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挤压调偏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521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挤压调偏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自挤压调偏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线缆生产设备,特别是指一种自挤压模具。背景技术
线缆包括数据缆、光缆,其最外层需要包裹一层护套,在现有的生产工序中,首先 通过放线架将线缆放出,线缆被牵引至充油膏机,在充油膏机中,线缆的表面被涂覆油膏, 涂覆了油膏的线缆经过纵包平台进行包裹,然后再过挤塑机进行最外层护套的包裹。现有 挤塑机在进行最外层护套的包裹时,护套层与缆芯包裹不紧密,缆芯易松动,大大影响了产 品的合格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护套层紧密包裹在缆芯上的自 挤压调偏模具。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自挤压调偏模具,其 特征在于包括模套以及模芯,所述模套套在模芯外侧,所述模套内部设有相连通的圆形的 入口以及出口,所述出口的侧壁呈圆锥形,圆锥形的底端与入口的内侧相接,入口以及出口 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入口以及出口组成一截面呈漏斗形的内腔,所述模芯包括一主体 以及一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主体的前端,所述模芯中贯穿前后端开设一通孔,所述主 体的前端面呈圆锥形,该圆锥面的坡度小于模套内出口的侧壁圆锥面的坡度,模芯的突出 部容置入模套的入口内,且模套的轴线与模芯的轴线重合,模套的内腔壁与模芯的前端面 之间存在缝隙。所述模芯的主体的前端上下两侧分别向内凹陷形成两个抓握槽,便于装卸。本实用新型自挤压调偏模具的优点在于模芯模套之间间隙小,起到了挤压作用, 流体塑料回流少,同时由于是挤压式模具,护套层与缆芯紧密包裹,缆芯不易松动,大大提 高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挤压调偏模具的模套侧面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挤压调偏模具的模芯侧面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挤压调偏模具的模芯正面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挤压调偏模具的组装后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自挤压调偏模具包括模套1以及模芯2。所述 模套1套在模芯2外侧。[0013]所述模套1内部设有相连通的圆形的入口 12以及出口 14,所述出口 14的侧壁呈 圆锥形,圆锥面的坡度较陡,圆锥形的底端恰好与入口 12的内侧相接,入口 12以及出口 14 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入口 12以及出口 14组成一截面呈漏斗形的内腔。所述模芯2包括一主体22以及一突出部24。所述突出部24设置在主体22的前 端,所述模芯2中贯穿前后端开设一通孔26。所述主体22的前端面呈圆锥形,该圆锥面的 坡度小于模套1内出口 14的侧壁圆锥面的坡度。所述主体22的前端上下两侧分别向内凹 陷形成两个抓握槽222,便于装卸。使用时,将模芯2的前端从模套1的出口 14端放入模套1,使模芯2的突出部24 容置入模套1的入口 12内,并使模套1的轴线与模芯2的轴线重合,此时,模套1的内腔壁 与模芯2的前端面之间存在缝隙。该模芯2及模套1固定在挤塑机机头中,数据缆芯3从 模套1的入口 12进入,穿过模芯2的通孔26,挤塑机内的塑料从模套1的内腔壁与模芯2 的前端面之间的缝隙进入,包裹在数据缆芯的外层。
权利要求一种自挤压调偏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套以及模芯,所述模套套在模芯外侧,所述模套内部设有相连通的圆形的入口以及出口,所述出口的侧壁呈圆锥形,圆锥形的底端与入口的内侧相接,入口以及出口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入口以及出口组成一截面呈漏斗形的内腔,所述模芯包括一主体以及一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主体的前端,所述模芯中贯穿前后端开设一通孔,所述主体的前端面呈圆锥形,该圆锥面的坡度小于模套内出口的侧壁圆锥面的坡度,模芯的突出部容置入模套的入口内,且模套的轴线与模芯的轴线重合,模套的内腔壁与模芯的前端面之间存在缝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挤压调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的主体的前端上下两 侧分别向内凹陷形成两个抓握槽。
专利摘要一种自挤压调偏模具,包括模套以及模芯,所述模套套在模芯外侧,所述模套内部设有相连通的圆形的入口以及出口,所述出口的侧壁呈圆锥形,圆锥形的底端与入口的内侧相接,入口以及出口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入口以及出口组成一截面呈漏斗形的内腔,所述模芯包括一主体以及一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主体的前端,所述模芯中贯穿前后端开设一通孔,所述主体的前端面呈圆锥形,该圆锥面的坡度小于模套内出口的侧壁圆锥面的坡度,模芯的突出部容置入模套的入口内,且模套的轴线与模芯的轴线重合,模套的内腔壁与模芯的前端面之间存在缝隙。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护套层与缆芯紧密包裹,缆芯不易松动,大大提高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
文档编号H01B13/24GK201758050SQ20102050967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5日
发明者余文辉, 姜诚, 白福全 申请人:安徽电信器材贸易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