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连接器及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253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接连接器及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接连接器,特别是用于将电导体连接至薄纤维,更特别地将电线或电缆部分连接至可包括导电部分的织物块上的压接连接器。包括连接至具有嵌入导体的织物块上的电线的组件也被公开了。
背景技术
目前,消费者电子装置处处存在,并且需要将电子装置集成到日常生活的更多方面中。特别是,希望将电子装置集成到衣服内,例如用于提供带光源的衣服,用于静止或动态地照亮衣服的一部分,或者用于从附接到衣服上的光电池或从通过穿衣服产生的电荷收集电能并且给电池充电。类似的技术可以用于织物例如帐篷、旗帜和/或横幅的其它类型和/或用途。
·[0003]因此,需要一种连接器将外部导体连接至织物的导体,例如用于电能传递和/或信号传输。这种连接器的重要方面在于,到织物的电连接的可靠性以及到连接织物的导体例如电线或电缆部分的电连接的可靠性,连接的机械坚固性以及最小化织物的损坏和/或磨损之间的矛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外部导体连接至织物导体的连接器,其能够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坚固性和避免织物受损。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技术方案I. 一种由织物块和通过连接器连接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构成的组件,其中,所述织物块中包含所述第一导体,其中,所述连接器在延展方向上伸长,并且包括沿着所述延展方向设置的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所述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分别包括多个压接指杆,所述压接指杆穿透织物并且被压接到至少所述第一导体上,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沿着所述延展方向位于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之间的第三压接部,所述第三压接部被至少压接到所述第二导体上,以使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电连接并且在所述连接器内大体平行于彼此延伸。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I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三压接部布置在织物外面。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被构造成适于大体在第一方向上压接,并且,所述第三压接部被构造成适于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压接。技术方案4.前面根据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压接部、第二压接部和第三压接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第一相邻压接指杆和相对的多个第二相邻压接指杆。技术方案5.前面根据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绝缘层,并且,所述第一压接部、第二压接部和第三压接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被压接到所述绝缘层上的应力释放部分。技术方案6.前面根据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绝缘层,并且,所述第一压接部、第二压接部和第三压接部其中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刺透所述绝缘层并且接触导 体。技术方案7.前面根据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三压接部的压接类型与所述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不同。技术方案8. —种压接连接器,用于前面根据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在延展方向上伸长,并且包括沿着所述延展方向设置的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所述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分别包括多个压接指杆,所述压接指杆被配置成穿透所述织物块并且被压接到至少所述第一导体上,并且,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沿着所述延展方向位于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之间的第三压接部,所述第三压接部被配置成压接到至少所述第二导体上,以使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电连接并且在所述连接器内大体平行于彼此延伸。技术方案9.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压接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基部,并且所述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的压接指杆在远离基部的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形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敞开的大致U形通道,并且,所述第三压接部从所述基部开始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延伸。技术方案10.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压接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被构造成适于大体在第一方向上压接,并且,所述第三压接部被构造成适于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压接。技术方案11.根据技术方案8至10中任一所述的压接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压接部、第二压接部和第三压接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第一相邻压接指杆和相对的多个第~■相邻压接指杆。技术方案12.根据技术方案8至11中任一所述的压接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压接部、第二压接部和第三压接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应力释放部分,所述应力释放部分包括配置成围绕着绝缘的第二导体的绝缘层卷绕的压接指杆。技术方案13.根据技术方案8至12中任一所述的压接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压接部、第二压接部和第三压接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刺透部,所述刺透部刺透绝缘的导体的绝缘层并且接触导体。技术方案14.根据技术方案8至13中任一所述的压接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三压接部的压接类型与所述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不同。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根据技术方案I的组件,并且提供了在技术方案8中限定的用于这种组件的连接器。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允许压接到织物的第一导体上,从而提供连接器到织物上的附接。第三压接部提供到第二导体的接触,所述第二导体可以是电缆或电线的一部分,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阐述。第三压接部被沿着细长连接器的延伸方向设置于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之间,这允许将连接器的附接设置在相对很远的位置。这提供了附接到织物上的长臂以及附接到连接器中的导体上的较短的臂,并且减少了连接器到第一导体上的扭转。第一和第二导体在连接器内大体平行于彼此延伸,这种设置允许防止连接器到第一和第二导体上的扭转。因此,织物以及第一和第二导体的磨损被减少了并且提供了更坚固的组件。第一导体可附接到织物上,其中织物形成挠性基板,例如印刷到织物上,或集成到织物中,例如被粘接,缝合,编织,交叉辫或以其它方式包含在织物内。第一导体可以是织物上的和/或织物中的多个导体中的一个。利用技术方案2所述的组件,减少了织物的损坏并且降低了第一导体上的应力,或至少减少了这些危险,因为第三压接部不穿透织物。这种组件可以被提供有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压接连接器,其中,第一和第二方向可以大致彼此相反。具体地,在组件中,第三压接部与第一和第二压接部相反地延伸并且背离所述织物,第三压接部可被防止压入到织物内以及造成其损坏。在技术方案3的组件中,压接方便了,并且,在连接器的附接过程中织物以及第一和第二导体的应力和磨损进一步减少了。因此,组件更坚固了。例如,第一和/或第二压接部可在朝向织物的第一方向上压接,而第三压接部被在大体垂直于第一方向或与第一方向大体相反的方向上压接。另外,便于适应不同尺寸和/或材料的第一和第二导体。尤其适用于这种组件的连接器在技术方案10中限定了。 技术方案4的组件可包括具有细丝的精细织物和/或可包括高密度的细丝。由于存在多个相邻压接指状部,所以可提供坚固的保持,同时降低了割穿和损坏织物细丝的危险。因此,技术方案11的连接器更适合与具有高密度细丝的精致织物一起使用,例如稠密编织的织物,或者防水织物。而且,与较宽的压接部指状部相比,穿透织物所需的力可被减小,方便了组件的制造并且降低了制造过程中损坏织物,连接器和/或导体的可能性。技术方案5的组件提供了提高的坚固性。这种组件可被提供有技术方案12的连接器。技术方案6的组件可被高效地制造。另外,第一和/或第二导体暴露在外面可以保持到最小,以使连接器和导体之间的接触的氧化和/或其它老化可被减少或甚至防止。技术方案13的连接器便于这种组件的制造。技术方案7的组件以及技术方案14的连接器便于与不同类型的第一和第二导体一起使用,例如细丝,多股线,电缆,印刷导体等。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将外部导体连接至织物导体的连接器,其能够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坚固性和避免织物受损。下面将参考附图通过示例更详细地解释上述方面,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A-1B示出了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图2A-2F示出了制造由图1A-1B的连接器连接的织物块和导体的组件的方法的步骤;图3A-3B示出了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图4A-4B示出了处于压接状态中的图3A-3B的连接器;图5A-5B示出了制造由图3A-3B的连接器连接的织物块和导体的组件的方法的步骤;图6A-6B示出了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图7A-7B示出了处于局部被压接的状态中的图6A-6B的连接器;[0037]图8A-8B示出了制造由图6A-6B的连接器连接的织物块和导体的组件的方法的步骤;图9示出了连接器的第四实施例;图10A-10C示出了制造由图9的连接器连接的织物块和导体的组件的方法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指出,附图是示意性的,不需要按比例绘制,并且省略了描述那些对理解本申请来说不是必需的特征。除非另加规定,术语“向上”、“向下”、“上面”、“下面”和诸如此类的,涉及各实施方式在图中所示的定向。此外,至少实质上相同或者发挥实质上相同功能的元件被赋予相同标号,可能带有字母后缀,·图中显示了连接器的各种可行实施方式,以及通过相应连接器相连的织物块和导电体的组件的制造步骤。图1A-1B是连接器I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顶侧和底侧透视图。连接器I包括细长基部3,其沿着A大致表示的延展方向延伸。沿着细长基部3,连接器I包括朝向基部3的相反两端布置的第一压接部5和第二压接部7。第一和第二压接部5,7靠近基部3的相反两端布置。第三压接部9沿着延展方向A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压接部5,7之间。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一,第二和第三压接部5,7,9分别包括多个压接指杆5A-5D,7A-7D,9A-9D,它们从基部侧向伸出,形式为第一相邻压接指杆(5A,5C ;7A,7C ;9A,9C)与第二相邻压接指杆(5B, ;7B,7D ;9B,9D)相反地延伸。第一和第二压接部5,7的压接指杆5A-7D被弯折而大致沿第一方向B延伸,该第一方向背离基部3且垂直于基部3的延展方向A,由此,沿着基部3的延展方向A形成大致U形通道,并且沿着第一方向B敞开。第三压接部9的压接指杆9A-9D被弯折而大致沿第二方向C延伸,该第二方向背离基部3且垂直于基部3的延展方向A,与第一方向B基本相反,由此,沿着基部3的延展方向A形成大致U形通道,并且沿着第二方向C敞开。压接指杆5A-7D分别具有远离基部3的自由末端,用以穿刺织物,如后文所解释。为了不切断织物中的线,压接指杆5A-7D,特别是它们的末端,可被形成楔部、倒角、斜面,或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圆角,例如通过冲压、研磨等。优选地,锋利边缘和/或毛刺被从整个连接器I去除。图2A-2F示出了利用图1A-1B中的连接器向织物连接导电体的方法。图2A和2B是一块织物11的示意性顶部和底部透视图,织物被连接器I的压接指杆5A-7D穿刺。在本例中,织物11是纺织布,包括绝缘经纱线13构成的经纱和导电体15。在图2A-2F中纬纱线被省略以便清楚。取决于织物的纤度等因素,导电体15可以是单丝,一根以上单丝构成的线束,或是由多根线束构成的线材,例如拧成或编成的线材。连接器I被布置使得其能够将织物11中的导电体15容纳在第一和第二压接部5,7形成的U形通道中。基部3和第三压接部9被布置在织物块11的同一侧,第三压接部9背离织物11延伸。相邻压接指杆5A,5C ;5B,5D ;7A,7C ;7B,7D彼此分开一小段间隙,为纬纱留下空间以避免织物受损、产生应力和/或磨损。图2C-2D示出了本申请方法的后续阶段,第一和第二压接部5,7被压接到织物的第一导电体15上。这样,连接器I被附连和固定到织物11。这里,导电体15至少部分地暴露,并且通过压接连接器1,连接器I和导电体15之间建立电连接。接下来,与织物块11分离的第二导电体17被容置于第三压接部9中,并且压接指杆9A-9D被压接到导电体17上,以将其固定到织物11,并且在第一和第二导电体15,17之间建立电接触或电连接(图2E-2F)。这样,第一和第二压接部5,7构成容置第一导电体15的第一通道,而第三压接部9构成容置第二导电体17的第二通道。从图2E-2F可以明确看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全部压接部5-9被以“B型压接(B-type crimp)”方式沿相反方向压接,其中压接指杆向内卷收并且推压在相应的导电体上。如需要,连接器I可以首先压接到第二导电体17上,如此形成的部分组件然后被附连到织物11。第二导电体17可在连接器I的一侧切割,并且通过连接器I附连到织物11。如需要,第二导电体17可以在连接器I两侧延伸相当大的距离,例如示于图2F,以便在若干位置机械和/或电学连接至织物。 第一,第二和第三压接部5,7,9被布置成使得第一和第二导电体大致彼此平行地在连接器中延伸,从而通过或由第二导电体上的侧向力在第一导电体15上引起的力矩可以减小。第三压接部9被完整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压接部5,7之间,没有任何重叠。在由第二导电体17或因其他方式导致侧向力施加在连接器I上的情况下,第一和第二压接部提供了相对长力臂,从而以相对小的力将连接器I固定至织物11。图3A-3B分别以顶部和底部透视图示出了连接器I的第二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类似于图1A-2F中的连接器I。然而,这里第一和第二压接部5,7包括单一的一对相对压接指杆5A,5B ;7A,7B。第三压接部9包括第一对压接指杆9A,9B,以压接并接触第二导电体17,以及第二对压接指杆19A,19B,所述第二对压接指杆构造成围绕被绝缘的第二导电体的绝缘层例如绝缘套或涂层而彼此相邻地卷曲,并且形成应力释放压接部19。图4A-4B示出了图3A-3B中的连接器处于压接状态(为了清楚,没有导电体或织物示出)。第一和第二压接部5,7以B型压接方式压接。第三压接部9的第一对压接指杆9A,9B也以B型压接方式压接,而第二对压接指杆19A,19B被形成楔形,例如大致三角形,并且以0型压接方式或筒形压接方式彼此相邻地卷曲,从而保持、但不切入被绝缘的电线或电缆(未示出)的绝缘层。相比于图1A-2F中的连接器,第一和第二压接部5,7的相对宽的压接指杆5A,5B ;7A,7B以相同的压接部材料力提供了对第一导电体的相对更强的保持能力。此外,由于更宽的压接部,第一导电体15上的局部力可以减小,防止意外切割或咬伤导电体。这一点对于第三压接部9来说同样适用。图3A-3B中的连接器I因此相对结实,并且,例如,对于相对粗织物和/或稀疏织物能够良好地将多丝线材适用于导电体。最佳示于图5A-5B,图中示出了连接器I可以通过冲压、或是通过切割和弯曲条形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在后期从承载条21分离。图5B示出了在将连接器I从承载条21分离之前,多个导电体17可以被附连至连接器。这可以将导电体17和连接器I (其压接部)对正,改进了压接连接部的可靠性。将连接器I从承载条21分离可以在将连接器I和导电体17的半组件向织物附连之前或之后进行,例如,取决于承载条21上的连接器I和织物中的任何导电体之间的间隔(可靠性)。图6A-7B,类似于图3A-4B,以顶部和底部透视图示出了连接器I的另一实施方式。图8A-8B示出了多个这样的连接器附连于承载条21,图8B还示出了第二导电体。图6A-8B中的连接器I类似于图3A-5B中的连接器I,其中第一和第二压接部5,7包括单一的一对相对压接指杆5A,5B ;7A,7B,例如,用于建立B型压接方式(图7A-7B)。然而,这里,第三压接部9包括两个相邻星形压接部23A, 23B (也被称作冠状压接部(crown crimps)),它们可以用于穿刺和接触平坦基板上的导电体,例如印刷在柔性基板27上的导电体条25,例如示于图 8B 的 Flexfoil Q特别地,在以预定间距布置的多个第二导电体将被同时接触的情况下,提供附连于承载条21的连接器I是有利的。连接器I可以通过切割从承载条21分离,但也可以设置将连接器断开的特征,例如,在每个连接器旁边在承载条中切出缺口。连接器的一种不同的实施方式示于图9,图中示出了连接器100。这里,第一和第二压接段105,107包括压接指杆105A,105B ;107A, 107B,它们从细长基部103延伸并且形成为以0型压接方式彼此相邻地压接,而第三压接部109包括相邻对的相对压接指 杆109A-109D,它们可以形成B型压接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和第三压接部105-109全都朝向相同侧延伸,形成大致连续的U形通道,其朝向一侧敞开。一种制造图9中的连接器100和一块织物11的组件的方法示于图10A-10C。图IOA示出了一块织物11包括第一导电体15,其中织物被连接器100的全部压接指杆穿过,以使得第一导电体15容纳在压接指杆之间。位于织物外部的第二导电体17也被容纳于压接指杆之间并且平行于第一导电体15。接下来,压接部105-109被压接以将第一和第二导电体15,17固定在一起并在它们之间建立电接触。如图所示,可以认为有利的是首先部分地压接第一和第二压接部105,107 (图10B),以将连接器附连到织物11,至少松弛地,从而便于后续压接步骤,后续压接步骤可能要求显著更大的力进行压接。这里,通过第一和第二压接部105,107的0型压接方式形成的筒形部,第二导电体被限制在连接器I中。接下来,第三压接部109被压接,潜在地强力压接,以固定两个导电体并在它们之间建立电接触。在此步骤中或之后,如有必要,第一和第二压接部105,107可以被进一步压紧(图10C)。连接器100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压接部105,107,109之间提供了不同的压接类型和压接力。结果,当第二导电体17被牵拉或其它力被施加时,第一和第二压接部105,107向第一和第二导电体15,17提供了保持力,并且提供了对织物的降低的力矩。图9中的连接器100可以具有比图1A-8B中的连接器I更小的体积,和/或从织物穿出更少。所示连接器是导电的,例如是金属的,并且可以包括位于一或多个部位上的绝缘层(未示出)。金属连接器可以通过冲压和弯曲板状或条状材料而高效制成,但其它材料和/或其它切割和成型方法也可采用。本申请的启示并不局限于前面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可以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修改。例如,可以针对其它类型的压接提供一或多个压接部,例如套箍压接或六角型压接,其中套箍被大致径向压缩,或者,单一点被压入压接筒中。沿大致平行于织物的方向的压接也是可行的。特别地,当织物的第一导电体和/或第二导电体是被绝缘的时,连接器可以包括一或多个刺针和/或齿,以刺透绝缘层并且接触绝缘层中的导电体。除非以相反方式明确指出,否则前面针对某个特定实施方式讨论的元素或方面可适当地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元素或方面组 合。
权利要求1.一种由织物块和通过连接器连接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构成的组件,其中,所述织物块中包含所述第一导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在延展方向上伸长,并且包括沿着所述延展方向设置的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所述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分别包括多个压接指杆,所述压接指杆穿透织物并且被压接到至少所述第一导体上, 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沿着所述延展方向位于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之间的第三压接部,所述第三压接部被至少压接到所述第二导体上,以使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电连接并且在所述连接器内大体平行于彼此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接部布置在织物外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被构造成适于大体在第一方向上压接,并且,所述第三压接部被构造成适于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压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ー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接部、第二压接部和第三压接部中的至少ー个包括多个第一相邻压接指杆和相対的多个第二相邻压接指杆。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ー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中的至少ー个包括绝缘层,并且,所述第一压接部、第二压接部和第三压接部中的至少ー个包括被压接到所述绝缘层上的应カ释放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ー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中的至少ー个包括绝缘层,并且,所述第一压接部、第二压接部和第三压接部其中ー个的至少一部分刺透所述绝缘层并且接触导体。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ー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接部的压接类型与所述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不同。
8.ー种压接连接器,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ー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在延展方向上伸长,并且包括沿着所述延展方向设置的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所述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分别包括多个压接指杆,所述压接指杆被配置成穿透所述织物块并且被压接到至少所述第一导体上, 并且,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沿着所述延展方向位于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之间的第三压接部,所述第三压接部被配置成压接到至少所述第二导体上,以使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电连接并且在所述连接器内大体平行于彼此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基部,并且 所述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的压接指杆在远离基部的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形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敞开的大致U形通道,并且,所述第三压接部从所述基部开始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被构造成适于大体在第一方向上压接,并且,所述第三压接部被构造成适于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压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所述的压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接部、第ニ压接部和第三压接部中的至少ー个包括多个第一相邻压接指杆和相対的多个第二相邻压接指杆。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所述的压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接部、第ニ压接部和第三压接部中的至少ー个包括应カ释放部分,所述应カ释放部分包括配置成围绕着绝缘的第二导体的绝缘层卷绕的压接指杆。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所述的压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接部、第ニ压接部和第三压接部中的至少ー个包括刺透部,所述刺透部刺透绝缘的导体的绝缘层并且接触导体。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所述的压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接部的压接类型与所述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不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接连接器及组件。提供了一种由织物块和通过连接器连接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构成的组件,其中,所述织物块中包含所述第一导体,所述连接器在延展方向上伸长,并且包括沿着所述延展方向设置的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所述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分别包括多个压接指杆,所述压接指杆穿透织物并且被压接到至少所述第一导体上,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沿着所述延展方向位于第一压接部和第二压接部之间的第三压接部,所述第三压接部被至少压接到所述第二导体上,以使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电连接并且在所述连接器内大体平行于彼此延伸。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组件的连接器。
文档编号H01R4/18GK202585791SQ20122012466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2日
发明者L·朗热, T·戈森斯, J·德布吕津, J·范文塞尔 申请人:Fci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