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609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路板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板装卸装置,尤指一种以双力臂驱动电路板往复移动的装卸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且施力平均,可增加抽换电路板的便利性,且可避免因为施力不均勻而造成电路板或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损坏。
背景技术
在电脑主机或伺服器等电子装置内都设置有扩充卡或介面卡等电路板,而一般对于电路板的定位方式,除了采用螺栓或定位柱等定位装置定位之外,亦可采用将电路板插设于插槽或连接器的方式定位,对插设于插槽或连接器的电路板而言,其装卸方向以插槽口或连接器口的方向为依据,亦即,该类电路板必须以朝向插槽口或连接器口的方向安装, 而拆卸电路板时,则以背向插槽口或连接器口的方向将电路板抽出插槽,未提高拆装电路板,以一般电脑主机为例,其电路板插设于主机内的插槽,当欲装卸电路板时,先将主机外壳打开,操作人员即可抽换电路板,但是对于某些电路板而言,由于设置方式及连接方式较为特殊,常导致抽换时的困难,例如一种平躺设置于伺服器内的扩充板,该扩充板与一直立设置的电路板配合,在扩充板的一边缘设有多个连接器,在该直立电路板相对应位置也设有多个连接器,操作人员必须横向移动该扩充板,以使得扩充板的连接器与直立电路板的连接器相互电性连接,同理,若是欲拆卸该扩充卡时,则必须将该扩充板横向移动,使扩充板的连接器与直立电路板的连接器分离,以抽换该扩充板,然而由于伺服器内的空间限制, 使得该扩充板与电路板连接或分离的操作即为困难,操作人员很难平均施力于该扩充板, 导致扩充板与直立电路板的连接器无法顺利且快速的连接或分离,甚或造成连接器歪斜而导致连接器或扩充板损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路板装卸装置,以力臂驱动电路板往复移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且施力平均,可增加抽换电路板的便利性,且可避免因为施力不均勻而造成电路板或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损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路板装卸装置,设置于一机台内且用以驱动一第一电路板往复移动,使该第一电路板与一第二电路板相对运动,该电路板装卸装置包含两个驱动件,每一该驱动件具有一第一力臂、一第二力臂以及一枢接部,该枢接部设置于该第一力臂与该第二力臂间,且该枢接部枢设于该机台,于该第二力臂设有一长形槽,通过推动该第一力臂,可同步使该第一力臂及该第二力臂以该枢接部为中心转动,两个该驱动件对称设置,该二驱动件的枢接部的间具有一距离,两个该驱动件的第一力臂分别对称位于两侧外侧,两个该驱动件的第二力臂相邻;以及两个被驱动轴,对称设置于该第一电路板一面的两侧,两个该被驱动轴的位置分别对应于两个该驱动件的第二力臂的该长形槽的位置,且被驱动轴伸入对应的长形槽内,当同步且对称转动两个该驱动件时,该长形槽可带动该被驱动轴于该长形槽滑移,该被驱动轴可带动该第一电路板往复移动,使该第一电路板与该第二电路板相对运动。较佳地,该驱动件的该枢接部设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供该驱动件自动复位至一
第一位置。较佳地,该弹性件为一弹簧,该弹簧的一端设置于该机台,该弹簧的另一端设置于该驱动件,转动该驱动件时,该弹簧呈现被拉伸状态,释放该驱动件时,该弹簧也呈现释放状态。较佳地,该被驱动轴凸伸于该第一电路板的底面。较佳地,该第一电路板设有至少一透空槽,该透空槽具有一长度,该透空槽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于该第一电路板往复移动的方向,在该机台相对应于该透空槽位置设有一凸轴,该凸轴的轴心方向垂直于该透空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且该凸轴伸入该透空槽内。较佳地,该凸轴的一轴向端连接于机台,该凸轴的另一轴向端设有一嵌入部,该嵌入部的外径小于该凸轴的外径,使该嵌入部与该凸轴相交位置形成一阶梯部,该嵌入部嵌入该透空槽,该第一电路板抵靠于该阶梯部。较佳地,该第一电路板具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一边缘,该第二电路板具有一第二面,该第一面垂直于该第二面,且该第一边缘朝向该第二电路板的该第二面。较佳地,该第一电路板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器,该第二电路板设有至少一第二连接器,该第一电路板与该第二电路板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该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相互电性连接或电性断开。较佳地,该长形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以该枢接部的中心为基准径向放射延伸。本发明提供的电路板装卸装置,以对称设置的双力臂驱动一第一电路板往复移动,使第一电路板与一第二电路板产生相对运动,且于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该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电子元件(例如连接器)可以相互电性连接或电性断开,本发明的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省力且施力平均,可增加抽换该第一电路板的便利性,且可避免因为施力不均勻而造成电路板或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损坏。为使贵审查委员对于本发明的结构目的和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面结构图;图4至图6为转动本发明驱动件时,长型槽驱动被驱动轴移动并同步带动第一电路板的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旋转驱动件驱动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的连接器相互电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驱动件;11-第一力臂;12-第二力臂;121-长形槽;13-枢接部;131-转轴;14-弹性件;20-被驱动轴;30-机台;31-凸轴;311-嵌入部;312-阶梯部; 40-第一电路板;41-第一面;42-第一边缘;43-第一连接器;44-电路板底面;45-透空槽;50-第二电路板;51-第二面;52-第二连接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为达成目的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与功效,而以下附图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辅助说明,以利贵审查委员了解,但本案的技术手段并不限于所列举附图。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路板装卸装置包括两个驱动件10以及两个被驱动轴20,其设置于一机台30内,且用以驱动一第一电路板40往复移动,使该第一电路板40与一第二电路板50相对运动。该第一电路板40具有一第一面41以及一第一边缘42,该第二电路板50具有一第二面51,该第一面41垂直于该第二面51,且该第一边缘42 朝向该第二电路板50的该第二面51,在该第一电路板40的第一面41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器 43,在该第二电路板50的第二面51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器52,该第一连接器43与第二连接器52的位置相互对应,且该第一连接器43与第二连接器52可相互插设构成电性连接。此夕卜,在该第一电路板40设有至少一透空槽45,该透空槽45具有一长度,该透空槽45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于该第一电路板40往复移动的方向,由图1可知,该透空槽45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该第二电路板50的该第二面51,在该机台30相对应于该透空槽45位置设有一凸轴31,该凸轴31的轴心方向垂直于该透空槽45的长度延伸方向,该凸轴31的一轴向端连接于机台30,该凸轴31的另一轴向端设有一嵌入部311,该嵌入部311的外径小于该凸轴 31的外径,使该嵌入部311与该凸轴31相交位置形成一阶梯部,该嵌入部311可嵌入该透空槽45,使该第一电路板40的电路板底面44抵靠于该阶梯部312(如图3所示),可支撑该第一电路板40具有一高度,至于该高度取决于该第一电路板40的厚度以及该第一连接器43与第二连接器52的尺寸而定。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每一该驱动件10具有一第一力臂11、一第二力臂12以及一枢接部13,该枢接部13设置于该第一力臂11与该第二力臂12间,该枢接部13通过一转轴131枢设于该机台30,该第二力臂12及枢接部13位于同一平面,该第一力臂11的高度则高于该第二力臂12及枢接部13,于该第二力臂12设有一长形槽121,该长形槽121 具有一长度,该长形槽121的长度延伸方向以该枢接部13的转轴131中心为基准径向放射延伸,通过推动该第一力臂11,可使该第一力臂11及该第二力臂12以该枢接部13的转轴 131中心为中心同步转动,例如,若是顺时针推动该第一力臂11时,该第二力臂12可同步顺时针转动,反的,若逆时针推动该第一力臂11,则该第二力臂12也同步逆时针转动,两个该驱动件10对称设置于该第一电路板40两侧,两个该驱动件10的间具有一距离,两个该驱动件10的第一力臂11分别对称位于两侧外侧,两个该驱动件10的第二力臂12相邻,必须说明的是,两个该驱动件10间的距离没有一定限制,视该第一电路板40的尺寸,以及两个该被驱动轴20的位置而定,此外,该驱动件10的形状也没有限制,前述该第一力臂11的高度高于该第二力臂12及枢接部13,其作用在于便于操作人员抓持该第一力臂11,此外, 该驱动件10设有一弹性件14,该弹性件14可采用弹簧,该弹性件14的一端设置于该机台 30,该弹性件14的另一端卷绕于该枢接部13的转轴131,当该弹性件14呈现释放状态时, 通过该弹性件14的拉力可使该驱动件10位于一第一位置,如图1及图2所示状态,该弹性件14也可提供该驱动件10固定作用,避免该驱动件10因为连接部13与转轴131的间的
5配合过于松动而随意转动。其次,两个该被驱动轴20对称设置于该第一电路板40的两侧,且两个该被驱动轴 20凸伸于该第一电路板40不具有第一连接器43的一面,亦即该第一电路板40的电路板底面44,两个该二被驱动轴20的位置分别对应于两个该驱动件10的第二力臂12的该长形槽 121的位置,且两个被驱动轴20伸入所对应的长形槽121内,该被驱动轴20的形式没有一定限制,只要固定设置于该第一电路板40而不致移位即可,该被驱动轴20的长度与位置与该驱动件10及长形槽121相互搭配,此外,该被驱动轴20以采用圆形柱体为适当,可减少于长形槽121内滑行时的摩擦力,但亦可采用其他形状柱体。如图1及图2所示,通过该被驱动轴20插设于该第一电路板40,该驱动件10通过该弹性件14的拉力而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连接器43与第二连接器52呈分离状态,同时,该嵌入部311位于该透空槽45的前端,亦即该透空槽45较靠近该第二电路板50的一端。请参阅图2及图4至图7所示,当同步对称转动两个该驱动件10的第一力臂11 时,该长形槽121可带动该被驱动轴20于该长形槽121滑移,该被驱动轴20可带动该第一电路板40朝向该第二电路板50移动,就附图而言,位于右侧的驱动件10以其转轴131为中心顺时针转动,而位于左侧的驱动件10以其转轴131为中心逆时针转动,可于该机台30 标示转动方向以指示操作人员操作方式,使第一电路板40朝向或背离该第二电路板50相对运动,如图7所示转动两个该驱动件10,可使该第一电路板40朝向该第二电路板50移动,且使对应的第一连接器43与第二连接器52相互插接,使第一电路板40与第二电路板 50形成电性连接,该第一电路板40与第二电路板50的间可设置其他电子元件相互连接,并不限于该第一连接器43与第二连接器52。当该第一电路板40与第二电路板50形成如图 7所示的电性连接状态时,该弹性件14呈现被拉伸状态,由于第一连接器43与第二连接器 52相互插接的连结力大于该弹性件14的弹力,因此不至于因为弹性件14的作用而使第一连接器43与第二连接器52分离,图7同时显示,此时该嵌入部311滑行至该透空槽45较远离该第二电路板50的一端,据此可知,该嵌入部311与透空槽45的另一作用在于提供该第一电路板40于移动过程中的平衡及稳定作用,避免第一电路板40歪斜。当操作人员欲抽换该第一电路板40时,则反向操作两个该驱动件10,亦即,将位于右侧的驱动件10以转轴131为中心逆时针转动,而位于左侧的驱动件10以转轴131为中心顺时针转动,如此,即可驱动第一电路板40背离该第二电路板50移动,待第一连接器 43与第二连接器52分离时,即可通过该弹性件14的弹力将两个该驱动件10拉回图2所示第一位置,驱动件10的第二力臂12的长型槽121可驱动该被驱动轴20并同步带动该第一电路板40退至图2所示位置,即可将第一电路板40由机台30取出。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电路板装卸装置,以对称设置的双力臂驱动一第一电路板往复移动,使第一电路板与一第二电路板产生相对运动,且于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该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电子元件(例如连接器)可以相互电性连接或电性断开,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且施力平均,可增加抽换该第一电路板的便利性,且可避免因为施力不均勻而造成电路板或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损坏。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发明所实施的范围。 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于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谨请贵审查委员明鉴,并祈惠准,是所至祷。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路板装卸装置,其设置于一机台内且用以驱动一第一电路板往复移动,使该第一电路板与一第二电路板相对运动,其特征在于,包含两个驱动件,每一该驱动件具有一第一力臂、一第二力臂以及一枢接部,该枢接部设置于该第一力臂与该第二力臂间,且该枢接部枢设于该机台,在该第二力臂设有一长形槽,通过推动该第一力臂,同步使该第一力臂及该第二力臂以该枢接部为中心转动,该二驱动件对称设置,该二驱动件的枢接部的间具有一距离,两个该驱动件的第一力臂分别对称位于该驱动件的两侧外侧,两个该驱动件的第二力臂相邻;以及两个被驱动轴,对称设置于该第一电路板一面的两侧,两个该被驱动轴的位置分别对应于两个该驱动件的第二力臂的该长形槽的位置,且被驱动轴伸入对应的长形槽内,同步对称转动两个该驱动件,该长形槽带动该被驱动轴于该长形槽滑移,该被驱动轴带动该第一电路板往复移动,使该第一电路板与该第二电路板相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件的该枢接部设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供该驱动件自动复位至一第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为一弹簧,该弹簧的一端设置于该机台,该弹簧的另一端设置于该驱动件,转动该驱动件时,该弹簧呈现被拉伸状态,释放该驱动件时,该弹簧也呈现释放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被驱动轴凸伸于该第一电路板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板设有至少一透空槽,该透空槽具有一长度,该透空槽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于该第一电路板往复移动的方向,在该机台相对应于该透空槽位置设有一凸轴,该凸轴的轴心方向垂直于该透空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且该凸轴伸入该透空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轴的一轴向端连接于机台,该凸轴的另一轴向端设有一嵌入部,该嵌入部的外径小于该凸轴的外径,使该嵌入部与该凸轴相交位置形成一阶梯部,该嵌入部嵌入该透空槽,该第一电路板抵靠于该阶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板具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一边缘,该第二电路板具有一第二面,该第一面垂直于该第二面,且该第一边缘朝向该第二电路板的该第二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板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器,该第二电路板设有至少一第二连接器,该第一电路板与该第二电路板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该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相互电性连接或电性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长形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以该枢接部的中心为基准径向放射延伸。
全文摘要
一种电路板装卸装置,包含两个对称设置的驱动件及两个被驱动轴,驱动件具有一第一力臂、一第二力臂及一枢接部,枢接部设置于第一力臂与第二力臂间且枢设于机台,在第二力臂设有一长形槽,通过推动第一力臂可同步使第一力臂及第二力臂以枢接部为中心转动,两个驱动件的第一力臂分别对称位于两侧外侧,两个驱动件的第二力臂相邻,两个被驱动轴对称设置于第一电路板的两侧且被驱动轴伸入对应的长形槽内,当同步且对称转动两个驱动件时,长形槽可带动该驱动轴于长形槽滑移,被驱动轴可带动第一电路板往复移动,使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相对运动。
文档编号H01R12/70GK102468573SQ20101053975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1日
发明者夏宏荣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