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8128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特别是指一种沉板式的电连接器
及电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公知电连接器la的金属壳体10a具有外张类型的穿孔式 焊接脚lla,该焊接脚lla具有一外张的水平延伸段111a、及一自该水平延伸段llla末端 朝下弯折的焊接段112a。在安装该电连接器la于一印刷电路板20a的安装面21a时,该 焊接段112a插置于该印刷电路板20a的插孔22a中,且利用液态的焊料在该焊接段112a 处形成焊接点。因为该水平延伸段111a会贴在该印刷电路板20a的安装面21a上,所以在 焊接时,液态的焊料会因为水平延伸段111a与印刷电路板20a的安装面21a之间的微小间 隙23a(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产生吸附现象,使液态焊料吸附到这个间隙23a之间而产 生非常薄的焊料层,当电连接器la受力时,这个薄的焊料层就会非常容易产生许多的微小 裂缝,这些裂缝就会扩张延伸到该焊接段112a的较厚的焊接点,造成焊接点裂开的焊接缺 陷。 另一种公知的电连接器,如中国大陆实用新型专利CN200720042398. 0(美国对应 案专利公开号US2009/0130870A1 ;中国台湾对应案专利申请号96220454),主要揭露遮蔽 壳体上设有焊接脚,该焊接脚包括自遮蔽壳体的顶壁向下延伸并向外弯折的水平部、自水 平部向上弯折后再向下弯折的弯曲部及自弯曲部向下延伸的竖直部,弯曲部消除了电路板 与焊接脚之间的干涉,提高了水平部与电路板间的贴合效果。又,上述公开的专利揭露了水 平部与竖直部同侧的表面上设有一凸台,凸台设置后,电路板的安装面自水平部的表面转 变为凸台的表面,因此凸台的设置更增大了弯曲部与电路板间的距离,进一步减小了电路 板上供该竖直部插入的插接缝与弯曲部发生干涉的可能性,提高了水平部与电路板的贴合 效果。 前述的凸台构造虽然具有增大了弯曲部与电路板间的距离的作用,但是必须了解 的是,凸台为一体冲压成型来冲挤出焊接脚上的材料,所以其凸出的高度有相当的限制,架 高的效果不够明显,且其位置精度在冲压技术上较难以控制,而且在冲制时容易使焊接脚 连带变形,增加制造的困难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人有感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 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产生焊接缺陷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 器组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导电 端子,其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以及一金属壳体,其套组在该绝缘本体外,该金属壳体包含一
4顶壁、一底壁、及连接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两侧的两侧壁,所述两个侧壁分别设有一焊接脚, 各焊接脚具有一朝外延伸的延伸段、及一自该延伸段末端朝下弯折的焊接段;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各焊接脚的延伸段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一自该金属壳体的侧壁朝下延伸且底 缘低于该延伸段底面的架高片。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印刷电路板,其具有一安装面、及 两个插孔;以及一电连接器,其安装在该印刷电路板的安装面,该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 体、多个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一套组在该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 包含一顶壁、一底壁、及连接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两侧的两侧壁,所述两个侧壁分别设有一焊 接脚,各焊接脚具有一朝外延伸的延伸段、及一自该延伸段末端朝下弯折的焊接段,该焊接 段插置在该印刷电路板的插孔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焊接脚的延伸段的两侧中的至少 一侧设有一自该金属壳体的侧壁朝下延伸且底缘低于该延伸段底面的架高片,该架高片的 底缘架抵在该印刷电路板的安装面上,以架高该焊接脚的延伸段。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架高片设置在该焊 接脚的延伸部两侧中的至少一侧,以此架高该焊接脚,使该焊接脚与印刷电路板的安装面 之间不会产生薄的焊料层,故可防止其所导致的焊接缺陷,而且该架高片和焊接脚是分离 的,不会影响该焊接脚的成型构造,而且架高的高度可以随设计而具有较大的调整弹性,且 制造精度及尺寸容易控制。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 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公知电连接器安装于印刷电路板时的立体组合图。[0012]图2为公知电连接器安装于印刷电路板时的俯视图。[0013]图3为图2的3-3线剖视图。[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与印刷电路板的立体分解图。[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安装于印刷电路板时的立体组合图。[001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安装于印刷电路板时的侧视图。[001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安装于印刷电路板时的俯视图。[0018]图8为图7的8-8线剖视图。[0019]图9为图7的9-9线剖视图。[0020]图10为图7的10-10线剖视图。[0021]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0022]la电连接器10a金属壳体lla焊接脚llla水平延伸段112a焊接段20a印刷电路板21a安装面22a插孔23a间隙1电连接器10绝缘本体11基部12舌板13第一固定凹槽[0029]14第二固定凹槽20导电端子21接触部22焊接部30金属壳体31顶壁32底壁33侧壁34第一焊接脚341延伸段342焊接段343集焊料孔36后壁37第二焊接脚371焊接段372焊接缺口38第一固定片39第二固定片40印刷电路板41安装面411导电垫42背面43安装开口44第一插孔45第二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图7、及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l,该电连接器1包括一绝缘本体10、多个导电端子20、及一金属壳体30。其中该绝缘本体10具有一基部11、及一舌板12,该舌板12自该基部11前端面朝前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导电端子20以具有导电性及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并弯折成适当形状,所述导电端子20对应地组装于该绝缘本体10内。各导电端子20的一端具有一朝前方向延伸且露出于该舌板12 —侧表面的接触部21,附图中该接触部21露出于该舌板12下侧表面,但不限定。各导电端子20的另一端弯折形成一焊接部22,该焊接部22朝后方向水平延伸出该绝缘本体10外。 该金属壳体30套组于该绝缘本体10夕卜,以达成防止电磁干扰的功效。该金属壳体30包含一顶壁31、一底壁32、及连接于该顶壁31与该底壁32两侧的两侧壁33。所述两个侧壁33分别设有一朝下延伸的第一焊接脚34,各第一焊接脚34具有一朝外延伸的延伸段341、及一 自该延伸段341末端朝下弯折的焊接段342。本实施例中在各第一焊接脚34的延伸段341两侧分别设有自该金属壳体30的侧壁33朝下延伸且底缘低于该延伸段341底面的架高片(Stand-off) 35。 另外,该金属壳体30可在该顶壁31的后端进一步弯折延伸有一对应该绝缘本体10后端的后壁36,该后壁36的底端朝下弯折延伸两个第二焊接脚37,各第二焊接脚37末端形成一焊接段371。 此外,该金属壳体30的顶壁31后端部间隔地设有两个第一固定片38,而该底壁32后端部间隔地设有两个第二固定片39 (请配合参阅图4及图9所示)。该绝缘本体10在对应所述两个第一固定片38、所述两个第二固定片39的位置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凹槽13、两个第二固定凹槽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一固定凹槽13分别内凹形成于该基部11顶面靠近两侧处,而所述两个第二固定凹槽14分别内凹形成于该基部11底面靠近两侧处。在该金属壳体30套组于该绝缘本体10后,该第一固定片38、第二固定片39分别弯折固定在该第一固定凹槽13、第二固定凹槽14内,以使该金属壳体30限位固定在该绝缘本体10上。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用以安装于一印刷电路板40上,以形成一电连接器组合。该印刷电路板40具有一安装面41、一相反于该安装面41的背面42、及一贯穿该安装面41与该背面42的安装开口 43。其中该安装面41上间隔地设有多个个导电垫411 。该印刷电路板40另具有两个第一插孔44与两个第二插孔45分别贯穿该安装面41与该背面42 (请配合参阅图9及图10所示),所述两个第一插孔44位在该安装开口 43的两侧,而所述两个第二插孔45则位在该些导电垫411的两侧。 安装该电连接器1时,该电连接器1自该印刷电路板的安装面41的方向下沉组装于该安装开口 43,而形成一种沉板式的设计。各导电端子20的焊接部22焊接在对应的导电垫411,使得该电连接器1电性连接于该印刷电路板40预设的电路。请再参阅图5及图6所示,此时该金属壳体30的所述架高片35的底缘架抵在该印刷电路板40的安装面41上,因此可以架高该第一焊接脚34的延伸段341,使得该延伸段341与该安装面41相隔一段适当距离。而所述两个第一焊接脚34的焊接段342与两个第二焊接脚37的焊接段371分别对应地插置固定在所述两个第一插孔44与两个第二插孔45内(请配合参阅图9及图10所示),及进一步焊接,以使该电连接器1固定于该印刷电路板40上,而且该第一焊接脚34的焊接段342末端与第二焊接脚37的焊接段371末端皆不凸出该印刷电路板40的背面42。 此外,请再参阅图4及图10所示,该金属壳体30的各第一焊接脚34可于该焊接段342上进一步设有一穿孔343,故在以液态的焊料进行焊接作业时,焊料会集聚堆积于该穿孔343处,使得焊料的附着面积增加,以此增强对该第一焊接脚24的固持力量及焊接的强度。 另外,请再参阅图4所示,该金属壳体30的各第二焊接脚37还可于该焊接段371的两侧分别设有焊接缺口 372,使得液态的焊料可集聚堆积于该焊接缺口 372处,以增加焊料的附着面积,并达到提高焊接强度的功效。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的架高片35设置在该第一焊接脚34的延伸部341两侧,以此架高该第一焊接脚34,使该第一焊接脚34与印刷电路板40的安装面41之间不会产生薄的焊料层,故可防止其所导致的焊接缺陷,而且该架高片35和第一焊接脚34是分离的,不会影响该第一焊接脚34的成型构造,而且架高的高度可以随设计而具有较大的调整弹性,且制造精度及尺寸容易控制。 在等效变化的实施上,架高片35可以只设置一个在第一焊接脚34的延伸段341的一侧,同样可以达到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及功效。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导电端子,其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以及一金属壳体,其套组在该绝缘本体外,该金属壳体包含一顶壁、一底壁、及连接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两侧的两侧壁,所述两个侧壁分别设有一焊接脚,各焊接脚具有一朝外延伸的延伸段、及一自该延伸段末端朝下弯折的焊接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焊接脚的延伸段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一自该金属壳体的侧壁朝下延伸且底缘低于该延伸段底面的架高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壳体在该顶壁的后端弯折延伸 有一对应该绝缘本体后端的后壁,该后壁的底端朝下弯折延伸两个另外的焊接脚,所述各 个另外的焊接脚的末端形成一另外的焊接段。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各另一焊接脚的另一焊接段两侧分别设有 焊接缺口。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及一自该基部 朝前方向延伸的舌板,所述各导电端子的一端具有一朝前方向延伸且露出于该舌板一侧表 面的接触部,另一端形成一焊接部,该焊接部朝后方向延伸出该绝缘本体外。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焊接脚的焊接段上设有穿孔。
6. —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印刷电路板,其具有一安装面、及两个插孔;以及一电连接器,其安装在该印刷电路板的安装面,该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多个设置 于该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一套组在该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包含一顶壁、 一底壁、及连接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两侧的两侧壁,所述两个侧壁分别设有一焊接脚,各焊接 脚具有一朝外延伸的延伸段、及一自该延伸段末端朝下弯折的焊接段,该焊接段插置在该 印刷电路板的插孔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焊接脚的延伸段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一 自该金属壳体的侧 壁朝下延伸且底缘低于该延伸段底面的架高片,该架高片的底缘架抵在该印刷电路板的安 装面上,以架高该焊接脚的延伸段。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印刷电路板更包含一相反于该 安装面的背面、及一贯穿该安装面与该背面的安装开口,该电连接器自该印刷电路板之安 装面的方向下沉组装于该安装开口 。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壳体的两侧壁上的焊接脚 的焊接段末端不凸出该印刷电路板的背面。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壳体在该顶壁的后端弯折 延伸有一对应该绝缘本体后端的后壁,该后壁的底端朝下弯折延伸两个另外的焊接脚,所 述各个另外的焊接脚末端形成一另外的焊接段,该印刷电路板具有供所述两个另外的焊接 脚插置的两个另外的插孔,且所述各个另外的焊接脚的焊接段末端不凸出该印刷电路板的 背面。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印刷电路板的安装面上设有多 个导电垫,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及一 自该基部朝前方向延伸的舌板,所述各导电端子的一端具有一朝前方向延伸且露出于该舌板一侧表面的接触部,另一端形成一焊接部,该焊 接部朝后方向延伸出该绝缘本体外且焊接在对应的该导电垫。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其中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设置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一套组在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包含一顶壁、一底壁、及连接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两侧的两侧壁,所述两个侧壁分别设有一焊接脚,各焊接脚具有一朝外延伸的延伸段、及一自该延伸段末端朝下弯折的焊接段,其中在所述各焊接脚的延伸段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一自该金属壳体的侧壁朝下延伸且底缘低于该延伸段底面的架高片,该架高片的底缘架抵在印刷电路板的安装面上,以此架高该焊接脚的延伸段,以防止在该焊接段位置形成的焊接点产生裂开的缺陷。
文档编号H01R4/02GK201541008SQ20092021888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
发明者何宜泽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