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装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0454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组装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组装体,该连接器组装体具有安装于电缆前端的电缆用电连接器、以及配置于电路基板上而连接该电缆用电连接器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电缆用电连接器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组装体,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组装体。在专利文献1,电缆用电连接器,具有壳体(绝缘体)、与在同轴电缆的前端露出的芯线(中心导体)接线而保持在该壳体的信号端子、以及覆盖该信号端子而安装于该壳体的外部导体。在该外部导体的两侧壁的外表面,为了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卡止,在其前部与后部形成有朝侧方突出的卡止突部。
另一方面,作为对象连接器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有板状的壳体(绝缘体)、 保持于该壳体的信号端子、以及将金属板在板厚度方向上弯曲成大致U字形而形成且与该壳体一体成形的外部导体。该外部导体,以上述大致U字形朝向后方开口的姿势,设置成让该外部导体的板面相对于上述壳体的板面成为直角,在被大致U字形部分所包围的空间也就是嵌合部,从上方收容上述电缆用连接器。该外部导体的两侧壁,在其板厚度方向上可弹性变形。在该侧壁彼此相对向的面上,在其前部与后部在与上述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卡止突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用来与该卡止突部卡合的卡止凹部。
当使上述电缆用电连接器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嵌合时,在维持该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前端朝向前方而朝向下方倾斜的状态,将该电缆用电连接器朝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嵌合部内朝向前方插入之后,以该前端为中心将该电缆用电连接器朝下方转动,使其朝上述嵌合部内嵌合。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藉由让上述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外部导体的卡止突部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外部导体的卡止凹部卡合,从而维持连接器嵌合状态,并且将该外部导体彼此电导通。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303554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在将电缆用电连接器插入后将其朝下方转动的连接器嵌合途中,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外部导体的卡止突部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外部导体的两侧壁抵接,而使该两侧壁弹性变形成在其板厚度方向上压宽。该两侧壁的弹性移位量,在上述卡止突部与上述卡止凹部卡合之前为最大。而当连接器嵌合完成,上述卡止突部与上述卡止凹部卡合时,上述两侧壁以其弹性移位量减少的方式朝互相接近的方向移位。
于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上述卡止突部与上述两侧壁的接触压力在连接器嵌合途中随着上述两侧壁的弹性移位量的增大而成为最大,而在连接器嵌合完成状态下,由于上述两侧壁的弹性移位量会减少,所以较上述连接器嵌合途中降低。
为了使电导通状态稳定,较佳的是在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嵌合过程中,让连接器嵌合完成时的上述卡止突部与上述卡止凹部的接触压力成为最大。可是,在该专利文献1中,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外部导体的卡止凹部形成在可弹性移位的两侧壁,所以当两侧壁大幅弹性移位时,该卡止凹部不在可与上述卡止突部卡合的位置。为了让该卡止突部与卡止凹部卡合,当上述连接器嵌合完成时,两侧壁需要回到该卡止突部与卡止凹部可卡合的位置,也就是两侧壁的弹性移位量较最大值减少的位置。在该位置,两侧壁的弹性移位量减少,相应地让卡止突部与卡止凹部的接触压力也变小。也就是说,在专利文献1中,在卡止突部产生了弹性移位之后,希望以同样的卡止部维持嵌合状态位置。在该专利文献1中,使上述卡止突部与卡止凹部卡合和以最大的接触压力使外部导体彼此接触为相反的关系,而无法达到让两者在同一部位同时达成最大效果。
为了获得连接器嵌合状态下的外部导体彼此的电导通状态的更佳稳定性,如果以补充上述接触压力的下降部分的方式,将连接器嵌合状态下的外部导体彼此的接触压力增大的话,则在连接器嵌合途中更需要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嵌合力,而不易嵌合该电缆用电连接器。另一方面,如果使在连接器嵌合途中的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嵌合力变小的话,则连接器嵌合状态下的外部导体彼此的接触压力会更小,而不易获得稳定的电导通状态。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形,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组装体,能在连接器嵌合途中不使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嵌合力增大的情况下,确保连接器嵌合状态下的外部导体彼此的充分稳定的电导通状态。
〈第一发明〉
本发明的连接器组装体,具有安装于同轴电缆的前端的电缆用电连接器;以及配置在电路基板上,在同轴电缆的长轴方向上收容上述电缆用电连接器之后,连接该电缆用电连接器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在该连接器组装体中,在本发明中,电缆用电连接器具备有电缆侧壳体、被该电缆侧壳体所保持,而与上述同轴电缆的芯线接线的电缆侧信号端子、以及被该电缆侧壳体所保持,将该电缆侧信号端子覆盖并且与同轴电缆的屏蔽部连接的外部导体;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备有在后部朝向上方开口而形成有用来将上述电缆用电连接器收容的收容空间的基板侧壳体、以及被该基板侧壳体所保持的基板侧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在上述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收容空间内设置有用来将上述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外部导体分别从上方及下方支承的上侧支承部及下侧支承部,该上侧支承部位于较该下侧支承部更前方的位置,该上侧支承部及下侧支承部,至少其中一方形成于上述接地端子,并且至少其中一方可弹性移位,藉由该弹性移位而产生相对于上述外部导体在上下方向上的夹压力,当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连接时,上述电缆用电连接器维持前端朝向前方且朝下方倾斜的姿势而插入成进入上述上侧支承部与下侧支承部之间,然后以上述前端为中心朝向下方转动,藉由上述上侧支承部及下侧支承部具有接触压力地在上下方向上支承上述外部导体。
在本发明中,上侧支承部及下侧支承部中的至少其中一方可弹性移位。于是,在电缆用电连接器插入后,藉由使该电缆用电连接器朝向下方转动,上侧支承部及下侧支承部中的至少其中一方被向外部导体按压而弹性移位,所以该上侧支承部及下侧支承部对上述外部导体在上下方向上的夹压力,也就是该上侧支承部及下侧支承部与上述外部导体的接触压力会增大。
在该转动完成时,也就是在将连接器彼此嵌合连接的时间点,在上侧支承部与下侧支承部中的其中一方的弹性移位量成为最大的状态下,另一方支承外部导体。也就是说,上侧支承部及下侧支承部,其中一方弹性移位,另一方维持该状态。于是,两者以不同部位可以同时达成最大效果,所以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上述接触压力则不会如现有技术那样小于转动中的接触压力。结果,上述外部导体具有足够大小的接触压力而与上侧支承部及下侧支承部接触,让电导通状态稳定。
上侧支承部位于较该下侧支承部更前方的位置,相对于倾斜插入的电缆用电连接器,在两支承部之间形成很大的空间。于是,当将电缆用电连接器朝向前方插入成进入两支承部之间时,能避免电缆用电连接器与两支承部干涉的情形,在连接器嵌合途中,以较小的插入力就能容易地将电缆用电连接器朝前方插入。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接地端子形成为成对,成对的接地端子与电路基板的面平行且在同轴电缆的直径方向上互相隔着间隔,在成对的该接地端子上形成的成对的上侧支承部以及成对的下侧支承部之中的至少其中一方,以在上述直径方向上夹压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外部导体的方式,被保持于基板侧壳体。
在将连接器彼此嵌合连接的状态下,在接地端子的配对上形成的上侧支承部的配对以及下侧支承部的配对之中的至少其中一方的配对,在电缆的直径方向上夹压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外部导体,藉此能让该外部导体与接地端子的接触确实化。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上侧支承部及下侧支承部之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为了阻止电缆用电连接器朝后方拔出,而与该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外部导体卡止的卡止部,上述外部导体在前后方向上与上述卡止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与该卡止部卡止的被卡止部。
藉由在前后方向上让上述卡止部与上述被卡止部卡止,则限制电缆朝后方的移动,而能防止该电缆的不经意的脱落。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进一步具备有在形成有可将电缆用电连接器朝收容空间插入的空间的开启位置与从上方覆盖该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关闭位置之间可动的可动构件。
在关闭位置藉由可动构件从上方覆盖电缆用电连接器,能藉由该可动构件保护电缆用电连接器,并且能更确实地防止该电缆用电连接器的不经意朝上方的移动,以及结果造成该电缆用电连接器脱落的情形。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可动构件,在关闭位置将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外部导体覆盖的面上形成有为了阻止该电缆用电连接器朝后方的拔出,而与该外部导体卡止的副卡止部,上述外部导体在前后方向上在与上述卡止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与该副卡止部卡止的副被卡止部。
除了卡止部与被卡止部的卡止之外,藉由让副卡止部与副被卡止部卡止,让对于电缆朝后方移动的限制力变大,能更确实地防止该电缆的不经意的脱落。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在与电路基板的面平行且在同轴电缆的直径方向上排列着多个电缆用电连接器的状态下,连接该多个电缆用电连接器。
藉此,能将多个电缆用电连接器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嵌合连接。藉由将位于邻接的电缆用电连接器之间的基板侧壳体的壁部在该邻接的电缆用电连接器之间共享,则可以将同轴电缆的直径方向,也就是电缆用电连接器的排列方向上的上述基板侧壳体的尺寸缩小,进而将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尺寸缩小。
〈第二发明〉
本发明的电缆用电连接器,是上述连接器组装体用的连接器。
〈第三发明〉
本发明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是上述连接器组装体用的连接器。
如上述,在本发明中,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在上侧支承部与下侧支承部其中一方的弹性移位量,换言之是与外部导体的接触压力为最大的状态下,另一方将外部导体支承, 所以连接器嵌合状态下的上述接触压力,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小于电缆用电连接器的转动中的接触压力。结果,于接地端子形成的上述上侧支承部及下侧支承部之中的至少其中一方与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外部导体能以足够大小的接触压力接触,藉此能确保稳定的电导通状态。
如上述,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嵌合状态下的接触压力低于连接器嵌合途中的接触压力,所以当补充该接触压力降低部分时,连接器嵌合力会变大,但在本发明,连接器嵌合状态下的接触压力为最大,所以接触压力不会降低。于是不需要补充该接触压力,所以嵌合力也不会更增大。
上述上侧支承部位于较该下侧支承部更前方的位置,对于倾斜插入的电缆用电连接器,两支承部之间有很大空间,所以当将电缆用电连接器朝前方插入到收容空间时,能避免该电缆用电连接器与两支承部干涉。于是,电缆用电连接器能以较低的插入力容易地朝前方插入。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用电连接器的立体图,(A)是显示从上方观察的状态, (B)是显示从下方观察的状态。
图2是显示电缆用电连接器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立体图,是显示该电缆用电连接器插入前的状态。
图3是显示图2所示的电缆用电连接器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剖面图,㈧是显示在基板侧信号端子的位置处的剖面,(B)是显示在接地端子的位置处的剖面。
图4是显示电缆用电连接器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立体图,是显示该电缆用电连接器插入后的状态。
图5是在相对于前后方向平行的面处的图4的纵剖面图,(A)是显示在基板侧信号端子的位置处的剖面,(B)是显示在接地端子的位置处的剖面。
图6是显示电缆用电连接器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立体图,是显示在该电缆用电连接器嵌合后且可动构件在开启位置的状态。
图7是在相对于前后方向平行的面处的图6的纵剖面图,(A)是显示在基板侧信号端子的位置处的剖面,(B)是显示在接地端子的位置处的剖面。
图8是显示电缆用电连接器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立体图,是显示在该电缆用电连接器嵌合后且可动构件在关闭位置的状态。
图9是在相对于前后方向平行的面处的图8的纵剖面图,(A)是显示在基板侧信号端子的位置处的剖面,(B)是显示在接地端子的位置处的剖面。
图10是在相对于前后方向成直角的面处的图8的纵剖面图,是显示在前后方向在上侧支承部的位置处的剖面。
图11是显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缆用电连接器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立体图,是显示在该电缆用电连接器嵌合后,可动构件在开启位置的状态。
图12是显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缆用电连接器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立体图,是显示在该电缆用电连接器嵌合后,可动构件在开启位置的状态。
(符号说明)
1 电缆用连接器
2 电路基板用连接器
10电缆侧壳体
20电缆侧信号端子
30外部导体
34A 被卡止部
35A 副被卡止部
40基板侧壳体
46收容空间
48上侧支承部
49下侧支承部
50基板侧信号端子
60接地端子
62A 下侧支承部
64A 上侧支承部
64A-1 卡止部
80可动构件
85A 副卡止部
C 同轴电缆
Cl芯线
C3屏蔽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缆用电连接器的立体图,(A)是显示从上方观察的状态, (B)是显示从下方观察的状态。图2是显示电缆用电连接器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立体图,是显示该电缆用电连接器插入前的状态。在该图,仅显示与该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连接的多个电缆用电连接器其中一个。图3是显示图2所示的电缆用电连接器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剖面图,(A)是显示在基板侧信号端子的位置处的剖面,(B)是显示在接地端子的位置处的剖面。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装体具有安装于同轴电缆C的电缆用电连接器1(以下称为“电缆用连接器1 ”)、以及配置在电路基板上而连接上述电缆用连接器1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2 (以下称为“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
上述同轴电缆C,如图3 (A)所示,具有金属制的芯线Cl、将该芯线Cl覆盖的合成树脂制的电介体C2、形成为周面覆盖该电介体C2的金属编织线的屏蔽线C3、以及在外周覆盖该屏蔽线C3的合成树脂制的外覆盖部C4。该同轴电缆C,在电缆用连接器1朝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插入的插入方向(轴线方向)上的前端(图1 图3的右端)安装该电缆用连接器1。如图3 (A)所示,同轴电缆C,在其前端,让屏蔽线C3从外覆盖部C4的前端露出,在较该屏蔽线C3更前方让电介体C2露出,从该电介体C2的前端让芯线Cl露出。
电缆用连接器1,如图1 图3所示,具有合成树脂制的电缆侧壳体10;被该电缆侧壳体10所保持而与上述同轴电缆C的芯线Cl接线的电缆侧信号端子20 ;以及被电缆侧壳体10所保持,将该电缆侧信号端子20覆盖,并且与同轴电缆C的屏蔽线C3连接的外部导体30。
电缆侧壳体10,在前后方向形成为较长,如图1(A)、⑶所示,当从前方观察电缆用连接器1时,形成为大致倒U字形,如图3 (A)所示,在前后方向延伸至同轴电缆C的屏蔽线C3的前端位置。该电缆侧壳体10,如图I(B)及图3(A)所示,以其大致前半部将电缆侧信号端子20覆盖。
电缆侧信号端子20,是将金属板冲裁处理之后将其弯曲成形的。如图I(B)及图 3(A)所示,该电缆侧信号端子20,具有在电缆侧壳体10的内表面被支承的基部21 ;从该基部21朝向前方延伸而用来与后述的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的基板侧信号端子50接触的弹性接触部22 ;以及位于该基部21的后方,与同轴电缆C的芯线Cl接线的接线部23。
上述基部21,从前方观察为弯曲成倒U字形,具有当电缆用连接器1成为朝水平方向延伸的姿势时,具有相对于上下方向成直角的板面且与电缆侧壳体10的内表面相接的上板部21A ;以及从该上板部21A的两侧缘部朝向下方延伸的一对侧板部21B。
弹性接触部22,如图1 (B)及图3 (A)所示,由从上述基部21的一对侧板部2IB朝向前方延伸的一对弹性片22A所构成。该一对的弹性片22A,在电缆用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在图3(A)与纸面成直角的方向)上让板面彼此相对向,而在成为该宽度方向的该弹性片22A的板厚度方向上可弹性移位。该一对弹性片22A,在靠近前端的位置形成了该弹性片22A彼此间的宽度最窄的部分,以该部分将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的基板侧信号端子50夹压。
接线部23,如图1 (B)及图3 (A)所示,与基部21的上板部2IA的后端部连结,包圆形成为紧贴于同轴电缆C的芯线Cl而将该芯线Cl包围,并压接接线于该芯线Cl。
外部导体30,具有将电缆侧壳体10覆盖的外壳部31、在该外壳部31的后方将同轴电缆C的屏蔽线C3保持的屏蔽线保持部32、以及在该屏蔽线保持部32的后方将同轴电缆C的外覆盖部C4保持的外覆盖部保持部33。在该外壳部31与屏蔽线保持部32之间以及在该屏蔽线保持部32与外覆盖部保持部33之间,分别形成有缺口部。
外壳部31,如图1㈧、(B)所示,从前方观察,形成为与上述电缆侧壳体10适合的大致倒U字形,并且在前后方向上涵盖该电缆侧壳体10的范围地延伸,将该电缆侧壳体10 的外表面覆盖。该外壳部31,藉由覆盖该电缆侧壳体10,则也覆盖该电缆侧信号端子20。
如图1 图3所示,在上述外壳部31的前部及后部,设置有使弯曲的上表面凹入形成的前方凹部;34及后方凹部35。在本实施方式,该前方凹部34及后方凹部35形成为相同形状,沿着上述外壳部31的上表面弯曲且朝电缆用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延伸,其展开形状形成为长方形。该前方凹部34及后方凹部35,可藉由例如压纹加工所形成。
上述前方凹部34的前缘,其作为与后述的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的接地端子60的上侧支承部64A在前后方向上卡止的被卡止部34A发挥作用。该前方凹部34的侧缘,其作为由上述上侧支承部64A从上方支承的被支承部34B发挥作用。上述后方凹部35的前缘, 其作为与后述的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的可动构件80的副卡止部85A在前后方向上卡止的副被卡止部35A发挥作用。
屏蔽线保持部32,如图3(B)所示,包圆成形为在前后方向在同轴电缆C的屏蔽线C3的位置紧贴包围该屏蔽线C3,保持该屏蔽线C3并且与该屏蔽线C3电连接。外覆盖部保持部33,如图3(B)所示,包圆成形为在前后方向在同轴电缆C的外覆盖部C4的位置紧贴包围该外覆盖部C4,保持该外覆盖部C4。藉由让上述屏蔽线保持部32及外覆盖部保持部33分别保持上述屏蔽线C3及外覆盖部C4,而将电缆用连接器1安装于同轴电缆C的前端。
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是配置在电路基板上、与多个电缆用连接器1连接的连接器,如图2所示,具有合成树脂制的基板侧壳体40 ;在该基板侧壳体40上排列保持的多个金属制的基板侧信号端子50、接地端子60及固定配件70 ;以及相对于基板侧壳体40可转动的合成树脂制的可动构件80。
基板侧壳体40,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外形,如图2及图3所示,具备有底壁41、从该底壁41的前部朝向上方延伸的前壁42、在基板侧壳体4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位置从底壁 41朝向上方延伸的侧壁43。在本实施方式,上述基板侧壳体40的宽度方向,与在相对于电路基板(没有图标)平行的面处的同轴电缆的直径方向一致。
在上述基板侧壳体40,用来将基板侧信号端子50及接地端子60保持的端子保持沟44,在该基板侧壳体40的宽度方向也就是端子排列方向上等间隔且朝前后方向延伸形成。在该基板侧壳体40,将用来保持固定配件70的固定配件保持沟45,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形成在上述端子保持沟44的排列形成范围外的两端位置。
如图3㈧、⑶所示,端子保持沟44,涵盖基板侧壳体40的底壁41以及从该底壁 41朝上方延伸的前壁42地延伸,全体形成为大致L字形,形成为朝向与纸面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狭缝状,贯穿于前后方向(图3(A)、(B)的左右方向)。该端子保持沟44,如图2及图 3(A)、(B)所示,在基板侧壳体40的大致后半部,其大致上半部形成有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涵盖端子排列范围地连通而朝上方开放的开放空间,该开放空间形成为用来从后方侧收容电缆用连接器1的收容空间46。
在本实施方式,多个端子保持沟44,如图2所示,藉由在端子排列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而设置在底壁41的隔壁47,而分成与电缆用连接器1同样数量的多个端子保持沟44 群组。在图标的例子中,藉由三个隔壁47分成四个群组。各群组分别对应于一个电缆用连接器1,具有三个端子保持沟44。该三个端子保持沟之中,在两端的端子保持沟44保持着接地端子60,在中央的端子保持沟44保持着基板侧信号端子50。
在本实施方式,藉由上述隔壁47,在邻接的电缆用连接器1之间共享上述隔壁47, 所以相应地能将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基板侧壳体40的尺寸小型化,进而将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的尺寸小型化。
固定配件保持沟45,如图2所示,形成为与端子保持沟44平行而朝前后方向延伸的狭缝状。在本实施方式,在侧壁43的后部的下表面形成有缺口部43A,当朝基板侧壳体40安装固定配件70时,将后述的该固定配件70的固定部72收容于该缺口部43A。
基板侧信号端子50,如图3(A)所示,形成为具有与纸面平行的板面的金属构件, 具有在端子保持沟44内的靠近前方的位置(在图3(A)靠近右方的位置)涵盖该端子保持沟44的上下方向全区域地延伸的被保持部51 ;从该被保持部51的上部随着朝向后方(在图3(A)为左方)而朝下方延伸,然后在端子保持沟44的沟底部附近朝向后方延伸的弹性腕部52 ;以及从上述被保持部51的下部朝向前方且朝下方,在基板侧壳体40外曲柄状地延伸的连接部53。
上述被保持部51,藉由将该被保持部51的上缘及下缘从前方朝端子保持沟44内压入,而将基板侧信号端子50保持在该端子保持沟44内。上述弹性腕部52,在其后端部具有从端子保持沟44朝向上方而朝收容空间46突出的接触部52A。如后述,基板侧信号端子50,以该接触部52A来与电缆用连接器1的电缆侧信号端子20弹性接触。上述连接部 53,其下缘部位于较基板侧壳体40的底壁41的下表面更稍下方处,当将电路基板用连接器 2配置于电路基板(没有图标)上时,上述连接部53与该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接触,而可与该对应电路部焊接连接。
接地端子60,如图3 (B)所示,与基板侧信号端子50同样地,形成为具有与纸面平行的板面的金属构件,具有与上述基板侧信号端子50的被保持部51形成为相同形状的被保持部61 ;从该被保持部61的上部朝向后方延伸的支承腕部64 ;从该被保持部61的上部随着朝向后方(在图3(B)为左方)则朝下方延伸,然后在端子保持沟44的沟底部附近沿着底壁41朝向后方延伸的弹性腕部62 ;以及形成为与上述基板侧信号端子50的连接部53 相同的形状且朝向基板侧壳体40外延伸的连接部63。
上述支承腕部64,如图3(B)所示,从上述被保持部61的上部朝向后方延伸,而其大致后半部位于收容空间46内。该大致后半部的后端部,朝下方弯曲,形成为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用来将电缆用连接器1的外部导体30从上方支承的上侧支承部64A。该上侧支承部64A,设置在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在前后方向上与上述外部导体30的前方凹部34对应的位置,以其下缘部从上方支承该前方凹部34的被支承部34B(参考图7(B)、图9(B))。该上侧支承部64A的前缘的下部,如后述,作为用来与上述外部导体30的被卡止部34A卡止的卡止部64A-1发挥作用。
上述支承腕部64,在与上述上侧支承部64A邻接的前方位置,与该上侧支承部64A 的前缘共同配合而作为朝下方开口的凹部而形成转动支承部64B,在该转动支承部64B内, 可转动地支承着后述的可动构件80的轴部82。
上述弹性腕部62,如图3 (B)所示,其后端部位于较基板侧信号端子50的接触部 52A更后方的位置。在该弹性腕部62之中,与底壁41大致平行且沿着该底壁41朝前后方向延伸的部分,其后端侧处的上缘位于较端子保持沟44的上缘更朝上方突出的位置,如后述,作为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用来从下方将电缆用连接器1的外部导体30支承的下侧支承部62A发挥作用。
固定配件70,如图2所示,是将金属板冲裁之后将其朝板厚度方向弯曲所形成的, 具有被朝固定配件保持沟45内压入的被保持部71、相对于被保持部71直角地弯曲而具有以焊锡固定于电路基板的板面的固定部72。该固定配件70,藉由从后方将上述被保持部 71朝上述固定配件保持沟45压入,而被安装于基板侧壳体40。上述固定部72收容于侧壁43的下部的缺口部43A内,与电路基板焊接连接,结果,将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固定于电路基板。该固定配件70,如后述,从下方支承可动构件80的两端部。
可动构件80,可转动于以图2及图3所示的朝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姿势可将电缆用连接器1朝收容空间46插入的开启位置、与以朝前后方向延伸的横姿势从上方覆盖该电缆用连接器1的关闭位置(参考图8及图9)之间。
可动构件80,如图2及图3 (B)所示,在开启位置的大致下半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与接地端子60对应的位置,朝前后及下方开口形成有形成为沟宽度与接地端子60的板厚度尺寸大致相同的狭缝状的沟部81。如图2及图3(B)所示,该沟部81允许接地端子60的支承腕部64从前方进入。如图3(B)所示,在开启位置的靠近可动构件80的下端的位置, 作为该可动构件80的转动中心发挥作用的轴部82形成为剖面为圆形而形成为岛块状。该轴部82,在接地端子60的转动支承部64B内可转动地被支承。
可动构件80,如图2所示,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其宽度形成为涵盖基板侧信号端子50、接地端子60及固定配件70的排列范围。在关闭位置在将电缆用连接器1的外部导体30覆盖的可动构件80的面上,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与各电缆用连接器1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与上述外部导体30的上半部适合且大致半圆筒状地凹入的弯曲凹部84。在该弯曲凹部84,在关闭位置且在于前后方向与上述外部导体30的后方凹部35对应的位置,形成有 以适合该后方凹部35的形状突出的弯曲突部85,在关闭位置该弯曲突部85可进入后方凹部35内。图2的上述弯曲突部85的下缘,也就是关闭位置的该弯曲突部85的前缘,作为在该关闭位置与上述后方凹部35的副被卡止部35A卡止的副卡止部85A发挥作用。
可动构件80,如图2所示,其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两端部处于与固定配件70相同的位置,在开启位置的该两端部的下端形成为凸轮部83,转动时与固定配件70的对应部分滑动接触。于是,该可动构件80,在开启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转动途中,该凸轮部83的凸轮半径的峰顶部分需要越过上述固定配件70的对应部分,藉由该凸轮部83,来防止位于关闭位置的可动构件80不经意地转动回到开启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如图3(B)所示,可动构件80,藉由接地端子60的转动支承部64B 而限制轴部82朝上方的移动,如上述藉由固定配件70的上缘部从下方支承凸轮部83。以该方式,来将可动构件80安装成在上下两方向被限制且相对于基板侧壳体40可转动。
该构造的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如以下方式组装。首先,将基板侧信号端子50及接地端子60从前方朝向基板侧壳体40的端子保持沟44压入。接着,将可动构件80维持开启位置的姿势而将该可动构件80的轴部82朝向前方移动之后,使其从下方进入到接地端子60的转动支承部64B内。藉由将固定配件70从后方朝固定配件保持沟45内压入,完成上述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的组装。
以下,针对电缆用连接器1朝向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的嵌合安装方法来说明。首先,将电缆用连接器1安装于同轴电缆C的前端,并且将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固定于电路基板上。而如图2及图3(A)、(B)所示,将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的可动构件80带到开启位置而成为可插入电缆用连接器1的状态,使电缆用连接器1以其前端朝向前方且朝下方倾斜的姿势,位于该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的后方且上方。
接着,将上述电缆用连接器1,维持上述倾斜的姿势而朝向前方插入以进入到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的接地端子60的上侧支承部64A与下侧支承部62A之间,带到如图4及图5(A)、(B)所示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接地端子60的上侧支承部64A位于较下侧支承部62A的后端更前方的位置,所以相对于倾斜插入的电缆用连接器1,朝两支承部开始插入时的间隔可确保得较大。于是,当将电缆用连接器1插入时,能避免该电缆用连接器1与两支承部干涉,能以较低的插入力来插入。当将该电缆用连接器1插入时,如图5(A)所示,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的基板侧信号端子50的接触部52A的一部分开始从下方进入到电缆用连接器1的电缆侧信号端子20的弹性接触部22的一对弹性片22A之间。
接着,将电缆用连接器1以其前端为中心而朝下方转动,从倾斜位置起,将其带到如图6及图7(A)、(B)所示的该电缆用连接器1在基板侧壳体40的收容空间46内朝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位置。如图7(A)所示,在电缆用连接器1的转动完成的位置,上述基板侧信号端子50的接触部52A完全地进入到上述一对弹性片22A之间。结果,上述接触部52A 被上述一对弹性片22A夹压,让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与电缆用连接器1电导通。
在上述电缆用连接器1朝上述水平位置转动的途中,该电缆用连接器1的外部导体30的外壳部31的下端部从上方抵接于接地端子60的下侧支承部62A而导通,并且使该下侧支承部62A朝下方弹性移位。而如图7(B)所示,在转动完成的状态下,该下侧支承部 62A的朝下方的弹性移位量成为最大,而获得上述导通的预定的接触压力。
在上述电缆用连接器1朝向上述水平位置转动的途中,接地端子60的上侧支承部 64A从上方进入到上述外部导体30的前方凹部34内,在转动完成的状态下,如图7 (B)所示,上侧支承部64A的下端从上方支承上述前方凹部34的被支承部34B。于是,电缆用连接器1,在其下部与上述下侧支承部62A抵接,且在上部藉由该上侧支承部64A限制其朝上方的移动,所以藉由上侧支承部64A及下侧支承部62A产生了在上下方向对于上述外部导体 30的夹压力。藉由上侧支承部64A从上方支承该外部导体30,维持着能充分获得上述下侧支承部62A的弹性移位量的状态,所以能使上述接地端子60与外部导体30具有足够的接触压力而接触,而能使两者的电导通状态稳定。
在电缆用连接器1的转动完成而回到上述水平位置的状态下,如图7(B)所示,上述上侧支承部64A的卡止部64A-1与上述外部导体30的被卡止部34A卡止,所以限制电缆用连接器1朝后方的移动,能够防止该电缆用连接器1的不经意的脱落。
接着,使可动构件80转动,将其带到如图8及图9(A)、(B)所示的关闭位置。当将可动构件80带到关闭位置时,如图9 (A)所示,让该可动构件80的弯曲突部85进入到电缆用连接器1的外部导体30的后方凹部35内,让该弯曲突部85的副卡止部85A与该后方凹部35的副被卡止部35A卡止。在本实施方式,除了被卡止部34A与接地端子60的上述卡止部64A-1卡止之外,藉由让上述副卡止部85A与副被卡止部35A卡止,则能更确实地防止电缆用连接器1朝后方的移动甚至是不经意地脱落。
藉由将可动构件80带到关闭位置,能藉由该可动构件80保护电缆用连接器1,并且能确实地防止该电缆用连接器1不经意地朝上方的移动、以及结果所造成的该电缆用连接器1的脱落。即使在将可动构件80带到关闭位置之后,如图9 (B)所示,也能确保下侧支承部62A具有充分的弹性移位量而弹性移位的状态,维持上述接地端子60与外部导体30 的具有足够的接触压力的接触(也参考图10)。
图10是在相对于前后方向成直角的面处的图8的纵剖面图,是显示在前后方向在上侧支承部64A的位置处的剖面。如图10所示,与一个电缆用连接器1对应的一对接地端子60的上侧支承部64A的配对,藉由该电缆用连接器1的外部导体30被朝端子排列方向 (在图10的左右方向且在电缆C的半径外侧)按压,让该上侧支承部64A的下部彼此以在该端子排列方向上互相分离的方式弹性移位。换言之,上述上侧支承部64A的配对藉由作为其反作用力的复原力而将上述外部导体30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夹压。于是,能使上述外部导体30与接地端子60的上侧支承部64A的接触更确实。在本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被上述外部导体30按压而朝端子排列方向弹性移位的上述上侧支承部64A的下部,被相对于可动构件80的沟部81的内壁面81A压接,限制该上侧支承部64A进一步的弹性移位。结果,能确实地维持该上侧支承部64A从上侧支承外部导体30的状态。也能确实地维持如图9(B)所示的该上侧支承部64A的卡止部64A-1 与外部导体30的被卡止部34A在前后方向上卡止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上侧支承部与下侧支承部之中虽然只有下侧支承部弹性移位,但也可取代该方式,形成为只有上侧支承部弹性移位,或形成为两者都弹性移位。在本实施方式,电路基板用连接器,虽然形成为与多个电缆用连接器连接,但也可取代该方式,形成为与一个电缆用连接器连接。〈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其将上侧支承部设置在电路基板用连接器的基板侧壳体的方式,与将上侧支承部设置于电路基板用连接器的接地端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不同。本实施方式,除了上述上侧支承部之外,其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用相同图号而省略说明。图11,是显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缆用连接器1与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的立体图,显示在该电缆用连接器1嵌合后,可动构件80位于开启位置的状态。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在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的基板侧壳体40的隔壁47 的靠近后端的位置,设置有从该隔壁47朝上方延伸的上侧支承部48。如图11所示,设置有该上侧支承部48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与电缆用连接器1的外部导体30的后方凹部35 为相同位置,如后述,上述上侧支承部48从上方支承该后方凹部35的被支承部。在本实施方式,从一个隔壁47起背靠背地延伸出两个上侧支承部48,藉由在两个隔壁47互相相对向而成为配对的上侧支承部48,也就是藉由其位置隔着一个电缆用连接器1的一对上侧支承部48,支承着该电缆用连接器1。该上侧支承部48,从上述隔壁47的上表面朝上方延伸而可朝端子排列方向弹性移位,在成为配对的该上侧支承部48的上部, 形成有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互相接近地突出的钩状部48A。在一对钩状部48A的上表面,形成有倾斜成随着朝向下方而互相接近的作为锥面的导引面48B,藉由该导引面48B,将上述电缆用连接器1朝下方导引。如图11所示,在位于互相邻接的两个电缆用连接器1彼此之间的隔壁47,设置有 如上述与该两个电缆用连接器1分别对应的两个上侧支承部48。该两个上侧支承部48稍微倾斜成随着朝向上方而互相分离地延伸,让该两个上侧支承部48能不会互相干涉地弹性移位。在本实施方式,电缆用连接器1的后方凹部35的侧缘部作为藉由上述上侧支承部 48从上方支承的被支承部发挥作用。在本实施方式,当将以倾斜姿势插入于收容空间46内的电缆用连接器1从倾斜姿势朝向下方朝水平位置转动时,首先,让外部导体30的外壳部31的下端部抵接于一对上侧支承部48的导引面48B。当转动进行时,藉由上述外壳部31将上述一对上侧支承部48压宽使其朝互相分离的方向弹性移位。当电缆用连接器1到达图11的位置而连接器嵌合完成时,上述一对上侧支承部 48,以减少弹性移位量的方式,也就是以回复原形的方式朝互相接近的方向移位,上述钩部 48A朝上述后方凹部35内进入,并且将该后方凹部35的侧缘部,也就是将被支承部从上方支承。结果,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维持充分获得接地端子60的下侧支承部62A的弹性移位量的状态。藉由上述钩部48A的前端面与上述后方凹部35的副被卡止部35A卡止, 限制该电缆用连接器1朝后方的移动,防止该电缆用连接器1脱落。〈第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其将下侧支承部设置在电路基板用连接器的基板侧壳体的方式,与将下侧支承部设置在电路基板用连接器的接地端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不同。本实施方式,除了上述下侧支承部之外,其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用相同图号而省略说明。图12是显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缆用连接器1与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的立体图,是显示该电缆用连接器1嵌合后且可动构件80在开启位置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下侧支承部49形成为基板侧壳体40的一部分,在端子保持沟44内在隔着基板侧信号端子50的接触部52A的位置,设置为朝向后方延伸的弹性片。该下侧支承部49,具有相对于上下方向大致成直角的板面,在下方形成有允许该下侧支承部49弹性移位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当将以倾斜姿势插入于收容空间46内的电缆用连接器1朝向下方转动时,让外部导体30的外壳部31的下端部抵接于下侧支承部49的上表面,使该下侧支承部49朝下方弹性移位。而当转动完成时,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抵抗在充分获得上述下侧支承部49的弹性移位量的状态下的反作用力,让接地端子60的上侧支承部64A从上方支承上述外部导体30的被支承部,藉此能使该外部导体30具有足够接触压力而接触于接地端子60。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组装体,具有安装于同轴电缆的前端的电缆用电连接器;以及配置在电路基板上,在同轴电缆的长轴方向上收容所述电缆用电连接器之后,连接该电缆用电连接器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为电缆用电连接器具备有电缆侧壳体;被该电缆侧壳体所保持,而与所述同轴电缆的芯线接线的电缆侧信号端子;以及被该电缆侧壳体所保持,将该电缆侧信号端子覆盖并且与同轴电缆的屏蔽部连接的外部导体;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备有在后部朝向上方开口而形成有用来将所述电缆用电连接器收容的收容空间的基板侧壳体;以及被该基板侧壳体所保持的基板侧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在所述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收容空间内设置有用来将所述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外部导体分别从上方及下方支承的上侧支承部及下侧支承部,该上侧支承部位于较该下侧支承部更前方的位置,该上侧支承部及下侧支承部之中的至少其中一方形成于所述接地端子, 并且该上侧支承部及下侧支承部之中的至少其中一方可弹性移位,藉由该弹性移位而产生在上下方向上对于所述外部导体的夹压力,当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连接时,所述电缆用电连接器维持前端朝向前方且朝下方倾斜的姿势而插入成进入所述上侧支承部与下侧支承部之间,然后以所述前端为中心朝向下方转动,藉由所述上侧支承部及下侧支承部具有接触压力地在上下方向上支承所述外部导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为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接地端子形成为与电路基板的面平行且在同轴电缆的直径方向上互相隔着间隔的配对,在该接地端子的配对上形成的上侧支承部的配对以及下侧支承部的配对之中的至少其中一方的配对,以在所述直径方向上夹压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外部导体的方式被保持于基板侧壳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为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上侧支承部及下侧支承部之中的至少其中一方具有为了阻止电缆用电连接器朝后方拔出而与该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外部导体卡止的卡止部,所述外部导体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卡止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与该卡止部卡止的被卡止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为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进一步具备有在形成有可将电缆用电连接器朝收容空间插入的空间的开启位置与从上方覆盖该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关闭位置之间可动的可动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为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可动构件,在关闭位置将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外部导体覆盖的面上形成有为了阻止该电缆用电连接器朝后方的拔出而与该外部导体卡止的副卡止部;所述外部导体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卡止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与该副卡止部卡止的副被卡止部。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为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在与电路基板的面平行且在同轴电缆的直径方向上排列着多个电缆用电连接器的状态下与该多个电缆用电连接器连接。
7.—种电缆用电连接器,其特征为用于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
8. 一种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为用于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装体,能在连接器嵌合途中不使电缆用电连接器的嵌合力增大的情况下,确保连接器嵌合状态下外部导体彼此的充分稳定的电导通状态。在电路基板用连接器(2)的收容空间(46)内,设置有将电缆用连接器(1)的外部导体(30)分别从上方及下方支承的上侧支承部(64A)及下侧支承部(62A),该上侧支承部(64A)位于较该下侧支承部(62A)更前方的位置,该上侧支承部(64A)及下侧支承部(62A)形成于接地端子(60),并且让下侧支承部(62A)可弹性移位,藉由该弹性移位而产生对于上述外部导体(30)的在上下方向上的夹压力。
文档编号H01R13/502GK102544942SQ20111029044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
发明者土田雅裕 申请人: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