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334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开关装置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达,电子产品的使用日益普遍,使得各式不同的电连接器应运而生,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电连接器对于相对应的插头插入时,无法侦知该插头是否已插入至定 位,从而无法据以提供其他的控制功能。因此,目前现有的电连接器一般都设有具有侦测功 能的开关装置。这些现有电连接器的开关装置一般设置为两支导电端子即固定的第一侦测 端子及可动的第二侦测端子,第二侦测端子在对接插头的抵压下可与第一侦测端子接触以 达成侦测的功能。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于2005年4月13日公告的中国大陆实用 新型专利第CN2692882Y号,该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可供至少一个信号线接头插入连 接,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设于绝缘本体内的至少一个开关装置,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包括前后 贯穿绝缘本体的可供信号线接头插入连接的收容腔,所述每一开关装置包括第一侦测端子 及第二侦测端子,所述第一侦测端子包括延伸入插接孔内的可动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 接脚,所述可动部包括基部及自基部末端反向弯折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成一斜面且形成 一套接区,所述套接区设有一个窄区和一个宽区,所述第二侦测端子设有延伸入插接孔内 的接触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接触部的位置上下对应于宽区,所述电连接器 还设有套接固定于套接区上的绝缘块,对接插头插入时将抵压绝缘块,使得第一侦测端子 与第二侦测端子接触实现侦测,然而,该第一侦测端子成型时还需要另外的工序进行反向 弯折,增加了制造成本且第一侦测端子整体结构复杂,耗材多,同时对第一侦测端子的材料 弹性要求高。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 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装置结构简单的电连接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可供至少一个信
号线接头插入连接,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设于绝缘本体上的
开关装置,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前后贯穿绝缘本体且用以收容信号线接头的插接孔,所述开
关装置包括分开设置的第一、第二侦测端子、延伸入插接孔内且在信号线接头插入时可发
生弹性变形的弹性端子及固定于弹性端子上且可与信号线接头相抵压的绝缘块,所述弹性
端子在信号线接头插入或拔出时可分别与第一、第二侦测端子接触或断开,进而借用弹性
端子使第一、第二侦测端子之间形成电性导通或断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弹性端子及第一、第二侦测端子结构简 单,制造方便,节约了制造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弹性端子来实现第一、第二侦测端子之间的电性导通,如此,开关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新颖,而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 第一、第二侦测端子可以利用弹性较差且价格较低的金属原材料,有利于进一步节约制造 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绝缘本体固持有导电端子及开关装置的后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弹性端子及绝缘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弹性端子及绝缘块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开关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导电端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前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后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以安装于电路板(未图示) 上且可供两个信号线接头(未图示)插入连接,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 绝缘本体1内的导电端子2、设于绝缘本体1上的开关装置3、安装于绝缘本体1的前端的 套环4、安装于绝缘本体1的后端的定位座5及包覆于绝缘本体1上且与定位座5相卡扣的 遮蔽壳体6。 请参阅图8及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电连接器100设置为堆叠式结构,所述绝缘本 体1包括大致呈长方体的主体部10、自主体部10的前端进一步向前凸伸的不连续的圆柱形 的对接部11及向前贯穿对接部11且向后贯穿主体部10的插接孔12。所述套环4套接于 对接部11上。所述主体部10设有呈上下堆叠设置的两部分。所述套环4、对接部11与插 接孔12均设置为两个。所述主体部10包括位于前端的前端面101及位于后端的且与前端 面101相对的后端面102,所述前端面101向内凹设有位于插接孔12的底部且与插接孔12 相连通的第一卡槽103及位于插接孔12的一侧且与插接孔12相连通的第二卡槽104。所 述主体部10的后端位于插接孔12的周围分别设有若干用以固定导电端子2及开关装置3 的端子收容槽105,所述端子收容槽105与插接孔12相连通。所述主体部10的底部设有向 后延伸出主体部10且用以固持定位座5的嵌槽106。所述主体部10的后端设有凸台107, 所述凸台107上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用以定位导电端子2及开关装置3的竖直的凹槽108。 请参阅图7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设置为两组,其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组及第二导电 端子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对应于绝缘本体1上侧的插接孔12,而第二导电端子组对应 于绝缘本体1下侧的插接孔12。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组均包括第一导电端子21及第二 导电端子22,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组共用一个接地端子23。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的第一导电端子21包括接触端子24及与接触端子24分开 设置的转接端子25,所述接触端子24包括卡持于第二卡槽104内的定位部241、自定位部241沿信号线接头插入方向弯折延伸的弹性第一接触部242、自第一接触部242延伸末端进 一步延伸的第一导接部243及自定位部241沿信号线接头插入方向进一步延伸的位于第一 接触部242上端的弹性第二接触部244,所述第一接触部242及第二接触部244分开设置, 所述第二接触部244与定位部241共面。所述定位部241的侧缘上设有若干卡扣部2410 以使定位部241稳固的卡持于第二卡槽104内。所述转接端子25包括平板结构且卡持于 端子收容槽105内的定位部251、自定位部251内侧缘向上垂直弯折延伸的第二导接部252 及自定位部251后端向下垂直弯折延伸的焊接部253。信号线接头未插入时,所述第二接触 部244抵压于第二导接部252的外侧表面上,所述第一导接部243与第二导接部252之间 不接触,信号线接头插入时,所述第一导接部243向外抵压第二导接部252的内侧表面上以 把电信号传输到转接端子25上。 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包括卡持于端子收容槽105内的定位部221、自定位部221 前端向前延伸的第一弹性部222、自定位部221前端向前弯折延伸的第二弹性部223及自定 位部221后端向下垂直弯折延伸的焊接部224,所述第一弹性部222与第二弹性部223之间 形成一定的间隙以增加第二弹性部223的弹性以在信号线接头插入时第二弹性部223可以 摆动。所述第二弹性部223的前端具有向内凸伸的在信号线接头插入时可与信号线接头相 抵压的第三导接部225,上述定位部221、第二弹性部223及第三导接部225均为片状结构 并位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接地端子23为一体设置,其大致为"E"形的片状结构,所述接地端子23包括 定位部231、自定位部231向前延伸的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第二弹性部232、233及自定位 部231向下弯折延伸的焊接部234,所述第一、第二弹性部232、233的末端设有向下凸伸的 第一、第二接触部2321、2331。 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的结构与第一导电端子组的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 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的转接端子25的焊接部253是自定位部251的前端向下垂直弯折延 伸而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的第二导电端子22的焊接部224是直接自定位部221的前端 向下垂直弯折延伸而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的第二导电端子22没有第一导电端子组中 的第二导电端子22所述的第一弹性部222。 请参阅图5A、图5B及图6所示,所述开关装置3包括分别固持在主体部10内的上 下两个开关装置3,该两个开关装置3结构基本相同,因而以下仅对其中一组作详细介绍。 所述开关装置3包括分开设置的第一侦测端子31、第二侦测端子32、自绝缘本体1的前端 延伸入插接孔12内且在信号线接头插入时可上下移动的弹性端子33及固定于弹性端子33 上且可与信号线接头相抵压的绝缘块34,所述第一、第二侦测端子31、32结构在左右方向 上对称,如此设置,所述第一、第二侦测端子31、32可在同一金属片上利用同一套模具冲压 形成,有利于节约制造成本。所述弹性端子33在信号线接头插入或拔出时可分别与第一、 第二侦测端子31、32接触或断开,进而借用弹性端子33使第一、第二侦测端子31、32之间 形成电性导通或断开。 所述第一侦测端子31包括第一固定部311、与第一固定部311间隔设置且与第一 固定部311平行的第一抵触部312、连接第一固定部311及第一抵触部312的第一连接部 313以及自第一固定部311后端向下垂直弯折延伸的第一焊接脚314,其中,所述第一固定 部311上设有向前延伸且位于第一抵触部312前端的第一卡扣部315,所述第一 触部312位于第一固定部311的内侧,所述第一固定部311、第一抵触部312、第一连接部313及第一 卡扣部315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所述第二侦测端子32包括第二固定部321、与第二固定部321间隔设置且与第二 固定部321平行的第二抵触部322、连接第二固定部321及第二抵触部322的第二连接部 323以及自第二固定部321后端向下垂直弯折延伸的第二焊接脚324,其中,所述第二固定 部321上设有向前延伸且位于第二抵触部322前端的第二卡扣部325,所述第二抵触部322 位于第二固定部321的内侧,所述第二固定部321、第二抵触部322、第二连接部323及第二 卡扣部325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所述弹性端子33是自一个金属片冲压形成,结构简单,有利于节省制造成本。所 述弹性端子33包括固定于第一卡槽103内的基部331及自基部331末端延伸入插接孔12 内且可弹性变形的弹性臂332。所述基部331上设有若干用以使得基部331稳固卡持于第 一卡槽103内的倒剌3311。所述弹性臂332包括位于弹性臂332前端且自基部331向后斜 向上延伸的倾斜部333、位于弹性臂332后端尾部的且可与第一、第二侦测端子31、32接触 或断开的搭接部334及连接搭接部334与倾斜部333且位于搭接部334与倾斜部333之间 的固持部335。所述搭接部334与倾斜部333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固持部335高于搭接 部334,所述绝缘块34卡持于固持部335上。所述弹性臂332还包括弯折延伸连接搭接部 334与固持部335的折弯部336。所述搭接部334上设有若干可与第一、第二侦测端子31、 32接触或断开的凸起3341。所述固持部335包括位于前后两端的较宽的第一、第二连接部 3351、3352及位于第一、第二连接部3351、3352之间的较窄的卡持部3353,所述第一连接部 3351与基部331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3352与折弯部336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3351向下 延伸有两个分别位于卡持部3353两侧的第一挡翼3354,所述第二连接部3352向下延伸有 两个分别位于卡持部3353两侧的第二挡翼3355,所述第一挡翼3354及第二挡翼3355用以 防止绝缘块34沿信号线接头插入或拔出方向移动。 所述绝缘块34设有前后连接且相互间呈阶梯形结构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 述绝缘块34包括位于前端的前端面341、与前端面341相对的位于后端的后端面342及位 于前、后端面341、342之间的阶梯面343。所述绝缘块34设有贯穿前端面341与阶梯面343 的定位槽344、垂直连接前端面341与阶梯面343且与定位槽344连通的第一侧边345及垂 直连接前端面341与后端面342且与定位槽344不连通的第二侧边346。所述卡持部3353 卡持于定位槽344内,所述第一侧边345向内凹设形成有与定位槽344连通的喇叭状的安 装口 3451以导引卡持部3353安装。所述安装口 3451的口径小于卡持部3353的厚度,利 用安装口 3451处的弹性将卡持部3353卡入定位槽344内,如此阻止了卡持部3353朝第一 侧边345发生移动,同时,所述第二侧边346与定位槽344不连通,如此阻止了卡持部3353 朝第二侧边346发生移动,这样,保证了绝缘块34在垂直于信号线接头插入方向上不会发 生移动。所述第一、第二挡翼3354、3355分别与前端面341及阶梯面343相抵压,如此,保 证了绝缘块34在信号线接头插入方向上不会发生移动。所述绝缘块34设有位于第一部分 上的可导引信号线接头插入的向上倾斜的斜面347及位于第二部分上的且自斜面347向后 延伸的水平的延伸部348以给信号线接头提供足够的抵压面积。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第二侦测端子31、32在信号线接头未插入时处于常开 的状态,即在信号线接头未插入时,所述第一侦测端子31及第二侦测端子32之间没有电性接触,当信号线接头插入后,所述绝缘块34被信号线接头抵压后带动弹性端子33发生弹性 变形,使得弹性端子33分别与第一、第二侦测端子31、32接触,进而使得第一、第二侦测端 子31、32之间形成电性导通实现侦测功能。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第二侦测 端子31、32可以设置为常闭状态,即在信号线接头未插入时,所述第一侦测端子31及第二 侦测端子之间已经处于电性导通状态,当信号线接头插入后,所述绝缘块34被信号线接头 抵压后带动弹性端子33发生弹性变形,使得弹性端子33与第一、第二侦测端子31、32接 触,进而使得第一、第二侦测端子31、32被短路,第一、第二侦测端子31、32之间没有电流通 过而实现侦测功能。 所述定位座5包括竖向设置的一个基台51及由基台51的下缘前端向前延伸出基 台51的卡持板52。所述基台51呈阶梯状布置,其内侧设有一个台阶511及向下贯穿卡持 板52的用以定位接地端子23的竖直狭槽512,所述台阶511上设有若干用以定位第一导电 端子组及第一、第二侦测端子31 、32的竖直通道513,所述卡持板52上设有若干用以定位第 二导电端子组及第一、第二侦测端子31 、32的通孔520,所述卡持板52的底部设有与电路板 安装孔(未图示)相配合的若干定位柱521。 所述遮蔽壳体6包括贴靠于主体部10的前端面101上的对接壁61、自对接壁61 两侧向后延伸的两侧壁62及自两侧壁62上端相向弯折形成的顶壁63。所述对接壁61上 设有与绝缘本体1上的两个对接部11相对应的通孔611。所述对接壁61的顶端设有向后 垂直弯折延伸的扣持部612,所述扣持部612扣持于顶壁63的外表面上用以防止顶壁63产 生变形。所述顶壁63及两侧壁62后端分别设有若干与定位座5相扣持的卡勾621。所述 两侧壁62分别向下延伸有一对安装脚622以将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固定在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组装时,首先,将导电端子2及开关装置3组装于绝缘 本体1上,使得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的定位部221、转接端子25的定位部251及第一、第 二侦测端子31、32的第一、第二固定部311、321分别与绝缘本体1后端对应的端子收容槽 105相卡持,所述接触端子24的定位部241及弹性端子33的基部331分别与绝缘本体1 前端的第二卡槽104及第一卡槽103相卡持。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的焊接部224、转接端 子25的焊接部253及第一、第二侦测端子31、32的第一、第二焊接脚314、324分别向下延 伸出绝缘本体1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组中的第二导电端子22的焊接部224、转接端子25的 焊接部253及第一、第二侦测端子31、32的第一、第二焊接脚314、324均收容于定位座5上 的通道513内,所述第二端子组中的第二导电端子22的焊接部224、转接端子25的焊接部 253及第一、第二侦测端子31、32的第一、第二焊接脚314、324均收容于定位座5上的通孔 520内。所述各个导电端子2的第一接触部242、第一弹性部232及第二弹性部223、233均 凸伸入插接孔12内,所述各个弹性端子33的弹性臂332凸伸入插接孔12内。所述第一、 第二侦测端子31、32的第一、第二抵触部312、32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自绝缘本体1后端观 察,对应于每一插接孔12的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24、253及开关装置3的第一、第二焊接 脚314、324共同排列在同一垂直面上。其次,将定位座5固持于绝缘本体1后端,所述卡持 板52与绝缘本体1的嵌槽106相卡扣固定,所述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24、253及开关装置 3的第一、第二焊接脚314、324分别收容于对应通道513及通孔520内并延伸出卡持板52。 然后,将套环4套接于对接部11上,最后,将遮蔽壳体6包覆于绝缘本体1上,所述对接部 11向前穿过对接壁61上的通孔611,所述卡勾621扣持于定位座5的后端,可防止遮蔽壳体6相对绝缘本体1松动。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与信号线接头配合时,当信号线接头插入后,其分别与 导电端子2的第三导接部225及第一接触部242及绝缘块34相互抵压接触,所述接触端子 24的第一接触部242被信号线接头抵压后向外侧移动,可带动第一导接部243与第二导接 部252相接触,如此,可使接触端子24借用转接端子25与电路板实现电性连接;所述绝缘 块34被信号线接头抵压后沿垂直信号线接头插入方向移动,使弹性端子33也沿垂直信号 线接头插入方向移动,由于第一、第二抵触部312、322位于同一平面上,因此弹性端子33的 搭接部334上的凸起3341与第一、第二抵触部312、322接触,使得第一、第二侦测端子31、 32之间形成电性导通,从而实现侦测功能。第一、第二抵触部312、322在垂直信号线接头插 入方向上允许有少量的弹性变形或者不具有弹性。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弹性端子33结构简单,可自 一个金属片冲压形成,有 利于节省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借用弹性端子33使得第一、第二侦测端子 31、32之间形成电性导通达成侦测的作用,此种结构简单新颖。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 中,对第一、第二侦测端子31、32的弹性性能要求不高,所以可以利用弹性较差或者不具有 弹性而且价格较低的金属原材料,并且第一、第二侦测端子31、32结构对称,可以利用同一 套模具进行成型,有利于节约制造成本。
8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可供至少一个信号线接头插入连接,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设于绝缘本体上的开关装置,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前后贯穿绝缘本体且用以收容信号线接头的插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分开设置的第一、第二侦测端子、延伸入插接孔内且在信号线接头插入时可发生弹性变形的弹性端子及固定于弹性端子上且可与信号线接头相抵压的绝缘块,所述弹性端子在信号线接头插入或拔出时可分别与第一、第二侦测端子接触或断开,进而借用弹性端子使第一、第二侦测端子之间形成电性导通或断开。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包括固定于绝缘本体前 端的基部及自基部末端沿信号线接头插入方向延伸入插接孔内且可上下移动的弹性臂,所 述弹性臂的前端设有可与第一、第二侦测端子接触或断开的搭接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上设有可与第一、第二侦测 端子接触或断开的凸起。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设有位于搭接部后端且与 搭接部相连的固持部,所述固持部高于搭接部,所述绝缘块卡持于固持部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设有自基部末端向上倾斜 延伸且与固持部相连的倾斜部,所述搭接部与倾斜部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设有前、后贯穿绝缘块的定 位槽,所述固持部卡持于定位槽内。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设有位于定位槽前端的前 端面及位于定位槽后端的阶梯面,所述固持部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有第一挡翼及第二挡 翼,所述第一、第二挡翼分别与前端面及阶梯面相抵压以定位绝缘块。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包括位于绝缘块一侧且与 前端面及阶梯面连接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向内凹设形成有与定位槽连通的安装口以 导引固持部安装。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侦测端子分别具有与弹 性端子接触或断开的第一、第二抵触部,所述第一、第二抵触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侦测端子的结构在左 右方向上相对称,所述第一侦测端子包括与绝缘本体相固定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 间隔设置的第一抵触部及分别连接于第一抵触部与第一固定部一端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 一固定部、第一抵触部及第一连接部位于同一平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开关装置结构简单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可供至少一个信号线接头插入连接,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设于绝缘本体上的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分开设置的第一、第二侦测端子、在信号线接头插入时可发生弹性变形的弹性端子及固定于弹性端子上且可与信号线接头相抵压的绝缘块,所述弹性端子在信号线接头插入或拔出时可分别与第一、第二侦测端子接触或断开,进而借用弹性端子使第一、第二侦测端子之间形成电性导通或断开。
文档编号H01R13/703GK201498808SQ20092030649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0日
发明者朱自强, 王陈喜, 胡伦松, 韩洪强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