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强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374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强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器的强化结构,包括:金属基部;供插接于另一连接器的插座孔的金属插接部,金属插接部连接于金属基部的其中一端,金属插接部具有连接部,连接部与金属插接部均以一体无接缝制成;第一绝缘胶座;与第一绝缘胶座对应地贴合的第二绝缘胶座;嵌植于第一绝缘胶座中的第一组导电端子;嵌植于第二绝缘胶座中的第二组导电端子;介置并固定于第一与第二绝缘胶座之间的接地片,接地片还具有:突伸于接地片的其中一侧至少二支导接部,以便与接地回路接触;突伸于接地片的另外一侧至少二支弹性接地扣臂。金属插接部的结构大幅度地强化,完全消除现有以金属片包卷方式所制成的金属筒体,其包卷的接合缝极易因受外力而在接合部位爆开分离的破损坏问题。
【专利说明】连接器的强化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的强化结构,特别是指可以强化连接器的插接部的结构,使其不易被误触而弯折损坏的一种连接器的强化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万用序列总线连接器(UniversalSerial Bus Connector,简称 USB Connector)广泛地应用于桌上型电脑、服务器、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信息设备中的讯号连接之用,例如:电脑主机与列表机之间的讯号连接、电脑主机与行动内存之间的讯号连接、电脑主机与数字相机之间的讯号连接等。目前的万用序列总线连接器更已发展至USB3.0、USB3.1型。而且连接器的尺寸愈做愈小。
[0003]现有各种连接器可分成公接头(Plug)与母接头(Socket)两种,其中公接头具有金属插接部(Plug Port1n),它都是利用金属冲压弯卷成筒状,并在接合处以鸠尾状舌片互相扣连。但因为金属插接部的厚度很薄,当在频繁插拔过程中,或是被误触而弯折,前述原本互相扣合的鸠尾状舌片很容易错离而爆脱。例如公元2010年01月27日公告的1438983号「线缆连接器组合及其制造方法」实用新型专利,其第二至四图的结构就是上述的典型的实例。
[0004]此外,目前用来组装众多连接端子的金属基部,都是以具有上开口的底盒,配上独立分离的上盖所组成。其中上盖是借扣片扣接于底盒两侧的扣孔而将上盖与底盒组合成完整的盒体,以利射出包胶。例如公元2010年01月27日公告的1438983号「线缆连接器组合及其制造方法」实用新型专利,其图2至图4的结构就是上述的典型的实例。由于底盒是与独立分离的上盖扣接而成,所以整个盒体的结构并不坚固。当连接器被误触而弯折时,两件式的底盒与上盖所组成的金属基部很容易变形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有效解决上述连接器结构不坚固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的强化结构,它可以强化连接器的插接部的结构,使其不易被误触而弯折损坏。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种连接器的强化结构,包括:金属基部;金属插接部,供插接于另一连接器的插座孔,且该金属插接部连接于金属基部的其中一端,该金属插接部具有连接部,且该连接部与金属插接部均是以一体无接缝所制成;第一绝缘胶座;第二绝缘胶座,与第一绝缘胶座对应地贴合;第一组导电端子,嵌植于第一绝缘胶座中;第二组导电端子,嵌植于第二绝缘胶座中;接地片,是介置并固定于第一绝缘胶座与第二绝缘胶座之间,接地片还具有:至少二支导接部,突伸于接地片的其中一侧,以便与接地回路接触;以及,至少二支弹性接地扣臂,突伸于接地片的另外一侧。上述金属插接部的结构大幅度地强化,完全消除现有以金属片包卷方式所制成的金属筒体,其包卷的接合缝极易因受外力而在接合部位爆开分离的破损坏问题。
[0008]本实用新型所揭示连接器的强化结构,其中该金属基部包含:基座;以及,封盖;其特征在于:该封盖的其中一端可折曲地一体连接于基座的其中一端,有效地强化封盖与基座之间的结构,使金属插接部的结构大幅度地强化,并且完全消除现有以金属片包卷方式所制成的金属筒体,其包卷的接合缝极易因受外力而在接合部位爆开分离的破损坏问题。
[0009]本实用新型所揭示连接器的强化结构,其中该金属插接部是借连接部焊接于金属基部的其中一端。
[0010]本实用新型所揭示连接器的强化结构,其中该金属插接部是借深抽而成的无接缝的金属筒体所制成。
[0011]本实用新型所揭示连接器的强化结构,其中该金属插接部是借连接部焊接(welding)于金属基部的其中一端,以增强金属插接部与金属基部之间的抗弯结构,因此使连接器更不易因外力误作用而弯曲损坏。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可以强化连接器的插接部的结构,使其不易被误触而弯折损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组合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封盖即将与基座盖合的立体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封盖即已经与基座完全盖合的立体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完成后并且已经包胶的立体图。
[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绝缘胶座与接地片的立体分解图。
[0020]图中标号说明:
[0021]10连接器的强化结构 20金属基部21基座
[0022]22封盖23折连部
[0023]30金属插接部31连接部33、34焊点
[0024]41第一绝缘胶座42第二绝缘胶座
[0025]51第一组导电端子 52第二组导电端子
[0026]60接地片61、62导接部63、64弹性接地扣臂
[0027]70胶座71隧道
[0028]80金属套90胶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9]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的强化结构10,包括:金属基部20 ;金属插接部30,供插接于另一连接器的插座孔,且该金属插接部30连接于金属基部20的其中一端,该金属插接部30具有连接部31,且该连接部31与金属插接部30均是以一体无接缝所制成;第一绝缘胶座41 ;第二绝缘胶座42,与第一绝缘胶座41对应地贴合;第一组导电端子51,嵌植于第一绝缘胶座41中;第二组导电端子52,嵌植于第二绝缘胶座42中;接地片60,介置并固定于第一绝缘胶座41与第二绝缘胶座42之间,接地片60还具有:至少二支导接部61、62,突伸于接地片60的其中一侧,以便与接地回路接触;以及,至少二支弹性接地扣臂63、64,突伸于接地片60的另外一侧。上述金属插接部30的结构大幅度地强化,完全消除现有以金属片包卷方式所制成的金属筒体,其包卷的接合缝极易因受外力而在接合部位爆开分离的破损坏问题。
[0030]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的强化结构10,其中第一绝缘胶座41、第二绝缘胶座42、第一组导电端子51、第二组导电端子52及接地片60插入胶座70的隧道71中,再套入金属插接部30中。再穿套一只金属套80,就一齐套入金属基部20中,将金属插接部30的连接部31焊接于金属基部20。上述焊接后的焊点33、34〔底部也有两个焊点未图示〕将金属捅接部30与金属基部20坚固地连结成强化的金属壳体,使连接器的结构更强化。
[0031]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连接器的强化结构,其中该金属基部20包括:基座21 ;以及,封盖22 ;其特征在于:该封盖22的其中一端是借折连部23 —体可折曲地连接于基座21的其中一端。因此当封盖22盖合于基座21之后,使金属基部20的结构大幅度地强化,因此当封盖22盖合于基座21之后,整个金属基部20的金属壳体就构成坚固的结构。如图5所不,将盖合后的金属基部20射出包覆胶壳90即告完成。
[0032]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连接器的强化结构10,其中该金属插接部30是借连接部31焊接于金属基部20的其中一端。使金属插接部30的结构大幅度地强化,完全消除现有以金属片包卷方式所制成的金属筒体,其包卷的接合缝极易因受外力而在接合部位爆开分离的破损坏问题。
[0033]本实用新型所揭示连接器的强化结构10,其中该金属插接部30是借深抽而成的无接缝的金属筒体所制成。使金属插接部30的结构大幅度地强化,完全消除现有以金属片包卷方式所制成的金属筒体,其包卷的接合缝极易因受外力而在接合部位爆开分离的破损坏问题。
[0034]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形状、结构,虽以USB3.0及USB3.1为实例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两种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亦可适用于类似结构的其它型连接器。
[00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的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基部; 金属插接部,供插接于另一连接器的插座孔,且该金属插接部连接于金属基部的其中一端,该金属插接部具有连接部,且该连接部与金属插接部均是以一体无接缝所制成; 第一绝缘胶座; 第二绝缘胶座,与第一绝缘胶座对应地贴合; 第一组导电端子,嵌植于第一绝缘胶座中; 第二组导电端子,嵌植于第二绝缘胶座中: 接地片,介置并固定于第一绝缘胶座与第二绝缘胶座之间,接地片还具有:至少二支导接部,突伸于接地片的其中一侧,以便与接地回路接触;以及,至少二支弹性接地扣臂,突伸于接地片的另外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强化结构,所述金属基部包括:基座;以及,封盖;其特征在于,该封盖的其中一端可折曲地一体连接于基座的其中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的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插接部是借连接部焊接于金属基部的其中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连接器的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插接部是借深抽而成的无接缝的金属筒体所制成。
【文档编号】H01R13/502GK204103116SQ201420395300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7日
【发明者】赖正忠, 杨运昌, 谢森荣, 廖鹏程, 张旭峰, 张又仁 申请人:佳必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