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7408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连接器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尤指一种一体式的连接器,以同时作动读取不同的 连接接口(如USB、T-FLASH)而不会互相干扰,且不需另购T-FLASH读卡器的连接器的改进 结构。
背景技术
连接器的种类非常多,如USB、T_FLASH、SD等等,严格来说连接器就是将不同的电 子装置或卡组做电性连接,以使形成讯息能连结、传递、读取等动作。目前市面上的连接器 多为单一插口对单一连接器,以T-FLASH为例,目前的T-FLASH读卡均需经过设备上的USB、 A母插座,插入T-FLASH读卡器间接使用,此缺点即是造成T-FLASH读卡器需另外购买,占用 一个USB接口,且T-FLASH读卡器容易遗失,另外当欲同时插置多种不同的连接器时,则会 发生无法读取而导致误动作,使其无法进行同时、同步读取。因此,如何解决上述使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 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克服了现有产品的上述不 足,实现同时动作读取不同的连接接口(如USB、T-FLASH)而不会互相干扰,且不需另购 T-FLASH读卡器的操作。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接器的改进结构,主要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是向一侧延伸以形 成有至少一舌片及至少一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一基板,所述基板是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 内,该基板上设有一符合记忆卡传输接口的差动端子组,并且该基板一面设有复数个第一 导通端,另一面设有复数个第二导通端;一与所述第一导通端连接的第一端子组 ’及一与 所述第二导通端连接的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导通端通过焊接或表面贴附SMT连接第一端子组,第二导通端通过焊接 或表面贴附SMT连接第二端子组。优选地,所述第一导通端连接有符合USB传输接口的第三端子组,所述舌片上嵌 固符合USB传输接口的第四端子组。当使用者同时插入USB及T-FLASH时,透过第一端子组的电路分流,使该USB及 T-FLASH可以同时动作,不会产生误动作,实现无需另外购置T-FLASH读卡器,就可直接进 行插置连接,且可与USB同时插入工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的有益效果是一、使用者无需另外购置T-FLASH读卡器,即可直接进行插置操作。二、透过电路分流可同时读取不同的连接接口(如USB、T-FLASH)而不会互相干 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 1-4 中1、绝缘本体;11、舌片;12、容置空间;13、夹持固定件;2、基板;21、差动端子组;22、第一导通端;23、第二导通端;3、第一端子组;31、第一连接端;32、第一焊接端;4、第二 端子组;41、第一端子;42、第二端子;5、屏蔽外壳;6、盖板;7、USB ;8、T-FLASH ;9、电路板。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的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的分解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的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 5-8 中1、绝缘本体;11、舌片;12、容置空间;2、基板;21、差动端子组;22、第一导通端;23、第二导通端;3、第一端子组;4、第二端子组;41、第一端子;42、第二端子;7、USB;9、电 路板;90、第四端子组;91、第三端子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主要包括一绝缘本 体1,所述绝缘本体1为向一侧延伸以形成有至少一舌片11及至少一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 12;—基板2,所述基板2收容于该容置空间12内,基板2上设有一符合记忆卡传输接口 的差动端子组21 (该记忆卡传输接口为T-FLASH),所述基板2 —面设有复数个第一导通端 22,在另一面设有复数个第二导通端23 ;—与所述第一导通端22连接、且连接方式为焊接 或表面贴附SMT的第一端子组3,所述第一端子组3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导通端22连接的第 一连接端31,另一端设有与电路板9连接的第一焊接端32 ;及一与第二导通端23连接、且 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表面贴附SMT的第二端子组4,所述第二端子组4是USB传输接口,所述 第二端子组4包含有至少一个第一端子41及至少一个第二端子42,第一端子41的一端与 第二导通端23连接,所述第二端子42在一预定位置处与第二导通端23连接。所述第二端子组为USB传输接口或记忆卡传输接口。所述绝缘本体1外包覆有一屏蔽外壳5,绝缘本体1于背离所述舌片11侧处设有 一夹持固定件13,绝缘本体1在容置空间12的开口侧设有一盖板6。如图2-4所示,在使用时,当该USB7插置该连接器时,该USB7即与第二端子组 4抵触导通,以将信息透过第一端子41及第二端子42经由基板2传递至电路板9,再当 T-FLASH8插置连接器时,该T-FLASH8即抵触差动端子组21,使其信息导通,而此时由第一 导通端22的第一端子组3进行分流,以使得USB7与T-FLASH8在同时插置于连接器上时, 同时工作。[0030]如图5-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主要包括一绝缘本体1,所述绝缘本体1为向一侧延伸以形成有至少一舌片11及至少一具 有开口的容置空间12,所述舌片11上嵌固符合USB传输接口的第四端子组90 ;一基板2,所述基板2收容于该容置空间12内,基板2上设有一符合记忆卡传输接 口的差动端子组21 (该记忆卡传输接口为T-FLASH),所述基板2 —面设有复数个第一导通 端22,在另一面设有复数个第二导通端23 ;所述第一导通端22连接有符合USB传输接口的 第三端子组91,所述第三端子组91与第一导通端2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表面贴附SMT ;一与所述第一导通端22连接、且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表面贴附SMT的第一端子组 3 ;一与第二导通端23连接、且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表面贴附SMT的第二端子组4,所述 第二端子组4为记忆卡传输接口,所述第二端子组4包含有至少一个第一端子41及至少一 个第二端子42,第一端子41的一端与第二导通端23连接。如图6-7所示,在使用时,当该USB7插置该连接器时,USB7与第四端子组90接触 导通;而当T-FLASH8再行插置连接器时,即接触导通差动端子组21,并由第二端子组4传 递给电路板9 ;再当另一 USB7插置该连接器时,所述第三端子组91接触导通而传递给基板 2,再由第一端子组3传递给电路板9,实现数个USB7及T-FLASH8可以同时工作,并且不会 发生干扰。所述的SMT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edTechnology的缩 写),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因此限本分明的专利范 围,因此凡运用本分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进行的简单修改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包含于本 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是向一侧延伸以形成有至少一舌片及至少一具有开口的容 置空间;一基板,所述基板是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该基板上设有一符合记忆卡传输接口的 差动端子组,并且该基板一面设有复数个第一导通端,另一面设有复数个第二导通端;一与所述第一导通端连接的第一端子组;及一与所述第二导通端连接的第二端子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忆卡传输接口为 T-FLASH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为USB传输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为记忆卡 传输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的一端是 设有与所述第一导通端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另一端设有与电路板连接的第一焊接端;所述 第二端子组包含有至少一个第一端子及至少一个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第 二导通端连接,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导通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包含有至 少一个第一端子及至少一个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通端 连接,所述第一导通端连接有符合USB传输接口的第三端子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上嵌固符合USB 传输接口的第四端子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一导 通端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表面贴附SMT ;所述第二端子组与第二导通端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或表面贴附SMT。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子组与第一导 通端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表面贴附SMT。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包覆一屏 蔽外壳,所述绝缘本体背离舌片侧处设有一夹持固定件,所述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的开口 侧系设有一盖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包括一绝缘本体、一基板、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该绝缘本体为向一侧延伸以形成有至少一舌片及至少一具有开口并供容纳基板的容置空间,该基板上设有一符合记忆卡传输接口的差动端子组,并且该基板一面是设有复数个供第一端子组连接的第一导通端,在另一面设有复数个供第二端子组连接的第二导通端,通过所述第一导通端及第二导通端使得记忆卡传输接口与第二端子组所导通的USB传输接口同时工作。
文档编号H01R27/02GK201838867SQ20102054570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8日
发明者彭添丁 申请人:彭添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