绝缘层,或者 仅仅于通孔1400周围设置绝缘层。 请参考图6,保护板14组装到绝缘本体10上之后,芯片模块8未下压时,上接触部 120延伸出对接面102但未穿过通孔1400到保护板14上方。请参考图7,芯片模块8下压 时,上接触部120穿过通孔1400且与芯片模块8的导电片80接触。所有导电端子12的上 接触部120形成的接触面大致与保护板14的上表面平齐。由此,导电端子12的上接触部 120可以避免因意外而损坏。 请参阅图8至图12所示,本创作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2包括绝缘本体20, 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20的导电端子22,以及可浮动地设置于绝缘本体20上的保护板24。 绝缘本体20设有安装面200 、对接面202 ,及若干贯穿安装面200及对接面202的 收容槽(未标号)。绝缘本体20还包括自其边缘向上延伸的相对的侧壁204,侧壁204之间 形成一个大致连续的端子收容区。端子收容区上方、侧壁204之间形成一个收容空间。换 言之,端子收容区是设于对接面202上。 若干导电端子22分别收容于收容槽中,每一导电端子22设有一延伸出对接面202 的上接触部220,以及一延伸出安装面200的下接触部(未标号)。 保护板24由塑料材质制成,包括一用以覆盖导电端子22上接触部220的主体 240,及若干设置于主体240上的弹性突起242。弹性突起242低于主体240的下表面,该下 表面亦是保护板24的主表面。另外,保护板24上设有若干与上接触部220相关联的通孔 2400,可供上接触部220通过。请参考图10,每一个通孔2400还设有一个凹口 2402,以方 便导电端子22的上接触部220的末端通过。 主体240的每一个侧边均设有两个弹性突起242。每一弹性突起242设有与主体 240相连的基部2420以及分别自基部2420相对端延伸而出的一对弹性支脚2422。两弹性 支脚2422大致沿主体240侧边延伸,该两弹性支脚2422是与主体240 —起通过一体成型 方式制成。 请参考图8和图9,每一侧壁204于其外侧面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定位凸块 2040。每一定位凸块2040具有一斜面,且该斜面的末端设有一个台阶。同一侧壁上的两个 定位凸块2040的斜面是相对设置。 组装时,保护板24安装于绝缘本体20上。每一个弹性支脚2422沿着斜面下滑, 直到定位于前述台阶上。由此,保护板24浮动地组装于绝缘本体20。 请参考第图11,保护板24组装到绝缘本体20上之后,芯片模块8未下压时,上接 触部220延伸出对接面202但未穿过通孔2400。请参考图12,芯片模块8下压时,上接触 部220通过通孔2400同芯片模块8的导电片80接触。所有导电端子22的上接触部220 形成的接触面大致与保护板24的上表面平齐。由此,导电端子22的上接触部220可以避 免因意外而损坏。 请参阅图13至图14所示,本创作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3,与第二种实施方 式的电连接器2相似。电连接器3包括绝缘本体30,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30的导电端子 (未图示),以及可浮动地设置于绝缘本体30上的保护板34。 请参阅图13至图14所示,每一侧壁304于其外侧面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定位凸块3040。每一定位凸块3040具有一斜面,且该斜面的末端设有一个台阶。同一侧壁上 的两个定位凸块3040的斜面是相对设置。 保护板34包括由塑料材质制成的主体340,及一连接于主体340由金属材质制成 的弹性支臂342。另外,主体340上设有若干与导电端子上接触部相关联的通孔3400。主 体340大致呈四边形,每一侧边于其中部设有凸出部3402。每一弹性支臂342由线状圆型 金属制成,凸出部3402上将对应设置可容纳弹性支臂342的孔洞(未图示)。同前述电连 接器2 —样,保护板34将安装于绝缘本体30,通过弹性支臂342定位于定位凸台3040上的 台阶,保护板34浮动地组装于绝缘本体30。由此,导电端子的上接触部可以避免因意外而 损坏。 另外,由于保护板34的主体340是塑料制成,故降低了成本。 请参考图15至图19所示,本创作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4包括绝缘本体40,
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40的导电端子42,以及可浮动地设置于绝缘本体40上方及下方的两
个保护板44。 绝缘本体40设有安装面400 、对接面402 ,及若干贯穿安装面400及对接面402的 收容槽(未标号)。绝缘本体40还包括自其边缘向上延伸的相对的侧壁404,侧壁404之间 形成一个大致连续的端子收容区。端子收容区上方、侧壁404之间形成一个收容空间。换 言之,端子收容区是设于对接面402上。 若干导电端子42分别收容于收容槽中,每一导电端子42设有一延伸出对接面402 的上接触部420,以及一延伸出安装面400的下接触部422。上接触部420和下接触部422 是结构相同的力臂构造。 每一保护板44包括一主体440,及若干设置于主体440上的弹性突起442。主体 440的每一个侧边均设有两个弹性突起442。每一弹性突起442设有与主体440相连的基 部4420以及分别自基部4420相对端延伸而出的一对弹性支脚4422。另外,保护板44上设 有若干与上接触部420相关联的通孔4400,可供上接触部420通过。 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每一侧壁404于其顶部设有两个凹槽(未标号)以容纳绝缘 本体40上方的保护板44上的弹性突起442。类似地,每一例壁404于其底部亦将设置两 个凹槽(未图示)以容纳绝缘本体40下方的保护板44上的弹性突起442。 S卩,组装时,两 个保护板44中的一个将自对接面402 —侧组装至绝缘本体40,另外一个将自对安装面400 一侧组装至绝缘本体40。 请参考图18及图19,绝缘本体40上方的保护板44覆盖导电端子42的上接触部 420,且保护板44上对应设置的通孔4400可供上接触部420通过。相似地,绝缘本体40下 方的保护板44覆盖导电端子42的下接触部422,且保护板44上对应设置的通孔4400可供 下接触部422通过以与电路板9上对应的导电垫片(未标号)接触。因此,导电端子42的 上接触部420、下接触部422均可以避免因意外而损坏。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可电性连接芯片模块及印刷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组装于绝缘本体的保护板,其中绝缘本体设有对接面、安装面,及延伸于对接面、安装面之间的收容导电端子的若干收容槽,导电端子设有延伸出对接面的上接触部及延伸出安装面的下接触部,保护板包括覆盖于上接触部上方且设有与上接触部对应的通孔的主体及若干容置于主体侧边的弹性突起,保护板朝向绝缘本体运动时上接触部可穿过通孔,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对应设有若干收容上述弹性突起的收容部,使得保护板可动地组接于绝缘本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向上延伸且围绕收 容槽的侧壁。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突起容置于侧壁的外侧面,该 外侧面远离收容槽。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面于其相对端分别设有一定 位凸块。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是由塑料材质制成,所述弹性 突起是金属材质,主体和弹性突起为一体成型。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由塑料材质制成,所述弹性突 起是金属材质,弹性突起组接于主体。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顶部设有凹槽。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中进一步设有凹口。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设有一自绝缘本 体安装面一侧组装于绝缘本体的保护板以覆盖导电端子的下接触部,且该保护板设有与导 电端子的下接触部对应的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保护板,绝缘本体设有自其边缘向上延伸的相对设置的侧壁,侧壁之间形成有连续的端子收容区,且侧壁于端子收容区上方围成一收容空间;若干导电端子容置于端子收容区中,且设有延伸出端子收容区的接触部;保护板可浮动地组装于绝缘本体且位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上方,其设有若干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相对应的通孔。当保护板朝向绝缘本体移动时,接触部可穿过通孔,其中保护板朝向绝缘本体移动过程中,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所形成的接触面与保护板的上表面平齐。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1478521SQ20092016630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2日
发明者伊果波尼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