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简化组装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308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简化组装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创作关于一种连接器,尤指一种可简化组装的连接器,其以卡扣方式结合连接 器的前外壳与后外壳而无须另外使用其它固定件以及额外治具,藉此达到简化组装方式。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小型计算器的数据信号传输的高精密连接器,如中国第200520062594. 5 号实用新型专利案所揭示,其外壳组装方式是透过「将端壳插接到本体之卡槽内,框架端固 有的定位槽,端壳与壳体之间为卡扣连结。」上述结构简言之,即是透过三个零件相互组装 的「三件式」卡合结构。然而,上述三件式连接器,其零件卡合的间隙过大,容易造成零件之间组装不确 实,甚至松脱。且于制程之中,需要额外使用治具来辅助零件的制造或是组装,因而制程复 杂拢长。此外,三件式连接器的零件繁多,材料耗费不斐,不利于节约成本。
发明内容本创作人有鉴于传统三件式连接器具有零件间隙过大、制程复杂且费时等缺点, 改良其不足与缺失,进而创作出一种可简化组装的连接器。本创作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可简化组装的连接器,其以卡扣方式结合连接器的前外 壳与后外壳而无须另外使用其它固定件以及额外治具,藉此达到简化组装方式。为达上述目的,令前述可简化组装的连接器包含有一绝缘本体;复数端子,设置在绝缘本体上;一前外壳,设置在绝缘本体上,在前外壳上贯穿形成有一开槽以供绝缘本体前端 夕卜露;一固定框架,固定在前外壳后端,穿套在绝缘本体上,且有一框部以及一遮挡板, 该框部上贯穿形成有一穿孔以使得绝缘本体穿过穿孔,该遮挡板系形成在框部一侧端且向 后突伸,在遮挡板顶缘与底缘分别形成突伸有一卡掣块;以及一后外壳,包覆并且设置在绝缘本体后端,以卡扣方式结合在固定框架后端,且具 有一顶板、一底板以及一组装槽,该组装槽形成在后外壳前端且位于顶板与底板之间以容 纳绝缘本体,在顶板与底板的一侧端上分别形成有一卡掣槽以便与固定框架上相对应的卡 掣块相卡掣结合。藉由上述技术手段,前外壳以及固定框架可透过迫紧压合或是其它组装方式先行 结合,接着将绝缘本体放入前外壳的开槽之中,最后以压合卡扣方式,透过卡掣块与卡掣 槽,将后外壳卡合于固定框架后方,达成「两件式」的简易组装结构。卡掣块与卡掣槽一旦 结合之后便无法分开,藉此取代螺栓或是铆钉等其它固定件。因此,本创作连接器组装时, 是直接透过压合的动作完成组装,无须使用其它额外固定件。此外,连接器制程上,无须使 用治具即可完成组装,因此本创作可节约材料、减少模具费用以及工时进而降低制造成本。[0013]前述该固定框架的顶缘与底缘分别形成有一第一限位块;该后外壳组装槽供该第 一限位块插入,且后外壳的顶板与底板的内壁分别突伸形成有一第二限位块以分别与相对 应的第一限位块相抵靠。前述前外壳周缘径向向外突伸形成有一组装板;后外壳一侧形成有至少二扣爪以 扣合于前外壳的组装板上。前述后外壳的第二限位块是透过向组装槽方向冲压顶板与底板而形成。前述固定框架与后外壳上以可旋转方式贯穿设置有二辅助固定螺栓。

图1为创作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创作另一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创作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创作另一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创作放大立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到图5,本创作可简化组装的连接器包含有一绝缘本体(10)、复数端 子(20)、一前外壳(30)、一固定框架(40)、一后外壳(50)以及二辅助固定螺栓(55)。该复数端子(20)系设置在绝缘本体(10)上。该前外壳(30)系设置在绝缘本体(10)上,在前外壳(30)上贯穿形成有一开槽 (300)以供绝缘本体(10)前端外露。此外,前外壳(30)周缘径向向外突伸形成有一组装板 (31)。该固定框架(40)系固定在前外壳(30)后端,穿套在绝缘本体(10)上,且有一框 部以及一遮挡板(42),该框部上贯穿形成有一穿孔(400)以使得绝缘本体(10)穿过穿孔 (400),该遮挡板(42)系形成在框部一侧端且向后突伸,在遮挡板(42)顶缘与底缘分别形 成突伸有一卡掣块(44)。此外,该固定框架(40)的顶缘与底缘分别形成有一第一限位块 (43)。该后外壳(50)系包覆并且设置在绝缘本体(10)后端,以卡扣方式结合在固定框 架(40)后端,且具有一顶板(51)、一底板(52)以及一组装槽(500),该组装槽(500)形成 在后外壳(50)前端且位于顶板(51)与底板(52)之间以容纳绝缘本体(10),亦可供固定框 架(40)的第一限位块(43)插入。在顶板(51)与底板(52)的一侧端上分别形成有一卡掣 槽(54)以便与固定框架(40)上相对应的卡掣块(44)相卡掣结合。此外,后外壳(50)的 顶板(51)与底板(52)的内壁分别突伸形成有一第二限位块(53)以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 限位块(43)相抵靠。此外,后外壳(50)的第二限位块(53)是透过向组装槽(500)方向冲 压顶板(51)与底板(52)而形成。此外,后外壳(50) —侧形成有至少二扣爪(56)以扣合 于前外壳(30)的组装板(31)上。两辅助固定螺栓(55)是以可旋转方式贯穿设置在固定框架(40)与后外壳(50) 上。藉由上述技术手段,前外壳(30)以及固定框架(40)可透过迫紧压合或是其它组
4装方式先行结合,接着将绝缘本体(10)放入前外壳(30)的开槽(300)之中,最后以压合卡 扣方式,透过卡掣块(44)与卡掣槽(54),将后外壳(50)卡合于固定框架(40)后方,达成 「两件式」的简易组装结构。卡掣块(44)与卡掣槽(54) —旦结合之后便无法分开,藉此取 代螺栓或是铆钉等其它固定件。因此,本创作连接器组装时,是直接透过压合的动作完成组 装,无须使用其它额外固定件。此外,连接器制程上,无须使用治具即可完成组装,因此本创 作可节约材料、减少模具费用以及工时进而降低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可简化组装的连接器,其特征是该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复数端子,设置在该绝缘本体上;一前外壳,设置在该绝缘本体上,在该前外壳上贯穿形成有一开槽以供该绝缘本体前 端夕卜露;一固定框架,固定在该前外壳后端,穿套在该绝缘本体上,且有一框部以及一遮挡板, 该框部上贯穿形成有一穿孔以使得该绝缘本体穿过穿孔,该遮挡板系形成在该框部一侧端 且向后突伸,在该遮挡板顶缘与底缘分别形成突伸有一卡掣块;以及一后外壳,包覆并且设置在该绝缘本体后端,以卡扣方式结合在该固定框架后端,且具 有一顶板、一底板以及一组装槽,该组装槽形成在该后外壳前端且位于该顶板与该底板之 间以容纳该绝缘本体,在该顶板与该底板的一侧端上分别形成有一卡掣槽以便与该固定框 架上相对应的该卡掣块相卡掣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简化组装的连接器,其特征是该固定框架的该顶缘与该底缘 分别形成有一第一限位块;该后外壳组装槽供该第一限位块插入,且后外壳的该顶板与该 底板的内壁分别突伸形成有一第二限位块以分别与相对应的该第一限位块相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简化组装的连接器,其特征是该前外壳周缘径向向外突伸形 成有一组装板;该后外壳一侧形成有至少二扣爪以扣合于该前外壳的该组装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简化组装的连接器,其特征是该后外壳的该第二限位块是透 过向该组装槽方向冲压该顶板与该底板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简化组装的连接器,其特征是该固定框架与该后外壳上以可 旋转方式贯穿设置有二辅助固定螺栓。
专利摘要一种可简化组装的连接器,其包含有一绝缘本体;复数端子,系设置在绝缘本体上;一前外壳,系设置在绝缘本体上,在前外壳上贯穿形成有一开槽以供绝缘本体前端外露;一固定框架,系固定在前外壳后端,穿套在绝缘本体上,且有一框部以及一遮挡板,该框部上贯穿形成有一穿孔以使得绝缘本体穿过穿孔,该遮挡板系形成在框部一侧端且向后突伸,在遮挡板顶缘与底缘分别形成突伸有一卡掣块;一后外壳,系以卡扣方式结合在固定框架后端,且具一卡掣槽以便与固定框架上相对应的卡掣块相卡掣结合。以卡掣块与卡掣槽结合方式可省略额外固定件。
文档编号H01R13/502GK201918570SQ201020649138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9日
发明者余东阳, 李进飞, 钟华 申请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