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99677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将载置于支持板上的半导体元件树脂密封的结构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具有树脂密封结构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一直使用以下方法在将单片化了的半导体元件载置于支持板上之后,在各个半导体元件上以及支持板上涂敷绝缘性树脂而形成绝缘层,将在半导体元件的电路面上形成的电极部上的树脂去除而形成开口部。这种现有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专利文献1 中记载了这样的例子将多个单片化了的裸片粘结在基座上,然后利用由绝缘性树脂等构成的第一材料层将基座上的多个裸片之间填充,在多个裸片上以及第一材料层上形成第二材料层,以及将多个裸片的电极焊盘上的第二材料层部分地刻蚀而形成开口。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5-1671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根据这种制造方法,由于在涂敷绝缘性树脂的制造工序中的热应力,在支持板与半导体元件的粘结面处会因CTE (热膨胀率)差而使支持板产生翘曲,导致随后在绝缘性树脂上形成的布线连接部的开口位置精度降低这一问题。另外,随着近年来半导体元件尺寸的减小,为了在半导体元件电路面上形成将电极部露出的微小开口,在将单片化的半导体元件载置于支持板上时需要高的安装精度,由于所述开口形成的难度,也存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合格率降低的问题。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减轻支持板的翘曲所造成的影响、提高开口位置精度、且无须开口形成时所要求的半导体元件的高安装精度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提高半导体装置制造时的合格率。(解决问题的手段)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支持板;载置在支持板上并具有形成了多个第一电极的电路元件面的半导体元件;覆盖半导体元件的电路元件面并具有将多个第一电极露出的多个第一开口的第一绝缘层;覆盖形成有第一绝缘层的半导体元件的侧部以及支持板的上部的第二绝缘层;以及被形成为与第二绝缘层的上部以及第一绝缘层相接触并与多个第一电极电连接的布线层。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也可以具备形成于布线层上并具有将布线层的一部分露出的多个第二开口的第三绝缘层。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在半导体基板上形成各自具有包含多个第一电极的电路元件面的多个半导体元件;在形成了多个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基板上形成第一绝缘层;去除第一绝缘层的一部分,来形成将多个半导体元件的多个第一电极露出的多个第一开口 ;切断半导体基板,来将多个半导体元件单片化;将单片化了的多个半导体元件的电路元件面朝上,将多个半导体元件载置于支持板上;形成覆盖多个半导体元件的各个侧部以及支持板上的第二绝缘层;形成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上部以及第一绝缘层相接触并与多个半导体元件的多个第一电极电连接的布线层。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可以是包含如下步骤的方法在布线层的上部形成第三绝缘层;去除第三绝缘层的一部分,来形成将所述布线层的一部分即多个第二电极露出的多个第二开口 ;在形成于第三绝缘层的多个第二开口处形成与多个第二电极电连接的多个外部连接用电极;以及切断支持板来将多个半导体元件单片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型半导体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形成于半导体装置上并具有将布线层的一部分或多个第二电极露出的多个第三开口的第四绝缘层;隔着第四绝缘层层叠在所述半导体装置上的另一个半导体装置;形成在第四绝缘层的多个第三开口内并将半导体装置的布线层或多个第二电极部与另一个半导体装置的布线层电连接的多个导电层;以及形成在半导体装置与第四绝缘层之间并至少覆盖半导体装置的上表面的一部分的金属层。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型半导体装置可以具备半导体装置;形成于半导体装置上并具有将布线层的一部分或多个第二电极露出的多个第三开口的第四绝缘层;隔着第四绝缘层层叠在半导体装置上的另一个半导体装置;形成在第四绝缘层的多个第三开口内并将半导体装置的布线层或多个第二电极部与另一个半导体装置的布线层电连接的多个导电层。(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具有树脂密封结构的半导体装置中,可以降低制造工序中的热应力, 可以减轻支持板翘曲的影响并提高开口的精度,并且无需为开口形成而要求的半导体元件的高安装精度,由此可以提高半导体装置的制造过程的合格率。


图1中,(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半导体装置的示意性结构的俯视图,(B) 是图I(A)的A-A'线处的截面图。图2中,(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半导体装置的示意性结构的俯视图; ⑶是图2㈧的B-B'线处的截面图。图3A中,(A-I)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A-2)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俯视图。图;3B中,(B-I)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B-2)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俯视图。图3C中,(C-I)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C-2)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俯视图。
图3D中,(D-I)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D-2)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俯视图。图3E中,(E-I)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E-2)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俯视图。图3F中,(F-I)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F-2)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俯视图。图3G中,(G-I)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G-2)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俯视图。图3H中,(H-I)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H-2)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俯视图。图31中,(I-I)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1- 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俯视图。图3J中,(J-I)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J-2)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半导体装置的示意性结构的截面图。图5中,(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半导体装置的截面图;⑶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半导体装置的截面图;(C)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半导体装置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0、200、300、400、500 半导体装置;1 支持板;3 半导体元件13 半导体基板;5 第一电极;7 第一绝缘层;9 第一开口17 第二绝缘层;20 布线层;27 第三绝缘层;15 第二电极19 第二开口 ;30、40 外部连接用电极;600、700 层叠型半导体装置23 另一个半导体元件;37 第四绝缘层;29 第三开口50 导电层;60 金属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注意,在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实施方式间的重复说明。(实施方式1)参照

实施方式1的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半导体装置的结构]图I(A)和图I(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半导体装置100的示意性结构的图。图 1⑶是表示半导体装置100的示意性结构的俯视图,图1㈧是从图1⑶所示的A-A'线观察的半导体装置100的截面图。在图I(A)和图I(B)中,半导体装置100具备支持板 1 ;载置在支持板1上并具有形成了多个第一电极5的电路元件面的半导体元件3 ;覆盖半导体元件3的电路元件面并具有将多个第一电极5露出的多个第一开口 9的第一绝缘层7 ; 覆盖支持板1的上部并覆盖形成有第一绝缘层7的半导体元件3的侧部的第二绝缘层17 ; 以及被形成为与第二绝缘层17的上部和第一绝缘层7相接触并与多个第一电极5电连接的布线层20。
实施方式1的半导体装置100的支持板1可以由树脂或金属制成。所述支持板1 的形状和大小并无特别限制。例如,支持板1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或圆形。支持板1的材料优选例如树脂等有机类材料、可以进行平板加工的金属(例如SUS、铜、铝等),但也可以使
用玻璃、硅等。在实施方式1的半导体装置100的半导体元件3的表面具有元件电路面。半导体元件3的厚度例如可以是50 μ m左右,但半导体元件3的厚度小于等于100 μ m。半导体元件3在支持板1上通过粘结剂(未图示)等固定在支持板1上。粘结剂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环氧类的膜或糊剂,但其它材料只要是可以将半导体元件3固定在支持板1上的材料即可以使用。形成在半导体元件3上的第一绝缘层7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环氧类树脂或聚酰亚胺类树脂等,但不限于此,只要是保护半导体元件3上的电路面且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即可。 第一绝缘层7的厚度为5 μ m至20 μ m左右,例如可以是10 μ m。只要是可以在第一绝缘层 7上设置开口的厚度即可,也可以是大于等于20 μ m的厚度,但第一绝缘层7的厚度一般小于等于30 μ m。对于形成在半导体元件3之间以及支持板1上的第二绝缘层17的高度与第一绝缘层7的高度之间的关系没有特别限制。第二绝缘层17的材料可使用作为第一绝缘层7 的材料所列举的那些材料。另外,第二绝缘层17的材料可以与第一绝缘层7的材料相同, 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布线层20与形成在半导体元件3上的多个第一电极5电连接。布线层20的材料例如可使用铜、银等,但不限于此,只要是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即可,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此外,形成在半导体元件3上的布线结构也不限于图I(B)所示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多个布线与形成在半导体元件3上的共用外部连接端子即球焊盘相连接的布线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由于在半导体元件上形成第一绝缘层的工序不在支持板上进行,因此与在支持板上形成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现有制造方法中相比,不受第一绝缘层形成工序中产生的热应力的影响,可以减轻在该工序中支持板的翘曲的影响, 因此可高精度地形成开口。其结果是,可以提高半导体元件上的电极部的密度并提高连接管脚的数量。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可以获得如下效果,即,由独立的工序制造在半导体元件3上的第一绝缘层7和在多个半导体元件3之间的第二绝缘层17并控制各个绝缘层的高度,由此可以防止因绝缘层彼此的高低差造成的布线断裂等,可以制造具有连接可靠性的布线层20。(实施方式2)参照

实施方式2的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200。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说明了在所述实施方式1的半导体装置100上进一步形成具有多个第二开口 19的第三绝缘层 27的例子。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半导体装置200的示意性结构的截面图。注意,实施方式2的半导体装置200的特征是,形成具有多个第二开口 19的第三绝缘层27,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其他结构的说明。如图2 (A)所示,实施方式2的半导体装置200的特征是,在布线层20上形成具有多个第二开口 19的第三绝缘层27。第三绝缘层27的材料可以使用作为第一绝缘层7的材料所列举的材料。另外,第三绝缘层27的材料可以与第一绝缘层7的材料或第二绝缘层 17的材料全部相同,也可以是仅一部分相同,或可以分别使用不同的材料。其他结构和制造方法与实施方式1相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可以获得如下效果在利用第三绝缘层27来保护布线层20的同时,也可以确保外部电极,使半导体装置与外部装置的连接成为可能。(实施方式3)参照

实施方式3的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300的结构和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说明了在所述实施方式2的半导体装置200中,在具有将第二电极15露出的多个第二开口 19的第三绝缘层27上形成外部连接用电极30,并进一步单片化为单个的半导体装置300的例子。图3J的(J-I)和图3J的(J-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半导体装置300的示意性结构的截面图和俯视图。注意,实施方式3的半导体装置300的特征是,在所述实施方式2的半导体装置200中,在具有将第二电极露出的多个第二开口的第三绝缘层27上形成外部连接用电极30,并进一步单片化为单个的半导体装置,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其他结构的说明。如图3J的(J-I)所示,实施方式3的半导体装置300的特征是,在所述实施方式2 的半导体装置200中,在具有将第二电极15 (参照图3H的(H-I))露出的多个第二开口 19 的第三绝缘层27上形成外部连接用电极30,并进一步单片化为单个的半导体装置300。外部连接用电极30的材料可以是如图31的(I-I)和图31的(1-2)所示的焊料球,但不限于此,只要是导电性的结构件即与第二电极15电连接的结构件即可,也可以由其他形状或材料构成。[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参照

实施方式3的半导体装置300的制造方法。图3A的(A_l)至图3J 的(J-2)分别表示了实施方式3的本发明半导体装置300的各个制造过程。注意,由于在实施方式3的半导体装置300的制造过程中分别制造本发明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的半导体装置100、200,因此在此一并说明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首先,如图3A的(A-I)所示,在形成有由硅或化合物半导体等构成的半导体电路和多个第一电极5的半导体基板13 (半导体晶片)的整个上表面涂敷要成为第一绝缘层7 的材料的树脂等。涂敷树脂等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旋转涂敷法、印刷法、喷墨法、点胶法等, 但并不限于这些方法,只要是可以将第一绝缘层7控制得具有一定厚度的方法即可,也可以是其他涂敷方法。接着如图3B的(B-I)所示,通过仅将涂敷在半导体基板13的上表面上的第一绝缘层7中的在多个第一电极5上的部分去除,形成多个第一开口 9。作为具有这种第一开口 9的第一绝缘层7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将感光性树脂涂敷在包含多个第一电极5上部的半导体基板13的整个上表面上之后,用光刻技术在多个第一电极5上进行部分地曝光来形成开口的方法。不过,在半导体基板13的整个上表面上形成第一绝缘层7 之后再形成多个第一开口 9的方法并不限于这种使用光刻技术的方法,只要是可以在第一绝缘层7上形成开口的方法即可,其他方法也可以。图3A的(A-I)和图;3B的(B_l)表示了首先将第一绝缘层7涂敷在包含多个第一电极5的上方在内的半导体基板13的整个上表面上之后,形成将第一电极5的上部露出的多个第一开口 9的制造工序,但具有多个第一开口 9的第一绝缘层7的形成方法并不限于这种制造工序。作为形成第一开口 9的其它方法例如可以是在将第一绝缘层7形成于半导体基板13上时,预先仅在除了多个第一电极5的上部以外的半导体基板13的上表面上涂敷要成为第一绝缘层7的材料的树脂等,然后对在除了多个第一电极5的上部以外的半导体基板13的上表面上涂敷的树脂等进行后焙烤,来形成在多个第一电极5上具有多个第一开口 9的第一绝缘层7。如图3C的(C-I)和图3C的(C_2)所示,在半导体基板13上形成具有多个第一开口 9的第一绝缘层7之后,用划片机或切片机将半导体基板13单片化成单个的半导体元件 3。接着,如图3D的(D-I)和图3D的(D_2)所示,将单片化的半导体元件3搭载在支持板1上。通过粘结剂等将单片化的半导体元件3以大致相等间距的方式固定在支持板1 上。然后,如图3E的(E-I)和图3E的(E_2)所示,将载置于支持板1上的多个半导体元件3之间填充,并形成覆盖支持板1的上表面的第二绝缘层17。第二绝缘层17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以使用旋转涂敷法、印刷法、喷墨法、点胶法等,但并不限于这些方法,只要是可以将第二绝缘层17控制得具有一定厚度的方法即可,可以是其他涂敷方法。另外,第二绝缘层17的制造方法可以与所述第一绝缘层7的制造方法相同,也可以不同。再者,如图3F的(F-I)和图3F的(F-2)所示,在第一绝缘层7、第二绝缘层17的上部以及多个第一电极5上形成布线层20。所述布线层20例如可以通过镀敷法、印刷法或喷墨法形成。布线层20与半导体元件3上的多个第一电极5电连接。利用上述制造工序, 形成实施方式1的本发明半导体装置100。接着,如图3G的(G-I)和图3G的(G_2)所示,在包含布线层20的上方在内的支持板1的整个上表面涂敷要成为第三绝缘层27的材料的树脂等。涂敷树脂等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旋转涂敷法、印刷法、喷墨法、点胶法等,但并不限于这些方法,只要是可以将第三绝缘层27控制得具有一定厚度的方法即可,也可以是其他涂敷方法。接着,如图3H的(H-I) 所示,通过仅将涂敷在包含布线层20的支持板1的上表面上的第三绝缘层27中的在所述布线层20的一部分即多个第二电极15上的部分去除,来形成多个第二开口 19。具有这种第二开口 19的第三绝缘层27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在包含布线层20的上部在内的支持板1的整个上表面上涂敷感光性树脂之后,利用光刻技术在多个第二电极15上进行部分地曝光来形成开口的方法。不过,在包含布线层20在内的支持板1的整个上表面上形成第三绝缘层27之后再形成多个第二开口 19的方法并不限于这种使用光刻技术的方法,只要是可以在第三绝缘层27上形成开口的方法即可,也可以是其他方法。通过上述制造工序, 形成实施方式2的本发明半导体装置200。再者,如图31的(I-I)和图31的(1_2)所示,可以在由第三绝缘层27上的多个第二开口 19露出的多个第二电极15上,分别形成外部连接用电极30。外部连接用电极30 可以是如图31的(I-I)和图31的(1-2)所示的焊料球,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具有导电性且与第二电极15电连接的结构件即可,也可以由其他形状或材料构成。外部连接用电极30 例如通过焊接法、镀敷法、印刷法等形成在第二电极15上。接着,如图3J的(J-I)和图3J的(J-2)所示,用划片机或切片机将在支持板1上一起地形成的多个半导体元件3的每个分别切断,来制造单个的半导体装置。切断半导体元件3的间隔一般为0. Imm到0. 5mm左右,但不限于此。通过这些制造过程来制造实施方式3的本发明半导体装置300。(实施方式4)参照

实施方式4的本发明半导体装置400。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说明了在所述实施方式3的半导体装置300中,外部连接用电极40由导电性结构件构成的结构例。图4为表示实施方式4的半导体装置400的示意性结构的截面图。此外,实施方式4的半导体装置400的特征是,外部连接用电极40由导电性结构件构成,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其他结构、半导体装置400的制造方法等的相关图示和说明。如图4所示,实施方式4的半导体装置400的特征是,外部连接用电极40由导电性结构件构成。配置于本发明半导体装置上的外部连接用电极40的形状不限于图31、图 3H所示的焊料球30,也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圆柱形的结构件40。另外,外部连接用电极40 的形状除此之外也可以是柱状、球状、突起形状、针状等。此外,关于外部连接用电极40的配置位置,只要是外部连接用电极40与布线层20的一部分即第二电极15电连接即可,也可以如图4所示是布线层20的上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通过使用导电性结构件作为外部连接用电极40,可以获得提高了电极相互间的电连接性的半导体装置。(实施方式5)参照

实施方式5的本发明半导体装置500。实施方式5的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500说明了通过将所述实施方式1至4的半导体装置并排地配置多个,来制成可以搭载多个半导体元件3的多芯片结构的半导体装置。图5 (A)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半导体装置500的示意性结构的图。此外,实施方式 5的半导体装置500的特征是,将实施方式1至4的半导体装置并排地配置多个,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至4中说明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其他结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相关说明。如图5(A)所示,在实施方式5的半导体装置上搭载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3。图 5 (A)表示的是与半导体元件3并排地搭载了另一个半导体元件23的例子,但实施方式5的半导体装置的构造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形成半导体元件以外的电子部件或电极等结构件来代替另一个半导体元件2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可获得并排地具备多个部件的多芯片结构的半导体装置。(实施方式6)参照

实施方式6的本发明的层叠型半导体装置600。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6说明了通过将所述实施方式1至4的半导体装置多个层叠地配置,来制成可以搭载多个半导体元件的结构的立体/层叠型半导体装置。注意,实施方式6的层叠型半导体装置600 的特征是,通过将实施方式1至4的半导体装置多个层叠地配置,来制造可以搭载多个半导体元件的结构的立体/层叠型半导体装置,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至4中说明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其他结构、半导体装置600的制造方法等的相关图示和说明。如图5 (B)所示,在实施方式6的层叠型半导体装置600上搭载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3。就具体的层叠构造进行说明。首先,在实施方式1的半导体装置100上形成第四绝缘层37,接着在第四绝缘层37上形成将第二电极15或布线层20的其他的一部分露出的多个第三开口四。注意,作为制造具有所述多个第三开口四的第四绝缘层37的方法,可以与第一、第三绝缘层7、27同样地,预先仅在第三开口四部分以外的部分涂敷要成为第四绝缘层37的材料的树脂等,然后进行后焙烤,来形成具有多个第三开口四的第四绝缘层37 ; 或者可以是在包括第三开口四部分在内的半导体装置的整个上表面上涂敷第四绝缘层37 的材料,然后仅将第三开口四上的第四绝缘层37部分地去除,来形成多个第三开口 29。另外,作为第四绝缘层37的材料,可使用作为第一至第三绝缘层27的材料所列举的那些材料。另外,第一至第四绝缘层7、37的各个材料可以全部相同,可以仅一部分相同,也可以分别不同。接着,在第四绝缘层37上载置另一个半导体元件23,形成与第三开口四内的第二电极15或布线层20的其他的一部分电连接的导电层50,导电层50与另一个半导体装置上的电极电连接。另外,另一个半导体元件23与第四绝缘层37之间用树脂密封。作为所述导电层50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使用通孔镀敷等镀敷法。图5(B)图示的是在半导体元件3上层叠另一个半导体元件23的例子,但实施方式6的层叠型半导体装置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层叠半导体元件以外的电子部件来代替另一个半导体元件2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可以获得通过层叠而具备多个部件的层叠结构的半导体装置,可以缩小安装面积。(实施方式7)参照

实施方式7的本发明的层叠型半导体装置700。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说明了在所述实施方式6的层叠型半导体装置中,半导体元件3与绝缘层4之间具有金属层60的例子。注意,实施方式7的层叠型半导体装置700的特征是,在实施方式6的层叠型半导体装置中,在半导体元件3与第四绝缘层37之间具有金属层60,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6中说明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其他结构、层叠型半导体装置700的制造方法等的相关图示和说明。如图5(C)所示,在实施方式7的半导体装置700上搭载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3。 就具体的层叠构造进行说明。首先,在实施方式1的半导体装置100上形成第四绝缘层37, 再在第四绝缘层37上形成将第二电极15或布线层20的其他的一部分露出的多个第三开口 29,在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6相同。接着,在第四绝缘层37上形成覆盖半导体元件3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金属层 60。在其上载置另一个半导体元件23,并形成与第三开口四内的第二电极15或布线层20 的其他的一部分电连接的导电层50。所述导电层50与另一个半导体装置上的电极电连接。 另外,在另一个半导体元件23的上表面和金属层60与第四绝缘层37之间用树脂密封。图5 (C)表示的是在半导体元件3上隔着金属层60层叠另一个半导体元件23的例子,但实施方式7的层叠型半导体装置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层叠半导体元件以外的电子部件来代替另一个半导体元件2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可以得到通过层叠而具备多个部件的层叠结构的半导体装置。另外,通过在密封树脂内部具有金属层60,可以将由半导体元件3所产生的热量有效地散热到外部,因此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散热特性的层叠型半导体装置。另外,通过以与连接于半导体装置的任一电极电连接的方式形成金属层60,可以使金属层60具有接地功能, 可以获得具有噪声防止效果的半导体装置。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中,第二绝缘层的高度可以小于等于第一绝缘层的高度。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第二绝缘层的高度可以小于等于第一绝缘层的高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持板;载置在所述支持板上并具有形成了多个第一电极的电路元件面的半导体元件; 覆盖所述半导体元件的电路元件面并具有将所述多个第一电极露出的多个第一开口的第一绝缘层;覆盖形成有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半导体元件的侧部以及所述支持板的上部的第二绝缘层;以及与第二绝缘层的上部以及所述第一绝缘层相接触地形成并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电连接的布线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形成于所述布线层上并具有将所述布线层的一部分露出的多个第二开口的第三绝缘层。
3.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半导体基板上形成各自具有包含多个第一电极的电路元件面的多个半导体元件; 在形成了所述多个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基板上形成第一绝缘层; 去除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部分,来形成将所述多个半导体元件的所述多个第一电极露出的多个第一开口;切断所述半导体基板,来将所述多个半导体元件单片化;将单片化了的所述多个半导体元件的所述电路元件面朝上,将所述多个半导体元件载置于支持板上;形成覆盖所述多个半导体元件的各个侧部以及所述支持板上的第二绝缘层;以及形成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上部以及所述第一绝缘层相接触并与所述多个半导体元件的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电连接的布线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布线层的上部形成第三绝缘层;去除所述第三绝缘层的一部分,来形成将所述布线层的一部分即多个第二电极露出的多个第二开口;在形成于所述第三绝缘层的所述多个第二开口处形成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电连接的多个外部连接用电极;以及将所述支持板切断,来将所述多个半导体元件单片化。
5.一种层叠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装置上并具有将所述布线层的一部分或所述多个第二电极露出的所述多个第三开口的第四绝缘层;隔着所述第四绝缘层层叠在所述半导体装置上的另一个半导体装置; 形成在所述第四绝缘层的所述多个第三开口内并将所述半导体装置的所述布线层或所述多个第二电极部与所述另一个半导体装置的布线层电连接的多个导电层;以及形成在所述半导体装置与所述第四绝缘层之间并至少覆盖所述半导体装置的上表面的一部分的金属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在半导体元件上形成的布线的连接性的合格率、且在支持板上安装半导体元件时无需高精度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半导体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支持板;载置在支持板上并具有形成了多个第一电极的电路元件面的半导体元件;覆盖半导体元件的电路元件面并具有将多个第一电极露出的多个第一开口的第一绝缘层;覆盖形成有第一绝缘层的半导体元件的侧部和支持板的上部的第二绝缘层;和与第二绝缘层的上部和第一绝缘层相接触地形成并与多个第一电极电连接的布线层。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可以制造减轻热应力导致的支持板翘曲、提高布线连接性的合格率、且无需在开口形成时所要求的半导体元件的高安装精度的半导体装置。
文档编号H01L23/485GK102420202SQ20111006166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4日
发明者三次真吾, 丸谷尚一, 山方修武, 岩见康成, 近井智哉, 陈崇浩, 高桥知子 申请人:株式会社吉帝伟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